吉林省电力工业志

吉林省电力工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设电力建设、发电、供电、用电、农电、设备修造、电业管理等篇。

内容时限: 1908-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1月

目录

封面
吉林省电力工业志
中国电业史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电业史志编辑室
《吉林省电力工业志》编纂委员会
《吉林省电力工业志》编辑室
内容提要
图片
-- 1964年朱德、董必武等同志视察丰满发电厂
-- 1958年邓小平、李富春、杨尚昆同志视察丰满发电厂
-- 1983年李鹏副总理视察白山发电厂
-- 1 1908年吉林省第一个电灯厂——宝华电灯厂
-- 2 1909年长春发电所
-- 3 1911年长春商埠电灯厂(道尹公署东北侧)
-- 4 1923年长春商埠电灯厂(伊通河西岸)
-- 1 西安旧发电所(右,1922年)、西安新发电所(左,1934年)
-- 2 1924年龙井大兴电灯公司
-- 3 1931年德惠电灯厂
-- 1 1937年伪新京发电所
-- 2 1942二道江发电所
-- 3 1942年西安第一、二发电所
-- 1 1958年扩建的辽源发电厂(装机总容量5.4万千瓦)
-- 2 1963年扩建的二道江发电厂(装机总容量8.6万千瓦)
-- 3 1970年扩建的白城发电厂(装机总容量3.64万千瓦)
-- 4 1986年扩建的长春发电厂(装机总容量3万千瓦)
-- 5 1955年吉林热电厂新建工地
-- 1 1958年投产、1989年扩建的吉林热电厂(装机总容量85万千瓦)
-- 2 1971年投产、1988年扩建的长山热电厂(装机总容量69.3万千瓦)
-- 3 1979年建成的榆树川发电厂(装机总容量9.9万千瓦)
-- 4 1980年建成的浑江发电厂(装机总容量25万千瓦)
-- 1 1984年火电公司职工在通辽发电厂进行锅炉大件起吊
-- 2 1987年吉林热电厂20万千瓦机下车室就位
-- 3 1987年长山热电厂20万千瓦机转子安装
-- 4 1988年施工中的珲春发电厂
-- 1 1989年长春第二热电厂在建设中
-- 2 1955年投产、1990年扩建后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热电厂(装机总容量9.1万千瓦)
-- 3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热电厂主控制室
-- 4 1983年建成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热电厂(装机总容量7.5万千瓦)
-- 5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热电厂汽轮机室
-- 1937年丰满发电所建坝前坝址中轴线
-- 1938年修建丰满发电所劳工破冰往水下放石笼
-- 1939年修建丰满发电所的劳工居住的简陋工房
-- 1939年修建丰满发电所的劳工劳动前受检查,12000名劳工昼夜两班连续进行沉重的劳动
-- 1939年修建丰满发电所的劳工只能席地就餐
-- 1 1940年丰满发电所大坝修建情况
-- 2 1941年丰满发电所安装的取水阀门
-- 3 1942年丰满发电所安装的水轮机组
-- 4 万人坑惨死劳工的累累白骨(1938-1945年,丰满发电所)
-- 5 万人坑死难劳工的头骨(丰满发电所)
-- 长白山天池
-- 1960年扩建后的丰满发电厂(装机总容量55.25万千瓦)
-- 1 1960年扩建后的丰满发电厂升压站
-- 2 1960年扩建后的丰满发电厂水轮机室
-- 3 1983年白山发电厂水电机组定子就位
-- 4 1984年建成的白山发电厂水坝
-- 1 1985年白山发电厂中央控制室
-- 2 1986年红石水电机组转子安装
-- 3 白山发电厂30万千瓦水轮机吊转子大修
-- 4 1967年建成的云峰发电厂水坝
-- 1967年建成的40万千瓦云峰发电厂
-- 1967年建成的云峰发电厂水轮机室
-- 1967年建成的云峰发电厂变电所出口塔
-- 1943年建成的吉林省第一个154(220)千伏长春一次变电所
-- 1944年吉林省第一条220千伏松抚送电线
-- 1953年新中国建立后建成的第一个154(220)千伏吉林一次变电所
-- 1953年新中国建立后吉林省第一条220千伏松东李送电线(1954年1月送电)
-- 1979年新建的云浑梅220千伏送电线路
-- 1987年送变电公司在葛上线吉阳长江大跨越施工利用直升飞机跨江放线
-- 1986年建成的500千伏东丰一次变电所
-- 1986年建成的500千伏丰辽送电线路
