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昆嵛山足山东名山,因为长期为多个行政区“分而治之”,所以一直没有完整的《昆嵛山志》。此次由文登市国土资源局首倡,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威海、烟台两市与相关四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史志部门及国有昆嵛山林场联合组成编委会,成立办公室,鼎力合作,积极供稿、审稿,成此鸿篇。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目录

封面
题词
图片
-- 俯瞰泰礴顶
-- 昆嵛山地质图
-- 神清观
-- 东华宫前
-- 洞府烟霞
-- 逶迤昆嵛
-- 道德经摩崖拓片
-- 泰礴云海
-- 樱桃花开春来早
-- 昆嵛耸翠
-- 庐山南望层恋
-- 《昆嵛山志》初稿评议会
-- 初稿评议会与会人员合影(名单见《后记》)

编纂说明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理范围与山名演变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理分区
---- 第三节 山名演变
-- 第二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浆岩
---- 第三节 构造
---- 第四节 山脉的形成
---- 第五节 地震
-- 第三章 地貌
---- 第一节 低山丘陵地形
---- 第二节 堆积平原地形
---- 第三节 山口、山谷和山洞
-- 第四章 气候与物候
---- 第一节 四季特点
---- 第二节 日照与日辐射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
---- 第五节 蒸发
----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七节 物候
-- 第五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六章 海域
---- 第一节 海岸
---- 第二节 港湾
---- 第三节 岛屿和岩礁
---- 第四节 潮汐
-- 第七章 土壤
---- 第一节 棕壤
---- 第二节 潮土
---- 第三节 水稻土和盐土
---- 第四节 风沙土和山地草甸土
-- 第八章 植被
---- 第一节 森林植被
---- 第二节 灌草丛植被
---- 第三节 农田植被
-- 第九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生物资源
---- 第五节 药材资源
---- 第六节 景观资源
第二编 人文环境
-- 第一章 各镇概况
---- 第一节 烟台市牟平区域
---- 第二节 威海市乳山区域
---- 第三节 威海市文登区域
---- 第四节 威海市环翠区初村镇西部
-- 第二章 居民
---- 第一节 居民分布
---- 第二节 古代居民生活
---- 第三节 现代居民生活
-- 第三章 民俗
---- 第一节 神灵崇拜
---- 第二节 庙会
---- 第三节 儒释道三教遗风
---- 第四节 婚嫁习俗
---- 第五节 丧葬习俗
---- 第六节 祭祀习俗
---- 第七节 节日习俗
-- 第四章 方言
---- 第一节 声母
---- 第二节 韵母
---- 第三节 声调
---- 第四节 词汇
---- 第五节 谚语 歇后语
-- 第五章 神话传说轶事异闻
---- 第一节 神话传说
---- 第二节 轶事
---- 第三节 异闻
第三编 名胜古迹
-- 第一章 昆嵛十二景
---- 第一节 泰礴观海
---- 第二节 昆嵛叠翠
---- 第三节 龙池喷雪
---- 第四节 烟霞神清
---- 第五节 太古清流
---- 第六节 高山平湖
---- 第七节 山市蜃楼
---- 第八节 麻姑洞天
---- 第九节 摩崖圣经
---- 第十节 东华紫府
---- 第十一节 玉阳洞天
---- 第十二节 昆嵛长城
-- 第二章 中心区景观
---- 第一节 涝夼区
---- 第二节 无染院区
---- 第三节 石门子区
---- 第四节 老蜂窝区
---- 第五节 三瓣石区
---- 第六节 老牛洞区
-- 第三章 北区景观
---- 第一节 初村镇西部景区
---- 第二节 姜格庄镇景区
---- 第三节 龙泉镇景区
---- 第四节 大窑镇景区
-- 第四章 西区景观
---- 第一节 玉林店镇景区
---- 第二节 莒格庄镇景区
---- 第三节 水道镇东部景区
-- 第五章 南区景观
---- 第一节 下初镇景区
---- 第二节 冯家镇景区
---- 第三节 南黄镇景区
---- 第四节 小观镇景区
---- 第五节 泽头镇景区
---- 第六节 葛家镇景区
-- 第六章 东区景观
---- 第一节 米山镇西部景区
---- 第二节 汪疃镇西部景区
---- 第三节 界石镇景区
第四编 国有昆嵛山林场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事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中共昆嵛山林场组织
-- 第二章 林场树木种类及分布
---- 第一节 乔木
---- 第二节 灌木
---- 第三节 藤木
-- 第三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生产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整地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引种
---- 第五节 财务收支
-- 第四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运输业
---- 第四节 木材加工
---- 第五节 纤维板生产
---- 第六节 维修加工
---- 第七节 塑料加工
---- 第八节 其他经营
-- 第五章 护林
---- 第一节 护林队伍
