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志 林业志

长春市志 林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长春市林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森林经营、林业科技等。

内容时限: 0000-1988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目录

封面
长春市志 林业志
版权页
长春市第一轮修志收尾工作领导验收小组
《长春市志·林业志》编纂委员会
《长春市志·林业志》编审人员
《长春市志·林业志》撰稿人员
图片
-- 1.三北防护林庇护农田
-- 2.铁路护路林
-- 3.公路护路林
-- 4.护岸林
-- 5.护渠林
-- 6.杨树人工林
-- 7.红松人工林
-- 8.樟子松人工林
-- 9.落叶松人工林
-- 10.油松人工林
-- 11.落叶松胡楸混交林
-- 12.天然次生林
-- 13.经济林
-- 14.樟子松母树林
-- 15.樟子松种子园
-- 16.樟子松育苗
-- 17.杨树育苗
-- 18.长春市绿化工作会议
-- 19.全民义务植树
-- 20.结婚纪念林
-- 21.封山育林
-- 22.次生林(左)改造成樟子松(右)
-- 23.多种经营—养鹿
-- 24.防火 望塔
-- 25.防火宣传石柱
-- 26.盗伐林木案犯公捕大会
-- 27.飞机防治 森林害虫
-- 28.喷药灭虫
-- 29.小蠹虫危害林分
-- 30.施药灭小蠹虫
-- 31.杨树烂皮病
-- 32.市林业局长李富元率队科技考察
-- 33.草坪开发研究鉴定会
-- 34.草坪开发研究现场测试
-- 35.种子园鉴定
-- 36.哈青杨研究鉴定会现场
-- 37.北方绿化中心成立大会
-- 38.中绿委副主任汪斌在北方绿化中心成立大会上讲话
-- 39.陈希诚(净月潭林场创建人)在北方绿化中心成立大会上讲话
-- 40.林学夏令营
-- 41.林学夏令营
-- 42.北方绿化中心正门
-- 43.北方绿化中心办公楼
-- 44.北方绿化中心绿化宫
-- 45.森林植物园剪彩
-- 46.森林植物园
-- 47.林业厅资助北方绿化中心立碑
-- 48.森林植物园内陈希诚(净月潭林场创建人)墓碑
-- 49.长春市林科所
-- 50.农安县林业局
-- 51.净月潭风光
-- 52.净月潭风光
-- 53.净月潭风光
-- 54.德惠县农防林设计获国家银质奖
-- 55.农安县获中绿委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奖
-- 56.农安县获省政府护林防火先进单位奖
-- 57.国家林业部长(左)省林业厅长(右)视察植物园
-- 58.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前中)视察植物园
-- 59.王士君接待日本参观团来净月潭林场参观
-- 60.王士君接待日本友人来净月潭林场参观
-- 61.美国专家考察植物园
-- 62.赵毓棠接待德国专家考察植被
-- 63.德国专家考察植物园
-- 64.王士君接待德国专家考察种子园
-- 65.陈铁英接待英国专家考察种子园
总序

