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铁路分局志

洛阳铁路分局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洛阳铁路分局发展的历史以及铁路建设、运输生产、企业管理、党群组织建设工作等。

内容时限: 1905-1985

目录

封面
洛阳铁路分局志
书名题字

编辑说明
题词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李德生题写的书名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洛阳铁路分局志》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为《洛阳铁路分局志》题词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为《洛阳铁路分局志》题词
图片
-- 洛阳铁路分局在洛阳市位置图
-- 洛阳铁路分局管内线路图
-- 三门峡西铁路各站段地理位置图
-- 南阳铁路各站段地理位置图
-- 宝丰铁路各站段地理位置图
-- 分局机关所在区鸟瞰图
-- 洛阳车站站区鸟瞰图
-- 洛阳东站站区鸟瞰图
-- 1985年前分局机关大门
-- 分局机关办公楼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李德生和洛阳铁路分局志编委会代表在交谈,并为
-- 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为《洛阳铁路分局志》题词
-- 1970年7月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纪登奎为焦枝铁路通车剪彩
-- 《洛阳铁路分局志》评审会在洛阳开召
-- 参加《洛阳铁路分局志》评审会全体同志合影
-- 分局党委开会审定《洛阳铁路分局志》
-- 现任分局领导人
-- 铁路建设
---- 焦枝线第一趟列车从南阳站出发
---- 铺轨工地
---- 架桥现场
---- 洛阳东编组场(新场)
---- 1961年修建的黑石关复线桥
---- 本图南侧桥为1949年重修的黑石关单线桥,1988年拆除
---- 陇海线瀍河桥
---- 陇海线杨连第桥
---- 洛拖专用线涧河桥
---- 焦枝线黄河大桥
---- 焦枝线白降河桥
---- 焦枝线交口桥
---- 焦枝线伊河桥
---- 焦枝线高河桥
---- 焦枝线白河桥
---- 焦枝线汝河特大桥
---- 洛阳邙岭立交桥
---- 陇海铁路与焦枝铁路立交桥
---- 洛阳东花坛立交桥
---- 焦枝线龙门隧道
---- 焦枝线九里山隧道
---- 焦枝线申岭隧道
---- 陇海线八号隧道
---- 陇海线贺家庄隧道
---- 陇海线硖石驿隧道
---- 陇海线南故县隧道
---- 陇海线张家湾隧道
---- 陇海线牛家庄一号隧道
---- 机车转盘
---- 电气化接触网
---- 臂板信号机
---- 色灯信号机
-- 运输生产
---- 旅客列车在运行中
---- 货物列车在运行中
---- 客运服务员带领旅客按顺序进站
---- 组织乘车
---- 了解情况提供方便
---- 解答问题
---- 排忧解难
---- 流动售货
---- 行包托运
---- 运转乘务
---- 集装箱运输
---- 军运
---- 调度指挥
---- 货运员在检查拖拉机装载状态
---- 布置列车进路
---- 传达调度命令
---- 应用微机处理信息
---- 救援列车
---- 喷水防火装置
---- 话务台
---- 出乘
---- 机车信号检修
---- 机车无线列调检修
---- 养路
---- 机械化作业
---- 拨道
---- 企业管理成果在洛阳市展出
----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
-- 基层单位
---- 洛阳东站
---- 洛阳车站
---- 三门峡西车站
---- 义马车站
---- 南阳车站
---- 宝丰车站
---- 巩县车站
---- 渑池车站
---- 关林车站
---- 洛阳车务段
---- 三门峡车务段
---- 宝丰车务段
---- 南阳车务段
---- 洛阳列车段
---- 装卸管理所
---- 洛阳机务段
---- 三门峡西机务段
---- 洛阳车辆段
---- 宝丰机务段
---- 洛阳水电段
---- 洛阳供电段
---- 洛阳工务段
---- 三门峡工务段
---- 三门峡西工务段
---- 南阳工务段
---- 宝丰工务段
---- 洛阳电务段
---- 三门峡西电务段
---- 宝车电务段
---- 南阳电务段
---- 洛阳生活供应段
---- 洛阳医院
---- 三门峡西医院
---- 宝丰医院
---- 南阳医院
---- 教育委员会
---- 洛阳公安分局
---- 洛阳工程队
---- 宝丰建筑段
---- 洛阳建筑段
---- 分局汽车队
---- 洛阳材料厂
---- 庙沟采石厂
---- 南阳地区办事处
---- 宝丰地区办事处
---- 三门峡西地区办事处
-- 教育、卫生、生活
---- 洛阳铁路工人文化宫
