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托克逊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目录
封面
托克逊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托克逊县行政区域图
--
托克逊县地形图
--
托克逊骄子
----
铁木尔·达瓦买提与家乡父老乡亲在一起
----
铁木尔·达瓦买提米家乡检查农业工作
----
2001年7月铁木尔·达瓦买提看望母校——博斯坦中心小学师生
--
亲切关怀
----
1990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王恩茂、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来托克逊县视察
----
1992年5月,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来托克逊参加坎儿井机械化施工现场观摩会
----
1996年7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来托克
----
2002年6月2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考察托克逊县农业生产情况
----
2003年12月2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考察托克逊县雪银硫铜开发总厂
----
2004年3月31日,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吐鲁番地委书记宋爱荣检查托克逊县设施农业项目工作
--
农业
----
郭勒布依乡开斯克尔村丰收计划丰产田
----
葡萄
----
博斯坦乡红枣基地
----
伊拉湖乡李光杏
----
抗风联动大棚
----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试验田
----
出口瓜丰收
----
白高粱
----
夏乡南湖村地膜豇豆
--
林业
----
荒漠林封育
----
托克逊河谷天然林
----
人工梭梭林
----
农田防护林
----
国家重点公益林——天然荒漠灌木林
----
绿色通道
----
退耕还林工作检查
--
畜牧业
----
阿尔泰大尾羊
----
伊拉湖乡牛羊育肥大户
----
本地羊
----
西门塔牛犊
----
库加依赛牛大全
----
郭勒布依乡家庭牧场
----
特种养殖
----
剪羊毛
----
黄贮
----
草场牧羊
--
水利
----
阿拉沟上游引水渠
----
阿拉沟泄洪闸
----
伊拉湖引水斗渠
----
黑戈壁专业户农田毛渠
----
世行货款项目人畜饮水工程
----
郭勒布依引水渠
----
色日克墩渡槽
----
巴依托海渠首
----
托台渠道
----
掏捞坎儿井
----
宁夏宫渠首
----
农民修防渗T型渠道
----
自流井
----
红山水库
--
城镇建设
----
县政府综合办公楼
----
财政局
----
农业银行
----
检察院
----
314国道城郊段
----
小区建设
----
高等级公路托克逊县管理所
----
地税局
----
西大街
----
水利局
----
酒厂鸟瞰
--
商贸
----
库加依30万吨煤矿签字仪式
----
华视商城
----
西大街农副产品市场
----
伊拉湖乡农贸市场
----
诚信商厦
----
托克逊宾馆
--
人民子弟兵
----
抗洪抢险
----
为甘沟受困群众运送物资
----
保护大桥
----
军民奋战抗洪第一线
----
灾后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
应急分队执勤巡逻
----
民兵军事训练
--
工业
----
吐鲁番白粮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
酒类产品
----
化工总厂
----
在建4×12.5万千瓦大电厂
----
石油钻井液用正电无机凝胶
----
天然无机凝胶
----
库米什露天煤矿
----
麻黄素厂
----
盐酸伪麻黄素(右旋)、盐酸麻黄素(左旋)
----
引资项目——电石厂在建
----
雪银硫铜矿厂
----
彩花沟矿山矿井巷道
----
永大纺织品有限公司
----
黑山露天煤矿
----
纺织车间
--
交通 邮电
----
吐一乌一大高等级公路帕尔恰萨尕勒收费站
----
客运站
----
高等级公路库米什甘沟路段
----
1996年水毁的北大桥
----
县城北大桥
----
西大桥(国道桥)
----
电信局
----
电信机房
----
220千伏变电所
----
小草湖——库尔勒高等级公路托克逊路段
--
教育
----
一中学生军训
----
二中教学楼
----
城镇中心小学
----
多媒体教学
----
希望小学启用
----
幼儿园
----
运动会开幕式学生表演
----
学生作品
--
科技
----
引进推广的新春小麦10号
----
青贮饲料
----
抗虫棉33 B
----
双膜西瓜示范基地
----
人工麻黄草育苗基地
----
新建现代化牛圈设施
----
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大田
----
1978年农业科学家陶述先在烤种
--
文化 卫生 体育
----
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表彰
----
摔跤
----
文艺演出
----
赛马
----
代尔达格木卡姆演出
----
剪纸作品——葡萄姑娘 西诺
----
鞣力球表演
----
县人民医院
----
防“非典”演习
----
县维吾尔医院
----
农工民主党在托克逊县开展义诊活动
----
县人民医院单排螺旋CT
--
风光 文物 古迹
----
雅丹地貌
----
乌斯通沟古藏刻石
----
盘吉尔塔格山
----
石刻水系图
----
库加依岩画
----
哈萨胡加麻扎尔
----
考克烽火台
----
布干驿站
----
大墩烽火台
----
库加依古墓群
----
博斯坦英也尔石堆墓
----
遗古城墙
--
民族风情
----
博斯坦清真大寺
----
农家小憩
----
毛驴、匍萄与伞
----
农村维吾尔妇女手工织品
----
托克逊特色拌面
----
维吾尔族少女发辫
--
修志工作
----
2001年编修《托克逊县志》工作会议
----
2002年4月初稿撰写培训
----
2004年4月评稿会
----
2004年8月县五套班子(部分)领导合影
序 一 铁木尔·达瓦买提
序 二 巫文武 吾买尔·艾力
凡 例
目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境域位置
----
第一节 境域变迁
----
第二节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地方王朝属地
----
第二节 莽噶里克汗王领地
----
第三节 军政官员管理
----
第四节 地方行政管理
----
第五节 托克逊分县与托克逊县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乡 村 制
----
第二节 区 乡 制
----
第三节 保 甲 制
----
第四节 新区乡制
----
第五节 社 场 制
----
第六节 乡 镇 制
--
第四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托克逊镇
----
第二节 库米什镇
----
第三节 库加依镇
----
第四节 夏 乡
----
第五节 伊拉湖乡
----
第六节 博斯坦乡
----
第七节 郭勒布依乡
--
第五章 地名考释
----
第一节 县名探源
----
第二节 主要地名考释
----
第三节 旧城辨考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板块构造单元
----
第二节 地 层
----
