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舖乡志

草舖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上限至清末(1910).但为了显示草铺地区的历史渊源,概述、大事记等部分章节上溯到西汉;下限至1990年底。有些条目可列录1991年至1992年的资料。二、按照横排竖写,事以类从的编纂方法,全书正文共分十三章五十二节。大事记,概述.附录等未列人章节。

目录

封面
草铺乡志
编纂领导小组及编纂人员名录
编纂人员
题词
图片
-- 草铺乡行政区划图
-- “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站口——古镇草铺
-- 《草铺乡志》审稿会与会人员合影
-- 编纂领导小组及编纂人员合影
-- 部分编纂人员合影
-- 草铺燕子洞新时器遗址碑
-- 新时器遗址出土文物
-- 土主庙
-- 重修土主庙碑序
-- 墨宝传世—草铺籍人李可的书法
-- 墨迹千秋——李可之子李亚平的书法
-- 草铺乡人民政府办公楼
-- 云南最大变电站——建在草铺的超高压50万伏变电站
-- 建在草铺的省重点工程——云南鳞肥工业基地
-- 草地乡电视差转站
-- 草铺得天独厚的资源——磷矿
-- 希望之光——乡镇企业
-- 草铺明珠——大箐水库
-- 大箐渡槽
-- 丰收在望——云烟
-- 金灿灿的秋天
-- 草铺乡邵九茶林
-- 彝族民居
-- 涓涓细流情更浓——草铺乡河底“鸳鸯瀑布”
-- 民家乐——草铺集贸市场一角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历史地理
---- 一、位置面积
---- 二、建制沿革
---- 三、行政区划
---- 四、各村概况
-- 第二节 自然地理
---- 一、地貌
---- 二、地质
---- 三、山脉
---- 四、水系
---- 五、土壤
---- 六、气候
---- 七、矿藏
---- 八、植物
---- 九、动物
---- 十、自然灾害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开发
---- 一、水田
---- 二、旱地
--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
---- 一、私有
---- 二、集体所有
-- 第三节 经营形式
---- 一、私营
---- 二、集体经营
---- 三、双层经营
-- 第四节 粮食生产
---- 一、水稻
---- 二、玉米
---- 三、小麦
---- 四、豆类
---- 五、薯类
-- 第五节 经济作物
---- 一、烟草
---- 二、油料作物
---- 三、蔬菜
---- 四、水果
---- 五、药材
-- 第六节 渔业
---- 一、品种繁殖
---- 二、捕捞产量
-- 第七节 生产工具
---- 一、畜力
---- 二、农机具
-- 第八节 畜牧业
---- 一、家畜
---- 二、家禽
---- 三、兽医
---- 四、防疫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资源
---- 一、潭泉 箐水
---- 二、河流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一、小(一)型水库
---- 二、小(二)型水库
---- 三、小小型水库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一、一般抽水站
---- 二、中型抽水站
---- 三、钻井工程
-- 第四节 维修管理
---- 一、维修
---- 二、管理(水费)
---- 四、人畜饮水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资源权属
---- 一、资源
---- 二、权属
-- 第二节 造林
---- 一、育苗
---- 二、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护林防火
---- 一、宣传法规
---- 二、禁止乱砍滥伐
---- 三、防止森林火灾
----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山林纠纷与案件查处
第五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矿业
---- 一、磷矿
---- 二、铁矿
---- 三、硅矿
-- 第二节 建筑建材业
---- 一、建筑
---- 二、建材
-- 第三节 商饮服务业
---- 一、服务业
---- 二、饮食业
---- 三、商业
--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手工业
---- 一、食品加工
---- 二、交通运输
-- 第五节 管理
---- 一、生产计划
---- 二、财务管理
---- 三、矿山安全管理
-- 第六节 经济体制改革
---- 一、产业结构调整
---- 二、承包
---- 三、经营
---- 四、职称评定
第六章 金融财贸
-- 第一节 税务
---- 一、机构设置
---- 二、征管业务
---- 三.征管方式
-- 第二节 财政
---- 一、机构设置
---- 二、近年乡(镇)财政收支简况
-- 第三节 金融
---- 一、草铺营业所
---- 二、草铺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贸易
