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农场管理局志

和田农场管理局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和田农场管理局发展的历史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75-2000

出版时间: 2002年08月

目录

封面
和田农场管理局志
版权页
和田农场管理局史志编纂委员会
《和田农场管理局志》编纂人员
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题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题词
-- 兵团政委郭刚题词
-- 新疆军区司令员高焕昌题词
图片
-- 十五团主力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199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50周年纪念碑在四十七团落成
-- 1998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到和管局四十七团看望当年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老战士。图为
-- 1997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到和管局视察。图为王乐泉(左二)在和出地委书记杨肇季(
-- 1988年4月,兵团政委郭刚到和管局检查工作。图为郭刚(前排右三)察看棉花播种
-- 1994年7月,兵团司令员金云辉到和管局检查工作。图为金云辉(右三)在皮山农场检查棉田
-- 1995年10月,兵团政委王传友到和管局检查工作。图为王传友(右三)在四十七团棉田检查指导工作
-- 1999年7月,兵团司令员张文岳到和管局检查工作。图为张文岳(右三)在和管局局长何建明(右二)陪同下
-- 1999年12月,兵团司令员张庆黎(左二)到和管局四十七团检查工作
-- 2000年12月,兵团政委陈德敏到和管局考察。图为陈德敏(右二)在皮山农场职工家庭了解庭院经济发展情
-- 198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和管局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图为大会会场主席台
-- 1998年和管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1999年和管局人武部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 召开首届弘扬兵团精神表彰大会
-- 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库尔班·艾尔西丁将军到和管局检查工作
-- 民兵训练
-- 新兵入伍
-- ②民兵武器管理获兰州军区奖励
-- ③民兵工作受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新疆军区表彰
-- ④2000年6月23日和管局民兵应急营成立大会在四十七团召开
-- 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犯罪分子公判大会
-- 农场派出所
-- 公安科成立大会全体干警合影
-- 1995年1月6日,和管局召开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 1987年2月,和管局召开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1999年8月,共青团和管局委员会举办首届少先队夏令营活动
-- 棉田追肥
-- 全部实施地膜覆盖植棉
-- 局、团领导检查棉花生长情况
-- 银花朵朵
-- 垦区连队丰收玉米
-- 垦区油料基地
-- 小麦喜获丰收
-- 风灾过后
-- 一牧场进行人工降雨的火炮
-- 开发地下水
-- 机械化开荒
-- 挖排碱渠
-- 涵闸配套
-- 引水上山
-- 渠道防渗
-- 四十七团昆仑防渗干渠
-- 皮山农场平原水库
-- 喷灌节水农业
-- 瓜菜丰收水果飘香
-- 一牧场巴什吐格草原的牧羊群
-- 一牧场育成的“和田细毛羊”.品系
-- 草原围栏
-- 四十七团的现代化养鸡场
-- 良种鸡群
-- 四十七团的现代化养猪场(高床养猪)
-- 局领导在速生杨苗圃地现场办公
-- 条田林网化
-- 防风林
-- 农场道路与防护林
-- 营造沙漠生态工程
-- 人进沙退
-- 保护野生植被
-- 垦区棉花加工厂一角
-- 有待外销的皮棉
-- 皮山农场职工踊跃交售棉花
-- 局机关办公大楼一角
-- 四十七团办公大楼
-- 四十七团职工医院
-- 四十七团驻墨玉县招待所
-- 局建筑公司承建的和田地区邮电局综合家属楼
-- 危旧住房改造工程使职工喜迁新居
-- 运输公司车队
-- 局组团参加了首届乌鲁木齐经济贸易洽谈会
-- 生产的冷饮产品
-- 纸箱厂生产车间
-- ①文体活动
-- ②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 ③农场社火队
-- ④儿童乐园
-- ①昆仑山深处的歌舞弹唱
-- ②职工文艺调演
-- ③少儿文艺汇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垦区区域图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 区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基层单位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文 土壤
--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 矿产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 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生育
第四章 土地
-- 第一节 区域沿革
-- 第二节 土地开发
-- 第三节 土地资源
-- 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五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作物种类
-- 第二节 生产管理和新技术推广
-- 第三节 农作物受灾情况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六章 园林
-- 第一节 林木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果园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附:关于加强果园管理的若干规定
第七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养
-- 第二节 草场 饲料
-- 第三节 疫病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附:高寒山区绵羊遗传病调查
第八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类型
-- 第二节 农机作业
-- 第三节 农机修造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第九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防洪抗旱
-- 第三节 水利管理
-- 第四节 水产养殖
---- 附:水利建设“绿洲杯”竞赛活动
第十章 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重工业
-- 第三节 轻工业
第十一章 交通 运输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管理
第十二章 建 筑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房屋建筑
-- 第三节 施工设备与管理
---- 附:和田农场管理局建筑公司深化改革的决定
第十三章 商贸物资
-- 第一节 商业
-- 第二节 物资
-- 第三节 外贸
第十四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财务
-- 第二节 统计
-- 第三节 审计
-- 第四节 扶贫
-- 第五节 保险
第十五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职工
-- 第二节 工资
-- 第三节 劳保福利
第十六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局党委
-- 第二节 党代会及党委扩大会议
-- 第三节 局党委工作机构
--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
-- 第五节 党员
-- 第六节 干部
-- 第七节 政治思想工作
-- 第八节 纪律检查
第十七章 行政
-- 第一节 局行政领导
-- 第二节 行政工作部门
-- 第三节 基层行政领导
-- 第四节 普选 信访
第十八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司法行政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十九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女工委
第二十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民兵
第二十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节 教师
-- 第五节 教育设施 经费
-- 第六节 学制 课程
-- 第七节 教育改革
第二十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科学研究
-- 第三节 科技交流
-- 第四节 科技普及
-- 第五节 科技服务
-- 第六节 科研成果
第二十三章 文化 体育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新闻 广播 电影
-- 第三节 体育
第二十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药政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节 妇幼保健
第二十五章 民族 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附:关于和田农场管理局皮山农场伊斯兰教的情况调查
第二十六章 人 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一、已逝老八路
------ 王三
------ 王大贵
------ 张青宁
------ 詹泽秋
------ 郝常荣
------ 王二春
---- 二、已逝局领导
------ 杜秀全
------ 罗文观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一、老八路
------ 王斗志
------ 王茂海
------ 王交角
------ 张德英
------ 邱惠民
---- 二、局领导
------ 管立志
------ 刘振贤
------ 刘振江
------ 李仲仆
------ 肖晓峰
------ 徐平
------ 孙凤藻
------ 李进龙
------ 徐同生
------ 刘富超
------ 昝世德
------ 何建明
------ 孙好学
------ 艾拜·阿不都拉
------ 文正沅
------ 李国正
------ 吴大尧
------ 陈 强
------ 彭国生
------ 赵怀庆
------ 赛德合艾买提·买买提
-- 第三节 人物表
附录
-- 一 文献辑存
-- 二 回忆录
-- 三 通讯报道
-- 四 诗文选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