《长春市志》凡例
目录
林业志
-- 概述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的森林资源
------ 一、清代以前时期
------ 二、清朝时期
------ 三、中华民国时期
------ 四、东北沦陷时期
------ 五、国民党统治时期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的森林资源
------ 一、森林面积、蓄积量
------ 二、森林树种和类型
------ 三、森林分区和分布
------ 四、森林资源消长
---- 第三节野生动植物资源
------ 一、野生植物资源
------ 二、野生动物资源
---- 第四节森林资源调查
------ 一、森林调查
------ 二、森林资源档案
---- 第五节森林效益
------ 一、生态效益
------ 二、经济效益
------ 三、社会效益
-- 第二章采种、育苗
---- 第一节采种
------ 一、采收树种
------ 二、采种方法和处理
------ 三、种子基地建设
------ 四、良种基地建设
---- 第二节育苗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育苗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育苗
------ 三、育苗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 四、育苗技术
-- 第三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植树造林沿革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植树造林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植树造林
---- 第二节造林组织形式
------ 一、国营造林
------ 二、集体造林
------ 三、合作造林
------ 四、个人造林
------ 五、团体造林
---- 第三节造林林种及树种
------ 一、造林林种
------ 二、造林树种
---- 第四节造林技术
------ 一、选择造林树种
------ 二、适地适树造林
------ 三、确定造林密度
------ 四、造林整地
------ 五、良种壮苗
------ 六、造林方法
------ 七、混交造林
------ 八、造林季节
------ 九、主要栽植技术
------ 十、补植
------ 十一、幼林抚育和管护
---- 第五节造林重点工程
------ 一、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带工程
------ 二、“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
------ 三、“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
---- 第六节速生丰产林营造
------ 一、基本情况
------ 二、保证措施
------ 三、营造技术
---- 第七节“四旁”绿化与义务植树
------ 一、“四旁”绿化
------ 二、全民义务植树
-- 第四章森林经营和多种经营
---- 第一节森林经营组织形式
------ 一、国有林经营
------ 二、集体林经营
------ 三、私有(个体)林经营
------ 四、团体林经营
------ 五、合作林经营
---- 第二节经营内容及技术
------ 一、封山育林
------ 二、修枝
------ 三、抚育采伐
------ 四、森林采伐、更新
------ 五、林分改造
---- 第三节林业区划与规划
------ 一、林业区划
------ 二、林业规划
---- 第四节多种经营
------ 一、沿革
------ 二、内容与规模
-- 第五章 森林病虫害及其它灾害
---- 第一节森防工作组织措施
------ 一、设置机构
------ 二、宣传教育
------ 三、建章建制
------ 四、林药、器械管理及技术培训
---- 第二节森林虫害
------ 一、害虫普查
------ 二、几种主要森林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 三、森林害虫防治技术
---- 第三节森林病害
------ 一、病害普查
------ 二、几种主要森林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 三、森林病害防治技术
---- 第四节其它灾害
------ 一、鼠害
------ 二、气象灾害
---- 第五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检疫
------ 一、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 二、森林植物检疫
-- 第六章林业科技
---- 第一节科技体制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科技体制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体制
---- 第二节科技工作条件
------ 一、经费、设备和人员
------ 二、情报资料
---- 第三节科技成果与推广
------ 一、樟子松引种造林与推广
------ 二、双阳快杨引种与推广
------ 三、农防林工程建设研究
------ 四、造林、营林技术考察
------ 五、“育造结合”造林方法调查研究
------ 六、樟子松丛植造林试验
------ 七、樟子松出圃苗持水状况与造林成活关系研究
------ 八、林冠下造林试验
------ 九、樟子松种子园建立与经营技术研究
------ 十、樟子松母树林密度与结实量关系试验
------ 十一、天然次生林及其经营技术研究
------ 十二、天然次生林立体经营研究
------ 十三、松毛虫赤眼蜂及平腹小蜂利用的研究
------ 十四、绿化用草坪开发研究
------ 十五、长白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引种及选育技术研究
------ 十六、生食葡萄早期栽培试验
------ 十七、寒地葡萄大面积高产、丰产技术试验
------ 十八、建设森林植物园
---- 第四节学(技)术团体
------ 一、林学会
------ 二、技术协会、研究会、技术交流网
---- 第五节学(技)术活动
------ 一、国内
------ 二、国际
---- 第六节科技队伍管理与教育
------ 一、科技队伍
------ 二、科技管理
------ 三、林业教育
-- 第七章林政
---- 第一节林权管理
------ 一、林业政策及林权变迁
------ 二、清理林权
------ 三、划分“三荒”、发放林权执照
---- 第二节国营林业生产承包
------ 一、按生产环节承包
------ 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 三、招标承包
---- 第三节集体林生产承包
------ 一、承包到户
------ 二、生产承包责任制
---- 第四节资源管理
------ 一、林地占用管理
------ 二、森林采伐管理
------ 三、木材管理
------ 四、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管理
---- 第五节护林防火
------ 一、护林防火的主要措施
------ 二、林火
------ 三、林木管护
-- 第八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一、行政管理机构
------ 二、绿化委员会
------ 三、护林防火指挥部
---- 第二节事业单位
------ 一、长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二、北方绿化中心
------ 三、林业站
------ 四、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 五、木材检查站
------ 六、林业干部培训班
------ 七、国营林场
------ 八、国营苗圃
---- 第三节企业单位
------ 一、林化站
------ 二、绿化工程公司
------ 三、林业建筑工程公司
---- 第四节职工队伍
------ 一、职工总数
------ 二、各类专业人员学历、职称结构
-- 第九章净月林业
---- 第一节净月潭林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一、自然概况
------ 二、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资源
------ 一、森林资源
------ 二、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净月林业的构成
------ 一、净月潭实验林场
------ 二、长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三、北方绿化中心
------ 四、旅游总公司
---- 第四节建设成就
------ 一、林业生产
------ 二、科学技术活动
------ 三、森林旅游
-- 人 物
---- 一、人物传
------ 贺殿鸿
------ 陈希诚
------ 姜殿举
---- 二、人物录
------ 张占岐
------ 刘清儒
------ 张士友
------ 孙传库
------ 吕久权
------ 刘洪夫
------ 刘凤歧
------ 李春江
------ 王相久
------ 袁振宇
------ 胡永奎
------ 王继涛
------ 郑国维
------ 曹国军
------ 于谦
------ 尹德喜
------ 王明山
------ 付喜堂
------ 李玉亭
------ 丛志
------ 陈铁英
------ 王士君
------ 王泽生
------ 孙彤影
------ 李成果
------ 宋德华
------ 王汝川
------ 王守瑞
------ 邱玉英
------ 刘成德
------ 刘荣烈
------ 董润津
------ 张宝兴
------ 齐连玉
------ 孙振清
---- 三、人物表
-- 大事记
-- 附 录
-- 表名录
-- 本志编纂始末
-- 长春市第一轮志书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