---- 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 群众性的锻炼
---- 舞蹈
---- 群众文艺
---- 学雷峰哥咏比赛
---- 列车文艺宣传队
---- 慰问演出
---- 慰问守桥部队
---- 茁壮成长
---- 儿童体操
---- 语音教学
---- 成人教学
---- 微机教学
---- 课外辅导
---- 电务职工培训基地
---- 分局集体性质的天香饭店
---- 练兵
---- 手术
---- 职工浴池
---- 学习无线电知识
---- 乘务员公寓
---- 生活供应车在小站
---- 职工住宅一角
---- 单身宿舍
---- 疗养生活
---- 共商大计
-- 游旅风光
---- 洛阳牡丹
---- 关林
---- 龙门石窑
---- 少林寺塔林秋色
---- 少林寺
---- 白马寺
---- 巩县宋太祖永昌陵
---- 南阳医圣祠
---- 汝州风穴寺
-- 修志工作
---- 修志文电
---- 研讨提高志书质量
---- 编志办公室全体同志合影
目 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铁路建设
-- 第一章线路
---- 第一节 陇海线
------ 一 汴洛铁路
------ 二 商办洛潼铁路
------ 三 陇海铁路
------ 四 旧铁路修复和技术改造
------ 五 电气化工程
---- 第二节 焦枝线
------ 一 概况
------ 二 施工组织
------ 三 基建情况
---- 第三节 洛宜支线
------ 一 建国前
------ 二 建国后
------ 三 线路改造
---- 第四节 孟宝线
---- 第五节 专用线
-- 第二章 桥隧涵
---- 第一节桥梁
------ 一 黑石关桥
------ 二 杨连第桥
------ 三 洛河桥
------ 四 伊河桥
------ 五 汝河桥
------ 六 沙河桥
---- 第二节 立交桥
------ 一 洛孟路立交桥
------ 二 邙岭(纱厂路)立交桥
------ 三 东花坛立交桥
------ 四 巩县立交桥
---- 第三节 隧道
------ 一 概况
------ 二 主要隧道
---- 第四节 涵洞
第二篇 机构设置
-- 第一章 分局成立前
-- 第二章 运输分局时期
-- 第三章 第一次铁路分局时期
-- 第四章 办事处时期
-- 第五章 第二次铁路分局时期
-- 第六章 革命委员会时期
-- 第七章 第三次铁路分局时期
第三篇 运输生产
-- 第一章 行车
---- 第一节 行车组织
------ 一 接发列车
------ 二 调车作业
---- 第二节 行车能力
------ 一 建国前
------ 二 建国后
------ 三 列车编组
---- 第三节 运转乘务
---- 第四节 调度指挥
------ 一 列车调度
------ 二 货运调度
------ 三 客运调度
------ 四 机车调度
------ 五 零篷调度
------ 六 军特调度
-- 第二章 货运
---- 第一节 货运设备
------ 一 设备发展
------ 二 主要货场
------ 三 专用线共用
---- 第二节 物资运输
------ 一 运输政策
------ 二 货源及流向
------ 三 直达运输
---- 第三节 零担货物和集装箱
------ 一 零担货物运输
------ 二 集装箱与集装化运输
---- 第四节 装卸
------ 一 装卸劳力
------ 二 装卸机械
------ 三卸车工作
-- 第三章 客运
---- 第一节 客运组织
------ 一 客运计划
------ 二 发售客票
------ 三 旅客组织
---- 第二节 客运设备
------ 一 站舍
------ 二 站台
------ 三 给水设备
------ 四 栅栏围墙
------ 五 天桥
------ 六 地道和风雨棚
---- 第三节 旅客和行包
------ 一 旅客运输
------ 二 行包运输
---- 第四节 客车运行
------ 一 客车发展
------ 二 客运乘务
---- 第五节 饮食供应
-- 第四章 特种运输
---- 第一节 特殊运输
------ 一 警卫界限
------ 二 组织领导
------ 三 任务部署
---- 第二节 外事运输
---- 第三节 军事运输
------ 一 人员运输
------ 二 物资运输
------ 三 饮食供应
-- 第五章 机务
---- 第一节 机车运用
------ 一 机车
------ 二 乘务
------ 三 操纵与保养
------ 四 热力
------ 五 学先进活动
---- 第二节 机车整备
------ 一 作业程序
------ 二 上煤
------ 三 上水与清灰
------ 四 上砂与油脂发放
------ 五 机车转向
------ 六 软水工作
---- 第三节 机车检修
------ 一 检修能力
------ 二 检修周期
------ 三 检修程序
------ 四 检修质量
---- 第四节 机务设备
------ 一 设备状况
------ 二 管理与维修
---- 第五节 给水电力
------ 一 给水