-- 1990年500干伏东长哈送电线路在建设中
-- 1990年500千伏长春合心一次变电所在建设中
-- 1 1984年省电力设计院勘测队在现场进行实地测量
-- 2 1984年省电力设计院发电室设计的2×10万千瓦珲春发电厂
-- 3 1987年省电力设计院送变电室设计的220干伏长春北郊一次变电所
-- 4 1990年省电力设计院发电室设计人员在讨论设计方案
-- 1 辽源发电厂小指标竞赛揭示板
-- 2 1958年投产后的吉林热电厂230吨/时锅炉在运行
-- 3 1965年吉林热电厂全部建成后的调车场
-- 4 1979年投产后的浑江发电厂取水泵站
-- 5 1979年榆树川发电厂全部投产后的修配分场
-- 1985年长山热电厂10万千瓦汽轮机大修
-- 1985年二道江发电厂2.5万千瓦机吊汽轮机转子
-- 1986年榆树川发电厂2.5万千瓦机检修发电机静子
-- 1988年投产的吉林热电厂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 榆树川发电厂灰场溃坝十余年积灰一涌而下——溃坝口(1985年5月20日)
-- 1957年吉林电业局带电更换220千伏耐张整串瓷瓶
-- 1957年长春电业局66干伏线路带电作业
-- 1985年通化电业局巡线人员乘摩托雪撬巡线
-- 1985年四平电业局抢修被洪水冲倒的线路
-- 1985年四平电业局巡线人员用望远镜观察66千伏长四线瓷
-- 1986年投产的东丰500千伏一次变电所主控制室
-- 1986年长春电业局工作人员在检修220千伏油开关
-- 1986年通化电业局工作人员在进行变电检修
-- 1987年四平电业局巨丰一次变电所9万千伏安变压器大修
-- 1955~1990年连续保持35年安全记录的临江二次变电所
-- 珲春至朝鲜66千伏跨江线路我方一侧铁塔
-- 临江变电所职工认真贯彻操作规程
-- 临江变电所职工严格执行工艺标准,精心检修设备
-- 1 1985年四平电业局10千伏城市配电线路
-- 2 1986年长春电业局配电线路带电检修
-- 3 1987年延边电业局配电线路检修
-- 4 1987年通化电业局配电线路检修
-- 1 1980年长春一次变电所投产的6万千乏凋相机
-- 2 1990年吉林省局电力工业局调度通讯局调度室
-- 3 1990年调度局电力载波室在调试
-- 4 1990年调度局工作人员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离线在线计算
-- 1980年5月延边电业局职工进行营业基本功表演赛
-- 1990年吉林电业局工作人员在102厂监
-- 1985年四平电业局公土岭供电局营业窗口
-- 督隔离开关合闸
-- 1990年白城电业局实验人员校验单相电度表
-- 1 1962年投产的通偷2×1500千瓦小火电厂
-- 2 1983年投产的敦化县珍珠门3200千瓦小水电厂
-- 3 1985年公主岭农电局工人在检修变压器
-- 4 1986年敦化农电局工人在检修供电线路
-- 5 1990年全省农电局计量表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图为辉南农电局计量人员在校表
-- 1972年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制造的2.5万千瓦汽轮机在运行中
-- 1983年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制造的318.630风扇磨煤机试运
-- 1985年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制造的MDQ 10050滚轮堆取料机
-- 1983年长春供电设备修造厂职工进行钢筋混凝土电杆生产操作
-- 1986年四平线路器材厂引进的日本铸造生产线——“亨得线”
-- 1 1939年伪新京试验所高压试验室
-- 2 1985年省试验研究所建成的高压冲击室
-- 3 1990年试验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检验仪表
-- 4 1990年试验研究所工作人员对油色谱进行气象分析
-- 1990年试验研究所工作人员对电厂金相分析检验
-- 1985年长春电力技术学校学生架线实习
-- 1985年电力职工大学学生在听课
-- 1987年6月长春电力学校教师、高级工程师、区人民代表刘承祐在讲课
-- 1987年长春电力学校教师指导学生作电工试验
-- 1990年省局子弟学校学生在上课
-- 吉林省电网结线示意图
总序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电力建设