第三节 岩 浆 岩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山 地
----
第二节 丘 陵
----
第三节 平 原
--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物 候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地 表 水
----
第二节 地 下 水
----
第三节 水 质
--
第五章 土 壤
----
第一节 土壤分类及分布
----
第二节 土壤类型
----
第三节 土壤肥力
----
第四节 土壤主要障碍因素
--
第六章 矿藏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
第一节 矿藏资源
----
第二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大 风
----
第二节 干热风
----
第三节 洪 水
----
第四节 蝗 虫
----
第五节 干 旱
----
第六节 地 震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总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密度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结构
----
第二节 性别结构
----
第三节 年龄结构
----
第四节 行业、职业结构
--
第四章 人口调查与普查
----
第一节 抽样调查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生育规划
----
第二节 晚婚节育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四节 国际合作项目
----
第五节 机构队伍
第四编 水 利
--
第一章 水利分区
----
第一节 托克逊盆地绿洲灌区
----
第二节 库米什洼地绿洲灌区
--
第二章 坎 儿 井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分布 流量
----
第三节 结构维修
----
第四节 工具 劳力
----
第五节 改造使用
----
第六节 管理与资金来源
--
第三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排水工程
----
第五节 水力利用工程
----
第六节 农村供水工程
--
第四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防 洪
----
第二节 抗 旱
--
第五章 渔 业
----
第一节 水库养鱼
----
第二节 池塘养鱼
--
第六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
第三节 水费征收
--
第七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直属机构
----
第三节 基层机构
第五编 种 植 业
--
第一章 种植业分区
----
第一节 夏乡粮、棉、瓜、菜、果综合区
----
第二节 郭勒布依粮、棉、油综合区
----
第三节 伊拉湖粮、棉、瓜、果综合区
----
第四节 库加依粮、畜区
----
第五节 库米什粮、棉区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 耕地和劳力
----
第一节 耕 地
----
第二节 劳 力
--
第四章 作 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五章 农技农艺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农田肥料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六章 养 殖
----
第一节 养 蚕
----
第二节 养 蜂
--
第七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农产品成本核算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三节 收益分配
--
第八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主要企业
第六编 农牧机械
--
第一章 传统农具
----
第一节 手工农具
----
第二节 畜力农具
--
第二章 农牧机具
----
第一节 耕 作 类
----
第二节 种 植 类
----
第三节 收获脱粒类
----
第四节 植 保 类
----
第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类
----
第六节 排 灌 类
----
第七节 畜 牧 类
----
第八节 运 输 类
--
第三章 制造修理
----
第一节 农机制造
----
第二节 农机维修
--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程度
----
第一节 农机研究
----
第二节 技术推广
----
第三节 机械化水平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经营效益
----
第三节 农机监理
----
第四节 农机经销
--
第六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主要企业
第七编 畜 牧 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三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 草场资源
----
第一节 草 场
----
第二节 饲 料
--
第三章 畜禽品种
----
第一节 当地品种
----
第二节 改良品种
--
第四章 畜禽繁育
----
第一节 生产规模
----
第二节 牲畜种类结构
----
第三节 饲养方法
--
第五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检 疫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寄生虫防治
----
第四节 治疗常见病
--
第六章 牧区建设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第二节 建设草库仑
--
第七章 抗灾保畜
----
第一节 抗御灾害天气
----
第二节 治 蝗
----
第三节 防 兽 害
--
第八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三节 农牧民收益
--
第九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国营牧场
第八编 林 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面积 蓄积
----
第二节 树 种
--
第二章 林木营造
----
第一节 育 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木抚育
--
第三章 防风治沙
----
第一节 风沙灾害
----
第二节 风沙治理
----
第三节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治理效果
--
第四章 森林管护
----
第一节 制止乱砍滥伐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保护野生动物
----
第五节 林 权
--
第五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治沙机构
----
第三节 护林机构
----
第四节 苗 圃
