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山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8
出版时间:
1991年08月
目录
封面
洞庭东山志
版权页
图片
--
题词一
--
题词二
--
题词三
--
题词四
--
题词五
--
题词六
--
题词七
--
叶潞渊 篆
--
东山镇图
--
太湖风光
--
东山镇一角
--
东山实验小学教学楼
--
东山新农村
--
①杨梅
--
②银杏
--
③白沙枇杷
--
④桔子
--
东山三山板壁峰
--
轩辕宫
--
启园(席家花园)
--
东山紫金庵的古塑罗汉
--
东山雕花楼的雕刻
--
东山仙人石远跳明代建筑群
--
明代明善堂砖雕
--
采莼菜
--
东山渔港
--
太湖捕捞
--
太湖残鱼(大银鱼)
--
银鱼
--
大闸蟹
--
陈皮大王、王中王话梅
--
东山特产果品(样品)
--
东工业品:亚美珍珠霜等系列化妆品和七叶牌D505聚醋酸乙烯乳液及各种涂料产品
--
东山刺绣工艺产品
--
叶潞渊画的枇杷
--
秦学研画的老虎
--
祁开来画的湖山胜景图
长江三角洲乡镇志丛书编辑委员会
长江三角洲乡镇志丛书编者献辞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卷 建置 地理 人口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城镇 农村
----
第一节 城镇
----
第二节 农村
--
第三章 自然地理 人口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人口
第二卷 农副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田 圩子
----
第二节 作物品种与产量
----
第三节 农村专业户
--
第二章 果树
----
第一节 栽培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果区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茶
----
第一节 茶树种植
----
第二节 碧螺春
----
第三节 炒青
--
第四章 绿化造林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场圃
--
第五章 水产
----
第一节 水生动物
----
第二节 水生植物
----
第三节 水禽
--
第六章 蚕桑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农田水利工程
----
第二节 山区水利工程
----
第三节 水利管理
第三卷 工业 交通 财贸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镇办工业
----
第二节 村办工业
----
第三节 校办工业
----
第四节 县办工业
----
第五节 电力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交通管理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公路运输
----
第四节 水路
----
第五节 码头
----
第六节 桥梁
----
第七节 运输工具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业务
----
第二节 投递邮路
----
第三节 电话 电报
--
第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系统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镇办及其他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个体商业
------
附:历史上的东山商人
--
第五章 金融 保险 财税
----
第一节 银行 信用社
----
第二节 保险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税务
--
第六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七章 房地产管理、建筑业
----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二节 建筑业
第四卷 党政 社团
--
第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东山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东山组织
--
第二章 政权 政府
----
第一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东山镇人民政府
----
第三节 政府机构沿革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
第六节 其他组织
第五卷 军事 政法 民政
--
第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历代驻防
----
第二节 重大战事
--
第二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审判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安置 社会福利
----
第二节 公墓
----
第三节 其他
第六卷 科教 文卫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民间科技组织
----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
----
第四节 出国考察交流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书院
----
第二节 学校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节 经费
----
第五节 捐资兴学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民间文化艺术
----
第三节 业余文艺团体
----
第四节 山歌、民谣
----
第五节 著述 金石
----
第六节 刊物
----
第七节 族谱
------
附:在东山拍摄的电影、电视片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五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医疗保健机构
----
第二节 医药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七卷 名胜旅游
--
第一章 风景名胜
----
第一节 名胜 景点
----
第二节 园林
----
第三节 泉石
--
第二章 历史古迹
----
第一节 古宅第
----
第二节 古村、古街
----
第三节 古道、古桥梁
----
第四节 遗迹、坊表、古木
----
第五节 寺庵庙祠
----
第六节 墓葬
--
第三章 三山岛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
第二节 旅游胜地
--
第四章 旅游
----
第一节 风景文物保护管理
----
第二节 旅游服务
----
第三节 国际友好人士访游东山
第八卷 风俗 方言
--
第一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新风尚
----
第二节 历年县级文明单位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婚丧喜庆 慰病 造房
----
第三节 渔民习俗
----
第四节 饮食 服饰
----
第五节 氏族义庄
--
第三章 方言 谚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第九卷 人物
--
第一章 英雄模范人物
----
第一节 传记
------
徐梁
------
徐景颜
------
施福森
------
刘鸣
----
第二节 烈士英名录
----
第三节 历年县以上先进模范人物名录
--
第二章 历代人物
----
第一节 传记
------
席温
------
叶梦得
------
叶德新
------
吴泰一
------
翁笾
------
吴惠
------
施槃
------
吴天(衳)
------
贺元忠
------
王鏊
------
严经
------
黄训
------
张本
------
殿训
------
孔贞行
------
葛一龙
------
席靖樊
------
金汝鼐
------
吴有性
------
席本桢
------
路振飞
------
叶松
------
金砺
------
翁澍
------
席启寓
------
王世琛
------
吴庄
------
吴莱庭
------
金友理
------
严荣
------
刘恕
------
钮树玉
------
叶廷琯
------
顾春福
------
王瑬
------
徐春帆
------
郑言绍
------
严良勋
------
王颂蔚
------
叶梦熊
------
王仁俊
------
叶翰甫
------
朱鉴塘
------
叶庆敦
------
席锡蕃
------
叶仲嘉
------
朱献淮
------
朱穰丞
------
贺照山
------
郑泽南
------
张知筀
------
席启荪
------
陆澹安
------
陆耀岩
------
严家炽
------
席守愚
------
叶乐天
------
金锡之
------
刘云
------
王季绪
------
厦桐生
------
严宇丞
------
朱润生
------
唐人
------
沈莱舟
------
叶又新
------
殿勤
----
第二节 明清进士及官员名录
第十卷 丛录
--
第一章 宗教
--
第二章 会馆
--
第三章 民间传说
----
第一节 掌故
----
第二节 逸闻
----
第三节 记异
----
第四节 杂记
----
第五节 民间故事
--
第四章 诗文
----
第一节 集文
----
第二节 集诗
大事记
编后记
《洞庭东山志》编著人员名录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