-- 第一章 发电资源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石油
---- 第三节 水能
------ 一、松花江流域
------ 二、鸭绿江流域
-- 第二章 火电建设
---- 第一节 低压电厂
------ 一、清末创始电厂
------ 二、民国兴建电厂
---- 第二节 中压电厂
------ 一、“满电”所建电厂
------ 二、新中国兴建电厂
---- 第三节 高压及以上电厂
------ 一、高压和超高压电厂
------ 二、亚临界压力电厂
---- 第四节 企业自备电厂
------ 一、日本占领时企业自备电厂
------ 二、新中国建立后企业自备电厂
-- 第三章 水电建设
---- 第一节 松花江水系
------ 一、丰满发电厂工程
------ 二、白山发电厂工程
------ 三、红石发电厂工程
---- 第二节 鸭绿江水系
-- 第四章 送变电建设
---- 第一节 66千伏及以下送变电工程
------ 一、送电线
------ 二、变电所
---- 第二节 110千伏送变电工程
---- 第三节 154千伏送变电工程
---- 第四节 220千伏送变电工程
------ 一、220千伏送电线
------ 二、220千伏变电所
---- 第五节 500千伏送变电工程
-- 第五章 基建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勘测设计
------ 一、水利电力部属设计院
------ 二、省局设计院
------ 三、基层设计室
---- 第二节 施工队伍
------ 一、火电施工队伍
------ 二、送变电施工队伍
---- 第三节 施工装备
------ 一、火电施工装备
------ 二、送变电施工装备
---- 第四节 施工企业
------ 一、吉林省火电公司
------ 二、吉林省送变电公司
-- 第六章 施工管理
---- 第一节 承包方式
---- 第二节 概预算管理
---- 第三节 技术管理
---- 第四节 施工质量
---- 第五节 施工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篇 发电
-- 第一章 发电规模
---- 第一节 发电设备容量
---- 第二节 发电生产指标
------ 一、发电量
------ 二、供热量
-- 第二章 发电生产
---- 第一节 发电运行
------ 一、分散运行
------ 二、统一频率
------ 三、水火合并
------ 四、设备变迁
------ 五、运行管理
---- 第二节 发电维护
------ 一、恢复生产
------ 二、维修管理
---- 第三节 发电设备更新改造
-- 第三章 发电技术经济指标
---- 第一节 发供电煤耗率
---- 第二节 供热煤耗率
---- 第三节 设备年利用小时
---- 第四节 厂用电率
-- 第四章 四项监督
---- 第一节 绝缘监督
------ 一、绝缘监督管理
------ 二、开展绝缘测试技术研究
------ 三、及时处理设备缺陷
---- 第二节 化学监督
------ 一、汽水监督
------ 二、油务监督
------ 三、燃料监督
---- 第三节 仪表监督
------ 一、电气仪表
------ 二、热工仪表
---- 第四节 金属监督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废气治理
---- 第二节 废水治理
---- 第三节 废渣治理
---- 第四节 降低噪声
---- 第五节 环境绿化
-- 第六章 燃料
---- 第一节 燃料计划
------ 一、燃料计划编制和申请
------ 二、燃料订购和分配
------ 三、燃料计划下达和调整
---- 第二节 燃料调度
---- 第三节 燃料储存
---- 第四节 煤油改烧
-- 第七章 发电企业
---- 一、吉林热电厂
---- 二、长山热电厂
---- 三、浑江发电厂
---- 四、榆树川发电厂
---- 五、二道江发电厂
---- 六、辽源发电厂
---- 七、长春发电厂
---- 八、白城发电厂
---- 九、龙井发电厂
---- 十、蛟河发电厂
---- 十一、珲春发电厂
---- 十二、丰满发电厂(水电)
---- 十三、云峰发电厂(水电)
---- 十四、白山发电厂(水电)
第三篇 供电
-- 第一章 电网
---- 第一节 城市自发自用
---- 第二节 对外送电
---- 第三节 统一电压
---- 第四节 跨区联网
---- 第五节 超高压电网
---- 第六节 电网恢复和发展
------ 中满送电事务所超高压系统图
---- 第七节 电网布局
---- 第八节 发电量的输出和输入
------ 一、发供电比例
------ 二、电源电量输送比例
