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志 上卷

兴安盟志 上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兴安盟自然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5

目录

封面
兴安盟志 上卷
兴安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兴安盟地图
-- 乌兰浩特街区图
-- 中共兴安盟委办公楼
-- 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楼
--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乌兰春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
-- 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们步入会场
--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时委员们合影(中排左三为乌兰夫)
-- 1947年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合影
-- 朱德同志视察乌兰浩特
-- 1982年8月20日胡耀邦同志视察乌兰哈达公社三合大队并与社员亲切握手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部队司令员李德生同志视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公社,与蒙古族老阿妈亲切握手
-- 原五一会址 1947年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
-- 修缮后的五一会址
-- 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乌兰春在这里办公
-- 乌兰浩特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 乌兰夫题词:为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 草原明珠-察尔森水库
-- 察尔森水库大坝和泄洪闸
-- 索尔森水库旁的旅游村
-- 驰名中外的阿尔山天池
-- 代钦塔垃的五角枫林
-- 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
-- 乌兰浩特市居民住宅小区一角
-- 乌兰浩特市百货大楼
-- 乌兰浩特立交桥
-- 阿尔山杜鹃湖
-- 阿尔山疗养院五脏泉
-- 乌兰浩特热电厂
-- 乌兰浩特钢铁厂厂区一角
-- 乌兰浩特钢铁厂办公大楼
-- 乌兰浩特卷烟厂
-- 卷烟生产线
-- 乌兰浩特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小商品大世界
-- 乌兰浩特拖拉机制造有限售任公司制造的兴安岭牌拖拉机
-- 迎晨集团公司乌兰浩特市针织厂生产车间
-- 阿尔山矿泉水厂
-- 山青水秀
-- 乌兰浩特市针织厂多功能电脑刺绣生产线
-- 民航乌兰浩特机场停机坪
-- 民航乌兰浩特机场候机楼
-- 白音胡硕火车站
-- 乌兰浩特东大桥
-- 农场春播
-- 航化灭草
-- 农场的秋天
-- 乌兰哈达水田开发区
-- 层林尽染
-- 出牧
-- 兴安细毛羊
-- 运材出山
-- 集材
-- 贮木场一角
-- 学生们在语音室上课
-- 兴安盟幼儿园的孩子们
-- 寓教于东
-- 一年一度的全盟青少年运动会
-- 那达慕大会上的博克比赛
-- 乌兰牧骑为牧民演出
-- 1.CT检查
-- 2.医务人员在手术中
-- 3.兴安盟师范学校校园
-- 4.当安盟师范学校微机室
-- 罕山节日之夜
-- 成吉思汗庙内的成吉思汗铜像
-- 新石器时代·玉环 石斧
-- 宋·瓷碗
-- 辽·金镯
-- 胡迪谋克 印
-- 清·瓷坊
-- 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董一博同志为兴安盟地方志题词
-- 兴安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前排左起:李杰 徐成久 李贵晨 孟特 白锁 云靖远 李国栋 后排左起:盖
-- 《兴安盟志》(稿)评审委员会成员 前排左起:佟广才 金耀东 李杰 白锁 张元凯 王治国 苏达那木 后
-- 《兴安盟志》(稿)评审会全体合影
-- 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 前排左起:梁凤山 丁文正 金耀东 孙国权 于惠喜 后排左起:逄福祥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 置
-- 第一章位置沿革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政区
---- 第二节旗县市概况
------ 乌兰浩特市
------ 科尔沁右翼前旗
------ 科尔沁右翼中旗
------ 扎赉特旗
------ 突泉县
------ 阿尔山开发区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质发育简述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岩浆岩
---- 第四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综述
---- 第二节山地
------ 一、低中山
------ 二、低山丘陵
------ 三、丘陵
------ 四、火山熔岩台地
---- 第三节平原
------ 一、山前倾斜平原
------ 二、风积沙地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特征
------ 一、春季
------ 二、夏季
------ 三、秋季
------ 四、冬季
---- 第二节温度
---- 第三节日照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湿度
