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石滓乡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2
目录
封面
序言
凡例
编辑《石滓乡》工作人员名单编纂领导小组
石滓乡地图
《石滓乡志》勘误表
目录
图片
--
下图:石滓乡志领导小组及编写人员
--
左图:石滓乡党政工作人员
--
右图:大洪河岸边未家寨前巨大的古树
--
下图:石滓乡河西新建街道
第一篇建置沿革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清代
--
第三章 民国
--
第四章 建国以后
----
第一节乡
----
第二节大队、生产队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 疆域
--
第二章 山脉河流
--
第三章 土壤
--
第四章 气候
--
第五章 生物
----
第一节动物
----
第二节植物
--
第六章 矿藏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八章 人口民族
第三篇农业
--
第一章 自然条件及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建国前的农业
--
第三章 建国后的农业管理体制
--
第四章 变革与调整生产关系
----
第一节互助组
----
第二节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三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农业学大寨
----
第六节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五章 农业(种植业)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用材林
----
第二节经济林
----
第三节竹林
--
第七章 畜牧业
----
第一节生猪
----
第二节耕牛
----
第三节家禽及其他
----
第四节畜牧兽医组织
--
第八章 渔业
--
第九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果园
----
第二节茶场
----
第三节养蚕
----
第四节药材
----
第五节编织
--
第十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水利建设
----
第二节大鱼箭水电站
----
第三节机电提灌站
----
第四节改田改土
--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化
--
第十二章 沼气与高温窖
----
第一节沼气
----
第二节高温大屋窖
--
第十三章 人民活生显著改善
第四篇工业和社队企业
--
第一章 建国前的手工业
--
第二章 建国前的工业
----
第一节铁厂
----
第二节煤厂
----
第三节碗厂
--
第三章 建国后的国营工业
----
第一节石滓钢铁厂
----
第二节协力碗厂
----
第三节煤厂
--
第四章 建国后的社队企业
----
第一节社队煤厂
----
第二节铁器组
----
第三节土陶厂
----
第四节砖瓦窑
----
第五节玻纤厂
----
第六节酒厂
----
第七节面房
--
第五章社队企业管理机构
第五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建国前的船运
----
第二节乡村石板路
----
第三节建国后的交通
----
第四节桥梁
--
第二章 邮电
第六篇财贸金融
--
第一章 建国前的财贸金融
----
第一节 赋税
----
第二节 贸易
----
第三节 借贷
--
第二章 建国后的财贸金融
----
第一节财政
----
第二节商业
----
第三节粮食
----
第四节农村金融
第七篇政治
--
第一章 建国前的政治
----
第一节乡政权机构
----
第二节乡民代表会
----
第三节匪盗成灾
----
第四节兵挠成患
----
第五节服劳役、派壮丁
--
第二章 建国后的政治
----
第一节 征粮剿匪
----
第二节 减租退押、清匪反霸
----
第三节 抗美援朝
----
第四节 土地改革
----
第五节 三反五反
----
第六节 一化三改造
----
第七节 镇反、肃反、整风、整社
----
第八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
第九节 反右倾
----
第十节 恢复国民经济
----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三节 粉碎“四人帮”
----
第十四节 历史的伟大转折
--
第三章 党政群团
----
第一节 政权机构
----
第二节 乡人代会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
----
第四节 群众团体
----
第五节 国民党、三青团
----
第六节 治安和民政
----
第七节 人民武装
----
第八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八篇文化教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文化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文化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建国前的教育
----
第二节建国后的教育事业
第九篇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建国前的医卫事业
----
第二节建国后的医卫事业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活动
----
第二节农村业余体育活动
第十篇社会
--
第一章社会组织
----
第一节哥老会
----
第二节行会
----
第三节清明会
----
第四节宗教
--
第二章旧风陋习
----
第一节婚嫁、丧葬、祝寿
----
第二节民间节日
----
第三节陋习禁忌
----
第四节衣著服饰
--
第三章社会新貌
----
第一节社会福利
----
第二节新风尚
----
第三节新节日
----
第四节服饰、建筑
----
第五节谚语
第十一篇杂记
--
第一章人物
----
第一节建国前的人物
------
包永才
------
包国佐
------
包克让
------
包祖胥
------
包晓南
----
第二节知识分子
----
第三节革命烈士
----
第四节先进人物
----
第五节高龄老人
--
第二章杂记
----
第一节新建场镇
----
第二节古寨古树
----
第三节奇异现象
第十二篇大事记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