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县志

吉木乃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吉木乃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目录

封面
吉木乃县志
版权页
吉木乃县行政区划图
吉木乃县地形图
图片
-- 1990年8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和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在吉木乃县调研
-- 2002年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吉木乃县青年牧场调研
-- 张建民将军(哈萨克族)在吉木乃县调研
-- 城建一瞥
-- 县城别墅式住宅
-- 县城一角
-- 城市绿化一瞥
-- 县城一角
-- 人民路
-- 农业银行办公楼
-- 花园式住宅
-- 团结路
-- 县城一角
-- 吉木乃口岸
-- 边贸典礼签约仪式
-- 口岸过货
-- 边民交流
-- 边民互市
-- 边民互市开业
-- 便民市场
-- 摩托车专卖
-- 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民族贸易县
-- 地产蜂蜜
-- 吾木尔胶囊
-- 县城商贸中心
-- 煤矿
-- 水泥管厂
-- 面粉
-- 纯粮酒
-- 铝锭
-- 锌板
-- 特种水泥厂
-- 火电厂
-- 彩钢板车间
-- 电力公司大楼
-- 面粉加工车间
-- 电信程控室
-- 地产中空壁螺纹管
-- 邮电办公楼
-- 退耕还林
-- 专家指导
-- 樟子树苗圃
-- 萨吾尔井
-- 喷灌
-- 科学种植
-- 育肥
-- 黑白花牛
-- 七彩山鸡
-- 牧马
-- 化学实验
-- 教学辅导
-- 1997年,“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 2001年12月荣获自治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项目一等奖
-- 多媒体室
-- 青年节日活动
-- 198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基础教育先进县
-- 县二中教学楼
-- 农牧民运动会
-- 彩超
-- 农村医疗
-- 1997年,“两基”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
-- 书法 李梓
-- 节日汇演
-- 吉木乃首枚风光个性化邮票
-- 书法 刘善与
-- 书法 阿法海
-- 县医院门诊楼
-- 吉木乃欢迎您
-- 远眺冰山
-- 国门
-- 小叶红桦林
-- 界碑
-- 牧民毡房
-- 雅丹地貌
-- 北沙窝
-- 木斯岛冰川
-- 骆驼峰
-- 哈萨克族青年
-- 1987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 1990年荣获全国民旌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 哈萨克族舞蹈
-- 义诊
-- 军民一同救灾
-- 蒙古亲王殉葬品
-- 森塔斯石人1
-- 化石
-- 盔甲
-- 森塔斯石人2
-- 北沙窝妃子墓
-- 精恩斯汗·哈斯木汗墓
-- 岩画
-- 书籍
-- 冰臼
-- 县领导与各部门人员研究修志工作
-- 2002年9月,《吉木乃县志》评审会会场
-- 2002年,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在研讨修志工作
-- 2002年9月,《吉木乃县志》评审会与会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区划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民国及以前行政区划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 第四章 乡 镇
---- 第一节 托普铁热克镇
---- 第二节 吉木乃镇
---- 第三节 托普铁热克乡
---- 第四节 托斯特乡
---- 第五节 喀尔交乡
---- 第六节 恰勒什海乡
---- 第七节 别斯铁热克乡
-- 第五章 地 名
---- 第一节 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县名释义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物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物候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泉
---- 第三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类型分布
---- 第三节 土壤状况
-- 第五章 资 源
---- 第一节 矿藏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诺海风
---- 第二节 大风和干热风
---- 第三节 雪灾
---- 第四节 干 旱
---- 第五节 冰 雹
---- 第六节 霜 冻
---- 第七节 鼠害 虫灾
---- 第八节 其他灾害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数量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城乡人口构成
---- 第五节 年龄构成
-- 第四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常住人口管理
---- 第二节 流动人口管理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宣传教育措施和效果
---- 第四节 节育措施及效果
第四编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草场资源
---- 第一节 天然草场
---- 第二节 牧草品种
-- 第三章 畜禽品种及改良
---- 第一节 羊
---- 第二节 牛
---- 第三节 马
---- 第四节 骆 驼
---- 第五节 其它畜禽
---- 第六节 品种改良
-- 第四章 生产经营体制
-- 第五章 畜牧业生产
---- 第一节 生产形式
---- 第二节 畜产品产量
---- 第三节 效 益
--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他疾病
---- 第二节 畜病防治
-- 第七章 牧业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第二节 草场建设
---- 第三节 药浴池建设
---- 第四节 治蝗灭鼠
---- 第五节 牧业机械
---- 第六节 牧道棚圈
---- 第七节 牧民定居
第五编 农林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生产体制
---- 第三节 农业区划
---- 第四节 农业生产
---- 第五节 农业机械
---- 第六节 科学种田
---- 第七节 农业开发区
---- 第八节 养殖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天然林木资源
---- 第三节 林业生产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第六编 水利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防洪工程
---- 第五节 主要水工建筑物
---- 第六节 改水工程
---- 第七节 节水工程
---- 第八节 水资源利用
-- 第三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 第三节 水费征收
---- 第四节 水利分区
第七编 工商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工业行业
-- 第二章 商贸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四节 商品购销
---- 第五节 国营专业公司
-- 第三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和概况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企业门类
-- 第四章 口岸贸易
---- 第一节 位置环境
---- 第二节 机构与设施
---- 第三节 地边贸易
第八编 粮油购销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第二章 粮油收购
---- 第一节 公粮收购
---- 第二节 粮油统购
---- 第三节 合同定购
---- 第四节 国家定购
---- 第五节 粮油议价收购
-- 第三章 粮油销售
---- 第一节 粮油统销
---- 第二节 粮油议销
-- 第四章 粮油储运
---- 第一节 民间储藏
---- 第二节 集体储藏
---- 第三节 粮食部门储藏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第五章 粮食系统企业
---- 第一节 企业发展综述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九编 邮电 交通
-- 第一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道 路
---- 第三节 运 输
第十编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支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税 制
---- 第三节 税种税率
---- 第四节 税 目
---- 第五节 税务管理
-- 第三章 金 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存款 贷款
---- 第四节 现金管理与结算
---- 第五节 债 券
---- 第六节 保 险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房产、建筑物
---- 第二节 街 道
---- 第三节 绿 化
---- 第四节 水暖电气
-- 第二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主要污染源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施工设备
