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志 第四十七卷 中国共产党志 (上)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陕西中共组织建设的历史及其活动。
内容时限:
1919-1993
出版时间:
2002年11月
目录
封面
陕西省志中国共产党志(上)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省志·中国共产党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省志·中国共产党志》编辑组
审定单位
《陕西省志·中国共产党志》撰稿人员
图片
--
1939年,毛泽东(左)在延安与农民亲切交谈
--
1951年8月,毛泽东为西北军政委员会暨陕西省人民政府题词
--
1985年11月20日,邓小平为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题词
--
1989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前右一)在延安视察工作,与枣园乡农民亲切交谈
--
江泽民题词
--
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
--
中共陕西组织创始人魏野畴
--
中共陕西组织创始人李子洲
--
共青团陕西组织创始人王尚德
--
中共早期党员雷晋笙
--
中共早期党员刘含初
--
中共早期党员安存真
--
中共早期党员王懋廷
--
中共早期党员武止戈
--
中共党员、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
--
中共陕甘区委书记耿炳光
--
中共陕甘区委侯补委员、陕西国民日报社社长刘天章
--
中共陕甘区委委员、陕西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亢心栽
--
中共党员、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史可轩
--
中共党员、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邓小平
--
中共党员、陕西省农民协会委员长王授金
--
中共党员、陕西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张含辉
--
1924年6月16日,王尚德、张浩如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信
--
1924年8月21日,武止戈给邓中夏、恽代英的信
--
1924年9月10日,雷晋笙给邓中夏的信
--
1924年12月29日,王懋廷就陕北建团问题给安石(邓中夏)的信
--
陕西旅京学生创办的进步刊物《共进》杂志
--
《共进》杂志第十七期刊登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
魏野畴等人创办的进步刊物《西安评论》
--
陕西旅津学生创办的进步刊物《贡献》
--
由共产党人主办的《陕西国民日报》
--
《陕西国民日报》转载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宣言》
--
1926年11月28日,西安群众夹道欢迎解西安之围的国民军联军
--
1927年5月,渭南各界群众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拥护国民军出师东征、肃清后方运动大会
--
陕西团组织的发祥地--渭南赤水职业学校
--
陕北党组织的发祥地--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
陕西省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刊登的中共陕甘区委给大会的贺信
--
陕西省农民协会印章
--
陕西省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议决案及宣言》汇编封面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潘自力
--
中共陕西省委临时常委会书记吉国桢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孟用潜
--
中共西安中心市委书记魏光波
--
中共陕西临时省委书记高克林
--
中共西北特支书记谢华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贾拓夫
--
清涧、渭华起义领导人唐澍
--
渭华起义领导人许权中
--
旬邑起义领导人吕佑乾
--
三原起义领导人黄子文
--
著名烈士白明善
--
著名烈士焦维炽
--
著名烈士王泰吉
--
著名烈士张汉民
--
渭华起义时,群众大会现场
--
渭华起义时,工农革命军总司令部旧址--华县高塘小学
--
清涧起义指挥部旧址
--
旬邑起义旧址--清水原郝村
--
三原起义指挥部旧址--申家堡
--
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刊物--《陕西省委通讯》
--
中共陕南特委刊物--《前驱》、《追求》
--
陕西省委秘书处在西安市柏树林的旧址
--
渭北革命委员会旧址--三原县武字区鲍四庙
--
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刘志丹
--
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谢子长
--
以刘志丹、黄子文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布告
--
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文献
--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印章
--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
--
陕甘游击队早期领导人阎红彦
--
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马明方
--
中共陕北特委书记崔田夫
--
旬邑县转角镇。1932年12月24日,陕甘游击队在这里改编为红二十六军
--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耀县照金薛家寨
--
佳县高起家坬村。1933年7月,中共陕北特委在这里举行会议,做出了在陕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的决
--
安定县(今子长县)白庙岔。1935年1月,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和红二十七军在这里成立
--
安定县(今子长县)周家崄。1935年2月,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在这里成立
--
西北革命根据地部分领导干部合影
--
陕北省临时苏维埃政府《给各级苏维埃关于扩红工作的通令》
--
中共西北工委发出的《为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
--
红二十九军军长陈浅伦
--
红二十九军政委李艮
--
红二十九军司令部旧址--西乡县马儿岩上殿
--
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
--
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
--
红二十五军政委程子华
--
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
--
丹凤县庚家河。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此召开会议,做出了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的决定
--
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山阳县袁家沟口
--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于延川县永坪镇
--
1935年10月5日,中共陕甘晋省委发布的《关于扩红工作的通告》
--
甘泉崂山。1935年10月初,红十五军团在此设伏,全歼国民党东北军--○师
--
富县榆林桥。1935年10月中旬,红十五军团在此全歼国民党东北军一○七师六一九团,俘获团长高福源
--
长征到达陕北的毛泽东
--
长征到达陕北的张闻天
--
毛泽东诗作《长征》
--
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一部
