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221-1990
出版时间:
2003年09月
目录
封面
尖扎县志
谨以此书献给尖扎县建政五十周年
《尖扎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人员名录
《尖扎县志》复审单位
《尖扎县志》复审人员
《尖扎县志》复审单位及人员
--
《尖扎县志》终审人员
图片
--
地图
----
尖扎县行政区划图
----
尖扎县地势图
----
尖扎县城平面图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6年8月21日视察尖扎县时题词
--
县城一角
--
1986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尖扎县视察工作
--
县委书记唐启麟同志向胡耀邦同志汇报工作,省委书记尹克升同志在座
--
1980年10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来尖扎县视察工作
--
1984年4月11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赵海峰、政协青海省委员会副秘局长古嘉赛来尖扎县视察工作
--
尖扎县党政办公大楼
--
县税务大楼
--
县广播电视大楼
--
县工人文化宫
--
县影剧院
--
县妇幼保分健站
--
县农技推广中心
--
县黄河宾馆
--
县汽车运站
--
县邮电局
--
青海省黄化供电局
--
传统耕作——犁地
--
传统耕作——耱地
--
1959年国务院奖给全国“千斤乡”昂拉乡的热特——25型拖拉机
--
1959年尖扎县农民采用五行条播机进行条播
--
1959年推行“车子化”,农用独轮车送肥
--
浅山梯田
--
农技人员标定试验田指标
--
1960年干部参加春耕劳动
--
1980年县委书记唐启麟(右一)带领干部深入田间检查生产
--
县气象站
--
马克堂建设渠三号沟渡槽
--
古日洋麻二级提灌站
--
间作套种带状田
--
蔬菜基地
--
夏收后复种蔬菜
--
百里万亩林带一角
--
百里万亩林带产品——葡萄
--
花卉种植
--
富饶的尖扎滩草原
--
畜疫防治基础设施——羊药浴池
--
20世纪60年代兽医人员深入畜群灌药驱虫
--
牧民定居点
--
天然森林
--
冬果林场苗圃
--
冬果林场养鹿场
--
县水泥厂
--
县酿酒厂蒸酒车间
--
20世纪60年代县农机厂仿制山地步犁成功
--
县酿酒厂部分产品
--
1984年8月10日马克堂黄河大桥通车典礼
--
马克堂黄河大桥
--
1960年5月正式通车的隆务峡口黄河石拱大桥,时为黄河上游第一桥
--
昂拉黄河吊桥
--
在建中的马克堂黄河大桥,大桥修建前只能靠渡船或吊斗渡河
--
摇橹摆渡
--
抱羊皮袋泅渡
--
中共尖扎县委首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
尖扎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合影
--
政协尖扎县首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
共青团尖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合影
--
20世纪60年代的武装基干民兵
--
藏族青年踊跃参军
--
县中学学生在上课
--
县民族中学学生在上课
--
幼儿园学前班在上课
--
快乐的小天使
--
幼儿园课外活动
--
放学回家
--
管振民书作
--
王志库书作
--
王志库画作
--
安多·强巴在作画
--
才让索南书作
--
白玉琦画作
--
仁青尖措画作
--
仁青尖措画作
--
王同进书作
--
魏德义书作
--
尖扎县召开执行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农村初保项目座谈会
--
县医院在手术
--
县防疫站大夫作细菌学诊断
--
藏医在诊脉
--
冬果林场养鹿场产品——鹿茸
--
传统藏药
--
藏族小歌手
--
藏族歌舞
--
离退休老干部晨练
--
职工体育
--
藏族传统的项目——射箭
--
农村传统文娱活动——元宵节社火
--
热情迎接客人
--
藏族礼俗——迎客
--
藏族婚俗——为新郎新娘披彩、祝福
--
物资交流会上的藏族妇女
--
藏族男装
--
藏族女装
--
藏族女装背饰之一
--
藏族女装背饰之二
--
拉莫德钦寺
--
“三贤哲”修行洞府
--
阿桑旦杰寺
--
古雷寺一角
--
日本大昭寺僧侣在南宗寺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
--
经堂内尼姑们潜心诵经
--
德钦藏戏之一
--
德钦藏戏之二
--
昂拉白塔
--
康家清真寺
--
昂拉千户府邸
--
清乾隆四年(1739年)修筑的康家寨城堡残垣
--
北洋政府颁发之藏传佛教宁玛派青海总教长印:“管理宁海红教古浪佛僧钤记”(原大)
--
直岗拉卡乡出土之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器物——白陶罐
--
直岗拉卡乡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器物——彩陶罐
--
直岗拉卡乡出土之青铜器时期卡约文化器物——黑陶罐
--
藏族山村
--
坎布拉丹霞地貌
--
坎布拉仙女峰秋色
--
山峦叠嶂,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
县委书记、县志编委会主任马明生在审阅县志初稿
--
县长、县志编委会副主任拉结加在审阅县志初稿
--
县委书记马明生(右二)、县人大主任诺日(右一)、县长拉结加(左二)、县政协主席毛才让(左一)在讨论县
--
《尖扎县志》省、州、县联合审稿会
--
参加《尖扎县志》审稿会议人员合影
--
黄南州副州长董璞与《尖扎县志》部分编委会委员合影
--
参加《尖扎县志》审稿会的老同志合影
--
《尖扎县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 理
--
第一章位置 境域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境域变迁
--
第二章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行政区划
----
第三节县城
----
第四节乡镇
--
第三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山脉 地貌
----
第二节气候
----
第三节水文
----
第四节土壤
----
第五节自然资源
----
第六节自然灾害
第二编经 济
--
第一章农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耕地
----
第三节作物
----
第四节耕作制度
----
第五节粮油生产
----
第六节农技推广
----
第七节农业机械
----
第八节园艺
----
第九节农业区划
----
第十节工作机构
--
第二章畜牧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草场
----
第三节草原建设
----
第四节牲畜
----
第五节畜种改良
----
第六节畜疫防治
----
第七节畜牧产品
----
第八节牧业区划
----
第九节工作机构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林地
----
第三节森林分布