第十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统计机构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 第四节 物价管理机构
---- 第五节 审计机构
---- 第六节 标准计量管理机构
---- 第七节 土地管理机构
-- 第二章 业 务
---- 第一节 计划管理业务
---- 第二节 统计管理业务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业务
---- 第四节 物价管理业务
---- 第五节 审计业务
---- 第六节 标准计量质量管理
---- 第七节 土地管理
第十三编 政党 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吉木乃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建没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务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吉木乃县地方组织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贫下中农(牧)协会
---- 第二节 工人团体
---- 第三节 妇女团体
----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 第五节 其他社会团体
--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民主协商建政
---- 第二节 支援抗美援朝
---- 第三节 征 粮
---- 第四节 剿 匪
---- 第五节 “三反”、“五反”
---- 第六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七节 “肃反”、“审干”
---- 第八节 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 第九节 "大跃进"运动
---- 第十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一节 农业学大寨
---- 第十三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 第十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十五节 整党、核查“三种人”
---- 第十六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七节 扶贫解困
---- 第十八节 “三讲”教育
第十四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县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选 举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政 务
--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构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
---- 第三节 政协工作
第十五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社会治安
---- 第三节 刑事案件侦破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消防工作
---- 第六节 监所管理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审查批捕
---- 第三节 审查起诉与支持公诉
---- 第四节 侦查活动监督审判活动监督
---- 第五节 经济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八节 法纪检察和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普法宣传 法制教育
---- 第三节 公证工作
---- 第四节 律师服务工作
---- 第五节 人民调解
第十六编 军 事
-- 第一章 军 队
---- 第一节 驻 军
---- 第二节 吉木乃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 民 兵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 第五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兵 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义务兵征集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教育演习
-- 第五章 边 防
---- 第一节 边防机构
---- 第二节 边防管理
-- 第六章 军民关系
---- 第一节 拥政爱民
---- 第二节 军民共建
-- 第七章 主要兵事
---- 第一节 李俊暴动
---- 第二节 张培元疑兵退白军
---- 第三节 沙里福汗·精恩斯汗阻击马仲英部队进扰
---- 第四节 三区吉木乃游击队与省军之战
第十七编 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民 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优 抚
---- 第三节 安 置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外事侨务
---- 第七节 婚姻登记与殡葬管理
-- 第二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人 事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奖金
---- 第五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
第十八编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 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中等专业和职业教育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第七节 教 师
---- 第八节 学制 课程
---- 第九节 教育经费
---- 第十节 校舍 设备
-- 第二章 科 技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科研经费、设施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第十九编 文化事业
-- 第一章 文 化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文化艺术
---- 第三节 文物古迹
---- 第四节 旅 游
--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广 播
---- 第三节 电 视
---- 第四节 新 闻
---- 第五节 电 影
第二十编 体育 卫生
-- 第一章 体 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设施、经费
---- 第四节 体育比赛
-- 第二章 卫 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医 疗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医 药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卫生管理
第二十一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 族
---- 第一节 哈萨克族
---- 第二节 汉 族
---- 第三节 回 族
---- 第四节 维吾尔族
---- 第五节 满、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民族
-- 第二章 宗 教
---- 第一节 伊斯兰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宗教管理
第二十二编 精神文明
--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二章 民族团结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民族团结
---- 第二节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 第三节 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 第四节 大力表彰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
---- 第五节 民族团结花絮
-- 第三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助人为乐
---- 第二节 军民鱼水情
---- 第三节 农牧区五户文明细胞工程
---- 第四节 扶贫春风
第二十三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阿尔哈勒克·波日拜
---- 加卡伯·禾依坦
---- 巴依禾孜巴特万·加沙合拜
---- 艾林郡王
---- 斯兰木·司马义洛夫
---- 哈德万·马木尔别克
---- 沙里福汗·精恩斯汗
---- 木哈什·加开
---- 帕提胡拉·阿不都拉
---- 托乎达木拉提·巴特尔拜
---- 重延生
---- 袁盛学
---- 徐华胜
-- 第二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2001~2004年大事记
-- 二、2001~2004年吉木乃县社会发展综合资料
-- 三、2000年1月~2005年6月吉木乃县四套班子领导名表
丛录
-- 一、吉木乃县草场主要演变情况
-- 二、文选
-- 三、地方文献辑录
后记
《吉木乃县志》编纂机构及人员
《吉木乃县志》审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