----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
----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
第七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
---- 一、教育宗旨
---- 二、行政机构
---- 三、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党群组织
---- 一、学校党组织
---- 二、学校共青团组织
---- 三、少年先锋队
---- 四、教育工会
-- 第三节 初等教育
---- 一、私塾义学
---- 二、小学教育
---- 三、中等教育
-- 第四节 教师教学
---- 一、教师
---- 二、教学
-- 第五节 体育卫生
---- 一、体育活动
---- 二、卫生保健
-- 第六节 思想教育
---- 一、民国时期
---- 二、新中国成立后
-- 第七节 经费与设施
---- 一、教育经费
---- 二、教学设施
第八章 文化、艺术、体育
-- 第一节 文化站室
---- 一、文化站
---- 二、文化室
-- 第二节 文学创作
---- 一、散文
---- 二、名人轶事
---- 三、民间传说
-- 第三节 艺术
---- 一、花灯
---- 二、滇戏
---- 三、民间歌舞
---- 四、苗族歌舞
---- 五、电影
---- 六、电视
---- 七、摄像
---- 八、广播
---- 九、腊染
---- 十、书法
-- 第四节 文物古迹
---- 一、新石器时期遗址
---- 二、龙树庵铜钟
---- 三、白马庙简介
---- 四、草铺关圣像
---- 五、上权甫永兴寺
---- 六、草铺文笔(塔)
-- 第五节 体育
---- 一、学校体育
---- 二、群众体育
---- 三、苗族体育
---- 四、创先进乡
第九章 医药卫生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一、医疗机构
---- 二、医生队伍
---- 三、医疗设备
---- 四、医疗服务
---- 五、自制药剂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一、卫生措施
---- 二、防疫接种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管理机构
---- 二、生育政策
---- 三、生育规划
---- 四、管理措施
-- 第四节 事业经费
第十章 民政 司法 军事 治安
-- 第一节 民政
---- 一、拥军优属
---- 二、救济
---- 三、收容遣送
---- 四、五保供养
---- 五、抚恤
---- 六、扶贫
---- 七、婚姻管理
-- 第二节 司法
---- 一、司法业务建设
---- 二、法制宣传
---- 三、调解
-- 第三节 军事
---- 一、机构
---- 二、民兵组织
---- 三、征兵
---- 四、驻军和过境部队
-- 第四节 治安
---- 一、治安机构
---- 二、匪患
---- 三、清匪反霸
---- 四、镇压反革命
---- 五、户政管理
第十一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中共草铺乡地方组织
---- 一、中共草铺乡委员会
---- 二、各办事处党支部
---- 三、乡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一、共青团
---- 二、工会
---- 三、妇联
---- 四、农会
---- 五、计划生育协会
---- 六、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节 草铺乡人民代表大会
---- 一、一届人大
---- 二、二届人大
---- 三、三届人大
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
-- 第一节 彝族
-- 第二节 苗族
第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李嘉谷
---- 关世雄
---- 李光候
---- 彭寿珉
---- 王黑狗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周文忠
---- 李兴才
---- 游兴发
---- 张学孔
---- 唐治义
附录
-- 一、草铺公社党委1980年1月28日全委扩大会纪要
-- 二、草铺公社党委 草铺公社管委关于包交提留到户若干问题的规定和解决办法(1982年1月30日)
-- 三、草铺乡乡长吕唐光在草铺乡第三届二次乡人民代表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91年1月29日)
-- 四、中共草铺乡党委书记保增全在中国共产党草铺乡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总结报告(1991年2月)
-- 五、草铺乡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
-- 六、草铺乡行政机关地址变动简介
柳树湾寻根记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