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昭苏县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8
出版时间:
2004年10月
目录
封面
昭苏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昭苏县行政区划图
--
昭苏县地形图
--
亲切关怀
----
2001年7月1O日,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一行到昭苏县检查工作
----
2001年9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自望著名爱国宗教人士
----
2001年6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一行到乌孙肉食制品厂考察
----
2003年12月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兵团司员张庆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兵团副政委买买提明·阿不都
----
2003年12月2日,国家地震局赈灾应急救援司司长徐德诗及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寇大兵赶赴昭苏地震重灾区
--
自然风光
----
夏特河龟石
----
库尔克勒德克瀑布
----
木札尔特冰川
----
昭苏县解放大桥
----
火烧云
----
夏特温泉
----
萨依喀勒高山湖
----
草原石人
----
冰山映花
----
水天一色
----
夏特春景
--
县城新貌
----
中共昭苏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昭苏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昭苏县委员会,中共昭苏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楼
----
昭苏县邮政局
----
昭苏县电信局
----
昭苏县城全景
----
昭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
昭苏县客运站
----
新华书店、粮贸大厦、广电局楼一角
----
县城旧街
----
县城夜景
----
昭苏县广播电视录转台
--
畜牧业
----
伊犁马
----
伊犁种马
----
细毛羊
----
夏牧场
----
温棚育羔羊
----
冬牧场
----
春牧场
----
天山牦牛
----
西门塔尔牛
----
火鸡
----
天山马鹿
----
繁育基地
----
草原牧马
----
人工防雹
----
草原牧鹅
--
农业
----
万顷条田
----
收获
----
油菜基地
----
油葵
----
夏特渠维修工程
----
大棚蔬菜基地
----
优质亚麻
----
昭苏县西水东调水利枢纽
--
林业
----
河谷次生林
----
雪岭云杉
----
多浪沟混交林
----
海棠果
----
汗腾格里山雪莲
--
工业
----
昭苏“碧溪油”油脂公司
----
昭苏县火力发电厂
----
昭苏亚麻制品分公司
----
变电所
----
昭苏县水泥厂
----
玉雕葡萄
----
矿石
----
昭苏县奶制品厂
----
昭苏县煤矿
--
商贸
----
昭苏县内联项目签约仪式
----
中国—哈萨克斯坦在昭苏苏木拜口岸首次过货
----
昭苏县善美商场
----
百货商场
----
草原物资交流会
----
饮食一条街
--
民俗风情
----
哈萨克族婚礼
----
民间社火
----
维吾尔族舞蹈
----
蒙古族舞蹈
----
回族歌舞
----
圣佑庙佛事活动
----
哈萨克族民间刺绣
----
捻线
----
刁羊
--
文物古迹
----
清乾隆勒铭格登山之碑
----
夏特土墩墓
----
洪纳海草石人
----
圣佑庙麒麟佛座
----
红玛瑙虎柄金杯
----
阿克牙孜沟岩画
----
红宝石带盖金罐
----
昭苏县佑庙
--
军民共建
----
抢险救灾
----
界碑
----
军民一家
----
威武之师
----
边防巡逻
--
科教文卫
----
昭苏县第一中学(哈萨克语中学)
----
篮球比赛
----
电脑教学
----
昭苏县卫生防疫站
----
检测病源
----
昭苏天马节
--
修志工作
----
1990年昭苏县地方志编委会成员
----
自治区、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与县史志工作人员
----
1996年0月00日,参加《昭苏县志》评审会成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县域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国界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县前的隶属沿革
----
第二节 建县后的建置沿革
--
第三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县城一昭苏镇
----
第二节 洪纳海乡
----
第三节 阿克达拉乡
----
第四节 乌尊布拉克乡
----
第五节 萨尔阔布乡
----
第六节 喀夏加尔乡
----
第七节 喀拉苏乡
----
第八节 察汗乌苏蒙古族乡
----
第九节 夏特柯尔克孜族乡
----
第十节 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
--
第四章 牧场
----
第一节 天山牧场
----
第二节 阿克牙孜牧场
----
第三节 吐格勒勤布拉克牧场
----
第四节 昭苏羊场
----
第五节 乔伦木图牧场
----
第六节 夏特牧场
--
第五章 驻县单位
----
第一节 兵团驻县单位
----
第二节 新疆军区昭苏军马场
----
第三节 天西林业局昭苏林场
----
第四节 伊犁地区种马场
--
第六章 地名
----
第一节 县名考释
----
第二节 主要地名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质构造及演化
----
第二节 地层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区
----
第二节 丘陵 平原 盆地
----
第三节 沟壑 湖泊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木札尔特冰川
----
第二节 地表水
----
第三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特征及其分布
----
第三节 土壤肥力及障碍因子
--
第六章 动植物和矿藏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三节 矿藏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冰雹
----
第二节 雪灾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霜冻
----
第五节 地震
----
第六节 虫灾
----
第七节 鼠害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人口来源
----
第二节 人口数量
----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文化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职业结构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
第四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哈萨克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蒙古族
----
第四节 柯尔克孜族
----
第五节 维吾尔族
----
第六节 回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境内宗教
----
第二节 宗教管理
第五编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下属机构
--
第二章 牧业生产体制
----
第一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 公私合营牧场
----
第三节 牧业联产承包制
----
第四节 畜牧作价归户
--
第三章 草场资源
----
第一节 高山草甸
----
第二节 山地草甸
----
第三节 山地草甸草原
----
第四节 山地草原
----
第五节 沼泽草甸
--
第四章 草原建设
----
第一节 牧业建设
----
第二节 草场改良
----
第三节 草场保护
----
第四节 牧民生活
--
第五章 畜禽
----
第一节 伊犁马
----
第二节 伊犁挽马
----
第三节 哈萨克马
----
第四节 羊
----
第五节 牛
----
第六节 其他家畜
----
第七节 家禽
----
第八节 养蜂
--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 人畜共患传染病
----
第二节 其他畜禽疾病
第六编 农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农业局
----