--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发出的《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
--
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人合影,右起:邓小平、徐海东、陈光、聂荣臻、程子华、杨尚昆、罗瑞卿、王
--
富县直罗镇。1935年11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此设伏,全歼国民党东北军一○九师及一○六师一个
--
参加直罗镇战役的红一方面军机枪连
--
1935年11月21日,中共西北中央局作出的《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
--
1935年12月8日,以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名义发出的给陕甘苏区工农劳苦群众的公开信
--
长征到陕北的红二方面军部分指战员
--
长征到陕北的红四方面军部分指战员
--
东征时的红军骑兵
--
红一军团红二师部分干部西征时的合影
--
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朱理治
--
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郭洪涛
--
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
--
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李维汉
--
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刘景范
--
瓦窑堡会议旧址。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此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
--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指示
--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
西安事变期间,任弼时(前左一)、彭德怀(前左二)等红军将领与赵寿山(前左三)等友军将领及地方人士在三
--
1936年12月18日,红军进驻延安城
--
革命圣地--延安
--
毛泽东为抗战题词
--
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中革军委颁布的红军改编命令
--
陕甘宁边区党委提出的民主政府施政纲领
--
红军改编誓师大会
--
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部由泾阳县云阳镇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图为(左
--
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全体议员合影
--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
--
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右)、副主席李鼎铭
--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议长高岗(中)、副议长谢觉哉(左)、安文钦(右)
--
边区群众参加投票选举
--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途中
--
1942年5月,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合影
--
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场演出时的剧照
--
冼星海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
--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
鲁迅艺术文学院。这是一所培养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的学校
--
鲁艺演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剧照
--
抗大学员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
--
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三五九旅战士在开荒
--
机关干部在纺纱织布
--
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及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
--
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骑兵部队
--
陕甘宁边区农民积极参加八路军
--
陕甘宁边区农民踊跃支前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在会上致开幕词
--
中共七大会场
--
1944年11月初,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委,向豫鄂湘粤敌后
--
边区军民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欧阳钦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
--
1942年春,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干部在马栏合影
--
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公开刊物《西北》
--
中共陕西省委创办的刊物《党的生活》
--
西北民主青年社创办的《文化周报》
--
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泾阳县云阳镇(1937~1939.12)
--
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淳化县安社寨(1939.12~1940夏)
--
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耀县照金镇(1940.夏~1941.12)
--
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机关旧址--旬邑县马栏镇(1941.12~1945.8)
--
1947年秋,中共西北中央局、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领导人合影。
--
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
--
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
--
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
--
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
--
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代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郑位三
--
中共陕西省工作委员会书记汪峰
--
中共陕西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赵伯平
--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中原解放区。8月2日,李先念、郑位三等率中原解放军北路军与巩德芳领
--
中共豫鄂陕区委旧址--丹凤县大峪乡封地沟西沟老院
--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向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3月8日,延安各界举行保卫延安动员大会
--
朱德在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讲话
--
1947年3月19日,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实行战略转移
