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教育志

大关县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按照事以类从的原则,横排门类,纵叙史实,力争不缺项、不断线,使志书达到客观、全面、准确、翔实的要求。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目录

封面
大关县教育志
编纂委员会
编辑部
图片
-- 大关县地理位置图
-- 大关县中小学校点布局现状图
-- 原省长徐荣凯(前排左四)视察翠华镇正坝小学
-- 1998年,副省长梁公卿(前左二)到大关视察
-- 原省长助理陈小娅(女、前排左二)在大关一中调研
-- 原省教育厅副厅长严健(前右一)视察一中学生食堂
-- 2009年,市委书记夜礼斌(左二)同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长勇(右三)到学校调研
-- 2001年,市委书记邓先培(右二)听取学生家长意见
-- 副市长杨嘉华(左一)视察学校,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勇(中一)、县政府副县长王晓东(右一)陪同
-- 市教育局局长平锦看望山村小学学生
-- 2003年,县委、政府领导听取“两基”工作汇报
-- 2006年,县长赵海仙(女,前排中)视察县一中前排
-- 2009年,县长王宏到县职业高中检查工作
-- 2003年,省、市领导听取大关县“两基”工作汇报
-- 两基攻坚动员会
-- 全国劳模、特级教师郭锡在“两基”攻坚会上发言
-- “两基”宣传到乡寨
-- 2005年,县委书记郑艺(左二)到玉碗镇检查“两基”工作
-- 2005年,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勇(中间查资料者)率队在山村检查扫盲工作
-- 农村扫盲巩固提高班
-- 农民群众在扫盲班
-- 送教上门
-- 20世纪50年代的草篷学校
-- 20世纪70年代校舍一瞥
-- 县教育局办公楼
-- 笔山小学
-- 大关一中
-- 翠华镇中心完小
-- 天星镇一中
-- 翠华镇中学
-- 木杆镇中学
-- 县教师进修学校
-- 悦乐镇二中
-- 木杆镇甘顶小学
-- 寿山乡元坪小学
-- 1953年的大关一中教师
-- 民国时期笔山小学少年童子军陈义宽
-- 1953年笔山小学教职工
-- 1956年,成立中学团支部
-- 1964年,高一班学生毕业照
-- 学生获奖
-- 1979年,受县委、政府表彰的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
-- 2000年,受县委、政府表彰的先进教育工作者
-- 试验设备
-- 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运抵山城
-- 校长、老师搬运设备
-- 课堂教学
-- 中学生在试验天地里
-- 向现代教育进军
-- 小学实验教学
-- 中学教育管理、教学研讨会
-- 说课观摩会
-- 教师参加演讲比赛
-- 政治课教育
-- 第二届县级教育督学合影
-- 法制宣传到乡校
-- 民族地区学生的迎宾礼
-- 香港“苗圃行动”成员到山村小学作援建考察
-- 香港“苗圃行动”成员访问受助学生
-- 高桥中学教学楼
-- 县一中军训汇报表演
-- 小学生庆“六一”
-- 学生文艺活动
-- 小交警
-- 激烈争夺
-- 校运会扫描
-- 学校自创报刊
-- 大关一中文艺晚会
-- 县职业高中礼仪班学生掠影
-- 百年老校笔山小学风采
-- 县教育局机关干部
-- 教育局党组成员
-- 《大关县教育志》评审会合影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旧学
-- 第一节 清代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幼托机构及管理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学制、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五节 小学教育普及
-- 第六节 农村小学半寄宿制班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学制、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育教学
第五章 中等师范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学制、课程设置
第六章 农职业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教育教学管理
第七章 成人业余教育
--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 职后教育
-- 第三节 成人考试
第八章 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民族学校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少数民族扫盲
第九章 中小学体育、卫生与安全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卫生
-- 第三节 安全工作
第十章 “两室”建设与电化教学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实验教学
-- 第三节 图书馆(室)
-- 第四节 电化教学
第十一章 实施“两基”
-- 第一节 普及六年义务教育
-- 第二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三节 扫除青壮年文盲
第十二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社会地位
-- 第三节 经济待遇
-- 第四节 教师队伍管理与培训
第十三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教育与教学
-- 第四节 教育改革
-- 第五节 教育督导
-- 第六节 党群组织
第十四章 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收支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教育收费
-- 第四节 校舍建设
-- 第五节 项目实施
-- 第六节 勤工俭学
-- 第七节 教学设施
第十五章 招生与人才输送
-- 第一节 招生
-- 第二节 人才输送
第十六章 乡镇教育简述
-- 第一节 翠华镇
-- 第二节 玉碗镇
-- 第三节 上高桥乡
-- 第四节 悦乐镇
-- 第五节 寿山乡
-- 第六节 高桥乡
-- 第七节 木杆镇
-- 第八节 吉利镇
-- 第九节 天星镇
人物
-- 张维宗
-- 谭明辉
-- 孙发元
-- 孙东成
-- 沈钟
-- 周应鳌
-- 龚兆麟
-- 罗锡堂
-- 周华宗
-- 王建明
-- 罗泽远
-- 游孟庄
-- 杨万金
-- 欧阳克斌
-- 袁清任
-- 梁启善
-- 龚自知
-- 孔祥端
-- 龙国棵
-- 陈春培
-- 杨墉
-- 罗华柱
-- 钟道源
附录
-- 民国15年(1926)视学员张元民给省教育厅呈文
-- 民国30年大关县国民教育视导员服务暂行简则
-- 大关县立民众教育馆记
-- 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图书
-- 大关县推行国民教育校长、教员训练班计划 (1941)
-- 中共大关县委大关县人民政府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十年规划(试行意见)(摘要)
--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 大关县人民政府关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自查报告(摘要)
编修始末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