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区水利志

南阳地区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南阳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工程管理、工程建设、水政管理等。

出版时间: 1990年05月

目录

封面
南阳地区水利志

凡例
南阳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目录
图片
-- 宋始皇沟遗迹
-- 方城黑龙泉
-- 淮源纪念亭
-- 西汉六门堤遗迹
-- 南阳地区古代水利工程位置图
-- 宋代襄汉漕渠工程路线图
-- 鸭河口水库全景
-- 鸭灌白桐干渠大占头引水枢纽
-- 鸭灌鸟瞰
-- 鸭河口第二水电站
-- 石龙堰
-- 引汉渠首闸
-- 下洼枢纽
-- 宋岗电灌站首
-- 陶岔电灌站
-- 汤堰河渡槽
-- 赵湾水库全景
-- 赵湾水库溢洪道
-- 赵湾灌区一角
-- 赵湾灌区鸟瞰
-- 虎山水库全景
-- 虎山渠首闸电站
-- 龙王沟水库全景
-- 龙王沟水库引水渠
-- 重阳水库全景
-- 重阳水库灌区管理所
-- 望花亭水库六角亭
-- 刘山水库
-- 二郎山灌区干渠石峡
-- 二郎山水库
-- 赵庄水库
-- 赵庄灌区月河渡槽
-- 陡坡水库
-- 陡坡水库管理所
-- 廖庄水库
-- 打磨岗水库
-- 老君店电站
-- 重阳水库二级水电站
-- 老龙潭灌区上洼渡槽
-- 斩龙岗灌区马家沟盘山渠
-- 南阳县井灌区一角
-- 王茂灌区藕塘
-- 丰收渠王营平塘
-- 雾灌
-- 银盘河水库(小型一类)
-- 小汤河水库(小型一类)
-- 水土保持展新容
-- 地区鸭灌水泥厂远眺
-- 唐河“五化”堤防
-- 唐河护崖工程
-- (淴)滩机灌站
-- 鸭河口水库灌区图
-- 引丹刁河灌区图
-- 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区电灌工程灌区图
-- 河南省南阳地区水库位置图
-- 南阳地区灌区图
-- 南阳地区小水电图
-- 池塘养鱼
-- 网箱养鱼
-- 池塘捕鱼
--
-- 大鲵
-- 南阳地区水利图
-- 地区水利局领导成员合影
-- 《水利志》编辑室总纂人合影
-- 《南阳地区水利志》编委合影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一章 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地形与地貌
---- 第二节 地层岩性
---- 第三节 地质构造和地震
-- 第二章 河流水系
---- 第一节 汉水
---- 第二节 淮河
-- 第三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要素
---- 第二节 水资源量
---- 第三节 开发利用
-- 第四章 水力资源
---- 第一节 蕴藏量
---- 第二节 可开发量
-- 第五章 水资源污染
---- 第一节 污染及污染源
---- 第二节 保护机构与监测网
第二篇 水旱灾害、防汛抗旱
-- 第一章 水灾
---- 第一节 特大水灾(公元前2297~公元1948年)
---- 第二节 大水灾(公元前185~公元1948年)
---- 第三节 当代大水灾(1949~t085年)
-- 第二章 旱灾
---- 第一节 特大旱灾(公元前1763~公元1048年)
---- 第二节 大旱灾(公元18~1948年)
---- 第三节 当代大旱灾(1949~1985年)
-- 第三章 “75.8”暴雨洪水
-- 第四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组织领导、物资、政策法令
---- 第二节 通讯建设
---- 第三节 当代重大抗洪抗旱
第三篇 古、近代南阳水利概况
-- 第一章 古代水利工程
---- 第一节 楚碣
---- 第二节 六门堰、钳卢陂
---- 第三节 召渠——溧河
---- 第四节 樊氏陂
---- 第五节 汉·水排
---- 第六节 古堰陂
---- 第七节 始皇沟——襄汉漕渠中段
---- 第八节 宋代水利工程
---- 第九节 古泉水
-- 第二章 近代水利工程
---- 第一节 石龙堰
---- 第二节 湍惠渠
---- 第三节 白惠渠
---- 第四节 土山渠
---- 第五节 宛西治河
-- 第三章 淮源
第四篇 当代水利建设(1949~1985年)
-- 第一章 方针政策
---- 第一节 1949~1957年
---- 第二节 1958~1966年
---- 第三节 1967~1976年
---- 第四节 1977~1985年
-- 第二章 防洪规划及河道整治
---- 第一节 防洪规划
---- 第二节 河道整治
-- 第三章 大型水库及大型灌区
---- 第一节 鸭河口水利枢纽
---- 第二节 鸭河口灌区
---- 第三节 引丹灌区
---- 第四节 宋岗电灌站
-- 第四章 中小型水库及万亩灌区
---- 第一节 中型水库