----
第四节植树造林
----
第五节林业生产
----
第六节森林管护
----
第七节林业区划
----
第八节工作机构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水利工程
----
第二节水土保持
----
第三节水利区划
----
第四节工作机构
--
第五章工业
----
第一节工业体制
----
第二节工业门类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六章交通
----
第一节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津渡
----
第五节公路养护
----
第六节客货运输
----
第七节交通管理
----
第八节管理机构
--
第七章邮政 电信
----
第一节邮驿 烽燧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八章商业
----
第一节商业体制
----
第二节商业经营
----
第三节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
第四节饮食服务
----
第五节集市贸易
----
第六节出口贸易
----
第七节优惠政策
----
第八节管理机构
--
第九章粮食
----
第一节征购 调运
----
第二节仓储 保管
----
第三节粮油加工
----
第四节粮油供应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十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十一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第二节税收
----
第三节税务稽查
----
第四节工作机构
--
第十二章金融
----
第一节货币
----
第二节信贷
----
第三节债券
----
第四节保险
----
第五节机构
----
第六节社队财会辅导
--
第十三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统计管理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第四节物价管理
----
第五节计量管理
----
第六节审计管理
----
第七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八节国土资源管理
--
第十四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乡镇建设
----
第三节市政管理
第三编政治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重要工作会议
----
第四节党务工作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少先队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贫下中农(牧)协会
----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大常委会
--
第四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政务工作
--
第五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政协会议
----
第三节参政议政
--
第六章政法
----
第一节公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第七章军事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兵役制度
----
第三节驻军 地方武装
----
第四节重大兵事
----
第五节军民共建
第四编文化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民族教育
----
第五节职业 业余教学
----
第六节教师
----
第七节勤工俭学
----
第八节工作机构
----
第九节教育经费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科技推广
----
第三节学术成果
----
第四节科技经费
--
第三章文化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群众文艺
----
第三节美术 书法 摄影
----
第四节民间文学
----
第五节图书 报刊
----
第六节广播 电视 电影
----
第七节文物 古迹
----
第八节文化经费
--
第四章医药卫生
----
第一节医疗单位
----
第二节卫生 防疫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医疗服务
----
第五节药政管理
----
第六节管理机构
----
第七节卫生经费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民族体育
----
第四节体育竞赛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六节体育经费
--
第六章档案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馆藏与利用
第五编社会
--
第一章民族
----
第一节古代民族
----
第二节近代民族
----
第三节民族工作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藏传佛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宗教工作
--
第三章习俗
----
第一节藏族习俗
----
第二节汉族习俗
----
第三节回族习俗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藏语
----
第二节汉语
----
第三节康家话
--
第五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今昔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变动
----
第四节人口控制
----
第五节 婚姻 家庭
----
第六节 人口普查
--
第六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牧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第六编人物
--
一、人物传记
----
札巴嘉措
----
董·官却季麦旺吾
----
洛桑图丹嘉措
----
久哲切洋多杰
----
陈勒
----
项谦
----
马玉清
----
雄武才郎
----
雄吾旦周
----
更登
----
陈承银
----
扎西才让
--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西路红军老战士名录
--
四、荣获省级以上褒奖人员名录
--
五、1990年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名录
附录
--
一、重要历史文献
--
二、重要社会调查
--
三、重要政府法规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