------ 二 电力
---- 第六节 电气化铁路供电
------ 一 供电段设置
------ 二 供电范围及电源
-- 第六章 车辆
---- 第一节 简况
---- 第二节 客车
------ 一 客车配属
------ 二 客车维修
------ 三 客车乘务
---- 第三节 货车
------ 一 运用维修
------ 二 段修
------ 三 站修
---- 第四节 设备管理
------ 一 三级负责制
------ 二 设备维修
-- 第七章 电务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信号设备
------ 一 信号装置
------ 二 联锁设备
------ 三 闭塞设备
---- 第三节 通信设备
------ 一 通信电线路
------ 二 长途通信设备
------ 三 地区通信设备
------ 四 专用通信设备
------ 五 会议电话设备
------ 六 无线通信设备
------ 七 电报机械设备
---- 第四节 设备管理与检修
------ 一 管理制度
------ 二 检修基地
------ 三 技术资料及固定资产管理
-- 第八章 工务
---- 第一节 线桥设备
------ 一 线路
------ 二 桥隧涵
---- 第二节 线桥维修
------ 一 维修队伍
------ 二 线路维修和大中修
------ 三 桥隧维修
------ 四 养路机械的发展
------ 五 推广先进经验
------ 六 重点工程
------ 七 检查验收
---- 第三节 防洪
------ 一 防洪组织
------ 二 防洪检查
------ 三 水害实录
------ 四 水害工程
---- 笫四节 地亩
------ 一 地亩管理
------ 二 地亩分布
---- 第五节 抗震加固
-- 第九章 房建
---- 第一节 房屋设备
------ 一 生产办公房屋
------ 二 生活房屋
------ 三 其它房屋
---- 第二节 建筑物
------ 一 旅客站台
------ 二 货物站台
------ 三 站名牌
------ 四 风雨棚
------ 五 硬化路面
------ 六 灯光球场
---- 第三节 大修与维修
------ 一 大修
------ 二 维修
------ 三 抗震加固
---- 第四节 建筑机械
---- 第五节 房产管理
------ 一 管理权限
------ 二 住宅分配
------ 三 住宅租金
------ 四 宿舍管理
-- 第十章 工程
---- 第一节 工程施工
------ 一 施工程序
------ 二 新工艺应用
---- 第二节 工程项目
-- 第十一章 安全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安全检查
------ 一 检查方式
------ 二 检查项目
------ 三 检查收效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规章与措施
------ 一 规章制度
------ 二 安全措施
---- 第五节 安全设施
------ 一 机车三项设备
------ 二 道口自动报警
------ 三 喷水防火装置
------ 四 红外线轴温探测
---- 第六节 事故救援
------ 一 救援列车
------ 二 设备与人员
------ 三 救援工作
---- 第七节 事故类别
------ 一 事故统计
------ 二 事故实例
第四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综述
--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 第三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一 职工队伍
------ 二 劳动组织与定员定额
------ 三 劳力调配
---- 第二节 工资和奖励
------ 一 工资
------ 二 津贴
------ 三 奖金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章 计划与统计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计划
------ 一 长期计划
------ 二 年度计划
---- 第三节 统计
------ 一 统计监察
------ 二 竞赛评比
------ 三 专题调查
------ 四 指标考核
-- 第五章 财务
---- 第一节 拨款清算
---- 第二节 运输收入
------ 一 计划
------ 二 进款
------ 三 票据
------ 四 核算
------ 五 检查监督
---- 第三节 运输支出
---- 第四节 固定资产
---- 第五节 流动资金
---- 第六节 专项资金
------ 一 企业奖励基金及利润留成基金
------ 二 大修基金
------ 三 更新改造基金
------ 四 专用基金
-- 第六章 物资
---- 第一节 定额管理
---- 第二节 计划供应
---- 第三节 仓库管理