---- 第二节 小型水库
---- 第三节 万亩灌区
-- 第五章 水力发电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水力资源的开发
-- 第六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地下水灌溉
---- 第二节 自流灌溉
---- 第三节 机电灌溉
---- 第四节 灌溉技术
-- 第七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解决人畜吃水困难
---- 第四节 地方病和改水
-- 第八章 除涝治浸
---- 第一节 低洼易涝地
---- 第二节 治理
---- 第三节 典型涝区
---- 第四节 除涝协议
-- 第九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建材供应
---- 第二节 水利机械的采购与供应
---- 第三节 调运与管理
第五篇 施工和移民
-- 第一章 水利建设工程队
---- 第一节 施工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经营
-- 第二章 农田水利施工队
---- 第一节 打井队
---- 第二节 机械修配网
-- 第三章 工矿企业
---- 第一节 鸭灌水泥厂
---- 第二节 水利机械修配厂
-- 第四章 水利移民
---- 第一节 大型水库移民安置
---- 第二节 中小型水库移民安置
---- 第三节 淹没和赔偿
第六篇 工程管理
-- 第一章 河道管理
-- 第二章 水库管理
---- 第一节 大型水库管理
---- 第二节 中型水库管理
---- 第三节 小型水库管理
-- 第三章 灌溉管理
---- 第一节 大型灌区管理
---- 第二节 万亩灌区管理
---- 第三节 农田水利管理
---- 第四节 乡(镇)水利站
-- 第四章 水电站管理
---- 第一节 鸭河口电站管理
---- 第二节 中型水库电站管理
---- 第三节 西峡电站管理
---- 第四节 农村社队小水电管理
-- 第五章 水产事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方针和政策
-- 第六章 水利建设成就
----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和事业费
---- 第二节 工程数量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七章 水利协议
---- 第一节 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公社与湖北省郧县洋溪公社水利协议
---- 第二节 河南省新野县与湖北省襄阳县边界水利协议
---- 第三节 湖北省引丹渠首工程协议
第七篇 水利基本工作
-- 第一章 水文工作
---- 第一节 水文机构
---- 第二节 水文站网
---- 第三节 水文测验
---- 第四节 历史洪水调查
---- 第五节 水文情报预报
-- 第二章 水利勘测、规划设计
---- 第一节 勘测试验成果
---- 第二节 规划设计成果
-- 第三章 水利科学技术和研究
---- 第一节 水利科学研究机构
---- 第二节 水利科技成果
---- 第三节 水利学会
-- 第四章 水利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水利中专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四节 技工学校
第八篇 水政
-- 第一章 水利机构
---- 第一节 水利副专员
---- 第二节 地区水利机构
---- 第三节 地区水利直属机构
---- 第四节 各县市水利机构
-- 第二章 治水人物
---- 第一节 省、地劳动模范
---- 第二节 殉职献身人物
------ 唐忠源
------ 丁高华
------ 尉永胜
第九篇 分志
-- 一、鸭河口枢纽志
---- 图片
------ 第一水电站
------ 2×1360千瓦电机
------ 无线报汛电台
------ 鸭河口水库鸟瞰
------ 水库土坝鸟瞰
------ 主溢洪道泄洪闸
------ 副溢洪道堵坝
------ 左输水道进口闸门操纵室
------ 第二水电站
------ 水电站中央控制室
------ 第二水电站3×300千瓦电机
---- 目录
---- 大事记
---- 第一篇水库志
------ 第一章绪言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勘测设计工作经过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干支河流
-------- 第二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二、水文
-------- 第三节地质
