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区境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7年03月
目录
封面
南市区志
版权页
图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题词
--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题签
--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在半淞园欢送赴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
--
1991年2月邓小平视察南浦大桥
--
1987年7月16日上海市市长江泽民研究复兴东路引线弄危房改造文案
--
1995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豫园商城
--
199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豫园商城
--
1994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豫园商城
--
199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视察豫园商城
--
1994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视察豫园商城
--
1994年1月7日,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黄菊研究豫园商城发展规划
--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研究老城廂改造规划
--
20世纪50年代老城隍庙大殿广场
--
豫园商厦
--
小商品一条街
--
上海老饭店
--
天裕楼
--
景容楼
--
1995年豫园商城一期工程被评为“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
--
华宝楼
--
童涵春堂国药号
--
百货公司
--
绿波廊餐厅
--
香豆商店
--
松云楼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
--
豫园点春堂
--
预园“玉玲珑”假山石
--
豫园快楼
--
豫园古戏台
--
豫园得月楼
--
豫园龙墙
--
豫园池塘
--
1991年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南浦大桥建成典礼剪彩
--
南浦大桥浦西引桥
--
南浦大桥夜景
--
大桥附近建设加速展开
--
连接南外滩的引桥
--
开埠前从事埠际货运业务的沙船
--
开埠前的江海大关
--
民国初期的大达码头
--
清末上海县城宝带门(小东门)
--
抗日战争前的东门路
--
建设中的南外滩
--
南外滩夜景
--
清末上海县城仪凤门(老西门)
--
抗日战争前的老西门
--
老西门街市
--
正在建设中的老西门
--
改建后的市百八店
--
1984年改建前的西凌家宅棚户区
--
西凌新村幼儿园
--
1995年建成后的西凌家宅小区
--
上海第三钢铁厂
--
超达食品总厂
--
上海虾片食品厂
--
上海求新造船厂
--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
--
十六铺客运总站
--
市百八店
--
市百五店
--
永青美发商都
--
冠生园食品公司
--
乔家栅
--
福民街小商品市场
--
工商银行南市支行
--
七○八研究所设计的侧壁式气垫船
--
敬业中学
--
大同中学
--
上海市实验小学
--
梅溪小学
--
历史上的九曲桥湖心亭
--
徐光启故居
--
西明公所
--
人民滑稽剧团
--
南市区图书馆
--
南市影剧院
--
美国家庭医生代表团访问半淞园地段医院
--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
塘桥地段医院
--
市妇产科医院
--
区妇产科医院婴儿室
--
沪南体育场
--
沪南体育场内景
--
1984年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副市长刘振元为朱建华、胡鸿飞颁发奖状
--
上海城隍庙
--
沉香阁
--
沉香观音像
--
白云观
--
小桃园清真寺
--
基督教清心堂
--
董家渡天主堂
--
1986年10月江泽民陪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湖心亭品茗
--
1987年4月瑞典首相卡尔松在湖心亭小憩
--
1994年4月法国总理巴拉迪尔游览豫园
--
1995年5月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湖心亭小憩
--
1995年11月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游览豫园商城
--
1995年12月古马共和国主席卡斯特罗游览九曲桥
--
豫园地区军民共建为您服务活动日
--
部队战士和民兵热心为群众服务
--
学生艺术节
--
广场文化
--
湖心亭茶室内的茶艺活动
--
老年人学书法
--
中外老龄工作者聚会
--
南市区行政区划图
--
南市区行政区沿革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理·建置
--
概述
--
第一章地理
----
第一节境域
----
第二节地质、地貌
----
第三节水系
----
第四节气候
--
第二章建置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区划
第二编人 口
--
概述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
------
1941~1944年南市户口总数表
------
1945~1949年邑庙、蓬莱两区人口总数表
------
1949~1959年邑庙区常住户口统计表
------
1949~1959年蓬莱区常住户口统计表
------
1960~1992年南市区常住户口统计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普查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机械变动
----
第二节自然变动
--
第三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自然结构
----
第二节社会结构
----
第三节文化结构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晚婚节育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组织管理
第三编老城厢
--
概述
--
第一章邑城
----
第一节衙署
----
第二节里巷
----
第三节街市
--
第二章城墙
----
第一节筑城
----
第二节增建维修
----
第三节拆城
--
第三章沙船业
----
第一节海运漕粮
----
第二节商业贸易
----
第三节沙船业衰落
--
第四章会馆公所
----
第一节会馆公所兴衰
----
第二节会馆公所选介
--
第五章县学书院
----
第一节县学
----
第二节书院
