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08-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09月
目录
封面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志
版权页
《长白县志》编纂委员会
《长白县志》编辑部
吉林省地方志编委会市县志审稿验收组人员名单
参加《长白县志》审稿人员
浑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参加《长白县志》审稿人员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图
照片
--
长白镇全景
--
县城鸟瞰
--
中共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委员会
--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委员会
--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长白镇解放大街
--
县第二中学(朝鲜族中学)
--
长白宾馆
--
长白灵光塔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长白人参
--
宝泉电厂二级站
--
长白~朝鲜惠山市国际江桥
--
长白鸡冠砬子全景
--
长白飞机岭
序
凡例
概述
目录
第一篇地理
--
第一章位置
----
第一节位置与面积
----
第二节四自与四邻
--
第二章建置
----
第一节历史沿革
----
第二节区域变迁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府治
----
第二节清末行政区划
----
第三节中华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第四节东北沦陷时期行政区划
----
第五节解放后行政区划
----
第六节1985年全县各乡镇
------
长白镇
------
八道沟镇
------
十四道沟镇
------
马鹿沟乡
------
龙岗乡
------
半截沟乡
------
十三道沟乡
------
宝泉山乡
------
十二道沟乡
------
十一道沟乡
------
新房子乡
--
第四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水文
----
第四节土壤
----
第五节植被
----
第六节气候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矿物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四节奇景资源
------
塔山
------
长白石林
------
仙人岛
------
鸡冠砬子
------
门坎哨
------
十八道沟温泉
------
望儿峰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风灾
----
第四节雹灾
----
第五节霜冻
第二篇人 口
--
第一章人口渊源
----
第一节人口来源
----
第二节历代人口
----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文化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性别构成
----
第五节职业构成
--
第四章婚姻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计划生育
第三篇林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木材蓄积量
----
第二节林木分布
--
第二章营林
----
第一节采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造林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林政
----
第一节林权划分
----
第二节木材管理
----
第三节集体林管理
----
第四节民需用材管理
--
第五章林业机构
----
第一节林业局与森林经营局
----
第二节林业场站
------
横山林场
------
向阳川林场
------
林业综合厂
------
十三道沟林场
------
望江楼贮木场
------
龙泉镇林场
------
冷沟子林场
------
撂荒地林场
------
新房子林场
------
长白苗圃
------
汽车队
------
经济开发实业总公司
------
附:自然保护区横山管理站
第四篇农业
--
第一章耕地
----
第一节耕地变化
----
第二节耕地管理
----
第三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互助组
----
第四节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五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六节人民公社
----
第七节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农作物种类
----
第二节农作物分布
----
第三节粮食产量
----
第四节经济作物
----
第五节蔬菜
--
第四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施肥
----
第三节 良种繁育
----
第四节植物保护
--
第五章农作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新式农具
----
第三节农业机械化
--
第六章畜牧业
----
第一节大牲畜
----
第二节猪羊
----
第三节家禽
----
第四节饲养管理
----
第五节疫病防治
--
第七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种植业
----
第二节采集业
----
第三节养殖业
--
第八章国营农牧场站
----
第一节鹿场
----
第二节良种繁育场
----
第三节种畜场
----
第四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
第五节农业机械推广站
--
第九章农业管理机构
----
第一节农业局
----
第二节农机局
----
第三节畜牧局
----
第四节农业区划办公室
第五篇人参
--
第一章 山 参
----
第一节山参采挖
----
第二节园参野植和山参园植
--
第二章园参
----
第一节生产沿革
----
第二节栽培管理
----
第三节参场(户)
----
第四节参地还林
--
第三章加工 销售
----
第一节加工
----
第二节销售
--
第四章人参科研
----
第一节拱型透光栅
----
第二节长白参质量测定
第六篇水利
--
第一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十四道沟水库
----
第二节十三道沟电站水库
----
第三节北岗水库
--
第二章灌溉
----
第一节自流灌溉
----
第二节柴油机抽水灌溉
----
第三节水输泵灌溉
----
第四节电灌站
----
第五节喷灌
--
第三章江河堤防
----
第一节长白镇江堤
----
第二节公社江坝
----
第三节河堤
--
第四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治理
--