------ 一 库房状况
------ 二 标准仓库评比
------ 三 仓储定量
---- 第四节 废钢铁回收
---- 第五节 节约能源
------ 一 织组领导
------ 二 能源考核
------ 三 节能活动
------ 四 推广节能新技术
---- 第六节 机械动力设备
---- 第七节 物资监察
-- 第七章 集体企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生产经营
----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五篇 科技教育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学术活动
------ 一 学术讨论
------ 二 学术报告与考察活动
------ 三 召开年会
------ 四 科普活动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一 科技档案
------ 二 文书档案
-- 第二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文化教育
------ 一 职工业校
------ 二 教学
---- 第二节 技术业务教育
------ 一 职工学校
------ 二 电大函授
------ 三 日常培训
-- 第三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一 简况
------ 二 学制与招生
------ 三 教材与课程
------ 四 教学方法
------ 五 教学试验与电化教学
------ 六 思想教育
第六篇 生活卫生
-- 第一章 生活
---- 第一节 食堂
------ 一 成立与发展
------ 二 经营管理
---- 第二节 公寓
------ 一 三门峡西公寓
------ 二 洛阳公寓
------ 三 南阳公寓
------ 四 巩县公寓
------ 五 关林公寓
------ 六 宜阳公寓
---- 第三节招待所
------ 一 建立与发展
------ 二 管理制度
---- 第四节 浴池
---- 第五节 生活供应站
------ 一 沿革
------ 二 经营管理
---- 第六节 托儿所幼儿园
------ 一 建立与发展
------ 二 保教管理
---- 第七节 铁路制服
------ 一 穿着范围
------ 二 发放范围及年限
---- 第八节 铁路乘车证
------ 一 乘车证管理
------ 二 乘车证种类
------ 三 使用乘车证有关规定
-- 第二章卫生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医疗
------ 一 门诊
------ 二 住院部
------ 三 中医
------ 四 医技科室
------ 五 基层医疗组织
------ 六 护理工作
------ 七 医学教育
------ 八 医疗事故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一 爱国卫生运动
------ 二 传染病管理
------ 三 食品与饮水卫生
------ 四 职业病防治
------ 五 站车卫生
------ 六 少儿卫生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一 三废治理
------ 二 烟尘及噪声治理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第七篇 分局党委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分局党委
---- 第二节 分局政治部
-- 第二章 党的中心工作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第三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第三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员发展
------ 一 建国前
------ 二 建国后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三节 整党整风
---- 第四节 评先活动
-- 第四章 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老干部工作
---- 第三节 落实政策
-- 第五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一 形势宣传
------ 二 生产宣传
---- 第二节 理论教育
---- 第三节 通讯报道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一 非党知识分子
------ 二 侨务工作
------ 三 对台工作
