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志 下卷

黄南州志 下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黄南藏族自治州政治、文化、科技、卫生、民俗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09月

目录

封面
黄南藏族自治州志 下卷
图片
-- 肉食市场摊点
-- 农民用上了电炉
-- 平整土地
-- 向妇女进行政策宣传
-- 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贫苦牧民在控诉
-- 进行阶级教育
--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第一次进行集体收益分配,图为基层干部正在结算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给夏日仓的任命通知书
-- 黄南州委副书记冷巴代表州委慰问基层老干部
-- 1975年泽库县路线教育工作队出发赴基层
-- 黄海藏族自治州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 1953年4月,剿匪部队追剿马元祥股匪
-- 首届妇代会
-- 省委书记田成平视察黄南州时,州委书记多杰热旦正在现场汇报
--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古嘉赛和黄南州政协副主席尕布藏在州政协会议上亲切交谈
-- 1978年10月举行建州25周年庆祝活动
-- 人民解放军剿匪骑兵部队整队奔赴战场
-- 民兵巡逻
-- 驻军部队进行军事训练
-- “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仁县加毛小学校长卡毛先,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 藏族学生课外阅读
-- 黄南州卫校教师为学生授课
-- 藏族女学生喜读课文
-- 医务人员深入帐房为牧民看病
-- 培训赤脚医生
-- 百米冲刺
--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每年举办那达慕大会、图为赛马
-- 藏医为群众诊脉
-- 藏族舞蹈
-- 科普宣传
-- 放映员正在放映电影
-- 业余演出
-- 藏族妇女个体经营的藏文书店
-- 纪念建党66周年歌咏比赛大会
-- 夏吾才让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技精湛
-- 左图为大师正在作画
-- 面具
-- 绘制壁画
-- 蒙古族青年在群众集会上演唱民族歌曲
-- 藏族歌手唱民歌“拉伊”
-- 藏族狮舞
-- 赞毛龙鼓舞
-- 寺院僧人正在跳“欠姆”舞
-- 壁画
-- 刻制经文印版
-- 塑佛像
-- 制做堆绣唐卡
-- 隆务寺
-- 十世班禅大师视察热贡艺术馆
-- 佛协、伊协第二届代表大会主席台
-- 隆务寺大经堂佛像
-- 和日石经垛
-- 安多地区最大的佛塔郭麻日佛塔
-- 隆务大寺僧众举行法会
-- 穆斯林群众做礼拜
-- 迎接新娘
-- 土族妇女服饰
-- 麻巴地区藏族妇女服饰
-- 麻巴地区藏族妇女服饰
-- 隆务地区藏族妇女服饰
-- 河南蒙古族男装服饰
-- 河南蒙古族妇女服饰
-- 农历五月十三日祭俄博
-- 六月会舞蹈场面
-- 年都乎村土族每年11月20日演出於菟舞
-- 农区民居
-- 蒙古包
-- 帐篷
-- 河南蒙古和硕特前首旗、南右中旗和土尔扈特南前旗扎萨克印
-- 河南蒙古和硕特前首旗扎萨克印、印文译文为“管理青海南部前首旗扎萨克印”
-- 半山文化陶罐
-- 元代铜币
-- 明代造大炮
-- 1983年出土于年都乎拉卡村的卡约文化陶器
-- 贾勇 书
-- 吴友文 书
-- 张济 书
-- 《黄南州志》复审会与会人员合影
-- 《黄南州志》编委会部分编委合影
-- 《黄南州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合影
目录
第二十编党派 群团
-- 第一章国民党三青团
---- 第一节国民党
---- 第二节三青团
---- 第三节其他社团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重要工作会议
-- 第三章党务工作
---- 第一节组织工作
---- 第二节宣传工作
---- 第三节统战工作
---- 第四节纪律检查
---- 第五节来信来访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联
---- 第四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贫下中农(牧)协会
第二十一编政 权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三章政府
---- 第一节国民政府
---- 第二节州人民政府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
-- 第四章政协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委员会议
---- 第三节参政议政
第二十二编民 政
-- 第一章基层政权
---- 第一节选举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救济
---- 第二节扶贫
---- 第三节救灾
-- 第三章优抚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安置
-- 第四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供养五保护
---- 第二节扶助残疾
---- 第三节收容 遣送
---- 第四节烈士陵园
-- 第五章移民安置
---- 第一节支边青年的安置
---- 第二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三节移民安置