--
撤离延安前,战士在延安街头书写标语
--
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骑兵部队
--
保卫边区的民兵
--
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的45天内,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的重大胜利,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
--
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米脂县沙家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三十六师6000余人。至此,西北野战军由防御
--
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群众送缴军粮共计333万公斤
--
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妇女做军鞋共计90多万双
--
抬伤员
--
1948年4月21日,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
--
延安军民热烈庆祝延安光复
--
1948年3月,毛泽东(坐者)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前往华北
--
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关中分区所在地马桩动员部向西府进军
--
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右一)、副司令员张宗逊(左一)、赵寿山(左二)、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右二)在一
--
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中共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上讲话
--
西北野战军攻打榆林
--
西北野战军占领宝鸡
--
1948年4月,西府战役中缴获的战利品
--
1948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澄合战役中攻占王庄镇高地
--
1948年10月,西北野战军在大荔县北部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
--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由山西风陵渡渡过黄河,进入陕西
--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从山西河津县禹门口渡过黄河,向关中挺进
--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横渡泾河,向西安挺进
--
1949年5月20日,第一野战军六军渡渭河追歼敌军
--
西安群众夹道欢迎华北兵团
--
第一野战军坦克部队通过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门前
--
西安群众举行盛大游行庆祝解放
--
扶眉战役中第一野战军沿陇海铁路向西追击逃敌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把红旗插上秦岭
--
扶眉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于1949年7月14日进驻宝鸡市区
--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与南进的六十一军在汉中会师,占领了胡宗南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进军安康
--
1949年12月15日,商县各界群众庆祝商洛分区暨陕西全省解放
--
陕甘边苏区示意图(1932-1935)
--
陕北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区域图(1934年12月-1937年4月)
--
西北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
陕甘宁边区地图
--
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区域略图(1946年7月~1947年8月)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共陕西组织及活动(1919.5-1949.10)
--
第一篇中共组织的创立及在大革命时期的活动(1919.5-1927.7)
----
第一章中共组织与进步团体
------
第一节中共组织
------
第二节青年团组织
------
第三节进步团体
------
第四节统一战线组织
----
第二章中共组织在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
------
第二节陕西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
------
第三节驱刘、驱吴运动
------
第四节陕西国民会议运动
------
第五节非基督教运动
------
第六节西安反围城斗争
------
第七节中共组织在学校中的活动
----
第三章重大事件及会议
------
第一节重大事件
------
第二节重要会议
----
第四章报刊杂志
------
1.《白话报》
------
2.《励进》月刊
------
3.《启明日报》
------
4.《正义日报》
------
5.《秦钟》
------
6.《鼓昕日报》
------
7.《秦铎》
------
8.《共进》
------
9.《贡献》
------
10.《促进》
------
11.《新时代》
------
12.《汉钟》
------
13.《青年文学》
------
14.《西北晨钟》
------
15.《陕西青年》
------
16.《青年生活》
------
17.《渭北青年》
------
18.《西安评论》
------
19.《新鲜》
------
20.《青天白日报》
------
21.《陕西国民日报》
------
22.《西北人民》
--
第二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组织及其活动(1927.7-1937.7)
----
第一章中共组织
------
第一节中共陕西省委及下属组织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在杨虎城部队中的组织
------
第三节中共西北特别支部
------
第四节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及下辖陕西地区组织
------
第五节中共陕甘晋省委及下辖组织
------
第六节中共陕北省委及下辖组织
------
第七节中共陕甘省委及下辖陕西地区组织
------
第八节中共陕甘宁省委及下辖陕西地区组织
------
第九节中共川陕省委及下辖陕西地区组织
------
第十节中共鄂豫陕省委及下辖陕西地区组织
------
第十一节中共陕甘宁边(特)区委员会
----
第二章共青团陕西地区组织及进步团体
------
第一节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
------
第二节共青团陕西地区组织
------
第三节进步团体
----
第三章武装起义与“交农”围城
----
第四章军事组织
------
第一节早期军事组织
------
第二节渭北根据地军事组织
------
第三节陕甘边根据地军事组织
------
第四节陕北根据地军事组织
------
第五节川陕根据地陕南苏区军事组织
------
第六节鄂豫陕根据地军事组织
------
第七节西北根据地军事组织
------
第八节其他军事组织
----
第五章革命根据地
------
第一节渭北革命根据地
------
第二节照金革命根据地
------
第三节陕南革命根据地
------
第四节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
------
第五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
第六节陕北革命根据地
------
第七节神府革命根据地
------
第八节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
第九节西北革命根据地
----
第六章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