--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七章 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
-- 第八章 党校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九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十章 武装人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民兵组织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民兵训练
---- 第五节 征兵与退役
---- 第六节 人防战备
第八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分局工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工人运动
------ 一 工运简况
------ 二 陇海铁路大罢工
---- 第三节 劳动竞赛
---- 第四节 生活保险
------ 一 劳动保险
------ 二 职工困难救济
------ 三 互助储金会
------ 四 “双退”工作
---- 第五节 女工及家属
------ 一 家属工作
------ 二 妇女与儿童保护
---- 第六节 文艺
------ 一 文艺设施
------ 二 文艺活动
------ 三 电影队
---- 第七节 体育
------ 一 体育设施
------ 二 体育组织
------ 三 体育竞赛
---- 第八节 工代会与会员代表会
------ 一 职工代表大会
------ 二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分局团委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节 团代会
第九篇 政法
-- 第一章 政法委员会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保卫
------ 一 治安管理
------ 二 打击犯罪
------ 三 内部保卫
---- 第二节 消防监督
------ 一 简况
------ 二 旅客列车防火
------ 三 货物列车防火
------ 四 义务消防队
------ 五 扑救重大火灾记实
-- 第三章 法院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 严惩经济犯罪
------ 二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 三 刑事审判
------ 四 经济审判
------ 五 复查历史老案
------ 六 审理现案申诉和信访工作
------ 七 法制宣传与综合治理
---- 第三节 建院前案件送审
-- 第四章 检察院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 刑事检察
------ 二 经济检察
------ 三 监所检察及法纪检察
第十篇 基层单位
-- 第一章 直管单位
---- 第一节 车务系统
------ 一 洛阳东站
------ 二 洛阳车站
------ 三 三门峡西站
------ 四 义马车站
------ 五 宝丰车站
------ 六 南阳车站
------ 七 渑池车站
------ 八 巩县车站
------ 九 关林车站
------ 十 洛阳车务段
------ 十一 三门峡车务段
------ 十二 宝丰车务段
------ 十三 南阳车务段
------ 十四 洛阳列车段
------ 十五 装卸管理所
---- 第二节 机辆水供电系统
------ 一 洛阳机务段
------ 二 三门峡西机务段
------ 三 宝丰机务段
------ 四 洛阳车辆段
------ 五 洛阳水电段
------ 六 洛阳供电段
---- 第三节 工务系统
------ 一 洛阳工务段
------ 二 三门峡工务段
------ 三 三门峡西工务段
------ 四 南阳工务段
------ 五 宝丰工务段
---- 第四节 电务系统
------ 一 洛阳电务段
------ 二 三门峡西电务段
------ 三 宝丰电务段
------ 四 南阳电务段
---- 第五节 生活卫生教育公安系统
------ 一 洛阳生活供应段
------ 二 洛阳医院
------ 三 三门峡西医院
------ 四 宝丰医院
------ 五 南阳医院
------ 六 洛阳卫生防疫站
------ 七 教育委员会
------ 八 洛阳公安分局
---- 笫六节 工程房建物资系统
------ 一 洛阳工程队
------ 二 洛阳大修队
------ 三 洛阳建筑段
------ 四 宝丰建筑段
------ 五 汽车运输队
------ 六 洛阳材料厂
------ 七 庙沟采石厂
------ 八 白马寺林场
-- 第二章 段管车站
---- 第一节 三等站
------ 一 上街车站
------ 二 偃师车站
------ 三 新安县车站
------ 四 铁门车站
