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水利志

新乡县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新乡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河道治理、沙区治理、水利建筑、农田灌溉、工程管理等。

内容时限: 0000-2000

目录

封面
新乡县水利志
版权页
领导题词
-- 中国地方志指导组成员、河南省原副省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河南省志》总纂邵文杰
--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韩天经
-- 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义武
-- 新乡市水利局局长李中恩
-- 中共新乡县委书记翟尚奇
-- 中共新乡县委副书记、县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王舜书
-- 中共新乡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县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习泉
-- 新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韩喜斌
图片
-- 新乡县政区图
-- 新乡县灌区分布图
-- 毛泽东主席视察七里营
-- 毛泽东主席视察七里营引黄灌区棉田
--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刘庄
-- 李鹏总理视察刘庄
-- 县委书记翟尚奇参加防洪大堤整修工程义务劳动
-- 新乡县水利局领导在研究工作
-- 水法宣传
-- 2000年度新乡县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奖杯
-- 1990年度新乡县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奖杯
-- 荣誉
-- 卫河节制闸
-- 西孟姜河双曲拱桥
-- 共产主义渠防洪大堤险工段片石衬砌现场
-- 人民胜利渠三号枢纽工程
-- 东三千渠小河渡槽
-- 卫河明代石拱桥
-- 古固寨电灌站引黄渠
-- 卫河贾桥村大桥
-- 七里营村机井渠道和机房
-- 西营村地埋管道井堡
-- 古固寨轴流泵站
-- 刘庄全自动进口喷灌机正在喷灌麦田
-- 关堤渔场
-- 南固军村塑料大棚
-- 北原庄电站砖砌拱型渡槽
-- 任小营村机械衬砌U型渠道施工现场
-- 棉花丰收
-- 水稻丰收
-- 小麦丰收
-- 新乡县水利局领导成员合影
-- 《新乡县水利志》编辑人员合影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一、地层
---- 二、构造
-- 第四节 地形地貌
-- 第五节 气象气侯
---- 一、日照
---- 二、气温
---- 三、地温
---- 四、降水
---- 五、冰雹
---- 六、霜冻
---- 七、风
---- 八、蒸发
-- 第六节 水文分区
---- 一、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区
---- 二、古黄、沁河泛区
---- 三、黄河故道区
-- 第七节 河流水系
---- 一、黄河(黄河故道)
---- 二、沁河泛道
---- 三、卫河
---- 四、百泉河
-- 第八节 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一、过境水
---- 二、境内当地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一、地下水资源量
---- 二、地下水资源分布
--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 一、地表水开发利用
----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
-- 第四节 水资源管理
---- 一、机构建设
---- 二、工作状况
---- 三、节水灌溉
---- 四、水资源费征收
-- 第五节 水质
---- 一、地表水质
---- 二、地下水质
第三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一、清代以前水灾
---- 二、民国期间水灾
---- 三、建国后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一、清代以前旱灾
---- 二、民国期间旱灾
---- 三、建国后旱灾
-- 第三节 严重灾情和抗灾纪实
---- 一、民国三十至三十三年旱灾纪实
---- 二、1956年抗御水灾纪实
---- 三、1963年抗御洪涝灾害纪实
---- 四、1970年抗御特大洪水纪实
---- 五、“96.8”抗洪抢险纪实
第四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卫河
---- 一、水源
---- 二、码头渡口
---- 三、堤防修筑
---- 四、河道疏浚
---- 五、漕运与灌溉
---- 六、引黄、沁入卫
---- 七、断流原因
-- 第二节 卫河支流
---- 一、康岭排
---- 二、石村排
---- 三、元封排
---- 四、镜高涝河
---- 五、杨庄排
---- 六、西一干五支排
-- 第三节 合河行洪区
---- 一、修筑行洪区南堤
---- 二、拆除阻水工程
---- 三、兴建合河防洪节制闸
---- 四、停建合河滞洪区
---- 五、修筑围村堤
-- 第四节 共产主义渠
---- 一、百泉河
---- 二、小清河
---- 三、大沙河
---- 四、公弄q渠
---- 五、民生渠
---- 六、西走廊河
---- 七、北堤河
-- 第五节 西孟姜女河
---- 一、西一干一支排
---- 二、西一干三支排
---- 三、宋佛排
---- 四、敦孟排
---- 五、岗头排
---- 六、西一干四支排
-- 第六节 东孟姜女河
---- 一、东一千一支排
---- 二、东一干二支排
---- 三、引盂入干排
---- 四、大泉排
---- 五、张八寨排
---- 六、建设排
---- 七、愚公排
---- 八、红旗排
---- 九、五八○排
---- 十、赵定排