第五章管理机构沿革
----
第一节局机关
----
第二节基层单位
第七篇工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国营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水利电力
----
第二节林木采伐
----
第三节林产品生产
----
第四节煤炭
----
第五节化学 医药
----
第六节机械
----
第七节建筑材料
----
第八节食品 饮料
----
第九节缝纫 制鞋 编织
----
第十节印刷
----
第十一节冶炼
----
第十二节饲料加工
--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内容
第八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水路交通
----
第二节公路交通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九篇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路规划管理
----
第二节道路 路灯
----
第三节给水 排水
----
第四节房屋建设
----
第五节城区绿化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集镇建设
----
第二节农村建设
----
第三节边境民房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设计
----
第三节施工
----
第四节建筑技术
----
第五节建筑材料
--
第四章房产管理
----
第一节公房管理
----
第二节私房管理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保机构
----
第二节污染
----
第三节治理
第十篇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四节集体商业
--
第二章商业网点与商品储运
----
第一节商品网点
----
第二节商品储运
--
第三章贸易
----
第一节集市贸易
----
第二节民族贸易
----
第三节易货贸易
----
第四节对外贸易
----
第五节物资交流
--
第四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油购销
----
第二节粮食储运
----
第三节盐业
----
第四节议购议销
----
第五节饲料
----
第六节粮食管理机构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
----
第二节服务
--
第六章物资
----
第一节采购供应
----
第二节物资机构
第十一篇工商管理 物价
--
第一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企业登记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经济合同
----
第四节商标 广告
----
第五节查处违法经营
----
第六节工商管理机构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调整
----
第二节交换比价
----
第三节物价管理
第十二篇财政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审计
----
第五节债券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税制 税种
----
第三节征收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基建监督管理
----
第六节外汇
----
第七节金银收兑
----
第八节保险
第十三篇政党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中共长白县委员会
----
第三节党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
第四节基层组织
----
第五节党员
----
第六节党务活动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长白县分部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妇女组织
----
第四节青年团
----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工商业组织
----
第七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八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九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十节其他群众组织
第十四篇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基层选举
--
第二章行政机关
----
第一节长白府
----
第二节县政府
----
第三节伪县公署
----
附:长白县治安维持会
----
国民党流亡县政府
----
第四节人民政府
----
第五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历次委员会议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四章综合政务
----
第一节 民政
----
第二节档案
----
第三节信访
第十五篇公安 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五节户籍管理
----
第六节消防
----
第七节林业公安
----
第八节监所 看守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监所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法纪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律师
----
第二节公证
----
第三节调解
----
第四节法制宣传
第十六篇民族自治
--
第一章朝鱼羊族人口迁人
----
第一节人口迁入概况
----
第二节韩侨管理
----
第三节加入中国籍
--
第二章民族自治机构
----
第一节自治区
----
第二节自治村
----
第三节 自治乡
----
第四节 自治县
--
第三章民族事务
----
第一节民族工作机构
----
第二节民族干部
----
第三节扶持民族生产
----
第四节出席国家级会议和赴京观礼
--
第四章民族关系
----
第一节民族政策
----
第二节民族团结
----
第三节自治县节日
----
第四节制定自治条例
----
附:自治县自治条例
第十七篇外事 侨务
--
第一章外事
----
第一节外事机构
----
第二节节日祝贺
----
第三节边民往来
----
第四节边境救援
----
第五节考察
----
第六节抗日战绩地考察
----
第七节边境涉外事务
----
第八节边界划定
----
第九节界河工程
--
第二章侨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待遇 安置
--
第三章口岸驻在单位
----
第一节海关
----
第二节卫生检疫站
----
第三节动植物检疫站
----
第四节边境检查
第十八篇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用工形式