--
第六章人文景观
----
第一节沪城八景
----
第二节私家花园
----
第三节寺庙
----
第四节宅第
第四编中国共产党
--
概述
--
第一章党的组织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代表大会、代表会议
----
第三节工作机构
--
第二章党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武装起义 抗日救亡 迎接解放
----
第二节发展生产,巩固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第五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第三章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
----
第一节基层组织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干部
----
第四节老干部工作
----
第五节整党整风
--
第四章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时事政策教育
----
第二节革命传统教育
----
第三节道德风尚教育
----
第四节思想政治工作研讨
--
第五章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组织学习
----
第二节落实政策
----
第三节合作共事
--
第六章纪律检查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风党纪教育
----
第三节案件处理
第五编民主党派·工商联
--
概述
--
第一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四章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六章九三学社上海市南市区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七章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南市区总支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八章上海市南市区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第六编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政党
--
概述
--
第一章中国国民党南市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第二章其他政党
----
第一节民主社会党
----
第二节中国青年党
----
第三节中国中和社会党
------
附: 三民主义青年团
第七编区人民代表大会
--
概述
--
第一章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和构成
----
第二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历次会议
--
第二章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
--
第三章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
第一节邑庙区
----
第二节蓬莱区
----
第三节南市区
--
第四章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职能
----
第二节代表工作
第八编区人民政府
--
概述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三节街道办事处(镇)
--
第二章政务纪要
----
第一节整治改造 恢复经济
----
第二节调整经济 安排市场
----
第三节逆境维艰 为民解难
----
第四节改革开放 发展经济
--
第三章街道办事处工作
----
第一节小东门街道
----
第二节小南门街道
----
第三节小北门街道
----
第四节豫园街道
----
第五节蓬莱路街道
----
第六节董家渡街道
----
第七节陈家桥街道
----
第八节半淞园路街道
----
第九节唐家湾街道
----
第十节露香园路街道
----
第十一节周家渡街道
----
第十二节塘桥街道
----
第十三节上钢新村街道
----
第十四节南码头街道
----
第十五节杨思镇
--
第四章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
----
第一节外事
----
第二节侨务
----
第三节台、港、澳事务
--
第五章自身建设
----
第一节民主建设
----
第二节廉政建设
----
第三节法制工作
----
第四节信访工作
--
第六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
第九编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
第二节政协南市区委员会
--
第二章主要工作
----
第一节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
----
第二节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第三节联谊活动
----
第四节服务社会
第十编群众团体
--
概述
--
第一章工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少年儿童工作
--
第三章妇女联合会和妇女工作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四章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
----
第一节青年联合会
----
第二节学生联合会
--
第五章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
----
第一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二节其他社会团体
第十一编民政
--
概述
--
第一章居民委员会
----
第一节组建
----
第二节贯彻条例
--
第二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烈士褒扬
----
第三节接收安置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善堂
----
第二节福利院
----
第三节救济救灾
----
第四节劝募和接受捐赠
----
第五节福利产业
--
第四章社会行政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社团登记
----
第三节收容遣送
----
第四节殡葬管理
--
第五章残疾人保障
----
第一节残疾人团体
----
第二节残疾人安置
----
第三节残疾人文体活动
--
第六章老龄工作
----
第一节生活服务
----
第二节文体活动
----
第三节权益保护
----
第四节社会活动
第十二编军事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区级机构