第二节 下属机构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及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 减租减息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五节 人民公社
----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农作物种植
--
第四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良种繁育
----
第二节 新技术推广
----
第三节 植物保护
----
第四节 土壤肥料
第七编 农牧业机械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第二章 农牧机具
----
第一节 畜力农具
----
第二节 机械化农牧机具
----
第三节 农牧业运输机械
--
第三章 农牧机械化水平
----
第一节 推广农牧机械技术
----
第二节 农牧机械化程度
----
第三节 管理体制
----
第四节 农机监理
----
第五节 队伍培训
第八编 林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第二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天然森林
----
第二节 河谷次生林
----
第三节 人工造林
----
第四节 果林
--
第三章 林木保护
----
第一节 林木破坏状况
----
第二节 护林防火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第九编 水利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水电局
----
第二节 下属机构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农区水利工程
----
第二节 牧区水利工程
----
第三节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三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防洪
----
第二节 抗旱
--
第三章 水力发电
----
第一节 水电建设
----
第二节 水电管理
第十编 屯垦
--
第一章 近代屯田
----
第一节 军屯
----
第二节 民屯
--
第二章 新中国的屯垦事业
----
第一节 农四师昭苏管理处
----
第二节 农垦团场
第十一编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经营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二章 工业类别
----
第一节 电力工业
----
第二节 煤炭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食品工业
----
第五节 缝纫针织业
----
第六节 金属制品业
----
第七节 木器业
----
第八节 印刷业
----
第九节 建筑业
----
第十节 毛纺织业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第十二编 商业 供销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私营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及集体商业
----
第四节 商品购进
----
第五节 商品销售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二章 供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四节 废品回收
----
第五节 供销管理
--
第三章 畜产品收购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收购政策
----
第三节 销售政策
----
第四节 生产经营
----
第五节 边贸
第十三编 粮油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征购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票证管理
--
第三章 粮油贮储
----
第一节 粮仓建设
----
第二节 粮食保管
----
第三节 粮油检验
----
第四节 粮油调拨
--
第四章 粮食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
第四节 食品加工
第十四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运输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报刊订阅、发行
第十五编 财政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监督和财务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税
----
第三节 牧业税
----
第四节 农业税
第十六编 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昭苏县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昭苏县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昭苏县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昭苏县支行
--
第二章 金融业务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外汇
----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
第三章 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信用社业务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保险业务
第十七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昭苏镇状况
----
第二节 房屋建设
----
第三节 街道建设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五节 供水排水
----
第六节 供热建设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住房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饮水
----
第四节 农村“五好”建设
--
第四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地产管理
第十八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执行与检查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综合经济统计
----
第三节 专项调查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价政策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第四节 价格形式
----
第五节 监督检查
----
第六节 市场价格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业务
--
第五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度量衡管理
--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个体经营管理
----
第五节 合同管理
----
第六节 经济检查
第十九编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昭苏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党员队伍
----
第三节 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党的工作
----
第五节 重大政事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昭苏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团体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群众团体
第二十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昭苏设治局
----
第二节 昭苏县政府
----
第三节 昭苏县人民政府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历届政协全委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二十一编 民政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政业务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
第四节 经费支拨
--