第一节陕甘边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
第二节陕北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
第三节西北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
第四节神府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
第七章红军会师在陕西
------
第一节陕北游击支队与南梁游击队会师
------
第二节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会师
------
第三节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
------
第四节红军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
----
第八章重大事件及会议
------
第一节重大事件
------
第二节重要会议
----
第九章战役 战斗
------
1.职田镇战斗
------
2.阳坡头战斗
------
3.坟滩、柿坪战斗
------
4.漫川关战斗
------
5.王曲、子午镇战斗
------
6.焦坪战斗
------
7.辘轳把战斗
------
8.张洪镇战斗
------
9.元墩子遭遇战
------
10.甘嘴村战斗
------
11.安定城战斗
------
12.景武家塌战斗
------
13.河口镇战斗
------
14.哈拉寨战斗
------
15.青鹤观战斗
------
16.三要司战斗
------
17.庚家河战斗
------
18.陕南战役
------
19.南沟岔战斗
------
20.蔡玉窑战斗
------
21.宁强战斗
------
22.文公岭战斗
------
23.阎王砭战斗
------
24.褒城战斗
------
25.贺家湾战斗
------
26.石塔寺伏击战
------
27.杨家园子战斗
------
28.马家坪战斗
------
29.张家圪台战斗
------
30.夜村战斗
------
31.富水关战斗
------
32.荆紫关战斗
------
33.李家塌战斗
------
34.袁家沟口战斗
------
35.老君殿战斗
------
36.慕家原战斗
------
37.定仙墕战斗
------
38.崂山战役
------
39.切尾巴战斗
------
40.榆林桥战斗
------
41.直罗镇战役
------
42.宁陕战斗
------
43.东征
------
44.西征
----
第十章“左”倾冒险主义对陕西的影响
------
第一节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在陕西的影响
------
第二节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陕西的影响
------
第三节罗章龙分裂主义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陕西的影响
----
第十一章中共组织举办的军政学校
------
1.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军政训练队
------
2.红二十六军随营学校
------
3.陕甘边区红军军政干部学校
------
4.西北红军干部学校
------
5.西北抗日红军大学
------
6.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7.鲁迅师范学院
------
8.中共陕西省委党员干部训练班
----
第十二章中共组织创办的报刊杂志
------
1.《政治通讯》
------
2.《西北红旗》
------
3.《前驱》
------
4.《西北红旗》(月刊)
------
5.《西北文化日报》
------
6.《西北真报》
------
7.《红色中华》
------
8.《西北斗争》
------
9.西安《解放日报》
------
10.《学生呼声》
------
11.《民众前卫》旬刊
------
12.《新中华报》
------
13.《统一战线》
------
14.《解放》
------
15.《党的生活》
--
第三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组织及其活动(1937.7-1945.8)
----
第一章中共组织与进步团体
------
第一节中共组织
------
第二节进步团体
----
第二章抗日救亡工作
------
第一节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二节支援八路军出师抗日
------
第三节与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合作抗日
------
第四节团结国民党地方武装 合力保卫陕西
------
第五节支持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开展抗日工作
------
第六节反对国民党解散救亡团体
------
第七节开展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
------
第八节打退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中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
第三章巩固、发展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节执行荫蔽精干政策
------
第二节国统区中共组织活动方式的改变与组织的巩固和恢复
------
第三节中共陕西省委和关中地委的干部整风
----
第四章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
------
第一节党的建设
------
第二节政权建设
------
第三节经济建设
------
第四节文化教育建设
----
第五章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力量
------
第一节八路军留守兵团(后方总留守处)
------
第二节边区保安部队
------
第三节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
第四节边区自卫军
------
第五节其他军事组织
----
第六章陕甘宁边区的重大运动
------
第一节整风运动
------
第二节“抢救失足者”运动
------
第三节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双拥”运动
----
第七章武装斗争
------
第一节国统区抗日武装的发展
------
第二节恒口起义
------
第三节杨逢合起义
------
第四节淳化起义
------
第五节方里民意运动
------
第六节爷台山反击战
------
第七节支援敌后战场对日反攻
----
第八章重大事件及会议
------
第一节重大事件
------
第二节重要会议
----
第九章中共组织创办的学校与报刊
------
第一节中共组织创办的学校
------
第二节中共组织创办的报刊
--------
中共陕甘宁边区组织沿革示意图
--
第四篇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组织及活动(1945.8-1949.10)
----
第一章中共组织与进步团体
------
第一节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北解放区的中共组织
------
第二节国统区的中共组织
------
第三节陕南解放区的中共组织
------
第四节进步团体
----
第二章革命根据地
------
第一节陕甘宁边区
------
第二节豫鄂陕革命根据地
------
第三节豫陕鄂革命根据地
----
第三章军事组织
------
第一节正规部队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四章战役 战斗
----
第五章重大事件与会议
------
第一节重大事件
------
第二节重要会议
----
第六章起义 投诚
----
第七章陕西全境解放
------
第一节解放榆林国统区
------
第二节解放延安国统区
------
第三节解放铜川国统区
------
第四节解放咸阳国统区
------
第五节解放宝鸡
------
第六节解放渭南
------
第七节解放西安
------
第八节解放商洛
------
第九节解放安康
------
第十节解放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