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了上海市区方言调查、地理、人口、语音、音系等内容。
目录
封面
上海市区方言志
版权页
目录
图片
--
上海市市区图
--
上海市全图
第壹章 导言
--
壹·一 上海方言调查与方言志
--
壹·二 上海地理人口概况
--
壹·三 音标符号
----
(一)辅音
----
(二)元音
----
(三)声调符号
----
(四)本书记北京音所用音标和汉语拼音方案对照表
第贰章 语音
--
贰·一 声母、韵母、声调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四)音韵特点
--
贰·二 单字声韵调配合关系
----
(一)声母、声调配合关系
----
(二)声母、韵母配合关系
----
(三)声母、韵母、声调配合关系
--
贰·三 连读变调
----
(一)连读变调总表
----
(二)广用式连读变调举例
----
(三)窄用式连读变调举例
------
1.两字组窄用式连读变调
------
2.三字组窄用式连读变调
------
3.四字组窄用式连读变调
------
4.五字组窄用式连读变调
----
(四)广用式和窄用式的对比
------
1.广用式和窄用式的应用范围
------
2.窄用式的变化
------
3.广用式窄用式变调与语义关系
--
贰·四 内部差异
----
(一)声母方面的差异
------
1.[(?)b] [(?)d] 与 [p] [t] 的差异,有两种读法:
------
2.[φ] [β]、[f] [v] 与 [h] [(h)] 的差异,有五种不同的读法:
------
3.[f] [h(u)] 和 [v] [(h)(u)] 的分混,有四种读法:
------
4.尖团音的分混,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
5.古疑母字声母的读音,主要有两种情况:
------
6.古日母字声母的读音,有两种情况:
------
7.[dz] 母的有无,有两种情况:
------
8.[o(g)] [o(?)] 韵的[f] [v] 与 [h] [(h)]差异有两种读法:
------
9.一部分古浊声母字的读音,有两种情况:
----
(二)韵母方面的差异
------
1.[(l)] [ч] 的差异,有两种读法:
------
2.[E] 韵的区分,有四种读法:
------
3.[ue] [u(Ф)] [uE] 韵的分混,有四种读法:
------
4.与ts组声母相拼的 [E] [(Ф)] [uE] 韵的差异,以“最、翠、岁、追、炊、税、碎”为例
------
5.[i] [iI] 的分混,有两种情况:
------
6.[y] 和 [y(Φ)] (或 [Y]) 的分混,有三种读法:
------
7.[u(Φ)] [y(Φ)] 和 [(Φ)] 的分混,有三种读法:
------
8.[(c)] [o] 的差异,以“可、下、夏、丫、桠、瓦、哑”为例,分两种情况:
------
9.[(a)] [ā] 的分混、分三种情况:
------
10.[io(g)] 和 [yn] 的分混,有四种情况:
------
11.t(G) 组声母字[i(g)] 和 [i(eg)] 的分混,分两种情况:
------
12.[a(?)] 和 [a(?)] 的分混,有两种读法:
------
13.[A(?)] [(e)(?)] 的分混,有两种读法:
------
14.[iA(?)]韵的存并,有两种情况:
------
15.[i(e)(?)] [iI(?)] 的分并,有三种情况:
------
16.[io(?)] [yI(?)] [y(e)(?)] 的分混,有四种读法:
------
17.[(e)(?)] [oe(?)] 的分并,有两种读法:
------
18.[o(?)] 和 [(c)(?)] 的分并,有两种读法:
------
19.[u(c)(?)] [u(e)(?)] [uo(?)] [o(?)] 的分混,有三种情况:
------
20.[o(?)] [(e)(?)] 的分混,有两种情况:
------
21.“靴”字的不同读音:
----
(三)声调方面的差异
--
贰·五 五个音系
----
(一)上海市区老派音系
----
(二)上海市区新派音系
----
(三)浦东音系
----
(四)吴淞音系
