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乡志》上限一九一一年,下限一九八八年(自然地理,建置沿革,文化、文物古迹不受此限).根据详近略远,详今略古的原则,编纂的重点是建国以后的三十八年。
二、《乡志》对人对事一概秉笔直书,直称其姓名,写其事实。
目录
封面
序言
编辑说明
永丰乡村的建置沿革图
永丰乡人民政府合作化时期
图片
--
永丰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址
--
永丰乡政府大院
--
永丰乡南郊小学校新址
--
永丰乡敬老院新址
--
永丰乡建筑工程公司办公楼
--
成都华西农药厂址
--
成都神仙树锅炉厂
--
李家钰烈士之墓
--
潘公仲三之墓
--
龙爪堰
--
永丰乡行政区域图
目录
第一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建置
------
一 永丰乡建置考
------
二 永丰乡的建置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建置
------
一 永丰乡建置沿革
------
二 永丰乡、村,组建置变化情况
第二篇 政治
--
第一章 永丰乡、乡村政权设置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乡、村政权设置和人事更选
------
一 乡、村政权设置
------
二 乡、村政权的主要人事更迭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乡、村政权设置和人事更迭
------
一 永丰乡政权的设置
------
二 永丰乡历届人代会纪要
------
三 永丰乡历届政权主要干部更迭序列
------
四 永丰乡以下,村一级干部名单
--
第二章 永丰乡的武装组织
----
第一节 解放后永丰乡武装组织的概况
----
第二节 永丰乡历任武装委员、部长更迭情况
--
第三章 公安、政法,民政
----
第一节 永丰派出所
----
第二节 永丰法庭
----
第三节 民政
------
一 永丰敬老院
--
第四章 党、团、群组织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一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党、团、妇组织
------
一 中共永丰乡委员会组织史
------
二 中国共严主义青年团
------
三 水丰乡妇女联合会的发展及现状
--
第五章 主要政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主要政事
------
一 征粮工作和“四大运动”
------
二 土地改革
------
三 “统购统销”
------
四 农业合作化运动
------
五 人民公社化运动
------
六 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
------
七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九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三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区域概况
----
第一节 区域位置和地形、地势
----
第二节 渠系
----
第三节 人口、面积、民族
------
一 人口
------
二 面积
------
三 民族
--
第二章 土壤和土地利用
----
第一节 土壤
------
一 水稻土
------
二 旱作土
----
第二节 土地利用
--
第三章 气象
----
第一节 气侯特点及温度、雨量
------
一 气温
------
二 雨量
----
第二节 自然灾害
--
第四章 牲畜、禽、植物
----
第一节 家禽、家畜
----
第二节 植物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概况
----
第二节 主要作物及栽培技术
--
第二章 建国后的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
----
第三节 农作物种类和产量
------
一 种类的演变
------
二 作物面积产量
--
第四章 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发展
----
第一节 农业机械管理站的发展
----
第二节 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数量
--
第五章 农田、水利建设
----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节 渠系改造
--
第六章 兽防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兽防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兽防工作
------
一 永丰乡兽防站的沿革
------
二 兽防工作和任务
第五篇 工业、交通、财贸、邮电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业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工业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 川藏公路
------
二 成都市一环城公路
------
三 永丰路
------
四 永丰至石羊公路
------
五 乡村公路及机耕道
----
第二节 桥梁
------
一 高升桥
------
二 广福桥
------
三 元通桥
--
第三章 财贸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商业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商业
------
一 永丰供销合作社
------
二 水丰场合作店
----
第三节 永丰经营站
----
第四节 永丰乡粮油管理站
----
第五节 金融
------
一 永丰营业所
------
二 成都市农业银行永丰信用社
----
第六节 财税
------
一 永丰税务所
------
二 永丰乡财政所
--
第四章 邮电
第六篇 教育、卫生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及学校状况
----
第二节 建国后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永丰乡扫盲成人教育情况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医药卫生和传染病
------
一 医药卫生状况
------
二 流行病和传染病
----
第二节 建国后医药卫生的发展
------
一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卫生院的沿革和历任院长名单
------
三 农村医疗站
------
四 爱国卫生运动
------
五 血防工作
------
六 预防接种及免疫情况
------
七 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篇 文化、文物、古迹
--
第一章 民国期间的文化活动
----
一 龙灯
----
二 烧花
----
三 庙会
----
四 围鼓
--
第二章 建国后的文化活动
----
第一节 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
第二节 永丰乡文化站
----
第三节 永丰电影队
----
第四节 永丰乡广播站
----
第五节 书画
--
第三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墓葬
------
一 战国墓
------
二 燃灯寺两座汉墓
------
三 新光村明墓
------
四 武侯村墓
------
五 肖家河村墓
----
第二节 近、现代墓
------
一 李家钰将军墓
------
二 起义将领潘文华之墓
----
第三节 古迹
------
一 龙爪堰
第八篇 人物
--
第一章 革命烈士
----
第一节 烈士
第九篇 辖区单位、人口、房地产
--
第一章 单位、人口、房地产状况
----
第一节 房地产普查情况
----
第二节 单位人口、房屋使用土地情况表
----
第三节 一九八五年人口状况统计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