-- 第六章边界管理
---- 第一节边界现状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第七章婚姻登记
第二十三编政 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四节公安保卫
---- 第五节群众监改
---- 第六节看守所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复查纠错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律师事务
---- 第三节公证事务
---- 第四节人民调解
---- 第五节法制宣传教育
第二十四编劳动人事
-- 第一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编制
---- 第二节干部来源
---- 第三节干部结构
---- 第四节职称评定
---- 第五节干部调配
---- 第六节干部培训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用工形式
---- 第三节精简职工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三章工资
---- 第一节工资制度
---- 第二节工资调整
---- 第三节其他工资
---- 第四节津贴
---- 第五节补贴
-- 第四章劳保福利
---- 第一节劳动保险
---- 第二节福利
-- 第五章机构
---- 第一节人事
---- 第二节劳动
第二十五编军 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保安区
---- 第二节军分区
---- 第三节县、乡人民武装部
---- 第四节州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团
---- 第二节警察队
---- 第三节部落武装
---- 第四节州、县武装警察
-- 第三章驻军
---- 第一节历代王朝驻军
----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
---- 第三节共和国时期驻军
-- 第四章兵制
---- 第一节募兵拔兵
---- 第二节义务兵役制
---- 第三节义务兵 志愿兵
---- 第四节预备役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政治工作
---- 第四节民兵武器
---- 第五节作战 执勤
---- 第六节生产建设
-- 第六章拥政爱民
---- 第一节建政拥政
---- 第二节支援地方建设
---- 第三节抢险救灾
---- 第四节军民共建
-- 第七章兵事
---- 第一节历代王朝兵事
---- 第二节镇压人民抗暴斗争
---- 第三节剿匪与平叛
第二十六编教 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普通初等教育
---- 第二节普通中等教育
-- 第二章民族教育
---- 第一节民族小学教育
---- 第二节民族中学教育
---- 第三节民族教育办学形式
-- 第三章学制与教学
---- 第一节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德育教育
---- 第三节体育和卫生教育
---- 第四节教学改革
-- 第四章师资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牧民扫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自学考试
---- 第四节职业技术教育
-- 第六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行政管理与教研机构
---- 第二节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七章教育投入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第二节基建及设施
第二十七编文 化
-- 第一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音乐
---- 第二节舞蹈
---- 第三节藏戏
---- 第四节民间工艺
-- 第二章民间文学
---- 第一节民间诗歌
---- 第二节神话 传说
---- 第三节故事
---- 第四节谚语 谜语 歇后语
---- 第五节三套集成
-- 第三章创作文学
-- 第四章文史著作
---- 第一节史志 注疏
---- 第二节历算 医学
---- 第三节文字 文论
---- 第四节地方史志
-- 第五章热贡艺术
---- 第一节“热贡艺术”名称由来
---- 第二节热贡艺术与藏传佛教
---- 第三节热贡艺术的渊源发展
---- 第四节精品简介
-- 第六章美术 摄影 书法
---- 第一节美术
---- 第二节摄影
---- 第三节书法
-- 第七章文艺活动
---- 第一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节传统文娱活动
---- 第三节专业文艺表演
-- 第八章电影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九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馆藏图书
-- 第十章档案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档案管理
-- 第十一章文物 古迹 名胜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古迹
---- 第三节名胜
-- 第十二章文化单位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文化事业单位
第二十八编医药卫生