----
(五)闵行音系
第叁章 同音字表
--
说明
--
同音字表注释
第肆章 上海音和北京音的比较
--
肆·一 声母的比较
----
(一)上海p组和北京p组
----
(二)上海t组和北京t组
----
(三)上海ts组和北京ts t(s)二组
----
(四)上海t(G)组和北京t(G)组
----
(五)上海k组和北京k组
----
(六)声母比较的说明
----
(七)上海音和北京音声母对应关系总表
--
肆·二 韵母的比较
----
(一)上海l韵母
----
(二)上海i韵母
----
(三)上海u韵母
----
(四)上海y韵母
----
(五)上海A iA uA和O四韵母
----
(六)上海(c) i(c)二韵母
----
(七)上海(v) i(v)二韵母
----
(八)上海E iE uE和(φ) u(φ) y(φ)六韵母
----
(九)上海(a) i(a) u(a) 和(a) i(a) u(a) 六韵母
----
(十)上海(a)n in u(a)n yn四韵母
----
(十一)上海 o(g) io(g)二韵母
----
(十二)上海 A(?) iA(?) uA(?)三韵母
----
(十三)上海 o(?) io(?)二韵母
----
(十四)上海 (a)(?) u(a)(?)和iI(?) yI(?)四韵母
----
(十五)上海(e)l (m) (n) (g)四韵母
----
(十六)韵母比较的说明
----
(十七)上海音和北京音韵母对应关系总表(见前两页)
--
肆·三 声调的比较
----
(一)上海音和北京音声调对应关系表
----
(二)声调比较的说明
第伍章 上海音和中古音的比较
--
伍·一 声母的比较
----
(一)上海p组和中古帮、非二组
----
(二)上海t组和中古端组
----
(三)上海ts组和中古精、知、庄、章、日五组
----
(四)上海t(C)组和中古见、精二组
----
(五)上海k组和中古见系
----
(六)声母比较的说明
----
(七)上海音和中古音声母对应关系总表(见第130、131页)
--
伍·二 韵母的比较
----
(一)上海l i E iE uE和(φ) u(φ) y(φ)八韵母
----
(二)上海u y二韵母
----
(三)上海A iA uA和o四韵母
----
(四)上海(c) i(c)二韵母
----
(五)上海(v) i(v)二韵母
----
(六)上海(a) i(a) u(a)和(a) i(a) u(a)六韵母
----
(七)上海(a)n in u(a)n yn四韵母
----
(八)上海 o(g) io(g)二韵母
----
(九)上海A(?) iA(?) uA(?)三韵母
----
(十)上海o(?) io(?)和 yI(?)三韵母
----
(十一)上海(a?) u(a?)和iI(?)三韵母
----
(十二)上海 (aI) m n (g)四韵母
----
(十三)韵母比较的说明
----
(十四)上海音和中古音韵母对应关系总表
--
伍·三 声调的比较
----
(一)上海音和中古音声调对应关系表
----
(二)声调比较的说明
第陆章 分类词表
--
说明
----
一 收词范围
----
二 条目安排
----
三 用字和注音
----
四、释义
--
陆·一 天文 气象
--
陆·二 地理 方位
--
陆·三 节令 时间
--
陆·四 工业 工艺
--
陆·五 农业
--
陆·六 商业 交通 邮电
--
陆·七 动物
--
陆·八 植物
--
陆·九 饮食
--
陆·十 衣料 服饰
--
陆·十一 房舍
--
陆·十二 器具
--
陆·十三 身体 疾病 卫生
--
陆·十四 婚丧 生育 寿辰 宗教
--
陆·十五 人品 詈语
--
陆·十六 职业 职务
--
陆·十七 亲属
--
陆·十八 文化 娱乐
--
陆·十九 交际
--
陆·二十 动作 变化
--
陆·二十一 性质 状态 感觉 颜色
--
陆·二十二 数词 量词
--
陆·二十三 代词
--
陆·二十四 副词 介词 连词
--
陆·二十五 助词 语气词 叹词 象声词
--
陆·二十六 熟语
第柒章 语法
--
说明
--
柒·一 数词
----
(一)一
----
(二)“二”和“两”
----
(三)位数
----
(四)分数
----
(五)倍数
----
(六)序数
----
(七)概数
----
(八)数词词义的转移
--
柒·二 量词
----
(一)普通话不用的上海话量词