第九编 工 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个体和私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国有工业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采掘、治金工业
----
第二节 能源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机械制造工业
----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业
----
第六节 轻化工业
----
第七节 纺织工业
----
第八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工业产品
----
第一节 传统产品
----
第二节 名优产品
--
第四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体 制
----
第二节 行 业
----
第三节 效 益
--
第五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第十编 交通 运输
--
第一章 道 路
----
第一节 古 道
----
第二节 公 路
----
第三节 铁 路
--
第二章 运 输
----
第一节 运输工具
----
第二节 货 运
----
第三节 客 运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养护
----
第三节 交通监理
第十一编 邮政 电信
--
第一章 邮 政
----
第一节 台站通信
----
第二节 邮 路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四节 主要邮政设施
--
第二章 电 信
----
第一节 电 报
----
第二节 电 话
----
第三节 移动通讯
----
第四节 长话线路维护
--
第三章 邮电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分支机构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十二编 商 贸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
第四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市 场
----
第一节 网 点
----
第二节 流通渠道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三章 粮食油料
----
第一节 粮食收购
----
第二节 油料收购
----
第三节 粮油供应
----
第四节 粮油议购议销
----
第五节 粮食储运、调拨
--
第四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棉 花
----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三节 燃 料
----
第四节 副食品
----
第五节 日用杂品
----
第六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七节 金属、机电、轻化、建材商品
----
第八节 文化用品
----
第九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十节 土特产收购
----
第十一节 民族特需商品
--
第五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 食 业
----
第二节 服 务 业
--
第六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第十三编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财政监察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税 制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税 政
--
第三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级财税机构
----
第二节 基层财税机构
第十四编 金 融
--
第一章 货 币
----
第一节 种 类
----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二章 存款与储蓄
----
第一节 存 款
----
第二节 储 蓄
--
第三章 信 贷
----
第一节 农业贷款
----
第二节 工业贷款
----
第三节 商业贷款
----
第四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固定资产贷款
--
第四章 有价债券发行
----
第一节 公 债
----
第二节 国库券及其他债券
--
第五章 保 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
第六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
第五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托克逊县支行
----
第六节 信 用 社
----
第七节 保险公司
----
第八节 邮政储蓄
第十五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第二节 农村规划
--
第二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县城规模
----
第二节 市政工程
----
第三节 房屋建设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建筑管理
----
第三节 市政建设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维护生态平衡
----
第二节 治理污染
--
第六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三节 企 业
第十六编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实施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报表
----
第二节 专项统计
----
第三节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
第三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社会审计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农副产品价格
----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价格
----
第三节 工农业产品比价
----
第四节 物价监督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章 标准计量、质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 产品质量检验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资源、权属
----
第二节 土地规划、开发
----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四节 土地税费
----
第五节 地籍管理
----
第六节 土地管理执法
--
第八章 经济协作
----
第一节 经贸洽谈
----
第二节 协作项目
--