---- 第二节 封山育林
---- 第三节 森林防火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六章 教育与科研
---- 第一节 林业教育
---- 第二节 中国昆嵛山武术学校
---- 第三节 科研队伍与科研成果
-- 第七章 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 第一节 国家森林公园
---- 第二节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三节 昆嵛山省级地质公同
-- 第八章 职工与林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林民生活
-- 第九章 主要荣誉
---- 第一节 集体荣誉
---- 第二节 个人荣誉
第五编 特色产业
-- 第一章 黄金开采业
----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黄金开采业
---- 第二节 民国期间的黄金开采业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黄金开采业
---- 第四节 主要黄金企业选记
-- 第二章 蚕业与丝绸业
----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蚕业与丝绸业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蚕业与丝绸业
---- 第三节 建国后的蚕业与丝绸业
-- 第三章 采石业
---- 第一节 采石场分布
---- 第二节 采石业管理
-- 第四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
---- 第二节 大型旅游活动
---- 第三节 旅游宣传
---- 第四节 交通和旅游产品
---- 第五节 主要旅游涉外饭店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第七节 旅游机构
-- 第五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工业
---- 第一节 兵工研究
---- 第二节 兵工生产
第六编 战事
-- 第一章 古代战事提要
---- 第一节 汉代战事
---- 第二节 晋隋唐宋战事
---- 第三节 金元明清战事
-- 第二章 民国前期战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
---- 第二节 渔盐民和农民的抗税斗争
---- 第三节 军阀混战于牟平城
---- 第四节 “一一·四”暴动与昆嵛山红军游击队
-- 第三章 抗日战争
---- 第一节 胶东抗战第一枪
---- 第二节 日军侵占牟平城罪行录
---- 第三节 联合抗日纵队的抗日战斗
---- 第四节 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
---- 第五节 1944年的攻势作战
---- 第六节 反投降战斗
-- 第四章 解放战争
---- 第一节 浪暖口保卫战
---- 第二节 碑楼战斗
---- 第三节 龙泉区子弟兵的阻击战
---- 第四节 参军支前
第七编 宗教
-- 第一章 王重阳到昆嵛山创全真教
---- 第一节 出关前的王重阳
---- 第二节 发展全真骨干七真人
---- 第三节 建石门庵、开烟霞洞
---- 第四节 昆嵛山中教诲弟子
-- 第二章 创立三州五会
---- 第一节 创三教七宝会
---- 第二节 建三教金莲会
---- 第三节 建三光、玉华、平等三会
-- 第三章 重阳弟子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 第一节 王玉阳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 第二节 马丹阳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 第三节 刘长生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 第四节 郝太古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 第五节 丘长春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 第四章 元代以后的昆嵛山全真教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昆嵛山全真教
---- 第二节 民国与新中国时期的昆嵛山全真教
---- 第三节 昆嵛山全真教末代道士访问记
-- 第五章 昆嵛山全真教音乐
---- 第一节 发祥于昆嵛山的珍贵道乐遗产
---- 第二节 全真教音乐与胶东的说唱音乐
---- 第三节 全真教音乐的流传、研究与保护
---- 第四节 全真教音乐选
-- 第六章 昆嵛山全真教的演变
---- 第一节 由贵简到贵盛
---- 第二节 由隐修到显达
---- 第三节 由无产到有产
---- 第四节 道士素质的衰变
-- 第七章 昆嵛山全真教的特点
---- 第一节 道、释、儒三教合一
---- 第二节 以“全精、全气、全神”为成仙证真的最高境界
---- 第三节 苦己利人的实践原则
-- 第八章 佛教
---- 第一节 隋代寺院
---- 第二节 唐与五代寺院
---- 第三节 宋代寺院
---- 第四节 金元寺院
---- 第五节 明清以后及不明年代寺院
-- 第九章 其他宗教
---- 第一节 基督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第八编 石刻
-- 第一章 宋以前石刻
---- 第一节 汉代石刻
---- 第二节 唐无染院碑
---- 第三节 宋代石刻
-- 第二章 金元石刻
---- 第一节 金代石刻
---- 第二节 元代石刻
-- 第三章 明清石刻
---- 第一节 明代石刻
---- 第二节 清代石刻
-- 第四章 现代石刻
---- 第一节 民国石刻
---- 第二节 新中国石刻
第九编 艺文