---- 第九节 有功和无功比例
-- 第二章 城市配电
---- 第一节 配电线路
---- 第二节 配电变压器
-- 第三章 供电管理
---- 第一节 供电运行
------ 一、变电
------ 二、送电
---- 第二节 供电检修
---- 第三节 供电设备更新改造
------ 一、系统升压
------ 二、防止误操作
------ 三、系统增容
------ 四、提高供电技术装备
------ 五、供电技术改造投资
---- 第四节 线损及降损措施
-- 第四章 供电企业
---- 一、长春电业局
---- 二、吉林电业局
---- 三、四平电业局
---- 四、通化电业局
---- 五、延边电业局
---- 六、白城电业局
---- 七、辽源电业局
---- 八、浑江电业局
-- 第五章 电力调度
---- 第一节 调度机构
------ 一、调度事务所、通讯局
------ 二、地区调度科(所)
---- 第二节 电网运行
------ 一、电网结构
------ 二、运行方式
------ 三、频率
------ 四、电压
------ 五、继电保护
------ 六、电网经济安全调度
---- 第三节 电网通讯
------ 一、通讯机构
------ 二、通讯设备
---- 第四节 远动自动化
------ 一、电网安全监测
------ 二、电网自动化
第四篇 用电
-- 第一章 用电结构
---- 第一节 用电水平
------ 一、用电量
------ 二、有电面
------ 三、每千瓦设备用电量
------ 四、每千瓦·时电创造产值
---- 第二节 用电构成
------ 一、工业用电
------ 二、农业用电
------ 三、交通运输用电
------ 四、市政生活用电
---- 第三节 电力供需状况
-- 第二章 用电监察与三电工作
---- 第一节 用电监察
---- 第二节 计划用电
------ 一、电力分配
------ 二、调整用电负荷
------ 三、计划用电管理
---- 第三节 节约用电
------ 一、提高功率因数
------ 二、用电设备节电
------ 三、用电单耗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用电
------ 一、规程制度
------ 二、技术培训
------ 三、电工管理
------ 四、安全用电工作
---- 第五节 群众办电
-- 第三章 营业管理
---- 第一节 营业规章制度
---- 第二节 抄、核、收
---- 第三节 违章用电查处
---- 第四节 营业普查和标准化
---- 第五节 经济效益
---- 第六节 电价与热价
------ 一、电价
------ 二、热价
-- 第四章 电能计量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一、计量体制与技术管理
------ 二、计量资产管理
------ 三、计量人员培训
---- 第二节 标准管理
---- 第三节 检验测试
---- 第四节 计量监督
---- 第五节 计量服务更新
第五篇 农电
-- 第一章 农电建设
---- 第一节 小火电
---- 第二节 小水电
---- 第三节 农电送电线路
---- 第四节 农电变电所
---- 第五节 农电配电线路
-- 第二章 农电体制
---- 第一节 农电机构
---- 第二节 县(市)农电机构
---- 第三节 电气化试点县
-- 第三章 农电构成
---- 第一节 排灌用电
---- 第二节 农副业加工用电
---- 第三节 乡镇工业用电
---- 第四节 农村生活用电
-- 第四章 农电管理
---- 第一节 农电安全管理
------ 一、农电安全教育
------ 二、农电安全措施
------ 三、农电事故统计
---- 第二节 农电技术管理
------ 一、农电技术状况
------ 二、农电技术改造
------ 三、农电线损
------ 四、农电无功补偿
------ 五、农电调度通讯
---- 第三节 农业用电管理
------ 一、农业用电监察
------ 二、农业用电计量
------ 三、农电电价
------ 四、为农电用户服务
第六篇 设备修造
-- 第一章 产品
---- 第一节 备品配件
---- 第二节 输煤机械
---- 第三节 发电机组
---- 第四节 线路器材
------ 一、钢筋混凝土电杆
------ 二、金具
---- 第五节 通讯设备与电工仪表
---- 第六节 钢筋混凝土管
-- 第二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发供电修造设备
---- 第二节 线路金具
---- 第三节 通讯设备
-- 第三章 修造企业