------ 一、水汽压
------ 二、相对湿度
---- 第六节气压
---- 第七节风向风速
------ 一、风向
------ 二、风速
---- 第八节气候区划
------ 一、西北寒冷湿润林业区(Ⅰ)
------ 二、中西部冷凉半湿润牧林区(Ⅱ)
------ 三、中部温凉半干旱农牧区(Ⅲ)
------ 四、中东部温和半干旱农业区(Ⅳ)
------ 五、东南部温暖半干旱牧农区(Ⅴ)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一、河流
------ 二、湖泊
------ 三、泉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一、棕色针叶林土
------ 二、灰色森林土
------ 三、暗棕壤
------ 四、黑土
------ 五、黑钙土
------ 六、栗钙土
------ 七、草甸土
------ 八、沼泽土
------ 九、风沙土
------ 十、石质土和粗骨土
------ 十一、盐土
---- 第二节植被
------ 一、针叶林
------ 二、落叶阔叶林
------ 三、灌丛与半灌丛
------ 四、林缘草甸
------ 五、草原
------ 六、沙地植被
------ 七、盐生植被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一、地表水资源
------ 二、地下水资源
---- 第三节野生动植物资源
------ 一、植物资源
------ 二、动物资源
---- 第四节矿藏资源
------ 一、黑色金属矿产
------ 二、有色金属矿产
------ 三、燃料矿产
------ 四、非金属矿产
---- 第五节景观资源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冰雹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霜冻
---- 第六节低温冷害
---- 第七节白灾
---- 第八节黑灾
---- 第九节虫灾
---- 第十节鼠害
---- 第十一节地震
第三编人口民族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数量
---- 第二节分布
------ 一、分布状况
------ 二、密度
---- 第三节构成
------ 一、年龄构成
------ 二、性别构成
------ 三、行业和职业构成
------ 四、民族构成
---- 第四节素质
------ 一、文化素质
------ 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 三、城镇待业人口状况
---- 第五节人口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网络
---- 第六节人口生育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民族源流
------ 一、蒙古族
------ 二、汉族
------ 三、朝鲜族
------ 四、达斡尔族
---- 第二节习俗
------ 一、饮食
------ 二、居住
------ 三、服饰
------ 四、婚嫁
------ 五、生育
------ 六、礼仪禁忌
------ 七、节日
------ 八、丧葬
---- 第三节姓 氏
------ 一、蒙古族
------ 二、汉族
------ 三、朝鲜族
------ 四、回族
---- 第四节民族团结
第四编农业
-- 第一章垦务
---- 第一节清末垦务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垦务
---- 第三节解放后的垦务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及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 一、地租
------ 二、高利贷
------ 三、劳力剥削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合作化
------ 一、互助组
------ 二、初级社
------ 三、高级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蔬菜
-- 第四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肥料
---- 第三节植物保护
------ 一、病害防治
------ 二、虫害防治
------ 三、化学除草
------ 四、植物检疫
---- 第四节农作物品种改良
---- 第五节农技服务
------ 一、无偿农业技术服务
------ 二、有偿农业技术服务
-- 第五章农田建设
---- 第一节土壤改良
------ 一、低洼涝地改良
------ 二、低山丘陵地改良
------ 三、盐碱地改良
---- 第二节灌溉
-- 第六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机引农具
---- 第三节动力机械
-- 第七章国营农牧场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生产
------ 一、良种推广
------ 二、化学除草剂
------ 三、化肥
------ 四、农牧业机械化
------ 五、牧业
------ 六、多种经营
---- 第三节国营农牧场选介
第五编畜牧业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封建所有制及改造
---- 第二节合作化人民公社
---- 第三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品种及改良
------ 一、牛
------ 二、羊
------ 三、马驴骡
------ 四、猪禽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一、传染病防治
------ 二、寄生虫防治
---- 第四节抗灾保畜
-- 第三章畜禽产品
---- 第一节商品畜禽
---- 第二节肉
---- 第三节皮毛
-- 第四章草原