----
第二节基层机构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政治工作
----
第三节训练、执勤
----
第四节武器装备管理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征集新兵
--
第四章驻军与地方武装
----
第一节驻军
------
附: 侵华外国军队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五章兵事
--
第六章人民防空、防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组织指挥
----
第三节工程建设
----
第四节通信警报
第十三编公安·司法
--
概述
--
第一章解放前警察机构
----
第一节清末警察
----
第二节民国时期警察机构
----
第三节警察看守所
----
第四节解放前警察活动
--
第二章人民公安机关
----
第一节接管
----
第二节邑庙、蓬莱分局
----
第三节南市公安分局
--
第三章惩治反革命
----
第一节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二节惩治反革命破坏活动
--
第四章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一节反盗匪
----
第二节“严打”斗争
----
第三节专项斗争和治理
----
第四节查破刑事案件选录
--
第五章维护社会治安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户口管理
----
第三节消防管理
--
第六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道路管理
----
第二节车辆管理
----
第三节交通宣传
----
第四节重大交通事故
--
第七章治安保卫
----
第一节安全保卫
----
第二节群众治安保卫组织
--
第八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律师、公证
第十四编检察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邑庙、蓬莱区检察院
----
第二节南市区人民检察院
--
第二章刑事检察
----
第一节审查批捕、起诉
----
第二节侦查、审判监督
--
第三章经济检察
----
第一节查处贪污、贿赂犯罪
----
第二节查处偷税、抗税等犯罪
--
第四章法纪检察、监所检察
----
第一节法纪检察
----
第二节监所检察
--
第五章其他检察
----
第一节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二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节检察助理员
----
第四节检察宣传、建议、技术
第十五编审判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解放前的审判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审判机构
--
第二章刑事案件审判
----
第一节反革命案件审判
----
第二节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审判
----
第三节破坏经济秩序案件审判
----
第四节侵犯公民权利案件审判
----
第五节侵犯财产案件审判
----
第六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审判
----
第七节妨害婚姻、家庭案件审判
----
第八节渎职案件审判
----
第九节少年犯罪案件审判
--
第三章民事审判
----
第一节婚姻、家庭案件审判
----
第二节继承权案件审判
----
第三节劳资纠纷案件审判
----
第四节债务纠纷案件审判
----
第五节房屋纠纷案件审判
----
第六节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审判
----
第七节侵害人身权利案件审判
--
第四章经济审判
----
第一节经济合同案件审判
----
第二节经济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审判
--
第五章行政审判
----
第一节治安行政案件审判
----
第二节城市规划行政案件及其他行政案件审判
--
第六章执行和告诉、申诉
----
第一节执行
----
第二节告诉
----
第三节申诉
第十六编商业
--
概述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解放前的南市商业
----
第二节解放后的南市商业
--
第二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区级机构
----
第二节区属机构
----
第三节民间组织
--
第三章主要商业街市、小店群
----
第一节小东门十六铺街市
----
第二节老西门街市
----
第三节小南门街市
----
第四节大兴街街市
----
第五节昌里路街市
----
第六节人民路生产资料街
----
第七节杨思镇街市
----
第八节小店群
--
第四章豫园旅游商城
----
第一节商城演变
----
第二节经营特色
--
第五章商业市场
----
第一节交易市场
----
第二节农贸集市
----
第三节小商品市场
----
第四节旧货市场
--
第六章商业行业
----
第一节粮食油酱业
----
第二节百货业
----
第三节服装鞋帽业
----
第四节纺织品业
----
第五节五金交电业
----
第六节副食品业
----
第七节糖业烟酒业
----
第八节饮食业
----
第九节服务业
----
第十节土产杂品业
----
第十一节果品杂货业
----
第十二节物资回收利用业
----
第十三节燃料业
----
第十四节中药业
----
第十五节西药业
----
第十六节珠宝首饰业和古玩业
----
第十七节木材业
--
第七章大店、名店
----
第一节大店
----
第二节名特商店
--
第八章市属国营商业和社会商业
----
第一节市属国营商业
----
第二节社会商业
第十七编工业
--
概述
--
第一章区属集管工业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规模与管理
----
第三节效益与分配
----
第四节“三资”企业和对外贸易
----
第五节行业
--
第二章区属部门工业
----
第一节系统类别
----
第二节工厂选介
--
第三章市属、部属工业
----
第一节行业类别
----
第二节工厂选介
第十八编财政税务
--
概述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1950~1992年南市区财政收入分类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50~1992年南市区财政支出明细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管理、监督
----
第四节债券、基金、附加收入
--
第二章税收
----
第一节管辖范围
----
第二节税制改革
----
第三节税收实绩
------
1950~1992年南市区各项税收统计表 单位:万元
第十九编金融
--
概述
--
