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阿合奇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4-1990
目录
封面
阿合奇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县城一角
--
县人大、政府
--
影剧院
--
阔克萨勒雪峰雄姿
--
牧区风光
--
高原花卉
--
水果
--
狩猎
--
马上角力
--
赛马
--
追姑娘
--
边界巡逻
--
装饰
--
作客
--
刺绣
--
坐骑
--
售货
--
外出
--
少女
--
库姆孜弹奏
--
牧场
--
居素甫·玛玛依和他六岁的孙女同台演唱《玛纳斯》
--
古炮台遗址
--
草原石面人像
--
古烽火台
--
飞马(金质)
--
古战场
--
飞鹰啄鹿(金质)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 置
--
第一章 疆域 沿革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区域演变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解放前的政区设置
----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乡镇场概况
----
第一节 阿合奇镇
----
第二节 库兰萨日克乡
----
第三节 色帕巴依乡
----
第四节 苏木塔什乡
----
第五节 哈拉奇乡
----
第六节 哈拉布拉克乡
----
第七节 国营马场
----
第八节 食品牧场
----
第九节 良种繁育场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前第四纪地质
----
第二节 侵入岩
----
第三节 第四纪地层
----
第四节 地质特征
----
第五节 构 造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阔克萨勒山
----
第二节 喀拉铁克山
----
第三节 托什干河谷
--
第三章 气 侯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地下水利用
----
第四节 吉鲁苏温泉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类型 分布
----
第二节 土壤特点及利用
--
第六章 草 场
----
第一节 草场类型分布
----
第二节 四季草场特点
--
第七章 森 林
----
第一节 山区天然林
----
第二节 河谷次生林
----
第三节 沙棘林
--
第八章 矿 藏
----
第一节 非金属矿
----
第二节 金属矿
--
第九章 生 物
----
第一节 植 物
----
第二节 动 物
--
第十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害性气候
----
第二节 草害与虫害
----
第三节 狼害与鼠害
--
第十一章 地 震
----
第一节 地震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地震地质条件
----
第三节 县境地震纪略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数量分布
----
第一节 数 量
----
第二节 分 布
----
第三节 密 度
----
第四节 变 动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人口调查
----
第一节 四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 人口抽样调查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
第四编 畜 牧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第二章 经济体制
----
第一节 私有经济
----
第二节 代牧经济
----
第三节 国营经济
----
第四节 集体经济
----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畜 种
----
第一节 畜种分布
----
第二节 畜种改良
--
第四章 牧业生产
----
第一节 放 养
----
第二节 转 场
----
第三节 繁 殖
----
第四节 剪毛 抓绒
----
第五节 屠 宰
--
第五章 畜病防治
----
第一节 畜病种类
----
第二节 畜病防治
第五编 农林 农机
--
第一章 农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耕地及作物结构
----
第三节 作物品种
----
第四节 耕作制度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栽培技术
----
第七节 收益分配
--
第二章 林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全民义务植树
----
第四节 护林防火
----
第五节 园 艺
--
第三章 农 机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传统农具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机械作业与农机监理
第六编 水利 水电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水 渠
----
第二节 渠系配套工程
----
第三节 地下水开采工程
----
第四节 水轮泵、电灌站工程
----
第五节 管道引水工程
--
第三章 防洪工程
----
第一节 县城防护工程
----
第二节 萨日库依热克大桥防护工程
--
第四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渠道管理
----
第二节 用水管理
--
第五章 水 电
----
第一节 水电工程
----
第二节 供电用电
----
第三节 玉山古西水电站工程事故
第七编 工交 邮电
--
第一章 工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第三节 手工业
----
第四节 乡镇企业
--
第二章 交 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道 路
----
第三节 桥 梁
----
第四节 运输工具
----
第五节 营运与设施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三章 邮 电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邮 政
----
第三节 电 信
----
第四节 邮电业务量
第八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建工机构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县 城
----
第二节 总体规划
----
第三节 街 道
----
第四节 房屋地产
----
第五节 防洪排水
----
第六节 供水供电
----
第七节 园林绿化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牧区建设
----
第二节 农村“五好”建设
----
第三节 其他建设
--
第四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宣传《土地管理法》
----
第二节 清理非农业用地
----
第三节 处理土地纠纷
第九编 商贸 粮食
--
第一章 商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私营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和集体商业
----
第四节 销 售
----
第五节 收 购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七节 饮食服务
--
第二章 粮 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征 购
----
第三节 销 售
----
第四节 加 工
----
第五节 储 运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三章 外 贸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收 购
----
第三节 销 售
----
第四节 中苏边境贸易
--
第四章 物 资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购 销
第十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计 划
----
第三节 统 计
--
第二章 物 价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价格调整
----
第四节 监督检查
--
第三章 计 量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民间传统计量
----
第三节 计量单位
----
第四节 计量管理