---- 第一节草原建设
------ 一、人工种草
------ 二、飞播牧草
------ 三、围建草库伦
------ 四、草场改良
---- 第二节草原管理
------ 一、草原防火
------ 二、草原灭鼠治虫
------ 三、“三权”落实
------ 四、草牧场有偿使用
------ 五、草原法规宣传与贯彻
-- 第五章牧业机具
---- 第一节人力、畜力机具
---- 第二节机引机具
第六编林业
-- 第一章林木
---- 第一节树种与分布
---- 第二节蓄积量
-- 第二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选种育苗
---- 第二节造林
-- 第三章森林经营
---- 第一节采伐
---- 第二节更新
---- 第三节运输与加工
-- 第四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林权林政
---- 第一节林权
---- 第二节林政
-- 第六章林业局简介
---- 第一节阿尔山林业局
---- 第二节白狼林业局
---- 第三节五岔沟林业局
第七编水利
-- 第一章工程设施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灌溉工程
---- 第三节排涝工程
---- 第四节防洪工程
-- 第二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流失治理
-- 第三章防汛抢险
---- 第一节防汛
---- 第二节抢险
------ 一、1957年抗洪
------ 二、1986年抗洪
------ 三、1993年抗洪
-- 第四章水产
---- 第一节鱼类
---- 第二节养殖
------ 一、鱼苗繁育
------ 二、成鱼养殖
---- 第三节捕捞
---- 第四节管理
第八编工 业
-- 第一章私营工业、手工业及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私营工业、手工业
---- 第二节对私营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国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一、二轻工业
------ 二、乡镇工业
------ 三、乡镇企业选介
---- 第三节个体工业
---- 第四节合资工业
---- 第五节商办工业
-- 第三章门类
---- 第一节冶金工业
---- 第二节建材工业
------ 一、水泥制造
------ 二、水泥制品及石棉水泥制造
------ 三、砖瓦、石灰和新型建材
------ 四、非金属矿采选
---- 第三节机械工业
---- 第四节食品、饮料工业
------ 一、粮油加工
------ 二、糕点糖果
------ 三、制糖
------ 四、肉类加工
------ 五、乳品加工
------ 六、饮料酿造
---- 第五节烟草加工业
---- 第六节印刷、造纸工业
------ 一、印刷
------ 二、造纸
---- 第七节纺织工业
---- 第八节服装、鞋帽工业
------ 一、服装加工
------ 二、鞋帽
---- 第九节皮毛、皮革工业
---- 第十节化学工业
------ 一、油漆化工
------ 二、日用化工
------ 三、有机溶剂
------ 四、橡胶制品
------ 五、塑料制品
---- 第十一节医药工业
------ 一、中蒙成药
------ 二、蜂乳产品
------ 三、西药生产
------ 四、生化制药
---- 第十二节木材木器加工制造业
-- 第四章工厂选介优质产品
---- 第一节工厂选介
---- 第二节优质产品
第九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公路交通
---- 第一节道路
------ 一、古道
------ 二、近、现代道路
------ 三、桥涵
---- 第二节运输
------ 一、工具
------ 二、组织
------ 三、客运
------ 四、货运
------ 五、装卸与搬运
---- 第三节管理
------ 一、行政管理机构
------ 二、路政管理
------ 三、运输管理
------ 四、公路征费稽查
------ 五、交通监理
-- 第二章铁路
---- 第一节线路
---- 第二节桥涵隧道
---- 第三节运输
------ 一、客运
------ 二、货运
-- 第三章民用航空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班期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专业飞行
-- 第四章邮政
---- 第一节驿站
---- 第二节网路
------ 一、铁路邮路
------ 二、汽车邮路
------ 三、旱班邮路
------ 四、农村邮路
---- 第三节设备
---- 第四节业务
-- 第五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一、有线电报
------ 二、无线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一、市镇电话
------ 二、长途电话
------ 三、农村电话
第十编能源
-- 第一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一、火力发电
------ 二、水力发电
------ 三、风力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一、机构
------ 二、设施
---- 第三节用电管理
------ 一、机构
------ 二、用电结构
------ 三、收费
------ 四、监察
-- 第二章煤炭石油
---- 第一节煤炭
------ 一、煤炭生产
------ 二、煤炭供应
---- 第二节石油供应
-- 第三章其他能源
---- 第一节柴草
---- 第二节液化石油气
---- 第三节沼气
---- 第四节太阳能
第十一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市建设
---- 第一节规划
------ 一、乌兰浩特市
------ 二、音德尔镇
------ 三、突泉镇
