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地区水利志

汉中地区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汉中市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概况,水旱灾害、水利工程、水产等。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4年07月

目录

封面
汉中地区水利志
汉中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汉中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汉中地区水利志编辑人员
图片
-- 汉中地区行政区划简图
-- 石门水库
-- 石门水库大孔口泄洪
-- 石门水库东干渠沥水沟渡槽
-- 汉惠渠渠首
-- 石门水库南干渠(原褒惠渠)渠首
-- 湑惠渠西干渠进水、冲刷闸
-- 渠首闸门启闭机 左:手摇式(已淘汰) 右:电动式
-- 红寺坝水库
-- 红寺坝水库溢洪道橡胶坝
-- 南湖风光——强家湾水库
-- (氵党)河水库
-- 南沙河水库
-- 引酉总干渠王河桥式倒虹
-- 西乡堰口水轮泵站
-- 板凳堰电站
-- 乱水泉电站拱坝
-- 南沙河电站机房
-- 田园风光
-- 渠道衬砌
-- 石坎梯地
-- 梯地茶园
-- 渠道绿化
-- 网箱养鱼
-- 收获
-- 汉江河堤
-- 勉县温泉乡郭家湾村防氟改水
-- 西乡县城南河堤“铁牛镇水”(清代铸)
-- 1981年8月22日,汉江洪水通过汉江大桥
-- 杨静仁副总理亲切慰问灾民
--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石刻
-- 古山河堰遗址
-- 古山河堰渠堤夯痕遗迹
-- 五门堰堰头引水口
-- 民国三十年(1941),时任陕西省主席蒋鼎文题 汉惠渠名
-- <汉惠渠碑记>蒋鼎文撰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 汉中地区1950~1985年水利建设投资、投劳及完成土石方统计表
汉中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图
第一篇自然概况
-- 第一章地理环境
---- 汉中地区各县(市)面积统计表
---- 第一节地貌地质
------ 一、地貌
-------- 汉中地区流域地貌类型面积表
------ 二、地质
---- 第二节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 第三节气候特征
------ 一、气候
-------- 汉中地区各县气象站历年气温特征值统计表
-------- 汉中地区各县气象站初、终霜期及无霜期表
------ 二、降水
-------- 汉中地区各县重点雨量站年降水量特征值统计表
-------- 汉中地区各类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表
------ 三、蒸发
-- 第二章江河水系
---- 第一节水系分布
------ 汉中地区汉江、嘉陵江支流流域面积分级统计表
---- 第二节河流特征
------ 汉江水系
------ 嘉陵江水系
-------- 汉中地区主要河流特征值表
---- 第三节主要河流
------ 一、汉江
-------- 汉江江源段水系图
-------- 汉中地区汉江干流河道分段特征表
-------- 附:养家河原非“漾家河”
------ 二、嘉陵江
-------- 汉中地区水系图
-- 第三章水资源
---- 第一节地表水
------ 汉中地区代表站典型年径流量年内分布表
------ 汉中地区代表站年径流量特征值表
------ 汉中地区分区不同频率年径流量表
---- 第二节地下水
------ 汉中地区潜水富水等级划分及水文地质特征表
------ 秦巴山区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划分一览表
------ 汉中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县统计表
---- 第三节开发与利用
------ 一、供水能力
-------- 汉中地区1984年各种水利设施供水量(P=50%)统计表
------ 二、用水量
------ 三、供需矛盾
---- 第四节水质
------ 一、水质
------ 二、污染
-------- 汉中地区主要河流污染情况表
第二篇水旱灾害
-- 第四章旱灾
---- 第一节灾情
---- 第二节旱灾特点
------ 汉中地区历代旱灾汇总表
---- 第三节抗旱纪实
-- 第五章水灾
---- 第一节灾情
---- 第二节灾害特点
------ 汉中地区历代江水灾害汇总表
---- 第三节抗洪纪实
第三篇防汛
-- 第六章防汛排涝
---- 第一节堤防建设
------ 一、汉江干流
-------- 汉江干流段主要堤防基本情况统计表
------ 二、主要支流
-------- 汉中地区汉江主要支流堤防基本情况表
------ 三、城镇堤防
---- 第二节排涝工程
