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第一中学校志(2004-2008续编志)

桦甸市第一中学校志(2004-2008续编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在桦甸市第一中学六十华诞来临之际,《桦甸市第一中学校志》(2004-2008续编志)即将付梓。接到这部沉甸甸的史稿,展卷览读,对这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校的敬慕之心油然而生。言其古老,她人文深厚,建树良多,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称其年轻,她励志笃行,与时俱进,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弘毅任重,敢立潮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具有六十年光辉历史的桦甸市第一中学,荜路褴褛奠基,栉风沐雨创业,呕心沥血育人,在奋斗中壮大,现在已是桃李芳菲,硕果累累。

内容时限: 2004-2008

目录

封面
桦甸市第一中学校志
桦甸市第一中学校志编委会
题词
--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市委书记李洪信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人大主任孙雅清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市长杨玉春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政协主席孙志忠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市委副书记李宝臻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副市长汤艳为桦甸一中题词
-- 桦甸市教育局局长潘海彬为桦甸一中题词
图片
-- 远眺一中新校区
-- 桦甸市市长柴伟、教育局局长纪人亭陪同副省长矫正中视察新校区建筑工地
-- 桦甸市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陪同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吉林市杨副市长来校视察
-- 桦甸市副市长李春林陪同省市督学视察新校区建筑工地
-- 教育局领导陪同桦甸市委书记李洪信、市人大副主任于世京、副市长汤艳视察体育中心建设情况
-- 吉林市人大、桦甸市人大领导走访人大代表一一一中校长刘殿琦
-- 桦甸市副市长李春林、教育局副局长逄秀华陪同吉林市教育局佟局长视察新校区
-- 桦甸市政协主席孙志忠陪同省市督查室领导来校督查校务公开落实情况
-- 桦甸市副市长汤艳来校调研高三教学工作
-- 桦甸市教育局副局长庄庆臻陪同省防疫部门领导来校视察
-- 桦甸一中校长刘殿琦与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建良陪同吉林市宣传部部长马少红视察学校
-- 校级领导班子
-- 左起:工会副主席谢永祥,工会主席周京兰,工会副主席范延生
-- 左起:团委书记邓婉莹,校长办公室主任于文鳌,信息部主任张爱军
-- 教务处
-- 德育处
-- 左起:合务主任王明生,舍务副主任周建丽,总务处主任郭岩
-- 左起:教科研主任柳丽莹,综合办主任梁佐,文体办主任王成福,继续教育办主任王文清,课改办主任张清峰
-- 前观桦甸一中校园:办公楼、科技楼
-- 东望一中校区
-- 现代化报告厅
-- 学生餐厅
-- 教学楼
-- 教学楼走廊
-- 学生公寓
-- 标准化的实验室
-- 教师电子备课室
-- 室内外健身器材
-- 荣誉证书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 第三节 在和谐中发展,在拼搏中前进
---- 一中赞歌
---- 一、实施“办特色学校,推名师”战略,造就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特色学生
---- 三、教育硕果丰,不负耕耘人
---- 四、接受挑战,在新平台上展示自我
---- 美丽的桦甸一中
------ 附:1、《学校获得荣誉(奖励)情况表(2004-2008)》
------ 2、《桦甸一中2004-2008班级、学额、师资发展情况表》
第二章 大事年编记要
第三章 建制沿革
-- 第四节 举迁新校区
---- 一、建设新校区意向的提出
---- 二、建设新校区意愿的达成
---- 三、举迁新校区
------ 附:1、《桦教发[2005]19号》文件
------ 2、桦甸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意见
------ 3、《桦计发[2005]67号》文件
------ 4、《桦计发[2005]68号》文件
------ 5、桦甸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工程建设给付工程款的补充协议
------ 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7、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8、[2005]36号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研究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有关置换苗圃用地事宜
第四章 学校管理体制
-- 第五节 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
---- 一、丰富和完善办学理念
---- 二、全力打造一支坚强的领导团队
---- 三、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
------ 附:《学校党政工及中层领导更迭表(2004-2008)》
----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 1、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推进评聘分开
-------- 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员表(2004-2008)》
------ 2、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全面实行评聘分开
-------- 附:(1)《2007年桦甸一中工作人员首次聘用情况一览表》
-------- (2)《2007年桦甸一中首次聘用人员一览表》
------ 3、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 附:2008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评聘人员名单
---- 五、搞好党支部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 (二)扎实推进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三)强化教育、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四)切实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全面持续发展
------ (五)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塑造教育新形象
---- 六、充分发挥教育T会“四大职能”,为创造和谐校园作出积极贡献
---- 七、牢牢把握“助手后备军”的优势,努力发挥共青团的“三个作用”
第五章 教育教学管理
-- 第五节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
---- 一、立足校本,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 二、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
------ 附:1、各级骨干教师名单(2004-2008)
------ 2、各级骨干班主任名单(2004-2008)
----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实行研训结合,推动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 附:1、《桦教发[2008]47号关于印发<桦甸市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的通知》
------ 2、《吉林省普通高中一年级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
------ 3、《吉林省普通高中二、三年级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
------ 4、《2004-2008年桦甸一中各类教研课、征文指导等受奖情况表》
------ 5、《2004-2008年桦甸一中科研课题结题成果情况表》
------ 6、《2004-2008年桦甸一中教育科研论文获奖情况表》
------ 7、《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名单(2004-2008)》
-- 第六节 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走向成功奠基
---- 一、抓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 二、抓制度,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 三、抓资源,构建德育工作新局面
------ 附:2004-2008年市(县)级以上各类优秀集体、优秀学生名单
------ 2004-2008年学校文艺工作获市(县)级以上表彰情况
------ 2004-2008年学校艺术活动获市(县)级以上表彰情况
------ 2004-2008年学校体育工作获市(县)级以上表彰情况
-- 第七节 卫生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六章 后勤工作
-- 第六节 以人为本,服务育人,构建和谐校园
----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思想,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工作作风硬的后勤队伍
------ 1、优化组合,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 2、建章立制,规范后勤管理行为
---- 二、树立“后勤为先”意识,突出重点难点,全面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 1、重点办好学生食堂
------ 2、着力抓好宿舍管理
------ 3、勤俭持家,管好校产
------ 4、安全保卫工作常抓不懈
------ 5、加强收费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 6、精心实施校园“五化”建设
-------- 附:2004-2008年桦甸一中经济收支情况表
第七章 教师队伍
-- 第七节 加强教师素质的培训,全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附:2004-2008年桦甸一中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统计表
---- 2004-2008年桦甸一中教辅人员结构统计表
---- 2004-2008年桦甸一中借调教师队伍结构统计表
---- 桦甸一中在职人员一览表(2004-2008)
---- 桦甸一中退休人员一览表(2004-2008)
---- 2004-2008年桦甸一中各级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师名单
---- 2004-2008年桦甸一中教职工其他表彰(市县级以上)情况表
---- 2004-2008年度考核优秀名单
---- 2004-2008年桦甸一中教师担任党政界职务人员名单
第八章 育才成果
-- 第五节 有效教学结出丰硕果实
---- 附:2004-2008年初三毕业生名单
---- 2004-2008年桦甸一中高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 2004-2008年高三毕业生名单
---- 2004-2008年高考录取情况表(本科以上)
---- 2004-2008年高考过600分学生名单
---- 桦甸一中2004-2008年高考总分及单科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情况一览表
编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