------ 四、巴彦呼舒镇
---- 第二节市政公用设施
------ 一、供水
------ 二、排水
------ 三、道路桥涵
------ 四、公共交通
------ 五、园林绿化
------ 六、环境卫生
------ 七、供热
------ 八、城镇防洪工程
------ 九、水资源管理
------ 十、城建档案管理
---- 第三节房产管理
------ 一、房产
------ 二、住宅
------ 三、管理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建制镇建设
------ 一、规划
------ 二、建设
---- 第二节集镇与村庄建设
------ 一、规划
------ 二、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设计
------ 一、新技术
------ 二、主要设计单位选介
---- 第二节建筑施工
------ 一、建筑队伍
------ 二、施工机具
------ 三、装修与装璜
------ 四、典型建筑
---- 第三节建筑管理
------ 一、企业内部管理
------ 二、建筑市场管理
------ 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 第四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地籍管理
------ 一、土地利用
------ 二、土地利用现状
------ 三、宜农土地
------ 四、地籍档案
---- 第二节地政管理
------ 一、国家建设用地
------ 二、农牧民建房用地
------ 三、建设用地
---- 第三节土地监察
------ 一、非农业用地清查
------ 二、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一、水污染
------ 二、大气污染
------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 四、噪声污染
---- 第二节污染治理
------ 一、废水治理
------ 二、废气治理
------ 三、固体废弃物治理
------ 四、噪声治理
---- 第三节环境监测
------ 一、大气监测
------ 二、水监测
------ 三、工业污染源监测
---- 第四节环境保护管理
------ 一、环境统计
------ 二、排污收费
------ 三、污染源调查
------ 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第十二编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一、供销合作社
------ 二、其他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销售
------ 一、粮食配给
------ 二、农村销售
------ 三、城镇销售
------ 四、特殊供应
------ 五、行业供应
------ 六、票证使用
------ 七、议销
---- 第三节调运
------ 一、调拨
------ 二、运输
---- 第四节储存
------ 一、粮仓建设
------ 二、储藏技术
------ 三、检测化验
-- 第三章盐业
---- 第一节购进
---- 第二节销售
------ 一、食用盐
------ 二、牧业用盐
------ 三、工业用盐
---- 第三节食盐加工
------ 一、加工
------ 二、加碘
---- 第四节盐政管理
-- 第四章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 第一节百货
---- 第二节五金交化
---- 第三节商业企业选介
-- 第五章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一、采购
------ 二、销售
---- 第二节机电设备
------ 一、主要机电设备购销
------ 二、汽车购销
---- 第三节建筑材料
------ 一、水泥
------ 二、平板玻璃
---- 第四节化工原料
---- 第五节木材
---- 第六节农牧业生产资料
-- 第六章副食品采购供应
---- 第一节糖烟酒副食
------ 一、采购供应
------ 二、酒类专卖
---- 第二节食品业
-- 第七章医药品购销
---- 第一节中药材
---- 第二节中成药
---- 第三节西药
---- 第四节医疗器械
-- 第八章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出口
---- 第三节进口
---- 第四节利用外资
---- 第五节进出口商品检验
------ 一、商检技术设施
------ 二、检验
-- 第九章土特产收购供应
---- 第一节土产
---- 第二节畜产品
---- 第三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十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一、旅店
------ 二、理发
------ 三、照相
------ 四、浴池
-- 第十一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形式
---- 第二节品种交易额
---- 第三节集贸市场管理
第十三编财政税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管理
------ 一、机构
------ 二、体制
------ 三、企业财务管理
------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第二节收入
---- 第三节支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一、税收管理体制
------ 二、税收管理制度
---- 第二节税种税率
------ 一、流转税类
------ 二、所得税类
------ 三、地方税类
------ 四、其他税类
------ 五、农业税类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