第九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第十七编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收 入
----
第一节 农牧民收入
----
第二节 职工收入
--
第二章 消 费
----
第一节 消费水平
----
第二节 服 饰
----
第三节 饮 食
----
第四节 居 室
----
第五节 日 用 品
第十八编 中共托克逊县地方组织
--
第一章 全县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六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七节 中共托克逊县 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 员
--
第三章 部门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四节 政法工作
----
第五节 党校工作
----
第六节 党史资料征集工作
----
第七节 机要保密工作
--
第四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五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抗美援朝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三反”、“五反”运动
----
第五节 “肃反”、“审干”
----
第六节 整风与反右派、反地方民族主义
----
第七节 “大跃进”
----
第八节 “反右倾”与甄别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十节 农业学大寨
----
第十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十三节 “揭、批、查”运动
----
第十四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
第十五节 改革开放
----
第十六节 1985年整党
----
第十七节 “三讲”教育
----
第十八节 取缔非法组织
第十九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参 议 会
----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托克逊分县政府、设置局、县政府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及机构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二十编 党派 团体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托克逊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系统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农民团体
----
第一节 农 会
----
第二节 农民协会
----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
第三章 职工团体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工、商业团体
----
第一节 商会、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二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
--
第五章 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 青年组织
----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
第六章 妇女团体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八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帮 会
----
第二节 各民族文化促进会
----
第三节 新新疆建设协会托克逊县分会
----
第四节 抗美援朝总会托克逊县分会
----
第五节 华侨联合会
第二十一编 民政 外事
--
第一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 军
----
第二节 优待烈军属
----
第三节 抚 恤
--
第二章 安 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 支边青壮年安置
----
第三节 城镇精简下放人员安置
----
第四节 自流人员安置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赈 济
----
第二节 救济扶贫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婚姻制度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五章 外事 侨务 信访
----
第一节 外事工作
----
第二节 侨务工作
----
第三节 信访业务
--
第六章 其他工作
----
第一节 勘界管理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
第三节 殡葬管理
----
第四节 弃婴收养
----
第五节 社会团体登记
--
第七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第二十二编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劳 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工人队伍
----
第三节 劳动保护、保险
--
第二章 人 事
----
第一节 干部来源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第三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
--
第三章 职工待遇
----
第一节 工 资
----
第二节 福 利
----
第三节 补 贴
--
第四章 职工管理
----
第一节 编 制
----
第二节 工人管理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离退休管理
--
第五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第二十三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治安管理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案件侦查
----
第四节 劳动改造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制 度
----
第二节 审判活动
----
第三节 信访 申诉 复查
----
第四节 执 行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教育
----
第二节 律师业务
----
第三节 公证工作
----
第四节 人民调解
--
第五章 机 构
----
第一节 公安机构
----
第二节 检察机构
----
第三节 审判机构
----
第四节 司法机构
第二十四编 军 事
--
第一章 古代军事设施
----
第一节 烽 燧
----
第二节 军台 驿站
----
第三节 碉 堡
--
第二章 军 队
----
第一节 清军驻境部队
----
第二节 浩罕侵略军驻境部队
----
第三节 省军驻县部队
----
第四节 国民党军驻县部队