---- 一、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
---- 二、长春供电设备修造厂
---- 三、四平线路器材厂
---- 四、长春华电电力设备厂
第七篇 科技教育
-- 第一章 电力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一、科技管理机构
------ 二、试验研究所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研成果与技术进步
------ 一、采用新设备
------ 二、带电作业
------ 三、保证安全发供电
------ 四、节约能源
------ 五、施工技术
------ 六、计算机应用
------ 七、横向联合和企业标准化
------ 八、获奖项目(部、省、国家级)
---- 第四节 科技情报
------ 一、科技情报网
------ 二、科技刊物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一、电业养成所
------ 二、电机学校
------ 三、长春电力中专学校
------ 四、电力职工中专
------ 五、电视中专
------ 六、长春电业局电力技术学校
------ 七、东北电力建设技工学校
------ 八、长春电力技术学校
------ 九、吉林电力职工大学
------ 十、电大
------ 十一、函大
------ 十二、长春电业子弟学校
---- 第二节 职工培训
------ 一、培训体制及基地
------ 二、职工文化补习
------ 三、干部培训
------ 四、专业人员培训
------ 五、工人技术培训
------ 六、职工“双补”
第八篇 电业管理
--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 第一节 电灯厂
------ 一、官督商办
------ 二、日本经办
------ 三、官办
------ 四、商办
---- 第二节 “满洲电业株式会社”
------ 一、地区支店
------ 二、送电事务所
---- 第三节 电业局
------ 一、解放区电业局
------ 二、经济部属电业局
---- 第四节 资源委员会
------ 一、区分局
------ 二、支局
------ 三、发电区管理处
---- 第五节 吉林省电力工业局
------ 一、体制
------ 二、省局机构
------ 三、职工状况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体制和政策
---- 第二节 规划
---- 第三节 前期工作
---- 第四节 年度计划
------ 一、基建计划
------ 二、生产计划
---- 第五节 统计
------ 一、统计管理和制度
------ 二、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安全监察
------ 一、监察机构
------ 二、安全责任制
------ 三、安全考核
---- 第二节 安全制度
------ 一、安全工作规程
------ 二、事故调查规程
------ 三、其他规程制度
---- 第三节 安全措施
------ 一、安全教育
------ 二、安全大检查
------ 三、安全技术措施
------ 四、反事故措施和演习
------ 五、事故调查
---- 第四节 安全状况
------ 一、安全记录
------ 二、事故次数和事故率
------ 三、重大事故
-- 第四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劳动工资计划
------ 一、计划与管理
------ 二、劳动生产率
------ 三、劳资统计
---- 第二节 劳动组织
------ 一、定员
------ 二、定额
------ 三、招收、调配和考核
---- 第三节 工资、奖励
------ 一、工资
------ 二、奖金
------ 三、津贴
---- 第四节 生活福利
------ 一、福利设施
------ 二、劳动保护
-- 第五章 干部管理
---- 笫一节 分级管理权限
---- 第二节 干部使用
------ 一、考核
------ 二、培训
------ 三、任免
---- 第三节 在职干部
------ 一、领导干部
------ 二、技术干部
------ 三、一般干部
---- 第四节 离退休干部
------ 一、离休干部
------ 二、退休干部
------ 三、离退休干部活动
-- 第六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和收支
------ 一、财务体制