------
1.个体量词
------
2.集合量词
------
3.部分量词
------
4.标准量词
------
5.容器量词
------
6.临时量词
------
7.准量词
------
8.动量词
----
(二)上海话不用的普通话量词举例
----
(三)使用范围跟普通话不同的量词
----
(四)量词的语法特点
--
柒·三 名词
----
(一)造词法
------
1.重叠
------
2.前缀
------
3.后缀
----
(二)路名的两种构造方式
----
(三)时间词
----
(四)处所词“拉”
----
(五)方位词
--
柒·四 代词
----
(一)人称代词
----
(二)指示代词
----
(三)疑问代词
----
(四)代副词
----
(五)代形容词
----
(六)代动词
----
(七)代句词
----
(八)遍指代词“各”
--
柒·五 形容词
----
(一)造词法
------
1.重叠
------
2.词嵌
------
3.后缀
------
4.扩展
------
5.四字格固定词组
------
6.双音节单纯形容词
----
(二)基式和变式
----
(三)形容词程度表达法
------
1.词汇表达法
------
2.变式表达法
--
柒·六 动词
----
(一)造词法
------
1.重叠
------
2.嵌音
------
3.后缀
------
4.类前缀“相”
----
(二)判断词
----
(三)趋向动词
----
(四)能愿动词
--
柒·七 副词
----
(一)造词法
------
1.重叠
------
2.“一”冠首的双音节副词
------
3.后缀
----
(二)范围副词“侪”
----
(三)否定副词
----
(四)常用副词
--
柒·八 介词
----
(一)“辣”和“辣辣”
----
(二)照仔
----
(三)为/为仔/为了
----
(四)脱
----
(五)“教”和“帮”
----
(六)问
----
(七)“连带”和“连得”
----
(八)讲到
----
(九)望/望仔
----
(十)除脱/除勒
----
(十一)拿
----
(十二)“拨”和被动句
--
柒·九 连词及复句
----
(一)脱/脱仔、连……得仔、(哮)
----
(二)连词和有关复句
--
柒·十 助词及有关句类
----
(一)个
----
(三)疑问语气助词和疑问句
----
(四)命令语气助词和祈使句
----
(五)感叹语气助词和感叹句
----
(六)其他句末语气助词
----
(七)语气助词和句中停顿
----
(八)附:象声词和感叹词
------
1.象声词
------
2.感叹词
--
柒·十一 比较句
----
(一)平级比较句
----
(二)不平级比较句
----
(三)渐进比较句
----
(四)推测、比拟句
--
柒·十二 语序
----
(一)双宾语的位置
----
(二)含兼语句子的语序
----
(三)结果补语的位置
----
(四)趋向补语的位置
----
(五)副词在句中的位置
----
(六)处置式的构成和语序
----
(七)句子成分的倒装
----
(八)语意的追补和反复
第捌章 标音举例
--
说明
--
捌·一 俗语
----
(一)谚语
----
(二)歇后语
------
[附]上海地名歇后语
----
(三)其他
--
捌·二 谜语
--
捌·三 歌谣
----
(一)儿歌
----
(二)民歌
----
(三)叫卖调子
--
捌·四 绕口令
----
[附]贯口
--
捌·五 故事
----
(一)北风搭太阳
----
(二)徐光启摆渡
----
(三)张玉书当脚炉
------
[附]掌故
--------
(一)兜喜神方
--------
(二)大舞台对过——天晓得
--
捌·六 会话
----
(一)叫卖——卖金橘
----
(二)成段叙述——老饭店
----
(三)对话——拜访问候
--
捌·七 戏曲
----
(一)沪剧说白——女看灯(节选)
----
(二)上海说唱——上海游(节选)
----
(三)独脚戏——家和万事兴(节选)
--
捌·八 广播节目
----
(一)家常话:尹大姐用水讲“四要”
----
(二)为侬服务:家务小常识
----
(三)天气预报
----
(四)新闻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