----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装警察驻县部队
--
第三章 兵 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征 兵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章 民众武装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
第五节 武器装备
----
第六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人武部建设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工作
----
第四节 管理教育
--
第六章 战 事
----
第一节 清军收复托克逊之战
----
第二节 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暴动
第二十五编 教 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 校
----
第二节 教研活动
----
第三节 学制 课程
----
第四节 招生工作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 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专业教育
--
第三章 师 资
----
第一节 师资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四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经 费
----
第二节 勤工俭学
----
第三节 设 施
--
第五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级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机构
第二十六编 文 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民间传统文化
----
第二节 文化娱乐活动
----
第三节 民间歌谣 传说
----
第四节 谚语 歇后语 方言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表演艺术
----
第三节 造型艺术
--
第三章 新闻 广播 电影 电视
----
第一节 县办报刊、通讯
----
第二节 广 播
----
第三节 电 影
----
第四节 电 视
--
第四章 图书 档案 编史修志
----
第一节 图 书
----
第二节 档 案
----
第三节 编史修志
--
第五章 古迹 文物 名胜
----
第一节 古城遗址
----
第二节 文 物
----
第三节 风景名胜
--
第六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三节 俱乐部
第二十七编 体 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农牧民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 业余体校
--
第三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县内比赛
----
第二节 境外参赛
--
第四章 机构 设施
----
第一节 机构团体
----
第二节 场地设施
第二十八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普教育
----
第三节 科技咨询
----
第四节 信息交流
----
第五节 科技服务
----
第六节 专项调查
----
第七节 科技试验推广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技论文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三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人才管理
--
第四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四级农科网
----
第三节 科技团体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第二十九编 卫 生
--
第一章 防 疫
----
第一节 免 疫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五节 食品卫生
--
第二章 医 疗
----
第一节 医疗技术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健康检查
--
第四章 药品医疗器械
----
第一节 药品经营
----
第二节 药品生产
--
第五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医 政
----
第三节 药 政
----
第四节 卫生队伍建设
第三十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 族
----
第一节 维吾尔族
----
第二节 汉 族
----
第三节 回 族
----
第四节 哈萨克族
--
第二章 宗 教
----
第一节 宗教种类
----
第二节 宗教事务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第三十一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节 学先进活动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二节 建设文明县
----
第三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章 军政、军民关系
----
第一节 支援地方建设
----
第二节 军地共建精神文明
--
第四章 民族团结
----
第一节 合作互助
----
第二节 团结友爱
--
第五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见义勇为
----
第二节 移风易俗
----
第三节 扶危济困
----
第四节 捐资助教
第三十二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马祖常
----
黄冕
----
哈德尔·吾守尔
----
铁木尔·艾力
----
阿特力·塔衣尔
----
热合甫·牙库甫
----
亚生·杜尕买提
----
海吾尔·艾山
----
李德仓
----
方玉田
----
李传江
----
于大镛
----
吐尔旦木·阿不拉
----
陶述先
----
吐尔逊尼牙孜·木一丁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
------
铁木尔·达瓦买提
----
第二节 地区、县级拔尖人才事略
------
李竹君
------
周昌
------
哈力克·赛甫力
------
热扎克·热外都力
------
杨雪银
------
于大镛
------
赛都拉·塔以尔
------
周昌
------
苏秀波
------
张林成
------
日西提·买苏提
------
吐尔逊·热索里
------
海力且木·日西提
------
原建设
------
赛提尼亚孜·海吾尔
--
第三章 人物表
丛 录
--
一、诗、联选录
--
二、杂文节选
--
三、通讯报道选辑
附录
--
一、2001~2004年托克逊县主要领导名表
--
二、2001~2D04年托克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后记
赞助编修《托克逊县志》的单位
《托克逊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