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县志

哈密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哈密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

内容时限: 0000-1983

出版时间: 1989年12月

目录

封面
哈密县志
哈密县行政区图
照 片
-- 哈密火车站编组站
-- 天山庙公路盘道
-- 县农机修造厂机修车间
-- 县磷肥厂厂房外景
-- 县皮毛厂制革车间一角
-- 星星峡乌矿生产车间
-- 社队企业二堡水泥厂
-- 开发中的东盐湖
-- 县水利制品预制厂生产的滤水管
-- 金色的麦浪
-- 油菜花开
-- 天山深入的羊群
-- 河谷林
-- 天山松林
-- 沙棘
-- 红柳
-- 牦牛
-- 戈壁奇观——坎儿井
-- 南湖水库工人在捕鱼
-- 坎儿井龙口
-- 乌拉台引水渠
-- 石城子水库大坝
-- 机井
-- 哈密瓜
-- 晾晒瓜干
-- 制作瓜酱
-- 哈密瓜系列产品
-- 哈密瓜外运
-- 维吾尔少女喜摘葡萄
-- 葡萄上市
-- 西瓜丰收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新落成的县医院门诊楼
-- 大泉湾公社卫生院
-- 天山公社中学
-- 花园公社中学
-- 回城小学学生在上手工课
-- 维吾尔族婚礼中的一个场面
-- 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
-- 摔跤比赛
-- 哈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卡尔寺
-- 哈密回王坟
-- 哈密陕西清真寺
-- 拉布桥克古城遗址
-- 距今3200年的干尸
-- 出土陶器
-- 焕彩沟汉碑
-- 烽火台遗址
-- 古城堡遗址
-- 雅丹地貌
-- 卫星拍摄的哈密县(局部)地貌图
-- 加工零部件
-- 哈密火车站候车室
-- 县广播站机房
-- 革新工艺
-- 机械剪羊毛
-- 供货到毡房
-- 选民在认真填写选项票
-- 民兵训练
-- 军民合练
-- 人工林
-- 回城公社文化站阅览室
-- 县文公队在演出
-- 深入农村防病治病
-- 县医院医生在做手术
-- 言传身教
-- 职工国际象棋比赛
-- 格子烟墩灵泉碑
-- 用古回鹘文书写的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片段
-- 艾提卡寺中的藻井图案
-- 清代哈密一世回王筑物纪念碑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凡 例
目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政区域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县城
---- 附:县名考释种种
-- 第四章 公社(场)
---- 第一节 回域公社
---- 第二节 花园公社
---- 第三节 南湖公社
---- 第四节 沁城公社
---- 第五节 大泉湾公社
---- 第六节 陶家宫公社
---- 第七节 天山公社
---- 第八节 西山公社
---- 第九节 五堡公社
---- 第十节 二堡公社
---- 第十一节 七角井公社
---- 第十二节 柳树沟牧场
第二编 地理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日照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风速 风向
------ 附:百里风区之谜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及其分布
---- 第二节 土壤养分
-- 第六章 矿藏
---- 第一节 金属矿
---- 第二节 非金属矿
-- 第七章 生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山洪
---- 第二节 大风
---- 第三节 大雪严寒
---- 第四节 干旱 热风
---- 第五节 地震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发展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年龄 性别
---- 第三节 文化程度
---- 第四节 行业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第四编 农 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互助合作
----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作物品种
---- 第三节 植物保护
---- 第四节 农业分区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草场资源
---- 第二节 草原建设
---- 第三节 牲畜品种
---- 第四节 畜病防治
---- 第五节 畜牧分区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人工造林
---- 第三节 林木管理
------ 附:哈密县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规定
---- 第四节 林业分区
------ 附:果乡五堡
-- 第五章 副业
---- 第一节 养鱼
---- 第二节 养蜂
---- 第三节 养蚕
---- 第四节 养鹿
---- 第五节 养鸡
-- 第六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机构及队伍
---- 第二节 作业水平
---- 第三节 机具种类
-- 第七章 农牧民生活
---- 附一:县境内兵团农牧场简介
---- 附二:农业先进典型
第五编 哈密瓜
-- 第一章 种植规模
-- 第二章 栽培技术
-- 第三章 主要品种
---- 第一节 当地品种
---- 第二节 引进品种
-- 第四章 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病害
---- 第二节 虫害
-- 第五章 贮藏与制干
---- 第一节 贮藏
---- 第二节 制干