------ 五 三门峡车站
------ 六 灵宝车站
------ 七 鲁山车站
------ 八 邓县车站
------ 九 宜阳车站
---- 第二节 四等站
------ 一 关帝庙车站
------ 二 荥阳车站
------ 三 汜水车站
------ 四 站街车站
------ 五 黑石关车站
------ 六 回郭镇车站
------ 七 首阳山车站
------ 八 白马寺车站
------ 九 洛阳西车站
------ 十 磁涧车站
------ 十一 英豪车站
------ 十二 观音堂车站
------ 十三 庙沟车站
------ 十四 张茅车站
------ 十五 下交口车站
------ 十六 上交口车站
------ 十七 张家湾车站
------ 十八 五原村车站
------ 十九 阳店车站
------ 二十 焦村车站
------ 二十一 阕乡车站
------ 二十二 故县车站
------ 二十三 豫灵车站
------ 二十四 太要车站
------ 二十五 李屯车站
------ 二十六 员庄车站
------ 二十七 杨文车站
------ 二十八 龙门车站
------ 二十九 龙门南车站
------ 三十 彭婆车站
------ 三十一 伊川车站
------ 三十二 白银坡车站
------ 三十三 汝阳车站
------ 三十四 临汝镇车站
------ 三十 五庙下车站
------ 三十六 王堂车站
------ 三十七 临汝车站
------ 三十八 戎庄车站
------ 三十九 小屯街车站
------ 四十 商酒务车站
------ 四十一 辛集寨车站
------ 四十二 瀼河车站
------ 四十三 草店车站
------ 四十四 交界车站
------ 四十五 分水岭车站
------ 四十六 北召店车站
------ 四十七 南召车站
------ 四十八 九里山车站
------ 四十九 董庄车站
------ 五十 皇路店车站
------ 五十一 闻庄车站
------ 五十二 蒲山店车站
------ 五十三 夏庄车站
------ 五十四 韩堂车站
------ 五十五 穰东车站
------ 五十六 夏集车站
------ 五十七 刁河店车站
------ 五十八 构林车站
------ 五十九 魏集车站
------ 六十 耿坡车站
------ 六十一 邓湖车站
---- 第三节 五等站
------ 一 穆沟车站
------ 二 高河车站
------ 三 贾营车站
------ 四 周岗车站
------ 五 大王营车站
------ 六 油坊车站
------ 七 白行庄车站
------ 八 大栗庄车站
---- 第四节 线路所
------ 一 沙鱼沟线路所
------ 二 安乐村线路所
------ 三 南岗村线路所
------ 四 石佛线路所
------ 五 姚礼线路所
------ 六 安家门线路所
------ 七 杨连第线路所
------ 八 硖石驿线路所
------ 九 贺家庄线路所
------ 十 下庄线路所
------ 十一 川口线路所
------ 十二 秦村线路所
------ 十三 高柏线路所
------ 十四 李村线路所
------ 十五 薛家营线路所
---- 第五节 信号所
------ 一 五九五信号所
------ 二 六零四信号所
------ 三 六二九信号所
------ 四 六三七信号所
------ 五 六七六信号所
------ 六 七四三信号所
------ 七 七八零信号所
------ 八 八零一信号所
------ 九 八零七信号所
------ 十 八一五信号所
------ 十一 九一零信号所
第十一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第一节 工运领导人
------ 游天祥
---- 第二节 英模人物
------ 李进忠
------ 徐五江
------ 彭应怀
---- 第三节 革命烈士
------ 刘明昌
------ 抗美援朝五烈士
-------- 郭玉亭
-------- 张金尧
-------- 杨体钧
-------- 李新民
-------- 秦振修
-- 第二章 名录
---- 第一节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一 国家级
------ 二 省级
------ 三 部级
------ 四 市级
------ 五 局级
---- 第二节 援外
------ 一 抗美援朝
------ 二 援助坦桑尼亚
------ 三 援助赞比亚
------ 四 援助伊拉克
------ 五 援助蒙古
------ 六 援助越南
---- 第三节 当选市(局)级以上会议代表和委员名单
------ 一 当选市(局)以上中共代表大会代表
------ 二 当选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三 当选洛阳市政府、市政协委员
附录
-- 增载大事记
-- 文件选编
-- 主要旅游点简介
后记
修志机构及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