一、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二、主副溢洪道地质
三、输水道工程地质
------ 第三章 基本情况
-------- 第一节水库特性
一、河流特性
二、水库特性
三、电站、水头及流量
四、主要建筑物特征
五、工程效益
六、淹没损失
-------- 第二节流域面积的订正
-------- 第三节 设计洪水
-------- 第四节建筑物设计
一、土坝
二、输水道
三、溢洪道
四、电站
-------- 第五节建筑物施工
一、施工经过
二、施工队伍
三、坝体工程质量
-------- 第六节工程数量和投资
-------- 第七节迁安赔偿
一、迁安调查
二、实际迁安情况
三、迁安经费
四、迁安遗留问题
五、水库淹没区后靠移民统计表
-------- 第八节 高程容积、面积、泄流量表
------ 第四章加固续建
-------- 第一节 1965年续建方案
-------- 第二节 1967年加固续建方案
一、大坝
二、输水道
三、溢洪道
-------- 第三节 1977年加固续建方案
------ 第五章工程管理
-------- 第一节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一、左输水道进口闸门撞伤操纵室框架梁及修复措施
二、右输水道火灾后补强
三、右输水道伸缩缝加强处理
四、右输水道洞壁裂缝处理
五、溢洪道闸墩补强处理
六、左输水道闸门震动处理
七、左电站一号发电支洞环裂处理
八、主溢洪道消力池底补强
九、左输水道伸缩缝漏水处理
-------- 第二节 历年控制运用情况
一、1960年控制运用
二、1961年控制运用
三、1962年控制运用
四、1963年控制运用
五、1964年控制运用
六、1965年控制运用
七、1966年控制运用
八、1970年控制运用
九、1971年控制运用
十、1972年控制运用
十一、1973~1974年控制运用
十二、1975年控制运用
十三、1976年控制运用
十四、1977~1978年控制运用
十五、1979年控制运用
十六、1980年控制运用
十七、1981年控制运用
十八、1982年控制运用
十九、1983、1984、1985年控制运用
二十、历年控制运用统计表
-------- 第三节库内报汛站网
一、库内报汛站
二、报汛电台设置
三、水文站隶属关系变迁
-------- 第四节历年岁修经费
------ 第六章观测设备
-------- 第一节 沉陷
一、坝 顶
二、迎水坡
三、背水坡
四、背水坡坝趾下游
-------- 第二节固结
-------- 第三节测压管
-------- 第四节位移
-------- 第五节应力应变
-------- 第六节浸润线
-------- 第七节 渗透流量
-------- 第八节库内淤积
-------- 第九节减压井
------ 第七章工程效益
-------- 第一节 防 洪
-------- 第二节灌、溉
-------- 第三节发电
-------- 第四节鱼产
-------- 第五节航运
-------- 第六节 多种经营
------ 第八章 流域内的水利工程
-------- 第一节 水 库
一、库区中型水库统计表
二、库区小型一类水库统计表
三、库区小型二类水库统计表
-------- 第二节 库区机灌电灌站统计表
-------- 第三节南召县马沟引水工程
-------- 第四节 白惠渠—跃进一渠
------ 第九章水质化验
------ 第十章人 文
--------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
一、机构隶属变迁
二、鸭河口水库历年主要负责人
三、鸭河口水库历年职工人数统计表
四、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献身的职工尉永胜
-------- 第二节 水库落成纪念碑
-------- 第三节 贺电及诗歌
一、贺 电
二、诗歌
---- 第二篇水电站
------ 第一章第一水电站
-------- 第一节第一台机组安装
一、第一台机组首次安装
二、第二次安装第一台机组
三、测定座环倾斜处理
四、测定机组水平的变化
五、增设防甩油装置
六、增设灭火环管
-------- 第二节 采用水阻抗单机运行
-------- 第三节两厂并列运行
-------- 第四节 第二台机组筹备安装
一、调用昭平台机组
二、机组残损缺陷的处理
三、座环下蝶形边与蜗壳相接的外侧混凝土灌浆
四、加装刹车装置
五、加装调速机同步电机
六、竣工验收
-------- 第六节 观测鉴定
一、水轮机轴套磨损
二、一号机定子局部温升过高
三、原装W一900型调速器更型
四、原背包式励磁机振动过大
五、二号机倾斜原因
六、二号机水蜗轮的气蚀
七、一号发电机灭火环管测试
-------- 第七节设备革新维护
一、一号发电机定子线圈更新
二、二号发电机定子线圈更新
三、一号发电机更新改装
四、一号调速器改装换型
五、一号水轮机润滑方式改装
六、二号励磁机更型改装
七、二号水轮机润滑方式改装
-------- 第八节输变电
------ 第二章第二水电站
-------- 第一节第一台机组安装
一、锥型管安装