------ 附:瓜乡南湖
第六编 水利 水电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水渠
---- 第二节 水库
------ 附:石城子水库
---- 第三节 机井
---- 第四节 牧区水利及风力提水
-- 第二章 坎儿井
---- 第—节 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节 结构与维修
---- 第四节 坎儿井的改造
-- 第三章 农电工程
---- 第一节 输变电工程
---- 第二节 小水电站
--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平整土地
---- 第二节 盐碱地改良
-- 第五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水库管理
---- 第三节 渠道管理
---- 第四节 用水管理
---- 第五节 农电管理
---- 第六节 灌溉效益
-- 第六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防洪工程
---- 第二节 抗旱措施
-- 第七章 水利分区
---- 第一节 北部山区集流区
---- 第二节 中部平原灌溉区
---- 第三节 平原东部、西部、南部干旱荒漠缺水区
------ 附:四堡、五堡水利纠纷
第七编 工 业
-- 第一章 采矿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钨矿
---- 第三节 湖盐
---- 第四节 天然碱及芒硝
---- 第五节 其它矿产
-- 第二章 化工
---- 第—节 磷肥
---- 第二节 硫化钠
-- 第三章 建筑材料
---- 第一节 水泥及水泥制品
---- 第二节 制砖
---- 第三节 石科
-- 第四章 食品 饮料 烟草
---- 第一节 磨粉
---- 第二节 榨油
---- 第三节 调昧品
---- 第四节 白酒
---- 第五节 莫合烟
-- 第五章 毛皮、皮革及其制品
---- 第一节 毛皮制品
---- 第二节 皮革制品
---- 第三节 毛制品
-- 第六章 缝纫
---- 第一节 服装生产
---- 第二节 布鞋生产
-- 第七章 日用金属制品
---- 第一节 生铁铸造
---- 第二节 铁皮制品
-- 第八章 农机具制造和修理
---- 第一节 铁制小农具
---- 第二节 畜力车
---- 第三节 拖拉机修理
---- 第四节 轮胎修理
-- 第九章 木器家具及其它
---- 第一节 木器家具
---- 第二节 弹棉花
-- 第十章 建筑业
---- 附:县境内中央、自治区、地区、兵团、主要企业
第八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陆路运输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运输工具
---- 第三节 客货运输
-- 第二章 民用航空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件 报刊
-- 第四章 电讯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第九编 商 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 第四节 供销社商业
---- 第五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粮油及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一节 粮油
---- 第二节 畜产品 出口产品
---- 第三节 活畜
---- 第四节 土特产品
---- 第五节 废旧物资
-- 第三章 销售
---- 第一节 生产资料
---- 第二节 生活资料
------ 附:苏新贸易公司驻哈密商务代办处简况
第十编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章 企业登记
---- 第一节 私营企业登记
---- 第二节 国营、集体企业登记
-- 第二章 市场管理
---- 第一节 市场变迁
---- 第二节 打击违法经营
-- 第三章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一节 合同鉴证
---- 第二节 调解和仲裁
第十一编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三节 盐税
---- 第四节 农业税
---- 第五节 牧业税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信贷
----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
第十二编 政党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在哈密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 县党部
---- 第二节 七角井区分部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职工团体
---- 第二节 工商团体
---- 第三节 农民团体
---- 第四节 青年团体
---- 第五节 妇女团体
---- 第六节 政治团体
---- 第七节 文化团体
------ 附:帮会 会馆
--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抗美援朝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三反”、“五反”
---- 第四节 肃反、审干
----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斗争
---- 第六节 “大跃进”
---- 第七节 “反右倾”和甄别平反
----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十节 揭、批、查