-- 第一章 著述目录
---- 第一节 著作名录
---- 第二节 科技论文目录
-- 第二章 散文
---- 第一节 古代散文
---- 第二节 现代散文
-- 第三章 韵文
---- 第一节 元以前韵文
---- 第二节 明清韵文
---- 第三节 现代韵文
人物
-- 一 宗教界
---- 圆仁
---- 皈敬
---- 巨弘
---- 宫仙
---- 李无梦
---- 唐四仙姑
---- 王重阳
---- 孙不二
---- 马丹阳
---- 谭长真
---- 任守一
---- 刘长生
---- 刘真一
---- 曹瑱
---- 来玲玉
---- 姚弦
---- 雷大通
---- 郝太古
---- 柳开悟
---- 王玉阳
---- 丘长春
---- 杨明真
---- 离峰子
---- 潘德冲
---- 灵神子
---- 史志经
---- 李道元
---- 武道彬
---- 庚道清
---- 智整
---- 赤脚王仙
---- 成勇
---- 王和尚
---- 青松子
---- 李常明
---- 慧章
-- 二 军政界
---- 巨毋霸
---- 刘宠
---- 王营
---- 于琛
---- 于延绍
---- 于延挺
---- 于延袭
---- 刘延绍
---- 孙实
---- 郝俊彦
---- 姜房
---- 孙琪
---- 刁通
---- 刁士敬
---- 于宝
---- 周进忠
---- 孙忠
---- 刘濡恩
---- 刘樾蕡
---- 刘煇
---- 于(黉)
---- 常和尚
---- 张振纲
---- 刘进宝
---- 吕玮
---- 吕琨
---- 徐士林
---- 李壑
---- 孙宝怡
---- 常理基
---- 郭培武
---- 吕正斯
---- 吕彦枚
---- 秦毓堂
---- 丁綍庭
---- 郑维屏
---- 张建勋
---- 苗占奎
---- 安廷赓
---- 王兴仁
---- 孙定国
---- 丛镜月
---- 林明
---- 宋健华
---- 丛振东
---- 杨岫庭
---- 张德福
---- 鞠文仪
---- 王亮
---- 丛桂滋
---- 王永明
---- 王人三
---- 柳林
---- 于波
---- 王甫
---- 林一山
-- 三 学界
---- 郑玄
---- 鞠孝恭
---- 刘必绍
---- 刘樾蓊
---- 刘樾蒨
---- 董樵
---- 于熙学
---- 高凤翰
---- 张崧
---- 宋克智
---- 吕润蕃
---- 吕肇龄
---- 赵子辕
---- 宫卜万
---- 杜国卿
---- 于霖逢
---- 贺传勤
---- 于清泮
---- 吕式斌
---- 安波
---- 刘慎谔
---- 曲子贞
---- 李克绍
---- 李文宽
-- 四 英烈模范
---- 李本楹
---- 段成斋
---- 张连珠
---- 曹云章
---- 刘福考
---- 理琪
---- 刘振民
---- 孙德运
---- 邹恒禄
---- 于克恭
---- 蔡雍泉
---- 宋澄
---- 雨晴
---- 于己午
---- 于一心
---- 于凤祥
---- 邢学模
---- 王新立
---- 杨子荣
---- 蔡洪培
---- 王连清
---- 宋同仁
---- 蔡成
---- 鞠文进
---- 徐学盛
---- 姜玉殿
---- 谭先璞
---- 高吉修
---- 刁子仁
---- 张竹信
---- 李启明
---- 王守运
---- 俞宽增
---- 梁喜友
---- 于得水
---- 刘元宪
---- 郭永发
---- 孙立典
---- 蔡吉轩
---- 王树楷
---- 祝业进
---- 董礼正
---- 赵熙林
---- 林均兴
---- 林基山
---- 王天栋
-- 附记 在世名人
---- 李作论
---- 黄超
---- 高修
---- 于训昌
---- 段彬礼
---- 丛维滋
---- 姜东舒
---- 宋友林
---- 王瑞亭
---- 刘振华
---- 刁培泽
---- 林治泽
---- 崔华亭
---- 王本昌
---- 张培芝
---- 鞠占仁
---- 曲维贞
---- 宋协生
---- 丛立志
---- 马尚志
---- 于德惠
---- 王学夫
---- 梁芝泮
---- 孙德臣
---- 林基贵
---- 谭国玉
---- 曲振侔
---- 高厚福
---- 张宗德
---- 徐新江
---- 曲沐
---- 曲钦岳
---- 吕世民
---- 冯德英
---- 吕文超
---- 于建宇
---- 刘云德
---- 于锡玲
---- 于德乾
---- 谭永业
---- 刘元杰
---- 王德芝
---- 万宝瑞
---- 孙忠同
---- 林岱
---- 孙志强
---- 蔡德华
---- 吕一山
---- 迟万春
---- 孔庆信
---- 孔祥凯
---- 辛国华
---- 丁玉华
---- 李建民
---- 刘德斌
---- 宋育新
---- 于海
---- 姜建初
---- 谭远超
---- 宋举浦
---- 王义生
---- 陈宗胜
---- 李耀阳
---- 王国法
---- 任廷琦
---- 崔国平
附录
-- 一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名录
-- 二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 三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名录
-- 四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部分真菌名录
-- 五 昆嵛山及胶东其他名山上的铁锚
-- 六 郑玄“客耕东莱”考
-- 七 于得水在昆嵛山区的革命活动——《于得水革命回忆录》节录
图表索引
-- 一 卷前彩页
-- 二 编前彩页
-- 三 卷内插图
-- 四 表格索引
后记
附件一:在《昆嵛山志》初稿评议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附件二:《昆嵛山志》评议小结
附件三:联合纂修《昆嵛山志》意向的形成
《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有关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