第一章典当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业务经营
--
第二章钱庄
----
第一节历史沿革
----
第二节业务经营
--
第三章银行
----
第一节解放前南市的银行
----
第二节旧银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解放后各银行分支机构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业务经营
--
第五章其他金融机构
----
第一节信托投资公司
----
第二节经济信息咨询公司
----
第三节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证券公司
----
第五节邮政储蓄
第二十编经济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计划统计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统计管理
----
第三节内联经济管理
----
第四节外向型经济管理
--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登记管理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经济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三章审计
----
第一节国家审计
----
第二节企事业内部审计
----
第三节社会审计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价格管理
----
第二节价格监督
--
第五章技术监督
----
第一节计量管理与监督
----
第二节质量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业务培训
第二十一编人事·劳动
--
概述
--
第一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干部任用
----
第三节干部培训、评定职称、人才交流
----
第四节工资福利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力管理
----
第二节支援外地建设
----
第三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四节工资保险福利
----
第五节劳动保护
----
第六节劳动争议
第二十二编城市规划建筑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城市规划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区总体规划
----
第三节旧区改建、浦东建设规划
----
第四节旧城厢保护规划
----
第五节重要地区和路段规划
--
第二章规划管理
----
第一节规划用地管理
----
第二节建筑执照管理
----
第三节地名管理
--
第三章建筑业与管理
----
第一节施工队伍
----
第二节建筑设计
----
第三节建筑业管理
第二十三编房地产
--
概述
--
第一章房屋旧貌
----
第一节古代建筑
----
第二节近代居住用房
----
第三节近代非居住用房
--
第二章住宅建设
----
第一节旧房改建
----
第二节新建住宅
----
第三节旧城区改造
--
第三章房地产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产权变革
----
第三节产籍管理
--
第四章房地产经营开发
----
第一节房地产行业
----
第二节房地产租赁
----
第三节房屋维修
----
第四节房屋使用
----
第五节改革与开发
第二十四编市政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道路兴筑
----
第二节道路改建
--
第二章桥梁、隧道
----
第一节车行桥梁
----
第二节南浦大桥
----
第三节打浦路隧道
--
第三章排水
----
第一节雨水排放设施
----
第二节污水排放设施
----
第三节水闸
--
第四章防汛防台
----
第一节汛期灾情
----
第二节防汛墙建设
----
第三节防汛指挥机构
第二十五编交通·邮电
--
概述
--
第一章水路运输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货运
----
第三节客运
----
第四节轮渡、交通艇停泊站
----
第五节港政、航政管理机构
--
第二章陆路运输
----
第一节车行道路、桥梁、隧道
----
第二节汽车停车场
----
第三节货运
----
第四节客运
----
第五节铁路交通
--
第三章邮政、电信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二十六编环境卫生·环境保护
--
概述
--
第一章环境卫生
----
第一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
----
第二节垃圾集散
----
第三节粪便集散
----
第四节道路清扫
----
第五节设施、设备
----
第六节环境卫生监察
--
第二章市容管理
----
第一节创建文明街
----
第二节整治街景、美化新村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保护机构
----
第二节环境保护管理
----
第三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第四节环保宣传教育和信访协调
第二十七编园林绿化
--
概述
--
第一章园林
----
第一节公园
----
第二节私园
--
第二章绿化
----
第一节行道树、绿地
----
第二节古树名木
----
第三节苗圃花店
----
第四节绿化活动
第二十八编科技
--
概述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区属科技机构
----
第二节部、市属科技机构
----
第三节科技团体
----
第四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技工作
----
第一节科普活动
----
第二节科技咨询
----
第三节科技培训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三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计划和合同管理
----
第二节基金和成果管理
----
第三节民办机构管理
第二十九编教育
--
概述
--
第一章旧学
----
第一节镇学 县学
----
第二节书院 官塾 义学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和教养
----
第二节幼儿园选介
--
第三章中小学教育
----
第一节小学
----
第二节小学选介
----
第三节中学
----
第四节中学选介
----
第五节德育
----
第六节智育
----
第七节体育卫生
----
第八节校外教育
--
第四章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一节中等师范教育
----
第二节中专、职校、技校
--