第二章 优抚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第三节 伤残抚恤
----
第四节 烈士褒扬
--
第三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救济
--
第四章 扶贫
--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五保护供养
----
第二节 敬老院供养
----
第三节 残疾人工作
--
第六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 集体移民安置
----
第三节 自流人员安置
--
第七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婚姻法的宣传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公墓
第二十二编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
第四节 技术培训
----
第五节 劳动安全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干部结构
----
第四节 编制管理
--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
第一节 工资制度
----
第二节 职工福利
第二十三编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侦察破案
----
第六节 消防
----
第七节 劳改、监管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三章 法院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复查甄别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律师工作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人民调解
第二十四编 军事
--
第一章 军队组织
----
第一节 清代驻军
----
第二节 民国军队
----
第三节 新中国军队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征兵
----
第二节 安置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与发展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民兵活动
--
第四章 边防
----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边防管理
----
第二节 新中国边防管理
--
第五章 兵事
----
第一节 格登山之战
----
第二节 夏特伏击战
----
第三节 平息伊得勒斯叛乱
--
第六章 群众工作
----
第一节 拥政爱良
----
第二节 军民共建
第二十五编 边务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边境治安
--
第三章 苏联违约侵占地
----
第一节 昭苏9号、10号界碑争议区
----
第二节 昭苏7号界碑争议区
第二十六编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措施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师资
----
第二节 教材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沿革
----
第二节 教师、学生
----
第三节 课程设置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师、学生
----
第四节 思想教育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成人高等教育
----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
第三节 成人初等教育
第二十七编 科学 技术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科技网络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考察
----
第二节 科技推广
----
第三节 科技普及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第二十八编 卫生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医疗队伍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设备
----
第二节 中医医疗
----
第三节 西医医序
----
第四节 民间医生及偏方
----
第五节 医疗制度
--
第三章 传染病、地方病
----
第一节 急性传染病
----
第二节 地方病
----
第三节 寄生虫病
----
第四节 其他疾病
--
第四章 防疫 保健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计划免疫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五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卫生制度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第二十九编 文化 体育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表演活动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第四节 文学创作
----
第五节 民间文学
--
第二章 图书 档案
----
第一节 图书发行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 档案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管理
----
第二节 传统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竞技运动
第三十编 广播 电视 电影
--
第一章 广播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广播技术
----
第三节 采编
----
第四节 语种、节目及时间
----
第五节 8113中波转播台
--
第二章 电视
----
第一节 电视台
----
第二节 电视播映
----
第三节 地面接收站
----
第四节 管理维修
----
第五节 节目编辑
----
第六节 节目语言
--
第三章 电影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电影放映
第三十一编 文物 古迹 名胜
--
第一章 文物
----
第一节 文物管理
----
第二节 文物调查
----
第三节 出土文物
--
第二章 古迹
----
第一节 古建筑物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草原石人
--
第三章 名胜
----
第一节 夏特风景区
----
第二节 阿克牙孜沟风景区
----
第三节 库尔库勒得克瀑布
第三十二编 方言 谚语 歇后语
--
第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发音差异
----
第二节 地方方言
--
第二章 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 谚语
----
第二节 歇后语
第三十三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那逊
----
伊得勒斯·奴尔巴衣斯
----
库尔曼江
----
李明庆
----
苏振起
----
旦德尔
----
江明·道尔吉
----
乔登·阿拉西
----
维拉迪米尔·尼古拉衣维奇·孜缅科
----
吾图那生
--
第二章 人物事迹
----
张齐
----
毕布努尔
----
热洪拜
----
尤长荣
----
达吾提·塔什
--
第三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1989~2000年大事记
--
二、1989~200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三、人物表
--
四、古诗文选
修志始末
《昭苏县志》编审机构及人员
--
第一届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1987年)
--
第二届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8~1990年)
--
第三届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0~1996年)
--
第四届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6~1998年)
--
第五届昭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2000年)
--
《昭苏县志》编纂人员
--
《昭苏县志》各专业志撰稿人
《昭苏县志》审定验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