---- 第十一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第十三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选举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府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政权及代议机构
---- 第一节 县政府
---- 第二节 七角井设治局
---- 第三节 基层政权
---- 第四节 参议会
第十四编 哈密回王
-- 第一章 回王由来
-- 第二章 历代回王
---- 第一节 第一世额贝都拉
---- 第二节 第二世郭 帕
---- 第三节 第三世额 敏
---- 第四节 第四世玉素甫
---- 第五节 第五世伊萨克
---- 第六节 第六世额尔德锡尔
---- 第七节 第七世伯锡尔
---- 第八节 第八世默啥莫特
---- 第九节 第九世沙木胡索特
-- 第三章 回王末日
-- 第四章 王府组织
-- 第五章 领地财产
---- 第一节 领地
---- 第二节 财产
------ 附:关于啥密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死亡时间的考订
第十五编 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社会安置
-- 第二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职工福利
第十六编 司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消防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三章 检察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警察局和法院
---- 第一节 警察局
---- 第二节 哈密地方法院
第十七编 军 事
-- 第一章 建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驻军
-- 第二章 兵役 民兵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章 农民暴动
---- 第一节 吐尔巴克暴动
---- 第二节 铁木尔起义
---- 第三节 和加尼牙孜反金斗争
-- 第四章 西路军在星星峡
-- 第五章 苏联军队在哈密
---- 第一节 空军基地
---- 第二节 红八团
-- 第六章 平叛
---- 第一节 尧乐博斯叛乱
---- 第二节 艾力叛乱
第十八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义垫 书院 学堂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勤工俭学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章 教师
---- 第一节 师资概况
---- 第二节 师资培训
-- 第四章 经费,校舍及设备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 第三节 教学设备
-- 第五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第十九编 文化艺术
-- 第一章 事业单位与表演团体
---- 第一节 事业单位
---- 第二节 表演团体
---- 第三节 演出场地
-- 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影放映
---- 第三节 电视
-- 第三章 戏剧
---- 第一节 新疆曲子戏
---- 第二节 秦腔 豫剧
---- 第三节 话剧 歌剧
-- 第四章 地方音乐
---- 第一节 伊州大曲
---- 第二节 哈密十二木卡姆
---- 第三节 维吾尔族民歌
------ 附:哈密维吾尔族民歌选
-- 第五章 传统民间文艺形式
---- 第一节 麦西来甫
---- 第二节 阿肯弹唱
---- 第三节 社火
-- 第六章 民间工艺
---- 第一节 刺绣
---- 第二节 日用工艺品
-- 第七章 文物胜迹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 第二节 墓葬
---- 第三节 庙祠遗址
---- 第四节 岩刻 碑记
---- 第五节 重要文物
---- 第六节 名胜
第二十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单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节 医疗制度
---- 第五节 医疗队伍
-- 第二章 医药
---- 第一节 药品供应
---- 第二节 药物资源
---- 第三节 制剂
-- 第三章 防疫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第二十一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维吾尔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啥萨克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附:中华理教会哈密理门公所
---- 第二节 萨满教 摩尼教 袄教
---- 第三节 道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第二十二编 社会新风
-- 第一章 民族团结
-- 第二章 助人为乐
-- 第三章 尊老爱幼
-- 第四章 一心为公
第二十三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表
-- 第二章 人物传
---- 马凤全
---- 铁木尔尼牙孜
---- 何多才
---- 聂孜尔
---- 和加尼牙孜阿吉
---- 吴金贵
---- 白锡尔
---- 徐万清
---- 那曼夏万
---- 阿不都拉巴克阿吉
---- 王所伟
---- 尧乐博斯
---- 附:廖咏秋
---- 杨辅臣
---- 司马义依不拉英
---- 买买提牙生
---- 赵德元
---- 阿皮孜阿匍
---- 刘立山
---- 沙衣木阿皮孜
---- 李子秀
第二十四编 杂 编
-- 第一章 古诗选
-- 第二章 轶事
-- 第三章 地方文献辑存
编后记
哈密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