-- 第七章防汛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措施
------ 一、江河洪水预报
------ 二、水库限制水位
------ 三、防、抢、撤方案
-------- 汉中地区汉江干流段防御洪水方案(摘要)
-------- 略阳县县城防御洪水方案
------ 四、物资器材
---- 第三节通讯
------ 汉中地区防汛电台通讯网示意图
第四篇水利工程
-- 第八章引水工程
---- 第一节古堰
------ 山河堰
-------- 山河堰渠首工程示意图
-------- 古山河堰图
------ 五门堰
------ 杨填堰
-------- 汉中古堰图
------ 金洋堰
------ 班公堰
------ 褒城古泉
-------- 各县(厅、州)古渠堰及灌溉田亩统计表
---- 第二节汉中“三惠”
------ 汉惠渠输水工程情况表
------ 汉惠渠渠首枢纽及干渠建筑物座数统计表
------ 褒惠渠工程统计表
------ 褒惠渠1949年前历年灌溉情况表
------ 褒惠渠1951年整修工程预、决算总表
------ 湑惠渠干支渠(1948年)建筑物统计表
------ 湑惠渠(1948年)输水工程情况表
------ 湑惠渠拦河坝断面设计图
------ 湑惠渠渠首工程平面图
---- 第三节万亩灌区
------ 一、冷惠渠
------ 二、(氵党)惠渠
------ 三、马鞍堰
------ 四、引酉工程
------ 五、板凳堰
------ 六、无坝堰
------ 七、幸福渠
------ 八、天堰
------ 九、军民堰
-------- 汉中1985地区年50亩以上渠道统计表
-- 第九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陂塘
------ 南郑县北区池堰图
------ 汉中市古池塘灌溉面积明细表
------ 汉中地区1985年陂塘统计表
---- 第二节中、小型水库
------ 红寺坝水库主坝断面图
------ 汉中地区小(一)型以上水库基本情况表
---- 第三节石门水库
------ 石门水库灌区平面图
------ 汉中地区1985年水库统计表
-- 第十章提水工程
---- 第一节提水工具
------ 汉中地区1949-1985年塘库蓄水增长变化图
------ 筒车
------ 戽斗
------ 辘轳示意图
------ 握杆示意图
------ 抽水竹筒示意图
------ 龙骨车
------ 木水车
---- 第二节抽水站
------ 汉中地区1985年抽水站情况表
------ 汉中地区5000亩以上抽水站情况表(1985年度)
---- 第三节机井
------ 汉中地区1985年机井分布情况表
---- 第四节水轮泵、水锤泵
------ 一、水轮泵
------ 二、水锤泵
-------- 汉中1974地区年和1985年水轮泵站分布情况表
-------- 汉中地区提水工程发展情况统计表
-- 第十一章喷灌工程
---- 第一节发展简况
------ 汉中地区1975~1985年喷灌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重点喷灌站
-- 第十二章人畜饮水
---- 第一节缺水状况
------ 汉中地区人畜饮水、防氟改水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饮水工程
------ 汉中地区1985年底人畜饮改水解决情况表
第五篇水能利用
-- 第十三章水能资源
---- 第一节资源分布
------ 汉中地区人力资源分县统计表
---- 第二节汉江水系
------ 汉中地区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人力资源统计表
---- 第三节嘉陵江水系
-- 第十四章水力利用
---- 第一节传统水力机具
---- 第二节水力站
---- 第三节水运
-- 第十五章水电建设
---- 第一节小水电
------ 一、武家沟水电站的兴废
------ 二、小水电发展概况
-------- 汉中地区建国后水电站历年发展统计表
-------- 汉中地区1985年度水电站装机拥有量、发电量及分项统计表
-------- 汉中地区400千瓦以上水电站统计表
-------- 汉中地区部分水电站单位千瓦投资情况调查表
---- 第二节重点水电站
------ 一、石门电站
------ 二、板凳堰电站
------ 三、南沙河电站
------ 四、马鬃滩电站
------ 五、马营坝电站
------ 六、(氵党)河电站
------ 七、东方红电站
------ 八、茶房寺电站
---- 第三节电网
------ 汉中地区1985年小水电输变电工程拥有量统计表
------ 汉中地区1985年农村用电设备及用电量统计表
------ 汉中地区1985年县、乡(镇)、村小水电供电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运行管理
------ 一、机构
------ 二、制度
------ 三、经营
-------- 汉中地区1985年度水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第六篇水利管理
-- 汉中地区1949~1985年灌溉面积统计表