二、三号水轮机水导漏水
-------- 第二节第一台机组竣工试车
一、蝶阀锁定孔扭破
二、可控硅停后不能开
三、油管路堵塞
四、调速器试调
-------- 第三节 第二、第三台机组安装
-------- 第四节 观测维修
一、三号机定子有电晕现象
二、三、二、一号机组定子铁芯出现变形
三、二、三号机定子槽楔板松动
四、旁通阀由液压操作改电动
-------- 第五节改新测试
一、一号机风冷革新
二、管理体制改革
-------- 第六节输变电
------ 第四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技术管理
------ 附录一:1959年苏联专家对鸭河口水库坝基发生涌泉冒沙问题的淡话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的讲话
------ 附录二:1983年军用飞机坠毁在库内事件
------ 编辑组
-- 二、鸭河口灌区志
---- 图片
------ 大占头引水枢纽近景
------ 白桐干渠
------ 鸭灌白桐干渠大占头引水枢纽
------ 灌区一角
----
---- 目录
---- 概述
---- 大事记
---- 第一篇自然与地理
------ 第一章地理概况
------ 第二章气象、水文
------ 第三章水资源
-------- 第一节库水
-------- 第二节地表水
一、唐河水系的演变情况
二、白河水系的演变情况
-------- 第三节地下水
------ 第四章地质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分布
-------- 第三节土壤特性
---- 第二篇水旱灾害
------ 第一章旱灾
------ 第二章洪涝灾
------ 第三章浸灾
---- 第三篇开发灌区
------ 第一章唐白灌区的演变
------ 第二章灌区建设
-------- 第一节灌区建设的四个阶段
一、1949~1957年
二、1958~1966年
三、1967~1976年
四、1977~1985年
-------- 第二节工程设施
一、河道治理
二、灌区建设
三、井泉、塘堰建设
-------- 第三节科学试验
-------- 第四节回归水工程
-------- 第五节肥水井灌工程
-------- 第六节水能利用工程
一、水电站
二、水力站
-------- 第七节灌排技术与设施
一、平整土地与畦沟灌
二、喷灌
三、地下管道浸润灌排
四、地下管道排水
-------- 第八节工程效益
一、各项工程的投资
二、工程配套和灌溉效益
三、除涝治浸效益
------ 第三章迁赔工作
---- 第四篇机构沿革
------ 第一章施工机构
------ 第二章专业管理机构
------ 第三章群管组织
------ 第四章民主管理机构
-------- 第一节灌区代表大会
-------- 第二节地、县,乡机构
---- 第五篇管理与经营
------ 第一章工程管理
------ 第二章灌溉管理
------ 第三章水利协议
------ 第四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水费征收
-------- 第二节水泥厂
-------- 第三节灌区绿化
------ 第五章经济效益
-------- 第一节农业增产
-------- 第二节水产
-------- 第三节水 电
---- 第六篇水利教育事业
------ 第一章短期培训班
-------- 第一节工程施工训练班
-------- 第二节灌溉管理训练班
-------- 第三节灌溉试验训练班
------ 第二章水利学会
---- 第七篇人物与文化遗址
------ 第一章人物
-------- 召信臣
-------- 杜诗
-------- 杜预
-------- 陈正伦
-------- 李复亨
------ 第二章文化遗址
-------- 第一节召父渠
-------- 第二节溧河渠
-------- 第三节黄池陂
-------- 第四节渔水湖
-------- 第五节襄汉清渠
-------- 第六节赵河
-------- 第七节博望
-------- 第八节三太守祠
---- 编后话
---- 编辑组
-- 三、引丹灌区志
---- 图片
------ 引汉渠首闸
------ 下洼枢纽
------ 陶营褪纽
------ 排水河道——歪运河
----
---- 目录
---- 概述
---- 大事记
----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降雨及水旱灾害
------ 第三节水利资源
------ 第四节农业经济
---- 第二章工程建设
------ 第一节建没经过
------ 第二节库区引渠
------ 第三节 陶岔渠首闸
------ 第四节 引丹总干渠
------ 第五节下洼枢纽
------ 第六节刁河灌区
---- 第三章灌区管理
------ 第一节管理工作
------ 第二节体制与机构
------ 第三节工程管理