------ 二、财务收支
---- 第二节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
------ 一、固定资产管理
------ 二、流动资金管理
---- 第三节 成本
------ 一、经济核算
------ 二、成本构成
------ 三、经济活动分析
------ 四、发电单位成本
------ 五、供电量和供电成本
---- 第四节 利润、税金
------ 一、利润构成
------ 二、利润分配
------ 三、税金
---- 第五节 专用基金管理
------ 一、更新改造基金
------ 二、大修理基金
------ 三、挖、革、改基金
------ 四、企业基金
------ 五、业务扩充基金
---- 第六节 基建财务管理
------ 一、基本建设拨款
------ 二、基本建设贷款
------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七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物资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物资分配
------ 一、材料
------ 二、设备
------ 三、备品和配件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一、物资计划
------ 二、定额管理
------ 三、储运管理
------ 四、积压物资处理
------ 五、物资统计
-- 第八章 治理整顿
---- 第一节 企业整顿
---- 第二节 企业升级
---- 第三节 企业内部改革
------ 一、放权和改革
------ 二、经济承包责任制
---- 第四节 管理现代化
第九篇 外事
-- 第一章 外事组织
---- 第一节 外事起源
---- 第二节 外事机构
-- 第二章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 第一节 发电援外工程
---- 第二节 送变电援外工程
-- 第三章 技术引进
---- 第一节 工程技术引进
---- 第二节 生产技术引进
---- 第三节 设备引进
-- 第四章 中朝互供电
---- 第一节 由朝鲜受电
---- 第二节 向朝鲜供电
第十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组领导
---- 第一节 历届党组
---- 第二节 党组决策
------ 一、制订基建规划
------ 二、抓安全生产
------ 三、大办农电
------ 四、加强用电管理
------ 五、开展工业学大庆
---- 第三节 扭转行业作风
------ 一、纠正不正之风
------ 二、反对电霸作风
------ 三、开展优质服务
----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
------ 一、机构与任务
------ 二、政治工作
---- 第五节 干部工作
-- 第二章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自身建设
---- 第二节 纪检工作
-- 第三章 工会
---- 第一节 工人运动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宣教和文体
------ 一、宣传教育
------ 二、文体活动
---- 第四节 工会民主管理
---- 第五节 群众生产
-- 第四章 学会、协会、研究会
---- 第一节 电机工程学会
------ 一、历届理事会
------ 二、学会活动
---- 第二节 企业管理协会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人物录
-- 鲁流义
-- 赵庆夫
-- 石祖礼
-- 刘永昌
-- 乔学亮
-- 吴允修
-- 施载义
-- 贾福臣
-- 蒋慰祖
-- 马庆臣
-- 白宝安
-- 孙文秀
-- 崔文轩
-- 李钟允
-- 朴俊锡
-- 张维庭
-- 赵桂芝
-- 金彦
-- 傅关福
-- 齐明
-- 张培成
-- 高寒松
-- 李旭
-- 侯景域
-- 李庆安
-- 牛斐然
-- 程俊贤
-- 俞占鳌
-- 范廷阳
-- 赵庆夫
-- 高严
-- 丛怀清
-- 郎成伟
-- 陈溶年
-- 李文
-- 刘焕长
-- 李宝全
-- 孙业堂
-- 张焕然
-- 刘立新
-- 许石
-- 张广智
-- 郭学崇
-- 金凤祥
-- 孟庆成
大事记
附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