-- 汉中17地区个万亩以上灌区1985年粮食产量表
-- 第十六章组织管理
---- 第一节专业管理机构
------ 陕西省汉南水利管理局所属堰渠各级人员表(摘要)
------ 陕南水利管理局汉、褒、湑三渠机构设置情况表
---- 第二节民主管理组织
---- 第三节基层管理队伍
------ 一、斗(堰)长
------ 二、灌溉专业队(组)
-------- 汉中地区国营万亩以上灌区管理组织现状统计表
-- 第十七章用水管理
---- 第一节计划用水
------ 主要灌区全年及冬春夏灌不同水文降水量范围表
------ 各灌区常规水稻灌溉制度
------ 各灌区杂交水稻灌溉制度
------ 各灌区不同水文年夏灌溉插秧期供、需水量平衡计算表
------ 石门水库1979年5~8月水库调度图
------ 各渠系水量调配方案
---- 第二节灌溉技术
---- 第三节渠塘库综合运用
-- 第十八章工程管理
---- 第一节维修养护
------ 一、灌溉工程
------ 二、江河堤防工程
------ 三、群众性管理养护组织
---- 第二节设施检查
------ 一、灌区清查整顿
------ 二、水利工程大检查
------ 三、水利工程“三查三定”
------ 四、划定水利工程保护范围
---- 第三节水库控制运用
---- 第四节大坝观测
---- 第五节井、站管理
---- 第六节工程设施保护
---- 第七节管理责任制
-- 第十九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水费征收
------ 国营灌区群众自建、自管、自用井、站减征水费标准表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附表
------ 三渠财务包干资金收入、支出如下表:
------ 石门、湑惠渠、冷惠渠财务包干经济指标
---- 第三节综合经营
------ 汉中地区地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历年收支情况表(决算)
------ 汉中地区12个万亩以上国营灌区多种经营收入表
第七篇水土保持
-- 第二十章水土流失
---- 第一节概况
------ 汉中地区水土流失情况表
------ 汉中地区水土流失图
---- 第二节分类
---- 第三节成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人为因素
---- 第四节危害
------ 一、破坏土地资源
------ 二、增加江河泥沙,淤泥塘库渠道
------ 三、河床抬高,航道阻塞,降低行洪能力
-- 第二十一章治理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一、专业组织
------ 二、群众组织
---- 第二节治理方略
---- 第三节治理措施
------ 汉中地区各县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完成情况表
---- 第四节小流域治理
------ 陕西省已验收重点小流域治理情况表
---- 第五节户包治理
------ 汉中地区水土保持户包治理情况表
---- 第六节治理成果
---- 第七节治理典型
------ 一、略阳县徐家坪公社猫儿沟大队
------ 二、佛坪县陈家坝公社金星大队
------ 三、南郑县
------ 四、户包治理先进户
-------- 汉中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表
第八篇水产
-- 第二十二章水产资源
---- 第一节水面
---- 第二节种类
------ 一、鱼类
------ 二、其它主要水生动植物
---- 第三节饵料
------ 一、浮游生物
-------- 汉中地区鱼类资源分布图
------ 二、陆、水草资源
------ 三、底栖动物
-- 第二十三章水产养殖
---- 第一节发展简况
------ 汉中地区养殖面积、产量统计表 单位:亩、吨
---- 第二节鱼种生产
------ 一、鱼种场、站
------ 二、鱼种培育
-------- 汉中地区鱼种生产情况表
---- 第三节成鱼生产
------ 一、池塘养鱼
------ 二、水库养鱼
-------- 汉中地区历年水库养鱼情况统计表
------ 三、稻田养鱼
------ 四、网箱养鱼
-- 第二十四章捕捞
---- 第一节组织
------ 一、专业组织
------ 二、群众性捕捞
---- 第二节渔具、渔法
-- 第二十五章渔政
---- 第一节渔业保护
---- 第二节承包责任制
---- 第三节购销
------ 一、鱼苗、鱼种价格
------ 二、成鱼购销
-------- 汉中地区1979年鲜鱼收购价格表
第九篇基础工作
-- 第二十六章水文
---- 第一节站网设置
------ 水文站雨量站分布图
------ 汉中地区1985年水文、水位站一览表
---- 第二节水文测验
------ 汉中地区历年主要大暴雨中心最大点雨量统计表
---- 第三节水情测、预报
------ 一、水情测报
------ 二、水文预报
------ 三、水情服务效果
---- 第四节水质监测
---- 第五节资料整编
