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宗旨。《城口县志(1991~2005)》(以下简称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采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坚持求实存真的原则,客观真实地记述城口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力
求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县情与突出地方特色,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权威性相统一。
内容时限:
1991-2005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编委会
序
图片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建置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山脉水系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六节 植物动物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二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概况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和性别构成
----
第三节 职业和文化构成
--
第三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户政管理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措施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效
第三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中共城口县委员会
----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和县委全委会
----
第一节 党代会
----
第二节 全委会
--
第三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县委办公室工作
----
第二节 组织工作
----
第三节 宣传思想工作
----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五节 政法和综治工作
----
第六节 机构编制工作
----
第七节 党史工作
----
第八节 党校工作
--
第四章 纪检监察工作
----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二节 案件查处
第四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县人代会
--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
----
第一节 审议工作
----
第二节 代表视察
----
第三节 专题调研
----
第四节 执法检查
----
第五节 工作评议
----
第六节 人事任免及述职评议
第五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
第二章 政府会议
----
第一节 县长办公会
----
第二节 政府常务会
----
第三节 政府全体会
--
第三章 政府工作
----
第一节 督查工作
----
第二节 行政审批
----
第三节 政府法制
----
第四节 议案提案办理工作
----
第五节 救灾工作
第六篇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章 组织机构和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章 政协工作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民主监督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集
----
第五节 联谊活动
第七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县总工会
----
第一节 工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工会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共青团城口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共青团城口县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建设
----
第三节 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
----
第四节 青少年文明工程建设
----
第五节 团校建设与希望工程
--
第三章 城口县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妇女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妇联工作
--
第四章 城口县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工商联工作
--
第五章 城口县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残联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残疾人状况
----
第三节 残疾人康复
----
第四节 残疾人教育
----
第五节 残疾人就业
----
第六节 残疾人文化
第八篇 军事法制
--
第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部队建设
----
第四节 兵役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
第二章 法制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法院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第九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第二节 场镇规划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街道建设
----
第二节 城市供排水
----
第三节 供电供气
----
第四节 市容环卫
----
第五节 园林绿化
----
第六节 公共设施建设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场镇建设
----
第二节 农舍改建
----
第三节 农村住房建设管理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企业
----
第二节 建材产品
----
第三节 建筑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公房管理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
第四节 房屋产权管理
----
第五节 房屋鉴定与拆迁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篇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发展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第二节 计划执行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二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
----
第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三节 地质灾害管理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水平
----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外资审计与社会审计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监督管理
----
第二节 企业、个体登记与服务
----
第三节 公平交易执法与监管
----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和广告管理
--
第六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调查
----
第二节 重大普查
----
第三节 统计资料
----
第四节 统计法制
--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监督
----
第二节 标准化、计量、认证
----
第三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四节 行政执法
--
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安全生产宣传培训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察
----
第三节 重大安全事故
第十一篇 农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乡镇服务机构
----
第四节 企业
--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二节 土地承包改革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种植区划
----
第二节 主要粮食作物
----
第三节 主要经济作物
----
第四节 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家畜养殖
----
第二节 家禽养殖
----
第三节 疫病及防治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林业生产
----
第三节 林业管理
----
第四节 林业保护
----
第五节 林业重点工程
----
第六节 林业产业
--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天然水产
----
第二节 人工养殖
--
第七章 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八章 土特产品
第十二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工业企业
----
第二节 乡镇集体工业企业
----
第三节 私营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
--
第二章 主要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锰加工业
----
第二节 钡加工业
----
第三节 采煤
----
第四节 建材
----
第五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重点工业企业选介
----
第一节 重点工业企业概况
----
第二节 重点工业企业简介
--
第四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安全管理
----
第三节 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三篇 商业
--
第一章 集市
----
第一节 县城集市
----