----
第二节工人队伍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劳动就业
----
第五节精简安置
----
第六节技能培训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干部状况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干部下放
----
第五节人事监察
--
第三章工资 奖金 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奖金
----
第三节福利
--
第四章劳动保护
----
第一节安全生产
----
第二节锅炉安装检查
--
第五章离休 退休 退职
----
第一节干部离休
----
第二节干部退休
----
第三节工人退休
----
第四节干部和工人退职
第十九篇军事
--
第一章军事机构沿革
----
第一节警备司令部
----
第二节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清军
----
第二节 中华民国军队
----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公安部队
----
附:日伪军队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间武装
----
第二节捕盗营及警察队
----
第三节武装警察队
--
第四章抗日联军
----
第一节抗日根据地
----
第二节抗联主要战事
--
第五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
----
第二节伪国兵
----
第三节志愿兵
----
第四节义务兵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六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活动
--
第七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人防工程
----
第三节后方基地
--
第八章历史大事记实
----
第一节支援解放战争
----
第二节支援抗美援朝
----
第三节围剿武装伞特
----
第四节剿匪
--
第九章人民斗争纪略
----
第一节大刀会
----
第二节公安大队
----
第三节在满祖国光复会
第二十篇教育 科技
--
第一章私塾
--
第二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县直机关幼儿园
----
第二节部门幼儿园
----
第三节乡镇中心幼儿园
----
第四节村办幼儿园
----
第五节小学附设幼儿班
----
第六节个体幼儿园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官立小学堂
----
第二节公立小学校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五章职业教育
--
第六章专业教育
--
第七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干部教育
--
第八章其他教育
--
第九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教师队伍发展
----
第二节师资提高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十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经费来源
----
第二节勤工俭学
----
第三节校舍建设
--
第十一章教育行政沿革
--
第十二章科技
----
第一节科研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技普及
----
第四节科研成果
----
第五节地震测报
----
第六节标准计量
----
第七节气象
第二十一篇文化
--
第一章文化事业单位
----
第一节文工团
----
第二节文化馆 图书馆
----
第三节书店
----
第四节长白报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歌舞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第四节群众文艺
--
第三章广播影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章文物 古迹
----
第一节古遗址和文物
----
第二节现代革命遗址
----
第三节馆藏文物
----
第四节关隘
----
第五节古墓葬
第二十二篇卫生 体育
--
第一章医疗单位
----
第一节县级医疗单位
----
第二节乡镇卫生院
----
第三节私营诊所
--
第二章医疗队伍
----
第一节中医队伍
----
第二节西医队伍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三章医疗制度
----
第一节公费医疗
----
第二节合作医疗
--
第四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地方病
----
第二节传染病
----
第三节驱绦灭囊
----
第四节职业病
--
第五章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婴幼儿保健
----
第三节学生保健
----
第四节职工保健
--
第六章药政
----
第一节药政管理
----
第二节药品检验
--
第七章机构沿革
--
第八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机构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民族体育
----
第五节输送体育人才
----
第六节场地设施
----
第七节体育比赛
第二十三篇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二章风俗
----
第一节衣食住
----
第二节婚俗
----
第三节殡葬
----
第四节民族风俗
----
第五节时令节日
--
第三章社会新风
----
第一节尊老爱幼
----
第二节拾金不昧
----
第三节抢救国家财产
--
第四章恶习流弊
----
第一节迷信
----
第二节赌博
----
第三节吸毒
----
第四节娼妓
----
第五节蓄辫缠足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儒教
----
第三节道教
----
第四节伊斯兰教
----
第五节耶稣教
----
第六节天主教
----
第七节基督教
--
第六章行帮会道
----
第一节家理
----
第二节清理会
--
第七章方言 谚语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俗语
----
第三节行语
----
第四节谚语
----
第五节歇后语
----
第六节民谣
--
第八章民间传说
第二十四篇人物传略
--
张风台
--
赵一琴
--
权永壁
--
李悌淳
--
乔邦义
--
李魁武
--
于祥云
--
马金斗
--
赵吴善
--
张恒全
--
陈润生
--
陈培章
--
蔡厚南
--
丁增国
--
于洪章
--
附:革命烈士名单
大事记
附录:
--
一、长生堡兵事纪略
--
二、山水地名录
--
三、县志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