---- 十一、北洼排
-- 第七节 人民胜利渠总干渠
---- 一、南支排
---- 二、长兴铺排
-- 第八节 东五干排
-- 第九节 新磁排
第五章 盐碱地改良
-- 第一节 盐碱地分布
-- 第二节 盐碱地类型
-- 第三节 盐碱地改良
---- 一、种稻改良
---- 二、“排、灌、平、肥”改良
---- 三、放淤改良
-- 第四节 成果巩固
---- 一、健全排灌系统
---- 二、实行控制灌溉
---- 三、渠道衬砌防渗
---- 四、井渠结合灌水
-- 第五节 改良效益
---- 一、生态效益
---- 二、经济效益
---- 三、社会效益
第六章 沙区治理
-- 第一节 沙区变迁
-- 第二节 治理措施
---- 一、植树造林
---- 二、打井抗旱
---- 三、引黄灌溉
---- 四、平沙造田
第七章 农田灌溉
-- 第一节 渠灌
---- 一、人民胜利渠灌区
---- 二、百泉河灌区
-- 第二节 井灌
---- 一、水并发展
---- 二、井型结构
---- 三、凿井设备
---- 四、提水工具
---- 五、物探仪应用
---- 六、机井维修
-- 第三节 站灌
---- 一、分布与现状
---- 二、发展状况
---- 三、主要机电提灌站
-- 第四节 喷灌
第八章 水利建筑
-- 第一节 桥梁
---- 一、桥梁概况
---- 二、大型桥梁
-- 第二节 涵洞
-- 第三节 节 制闸
---- 一、节制闸概况
---- 二、大型节制闸
-- 第四节 渡槽
-- 第五节 退水坡
-- 第六节 支斗门
第九章 水产养殖
-- 第一节 水域资源
---- 一、河道
---- 二、坑塘
---- 三、坑塘理化成分
-- 第二节 水生动植物
---- 一、水生动物
---- 二、水生植物
-- 第三节 养鱼饲料
-- 第四节 捕捞渔具
-- 第五节 渔场
---- 一、龙泉鱼种场
---- 二、杨任旺渔场
---- 三、畜牧渔场
---- 四、鱼种良种场
第十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水利机械厂
-- 第二节 钻井队
第十一章 工程施工
-- 第一节 施工机构
-- 第二节 施工机具
-- 第三节 安全质量检查
-- 第四节 堤压河占地处理
-- 第五节 工程经费管理
---- 一、基建工程
---- 二、农田水利工程
第十二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河道
---- 一、专业管理
---- 二、群众管理
-- 第二节 渠灌区
---- 一、人民胜利渠
---- 二、百泉河
-- 第三节 井灌区
---- 一、井灌
---- 二、喷灌
---- 三、地下管灌
-- 第四节 站灌区
第十三章 边界水事
-- 第一节 境内水事
---- 一、西马头王村与东阳兴村
---- 二、东、西元封村与杨庄
---- 三、大宋佛村与李唐马村
---- 四、南陈庄等村与东、西元封村
---- 五、赵堤村与寺王村
---- 六、行洪区阻水工程拆除
---- 七、杨庄排疏浚
-- 第二节 境外水事
---- 一、新乡县与新乡市(郊)区
---- 二、新乡县与卫辉市
---- 三、新乡县与辉县市
---- 四、新乡县与获嘉县
---- 五、新乡县与原阳县
---- 六、新乡县与延津县
---- 七、附件
第十四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技术培训
-- 第二节 科学研究
---- 一、灌溉方法研究
---- 二、除涝治碱研究
---- 三、节水工程研究
---- 四、钻井工具革新
---- 五、砼薄壳桥试验
第十五章 水利机构
-- 第一节 县水利机构
-- 第二节 二级机构
---- 一、卫河共产主义渠管理段
---- 二、孟姜女河管理所
---- 三、水政监察大队
---- 四、抗旱防汛服务队
---- 五、西三干管理局
---- 六、七里营、大召营、西杨村引黄灌溉管理所
---- 七、百泉河灌溉管理局六支局
---- 八、农村电器试修站
-- 第三节 基层水利机构
-- 第四节 临时指挥机构
第十六章 治水先进单位、人物
-- 第一节 知名人物
---- 邵搏
---- 宋准
---- 刘荣海
---- 王习平
---- 岳兴昌
---- 吴世恩
---- 陈有德
---- 岳趾祥
---- 郭保兴
-- 第二节 省、市(地)级先进单位、模范人物及成绩显著者
---- 一、省(部)级先进单位
---- 二、卫河第一次人工清淤先进单位、个人
---- 三、献身水利工作34年的人员及其他人员
---- 四、“大禹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个人
---- 五、“968”抗洪抢险先进单位、个人
---- 六、其他获奖人员
---- 七、成绩显著的县、乡领导干部
-- 第三节 科技人员及其他人员
---- 一、科技人员
---- 二、离退休人员
---- 三、因公致残、病故人员
附录
-- 一、平原省人民政府训令——为颁发堤压河占及公路占地在土改中留作公地办法由
-- 二、新乡县政府指示——为颁发堤压河占地及公路、火车站、铁路、车站、石场在土改中留作公地规定补充指示由
-- 三、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渠道占地赔偿办法草案
-- 四、新乡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布告
-- 五、河南省新乡专员公署为确定引黄灌溉济卫总干渠及原延封总干渠武嘉总干渠永久性征用土地范围的通知
-- 六、新乡县人民政府文件——关于解决西三干干渠占地问题的若干意见
-- 七、新乡县人民政府向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移交西三干渠协议书
-- 八、新乡县人民政府文件——关于河道工程管理的若干规定
-- 九、新乡县人民政府文件——新乡县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 十、新乡县历年机电井及排灌站机械保有量统计表
-- 十一、新乡县历年水利工程完成实物量及三材统计表
-- 十二、新乡县历年水利经费支出统计表
-- 十三、新乡县历年耕地人口粮棉产量统计表
-- 十四、新乡县水利局文件——关于出版《新乡县水利志>的请示
-- 十五、新乡县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同意出版《新乡县水利志》的批复
编纂始末
《新乡县水利志》编纂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