第二节 乡镇集市
--
第二章 主要行业门类
----
第一节 批发零售业
----
第二节 住宿餐饮业
----
第三节 居民服务业
----
第四节 其他服务业
--
第三章 供销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三节 发展特色商品生产
----
第四节 烟花爆竹专营
----
第五节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
第四章 盐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盐业生产
----
第三节 盐业购销
----
第四节 盐业管理
--
第五章 烟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烟草种植
----
第三节 卷烟购销
----
第四节 烟草专卖管理
第十四篇 水利农机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
--
第二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灌溉
----
第三节 河道治理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五节 防汛抗旱
----
第六节 人畜饮水
----
第七节 水政及工程管理
--
第三章 水电
----
第一节 电站
----
第二节 电网
----
第三节 供电
----
第四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
--
第四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应用
----
第二节 机务管理
----
第三节 农用柴油供应
--
第五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业务培训
----
第二节 行政执法
第十五篇 交通通讯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四节 公路运输
----
第五节 其他路桥
----
第六节 其他运输
----
第七节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二章 通讯
----
第一节 中国邮政
----
第二节 中国电信
----
第三节 中国移动
----
第四节 中国联通
第十六篇 财政税收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预算管理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三节 乡镇财政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税务机构
----
第二节 税制税种
----
第三节 税收稽征管理
----
第四节 促产增收
----
第五节 税收收入
第十七篇 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保险机构
--
第二章 银行业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债券
--
第三章 保险业
----
第一节 保险业务
----
第二节 保险理赔
----
第三节 重大赔案
第十八篇 扶贫
--
第一章 贫困人口概况
--
第二章 扶贫规划
----
第一节 七一〇扶贫攻坚计划
----
第二节 城口县扶贫开发规划
--
第三章 扶贫资金
----
第二节 资金投向
----
第三节 资金管理
----
第四节 资金审计
--
第四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产业扶贫
----
第二节 社会扶贫
----
第三节 人口基本素质提高
--
第五章 特困村建设与高山移民
----
第一节 特困村概况
----
第二节 特困村建设情况
----
第三节 高山移民
--
第六章 扶贫验收
----
第一节 县内验收
----
第二节 四川省政府验收
----
第三节 重庆市政府验收
第十九篇 粮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
第三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油收购及计划
----
第二节 粮油销售及计划
--
第四章 粮油储运
----
第一节 粮油储藏
----
第二节 粮油调运
--
第五章 粮食财务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财务检查与审计
--
第六章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粮食企业改革
第二十篇 旅游气象
--
第一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企业
--
第二章 气象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服务
第二十一篇 人事劳动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录用调配
----
第二节 干部奖惩任免培训考核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职称与机构改革
----
第五节 职工离退休管理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就业与再就业
----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第三节 社会保险
----
第四节 劳动仲裁和技能鉴定
----
第五节 劳动工资
----
第六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第二十二篇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学艺术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革命老区文化
----
第四节 图书
----
第五节 文物
----
第六节 文化市场及管理
--
第三章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章 档案地方志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地方志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社会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第二十三篇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机构和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三节 科技生产和服务机构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普工作与科研成果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培训
----
第三节 科技服务
----
第四节 科普活动
----
第五节 科研成果
第二十四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资格认定
----
第三节 教师职称评聘
----
第四节 教师待遇
----
第五节 教师培训和进修
--
第三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特殊教育
--
第四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二节 农民教育与扫盲
--
第六章 招生
----
第一节 普通高校招生
----
第二节 成人高校招生
----
第三节 电大招生
----
第四节 中专中师招生
--
第七章 教学教研
----
第一节 教学工作
----
第二节 教研工作
--
第八章 教育工程
----
第一节 中小学危房排除工程
----
第二节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没
----
第三节 希望工程与教育民心工程
--
第九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财政预算内拨款
----
第二节 教育费附加
----
第三节 专项经费
----
第四节 勤工俭学与集资捐资
第二十五篇 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其他机构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设备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三节 疾病治疗
----
第四节 护理
----
第五节 临床医学检查
----
第六节 麻醉
----
第七节 药剂
--
第三章 预防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计划免疫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健康保健
----
第二节 妇女生育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食品监督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监督管理
--
第六章 卫生执法与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卫生执法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十六篇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优待
----
第二节 抚恤
----
第三节 退役军人安置管理
--
第二章 救灾救济与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三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四章 其他民政工作
----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二节 地名工作
----
第三节 殡葬管理
----
第四节 民问组织管理
----
第五节 老龄工作
第二十七篇 社会
--
第一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节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
第二章 社区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服务
--
第三章 民俗民风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时令节日
----
第三节 流弊习俗
----
第四节 方言
----
第五节 谚语
第二十八篇 镇乡
--
第一章 镇
----
第一节 葛城镇
----
第二节 修齐镇
----
第三节 高观镇
----
第四节 坪坝镇
----
第五节 庙坝镇
----
第六节 明通镇
----
第七节 巴山镇
--
第二章 乡
----
第一节 龙田乡
----
第二节 双河乡
----
第三节 高燕乡
----
第四节 北屏乡
----
第五节 高楠乡
----
第六节 左岚乡
----
第七节 沿河乡
----
第八节 鸡鸣乡
----
第九节 咸宜乡
----
第十节 周溪乡
----
第十一节 蓼子乡
----
第十二节 明中乡
----
第十三节 治平乡
----
第十四节 厚坪乡
----
第十五节 东安乡
----
第十六节 河鱼乡
----
第十七节 岚天乡
第二十九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二章 人物传略
--
第三章 人物简介
--
第四章 人物表
附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