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商河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河道治理、治涝改碱、灌溉工程、抗旱防汛、水利管理等。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1年12月
目录
封面
商河县水利志
商河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商河县水利志》
序
凡例
图片
--
董文利县长题词
--
商河县书法协会主席王庚吉题字
--
徒骇河营子拦河闸
--
白桥杨水站
--
徒骇河南河头公路桥
--
跃进河殷巷节制闸
--
徒骇河林桥
--
土马河龙弯桥
--
引黄灌区级沉沙池之一角
--
引黄输水渠
--
引黄输水渠安家生产桥
--
引黄输水渠李家河沟分水闸
--
引黄二级沉沙池塔坡溢流堰
--
玉皇庙引黄自流灌区纪家南支渠进水闸
--
跃进河西关交通桥
--
跃进河西关节制闸
--
钱铺乡侯坊田间沟网工程
--
沙河殷巷公路桥
--
清水洼刚建成的沟渠路林田间工程
--
利禹公路沟龙桑寺生产桥
--
引黄输水渠芮家分水渠
--
土马河陈刘涵洞
--
德惠新河大官庄涵洞
--
商东河任家节制闸
--
玉皇庙引黄自流灌区纪家南支五农进水闸
--
玉皇庙引黄自流灌区纪家防渗农渠
--
商河县水利现状图
--
商河县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图
--
商河县舆地全图
--
商河县洼地分布图
--
商河县盐碱地面积分布图
--
引黄灌区输水路线图
--
潘家沟潘家涵洞
--
县城环城路西关单跨拱桥
--
跃进河赵奎元节制闸
--
评审会会场
--
山东省水利志编纂办公室工程师张祜(中)在会上讲话。右一为德州地区水利局副局长杨清波。左一为德州地区水
--
商河县水利志编委会主任、水利局长常兰和(中)在会上报告志书的组织领导工作。
--
商河县水利志主编王笃聪,(右一)在评审会上回报志书编纂经过。
--
参加评审会的全体人员合影
--
商河县水利志编委会全体合影
--
清水洼治理后曹家村的藕田长势喜人
--
清水洼治理后油坊村种的水稻正待收割
--
清水洼开发前茅草丛生一片荒凉
目录
卷首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 地貌与水系
--
第一节 地貌
----
一、河滩高地
----
二、缓平坡地
----
三、浅平洼地
--
第二节 古今水系
----
一、古河道
----
二、当代水系
第二章 水 资 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一、降 水
----
二、地表水可利用量
--
第二节 地下水
----
一、地下水动态
----
二、水文地质条件
----
三、水文地质参数
----
四、地下水可利用量
--
第三节 水量供需状况
--
第四节 水质
--
第五节 深层地下水
--
第六节 水利区划
第三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雨涝
--
第三节 洪灾
--
第四节 雹灾
第四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徒骇河流域的治理
----
一、干流
----
二、支流
--
第二节 德惠新河流域的治理
----
一、干流
----
二、支流
第五章 治涝改碱
--
第一节 治理涝洼
----
一、“三田”建设
----
二、疏挖河道沟网
----
三、方田配套
--
第二节 改良盐碱
----
一、治碱经验
----
二、改良利用措施
----
三、综合治理旱、涝、碱
第六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井灌
----
一、砖井
----
二、机井
--
第二节 引水灌溉
----
一、引黄
----
二、引蓄水河道沟网
----
三、扬水站与提水灌溉
--
第三节 喷灌
--
第四节 清水洼水库
第七章 水工建筑物
--
第一节 桥
--
第二节 涵洞
--
第三节 节制闸
第八章 抗旱防汛
--
第一节 抗旱
--
第二节 防汛
----
一、汛前准备工作
----
二、汛期的组织管理
第九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施工管理
----
一、土方工程
----
二、建筑物工程
----
三、农田水利工程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一、河道
----
二、桥、涵、闸建筑物
----
三、机井
----
四、扬水站
--
第三节 灌排管理
----
一、灌溉制度
----
二、用水计划
----
三、灌排运用
--
第西节 财物管理
----
一、资金
----
二、物资
----
三、水费
第十章 水政人文
--
第一节 水利机构
----
一、水利局及领导成员更迭
----
二、局址及基层单位驻地
--
第二节 水利队伍
--
第三节 治水人物
--
第四节 水利法规文件
第十一章 其它水利事业
--
第一节 边界水利
--
第二节 水种科技
----
一、水利科技队伍
----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三节 水利迁占
卷末附录
--
一、水利谚语、成语
--
二、轶 文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