-- 第一章公共卫生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急性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慢性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卫生监督
-- 第三章妇幼卫生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女劳动保护
---- 第三节妇女病防治
---- 第四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医疗服务
---- 第一节医疗制度
---- 第二节乡村医疗
-- 第五章藏医中医
---- 第一节人材培养
---- 第二节诊断医疗
---- 第三节医治用药
---- 第四节藏药
---- 第五节中医
-- 第六章医药
---- 第一节制药
---- 第二节药品经营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七章卫生行政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人事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 第四节卫生医疗单位
第二十九编科技体育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科技活动
---- 第三节科技管理
---- 第四节科研成果
---- 第五节地震监测
---- 第六节气象工作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民族体育
---- 第五节训练与竞赛
第三十编民 族
-- 第一章古代民族
---- 第一节西羌
---- 第二节吐谷浑
---- 第三节吐蕃
-- 第二章近代民族
---- 第一节藏族
---- 第二节蒙古族
---- 第三节汉族
---- 第四节土族
---- 第五节回族
-- 第三章民族迁徙
---- 第一节保安族东迁
---- 第二节藏族北迁
-- 第四章民族工作
---- 第一节民族工作机构
---- 第二节民族工作
第三十一编宗 教
-- 第一章教派
---- 第一节苯教
---- 第二节藏传佛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道教
---- 第五节基督教
-- 第二章寺院分布
---- 第一节藏传佛教寺院
---- 第二节苯教寺院
---- 第三节伊斯兰教寺院
-- 第三章宗主寺
---- 第一节隆务寺
---- 第二节拉莫德钦寺
-- 第四章寺院制度
---- 第一节僧侣组织
---- 第二节行政管理制度
---- 第三节寺院教育和学位制度
---- 第四节戒律与教规
-- 第五章寺院经济
---- 第一节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第二节以寺养寺
-- 第六章寺院建筑
---- 第一节经堂与佛殿
---- 第二节囊欠与僧舍
---- 第三节佛塔与经轮
---- 第四节印经院与厨房
-- 第七章宗教仪轨
---- 第一节藏传佛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八章宗教工作与宗教改革
---- 第一节宗教工作
---- 第二节宗教改革
---- 第三节宗教协会
第三十二编民 俗
-- 第一章藏族习俗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第二节社会习俗
---- 第三节岁时习俗
---- 第四节人生仪礼
---- 第五节丧葬仪礼
---- 第六节禁忌
-- 第二章蒙古族习俗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第二节社会习俗
---- 第三节岁时习俗
---- 第四节人生仪礼
---- 第五节丧葬仪礼
-- 第三章回族习俗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第二节社会习俗
---- 第三节岁时习俗
---- 第四节人生仪礼
---- 第五节丧葬仪礼
---- 第六节禁忌
-- 第四章汉族习俗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第二节婚嫁丧葬
第三十三编方 言
-- 第一章藏语方言
---- 第一节文字
---- 第二节方言
---- 第三节谚语
-- 第二章蒙古语
-- 第三章土语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 第四章吴屯语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语法
-- 第五章汉语
---- 第一节保安方言
---- 第二节康杨方言
第三十四编人民生活
-- 第一章农民生活
-- 第二章牧民生活
-- 第三章城镇居民生活
第三十五编人 物
-- 一、人物简介
---- 喇钦.贡巴饶赛
---- 端智仁钦
---- 噶丹嘉措
---- 扎巴嘉措
---- 察罕丹津
---- 罗桑丹贝尼玛
---- 夏嘎巴
---- 久哲切洋多杰
---- 根敦群佩
---- 王荣
---- 程勒
---- 洛桑隆朵丹贝坚参
---- 项谦
---- 马俊德
---- 郭智
---- 看本
---- 九麦索南木
---- 赛池
---- 扎西才让
---- 窦钧
---- 洛桑谢日布
---- 格勒嘉措
---- 阿卡尼玛
---- 多日吉
---- 更登
---- 雷振中
---- 罗桑成勒隆朵嘉措
---- 陈承银
---- 戳洛
---- 拉加
---- 扎喜才让
---- 王林平
---- 阿米
---- 李佛保
--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西路红军战士名录
-- 四、高级技术职称名录
第三十六编附 录
-- 一、重要文献辑存
-- 二、地方法规
-- 三、封诰碑文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