------ 第四节灌溉管理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编辑组
-- 四、宋岗电灌站志
---- 目录
---- 第一章概述
------ 第二节地理位置区划
------ 第三节河流与地貌
------ 第四节 自然地理
---- 第二章规划设计与施工
------ 第一节规划设计
------ 第二节施工形式及主要项目
------ 第三节完成工程量与投资
------ 第四节主要工程项目
---- 第三章验收与续建
------ 第一节工程验收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续建配套
---- 第四章指挥部及机构沿革
---- 第五章多种经营
------ 一、水泥厂
------ 二、工程队
------ 三、农林场
------ 四、码头旅社、食堂、代销点
------ 五、小学
------ 六、面粉厂
------ 七、机运队
------ 八、家属院
------ 九、电灌处内部
------ 十、水磨石厂
---- 编辑组
-- 五、水产志
---- 目 录
---- 大事记
---- 第一章渔业概况
------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 第二节建国后渔业发展概况
---- 第二章渔业资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和水域特点
------ 第二节 渔业资源及其利用
---- 第三章 渔业方针政策
---- 第四章渔业管理
---- 第五章 渔业经济结构
---- 第六章 国营水产企业
---- 第七章 渔业投资及效益
---- 第八章水产养殖捕捞
---- 第九章水产教育与科研
---- 第十章水产供销
------ 附表:一、南阳地区1950~1985年农业渔业产值统计表
------ 二、南阳地区19.52~1985年成鱼生产情况表
---- 附录:范蠡养鱼经
---- 编辑组
-- 六、水利建设工程队志
---- 图片
------ 工程队机关办公楼
------ 泵船
------ 引汉渠首闸
------ 南阳啤酒厂糖化楼
---- 目录
---- 概述
---- 大事记
---- 第一章工程总队的成立与发展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职工队伍
------ 第三节党、政、工、团、妇负责人
-------- 一、党组织
1.党组织机构名称及起止时间
2.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任职一览表
-------- 二、行政机构
1.行政机构设置
2.工程总队领导干部任职一览表
-------- 三、青年团组织
1.青年团组织机构
2.青年团干部
3.青年团员历年人数一览表
-------- 四、工会
1.工会主干任职一览表
2.工会会员历年人数
-------- 五、妇联工作
1.历年女工人数-.览表
2.妇联会干部任职名单
------ 第四节先进模范人物
------ 第五节工人、干部离、退休
------ 第六节文化娱乐
------ 第七节 青工教育
------ 第八节知识结构一览表
------ 第九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技术、设备
------ 第一节工程技术人员、卫生人员一览表
------ 第二节技术工人工种一览表
-------- 工人技术级别一览表
-------- 工程总队工资标准
------ 第三节机械设备
-------- 历年机械设备一览表
------ 第五节机械配备与管理
---- 第三章管理与制度
------ 第一节大中型工程施工组织形式
------ 第二节施工管理与制度
------ 第三节行政管理
---- 第四章物资采购供应
------ 第一节物资供应计划
------ 第二节物资计划、采购、供应
------ 第三节物资供应形式
------ 第四节物资供应规章制度
---- 第五章生产安全与施工管理
------ 第一节生产安全与责任制
------ 第二节安全检查规章制度
------ 第三节劳保福利待遇制度
------ 第四节岗位责任制
------ 第五节工程施工责任制
------ 第六节生产能力
---- 第六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核算形式
------ 第二节几项经济指标
------ 第三节1985年各单位承包指标
------ 第四节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
---- 第七章档案管理
------ 第一节档案的建立
------ 第二节档案管理员
------ 第三节档案管理
------ 第四节编写目录
---- 编辑组
编后记
《南阳地区水利志》总纂人员
南阳地区水利志各章节编辑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