----
第五节 质量管理
--
第四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工商登记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第十一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国库券
----
第五节 财政管理
----
第六节 审 计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税 收
----
第三节 税收管理
--
第三章 金 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货 币
----
第三节 存 款
----
第四节 信 贷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
----
第六节 基建投资管理
----
第七节 保 险
第十二编 政党 群团
--
第一章 中共阿合奇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与党员代表会议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阿合奇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党 员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农民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工会组织
第十三编 政 权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权机构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第十四编 政 协
--
第一章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 历次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协商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历届全委会
----
第二节 政协委员
第十五编 重大政事
--
第三章 平反冤假错案
第十六编 公 安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警察局
----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
--
第二章 治安管理
----
第一节 治安保卫组织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枪支弹药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消防管理
----
第六节 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章 边境管理
----
第一节 禁区管理
----
第二节 边防 第二线管理
--
第四章 刑事侦捕
----
第一节 侦捕
----
第二节 预审
第十七编 司 法
--
第一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和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民事检察与信访举报
--
第二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三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法制教育
----
第三节 司法行政业务
第十八编 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民 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社会福利
----
第三节 优 抚
----
第四节 安 置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赈 灾
----
第七节 扶 贫
--
第二章 劳动 人事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
第十九编 军 事
--
第一章 解放前的边防
----
第一节 清朝的“卡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边防
--
第二章 解放后的边防
----
第一节 驻 军
----
第二节 民 兵
----
第三节 征 兵
--
第三章 兵事述略
----
第一节 抵抗阿古柏入侵
----
第二节 剿灭外匪战役
第二十编 边事 侨务
--
第一章 边 事
----
第一节 历史边界述略
----
第二节 乌宗图什河源地区
--
第二章 侨 务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侨务关系演变
----
第三节 解放后的侨务工作
第二十一编 民 族
--
第一章 柯尔克孜族
----
第一节 历史简述
----
第二节 语 言
----
第三节 词 汇
----
第四节 文 字
----
第五节 历 法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第七节 风俗习惯
--
第二章 其他民族
----
第一节 汉 族
----
第二节 维吾尔族
----
第三节 其他少数民族
第二十二编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二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神话 传说
----
第二节 故 事
----
第三节 史诗和叙事诗
----
第四节 史诗《玛纳斯》
----
第五节 “玛纳斯奇”
----
第六节 民 歌
----
第七节 谚语 迷语
----
第八节 寓言 笑话
--
第三章 广播 影视
----
第一节 广 播
----
第二节 电 影
----
第三节 电 视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建筑遗址
----
第二节 岩 画
----
第三节 墓 葬
----
第四节 出土文物
----
第五节 风景名胜
第二十三编 教 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教育改革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七节 勤工俭学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牧民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章 教 师
----
第一节 队 伍
----
第二节 培 训
第二十四编 科 技
--
第一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科技情报和科普工作
----
第三节 科技干部职称评定
----
第四节 科技经费管理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技成果应用
----
第二节 获奖科研项目
第二十五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 生
----
第一节 卫生机构与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工作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 公共卫生
----
第六节 经费和医疗制度
----
第七节 医药购销
--
第二章 体 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历届运动会
第二十六编 社会风尚
--
第一章 传统风尚
----
第一节 团结互助
----
第二节 热情好客
--
第二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
----
第二节 民族团结
----
第三节 军民鱼水情
----
第四节 舍己救人
----
第五节 敬老助学
----
第六节 扶危济困
----
第七节 拾金不昧
--
第三章 陈规陋习
----
第一节 封建陋俗
----
第二节 宗教习俗观念
第二十七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阿山阿里·巴依巴凯西
----
王子厚
----
尤奴斯·玉米尔
----
艾山·玛纳夫巴衣
----
特色克巴衣·阿德力夫
----
白克苏力唐·哈尼买提
----
玉素甫·哈勒德巴衣
----
李友三
----
艾买提·库尔班
----
伊不拉衣·马木别提
----
李志成
----
阿依谢克·托夫苏巴
----
吐尔逊·吾尔沙力
----
吐尔干·艾先
----
朱马力·努尔马木别提
----
张发全
--
第二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阿合奇建县始末
--
二、地名考释
--
三、科技资料编纂成果
编后记
《阿合奇县志》编纂人员名录
审定验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