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水利志

兴化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河道治理、农田水利、提水排灌、防汛抗旱、管理、科技教育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98

出版时间: 2001年12月

目录

封面
兴化水利志
版权页
图片
-- 兴化市政区图
-- 兴化市水系图
-- 1991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兴化抗洪救灾。省委书记沈达人(前左一)、省长陈焕友(前右一)、扬州
-- 1991年7月,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右二)在扬州市水利局局长翟浩辉(左一)陪同下视察兴化抗洪救灾。
-- 1991年7月,省委副书记曹克明(左二)、扬州市委副书记黄翠玉(左四)在兴化指挥抗洪。
-- 1989年11月,副省长陈克天(左一)检查兴化水利规划。
-- 1989年,省水利厅副厅长高鉴(左四)、扬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吴光东(右一)检查兴化水利建设情况。
-- 兴化市水利局领导在水利工地上(2000年11月摄)
-- 兴化市水利局新老领导成员(1999年9月摄)
-- 1991年大水期间兴化宾馆被淹情况
-- 1991年大水期间新城小区被淹情况
-- 1991年大水期间农田被淹情况
-- 1997年11月,兴化市召开圩堤达标建设工作会议。
-- 新垛乡干群加修圩堤(1997年12月摄)
-- 1997年戴窑镇圩口闸施工现场
-- 1983年11月全线实施的车路河整治工程
-- 1994年10月,盐靖河整治工程现场
-- 钓鱼乡丁字河(1985年摄)
-- 李中河(1983年摄)
-- 大垛镇东风圩管阮村防渗渠道
-- 戴南镇董北村生产河(1999年摄)
-- 钓鱼乡钓鱼圩田间工程一角(1998年摄)
-- 盐靖河圩堤公路结合
-- 海南镇三角圩许庄圩口闸(1998年摄)
-- 钓鱼乡钓鱼圩田间灌溉站(1998年摄)
-- 1992年建成的东鲍乡圩口闸排涝站结合工程
-- 大垛镇东风圩农田林网(1997年摄)
-- 舜生镇李西圩圩堤管护(1998年摄)
-- 荡朱乡姜戴圩圩口闸、贯流泵结合工程(1996年摄)
-- 1999年10月落成的兴化无坝市工程纪念碑
-- 防讯防旱指挥部成员会议
-- 1997年6月,大营乡农民全力投入抗旱
-- 1997年6月,新垛乡采取抢排泵二级翻水抗旱
-- 利用冬季清淤疏浚生产河(1997年冬摄)
-- 1995年8月28日,兴化市水政监察大队成立
-- 水政执法巡查
-- 水政执法人员清除河道中的鱼网
-- 加强凿井管理
-- 1999年9月落成的兴化市水利局新办公楼
-- 兴化市张郭镇水利站
-- 兴化市东鲍乡水利站
-- 河网水位观测井
-- 兴化市水利培训中心
-- 水利渔业喜获丰收
-- 鱼塘夕照
-- 1994年水利工程处建成的安丰振安大桥
-- 水利工程处塔吊雄姿
-- 水利疏浚工程处的液压抓斗
-- 水利工程处基础工程施工设备
-- 江苏省副省长陈克天为《兴化县水利史志》题写书名
-- 《兴化水利志》(稿)评审会场
-- 兴化市水利局局长张连洲介绍编纂情况(2000年10月摄)
-- 荣誉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概况
-- 第一节地质、地貌
-- 第二节气候
-- 第三节水系
-- 第四节水位、水资源
-- 第五节土地、土壤、植被
第二章河道治理
-- 第一节疏通水系
-- 第二节县(市)级河道治理
-- 第三节区乡级河道治理
-- 第四节市区河道治理
第三章农田水利
-- 第一节圩堤
-- 第二节田间工程
-- 第三节水闸
-- 第四节桥梁
-- 第五节低产田改造
-- 第六节典型圩建设
第四章提水排灌
-- 第一节人力排灌
-- 第二节风力排灌
-- 第三节机械排灌
-- 第四节机电泵站
第五章防汛抗旱
-- 第一节旱涝灾害
-- 第二节抗灾组织
-- 第三节防灾措施
-- 第四节抗灾经费和物资
-- 第五节建国后重大抗灾纪实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工程管理
-- 第二节水资源管理
-- 第三节水费征收
-- 第四节水利综合经营
第七章水政
-- 第一节治水政策
-- 第二节水利法规
-- 第三节边界水事
第八章机构、人事
-- 第一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 第二节直属事业单位
-- 第三节基层水利机构
-- 第四节党群组织
第九章科技教育
-- 第一节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技活动
-- 第四节教育培训
第十章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第一节先进集体
-- 第二节先进个人
附录
-- 一、境外工程施工
-- 二、文献资料
-- 三、文告法规
-- 四、诗文选辑
兴化县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
《兴化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兴化水利志》编纂工作人员
《兴化水利志》审定单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