-- 第二十七章勘测设计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勘测
---- 第三节规划
---- 第四节设计
-- 笫二十八章教育与科技
---- 第一节科技队伍
------ 一、教育培训
-------- 汉中地区水利科技干部发展情况表
------ 二、水利学会
---- 第二节科学试验
------ 一、灌溉试验
-------- 不同泡田方法用水量统计表
-------- 小麦冬灌与不灌产量比较表
-------- 油菜冬春灌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统计表
------ 二、水土保持试验
-------- 砖溪河流域坡耕地侵蚀情况一览表
-------- 汉中地区“81·8”暴雨洪水输沙量与多年输沙量比较表
-------- 勉县华阳河流域坡地土壤冲刷侵蚀观测统计表
-------- 镇巴县石坎梯地增产效益调查表
-------- 镇巴县每亩石坎梯地工程量及总投资概算表
-------- 鱼鳞抗与荒坡径流量、拦蓄量、冲刷量对比观测表
-------- 坡地不同耕作方式径流量、冲刷量及红薯产量统计表
-------- 勉县马家湾坡地不同耕作法降雨径流及玉米产量统计表
------ 三、水产试验
-------- 段家山水库浮游植物定性测定表
---- 第三节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 一、汉中主要水稻灌区计划用水技术成果
------ 二、镭——铍中子源照射鱼卵促进苗种生长研究成果
------ 三、杂交水稻晒田增产技术成果
-------- 杂交水稻不同时间晒田产量统计表
-------- 杂交水土稻晒田程度与产量的关系
------ 四、U型渠道试验与推广
-------- 石门东干渠烂泥滩U型渠断面图
-------- 余家沟填方U型渠断面图
第十篇机构、人物、艺文
-- 第二十九章水利机构
---- 第一节地、县(市)水利行政机构
------ 一、地区机构
-------- 水利行政机构示意图民国29年(1940)4月1日
-------- 民国37年(1948)6月
-------- 行政机构示意图(1983年9月至1985年底)
------ 二、县(市)水利机构
-------- 汉中地区各县(市)水电(水利)局1985年水利职工情况表
---- 第二节地区直属事业单位
------ 汉中地区石门水库管理局
------ 汉中地区湑惠渠管理局
------ 汉中地区冷惠渠管理局
------ 汉中地区水利水电勘设计队
------ 汉中地区灌溉试验站
------ 汉中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 汉中地区水产试验站
------ 汉中地区汉江管理处
---- 第三节区、乡水利管理站
------ 汉中地区1985年区、乡水管站统计表
-- 第三十章人物
---- 第一节治水人物
------ 肖何
------ 曹参
------ 杨政
------ 吴璘
------ 吴拱
------ 杨从仪
------ 赛因普化
------ 蒲庸
------ 张良知
------ 崔应科
------ 滕天绶
------ 严如熤
------ 班逢扬
------ 林则徐
------ 赵寿山
------ 李仪祉
------ 刘钟瑞
------ 李蕴之
---- 第二节水利英模
------ 邹有福
------ 吴崇珍
------ 胡庆盛
------ 侯忠业
---- 第三节人名录
-- 第三十一章艺文
---- 第一节碑记
------ 重修山河堰记
------ 重修山河堰记
------ 山河堰摩崖石刻
------ 五门堰碑记
------ 开五门石峡记(节录)
------ 重修开国侯庙记(节录)
------ 王道池谷花会碑记(节录)
------ 邑侯刘父母重修金洋堰碑记
------ 汉惠渠碑记
------ 保护金洋堰布告碑
---- 第二节诗赋民歌
------ 玩汉水
------ 与鲜于庶子自褒城同行作
------ 咏萧河堰
------ 前题
------ 和前韵
------ 和前韵
------ 和前韵
------ 廉泉
------ 狗溪迎湫 祈雨辄应
------ 自斜谷第一堰沂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
------ 北城楼上
------ 分水
------ 汉江源
------ 山河堰诗碣
------ 金洋堰
------ 廉泉让水歌
------ 喜雨词
------ 褒惠渠放水志庆并追念李仪祉先生
------ 褒惠渠放水纪念
------ 杂咏一首
------ 庆褒惠渠放水
------ 颂辑五汉南水功赋
------ 秦巴怀抱米粮仓
------ 旱年也要夺高产
------ 抗旱
------ 打井修渠
------ 濂水民歌唱今昔
---- 第三节文献
------ 山河堰四六分水记略
------ 滕太守定分工约挑修杆数
------ 滕太守分水约
------ 汉中渠利说
------ 请专委府经历专管公堰详文
大事记
附录
-- 一、政令、法规
-- 二、水事纠纷
-- 三、事故
-- 四、修志参考书目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