第五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盲聋哑教育
----
第二节伤残弱智教育
----
第三节工读学校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识字扫盲教育
----
第二节成人初等中等教育
----
第三节成人高等教育
----
第四节社会力量办学、老年教育
--
第七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历史上境内高校选介
--
第八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教育管理机构体制
----
第二节督导制度
----
第三节教育科研
----
第四节教师
----
第五节教育团体
----
第六节经费、校舍、设备
----
第七节勤工俭学、校办企业
第三十编文化
--
概述
--
第一章文化场所
----
第一节文化馆 文化中心站
----
第二节俱乐部 少年官
----
第三节图书馆 书店
----
第四节电影院
----
第五节戏院 书场 游乐场
--
第二章艺术表演团体
----
第一节京剧、越剧、沪剧
----
第二节滑稽、沪书、杂技、歌舞
--
第三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
第一节文艺创作
----
第二节群众文艺活动
----
第三节民俗文化
----
第四节文化社团
--
第四章文物古迹、革命遗址
----
第一节文物古迹
----
第二节革命遗址
第三十一编豫园
--
概述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始建
----
第二节兴衰
----
第三节修复
--
第二章景观
----
第一节西部景区
----
第二节东部景区
----
第三节中部景区
----
第四节内园景区
--
第三章文物
----
第一节砖雕 泥塑 木刻
----
第二节书画藏品
----
第三节古树名木
--
第四章民间艺术活动
----
第一节花展
----
第二节灯会
----
第三节书画展
----
第四节其他活动
--
第五章匾额 楹联 诗歌
----
第一节匾额 楹联
----
第二节诗歌
------
附录:碑记
第三十二编卫生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卫生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业务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队伍
----
第四节医疗设施
--
第三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预防
----
第二节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三节居民死因顺位与变动
--
第四章预防保健
----
第一节专病防治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五章中医中药
----
第一节中医业务
----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
----
第三节中医学教育
--
第六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创建文明卫生街道、文明卫生单位
第三十三编体育
--
概述
--
第一章场馆
----
第一节区属体育场
----
第二节历史上的演武场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三章业余训练
----
第一节青少年体校业余训练
----
第二节场馆业余训练
----
第三节学校传统项目训练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区运动会
----
第二节参加市运动会
----
第三节参加全国及国际重大比赛
----
第四节裁判员
--
第五章团体
----
第一节上海中华武术会
----
第二节基层体育协会 区体育总会
第三十四编民族·宗教
--
概述
--
第一章民族
----
第一节民族人口
----
第二节民族风俗
----
第三节民族活动
----
第四节民族工作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各教沿革
----
第二节宗教场所
----
第三节公益事业
----
第四节宗教工作
第三十五编人物
--
一、传略
----
朱清 张瑄
----
董楷
----
费寮
----
秦裕伯
----
夏原吉
----
郑若曾
----
陆深
----
张山
----
潘恩 潘允端
----
方廉
----
乔一琦
----
徐光启
----
董其昌
----
董邦政
----
顾缪氏 韩希孟 顾玉兰
----
潘国光
----
吴历
----
李用粹
----
童善长
----
沈初
----
翁藻
----
李筠嘉
----
刘丽川
----
郁泰峰
----
文惠廉
----
刘郇膏
----
冯桂芬
----
宫慕久
----
李善兰
----
丁日昌
----
徐寿
----
乔治·巴富尔
----
王韬
----
经元善
----
钟天纬
----
华蘅芳
----
张焕纶
----
杨斯盛
----
林乐知
----
曾铸
----
沈缦云
----
盛宣怀
----
陈其美
----
郁怀智
----
吴馨
----
曹裕衡
----
徐一冰
----
夏月珊
----
杨白民
----
张骧云
----
张謇
----
朱葆三
----
丁甘仁
----
奚佐尧
----
王荷波
----
吴昌硕
----
李平书
----
李燮和
----
胡明复
----
傅兰雅
----
潘月樵
----
沈资田
----
夏月润
----
杨聘渔
----
王无能
----
李显漠
----
史量才
----
夏应堂
----
丁文江
----
穆湘瑶
----
陆伯鸿
----
陈筱宝
----
王一亭
----
曹家达
----
刘春山
----
袁希皓
----
徐蕙嘉
----
饶家驹
----
苏本炎
----
苏本铫
----
杜月笙
----
冼冠生
----
黄金荣
----
朱志尧
----
匡仲谋
----
刘鸿生
----
李一江
----
平海澜
----
胡适
----
张蓉珍
----
沈九成
----
石筱山
----
石美玉
----
张竹君
----
王季鲁
----
达浦生
----
应慈
----
黄炎培
----
胡刚复
----
甘信孚
----
沙善余
----
郭瀛州
----
葛维庵
----
顾筱岩
----
陆瘦燕
----
程门雪
----
叶企孙
----
曾耀仲
----
马健
----
顾准
----
胡敦复
----
赵锡奎
----
华怡
----
何克明
----
吴若安
----
王淑贞
----
蒋师昭
--
二、烈士英名录
第三十六编专记
--
一、专记
----
1.上海小刀会起义
----
2.四明公所血案
----
3.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南市
----
4.南市难民区
----
6.西凌家宅的变迁
--
二、附记
----
1.上海南火车站
----
2.南市九亩地
编后记
南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名录
主要编纂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