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会计史上卷

招商局会计史上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招商局是我国近代设立最早、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本志记述了招商局在建国以前的会计工作情况。

内容时限: 0000-1927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招商局会计史
内容提要
版权页
图片
-- 招商局原址大门
-- 原招商局会计科办公室
-- 原招商局出纳科办公室
-- 原招商局总经理徐学禹(右一)会同理事会有关成员视察自动记账机器房
-- 会计处电动登账机
-- 船务处海事科
-- 招商局轮船“江顺”号
-- 招商局轮船“源生”号
-- 招商局轮船“元培”号
-- 招商局轮船“森林”号
-- 第二码头D.I两钢筋水泥仓库修竣后情形
-- 国营招商局第三码头陶记营造广承造
-- 第四码头修理后之N.仓库
-- 第五码头远望全景
-- 第六码头修理后情状

《招商局会计史》编委会
前言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招商局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创办轮船招商局的过程
---- 一、轮船招商局之缘起
------ (一)轮船招商局的起源
------ (二)轮船招商局的创始及其命名
---- 二、一埸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激烈辩论
---- 三、开局前的筹备
---- 四、轮船招商公局始告成立
-- 第二节 创办期的经营活动概况
---- 一、招商局早期的轮运活动
------ (一)航线开辟
------ (二)船舶码头的购置
------ (三)货物运输
---- 二、招商局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 (一)同外资航运企业的抗衡
------ (二)购并旗昌轮船公司
------ (三)中外航运企业齐价合同的签定
---- 三、招商创办后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 (一)兴办与废弃之争
------ (二)漕粮运输之争
------ (三)官权与商股之争
-- 第三节 官督商办前期的缓慢发展
---- 一、轮船营运活动的缓慢发展
------ (一)远洋运输的萎缩停顿和内河运输的发展
------ (二)漕运和赈运
---- 二、船舶、港口设施基本建设进展缓慢
------ (一)船舶的增减变动情况
------ (二)库场、码头的添置
---- 三、招商局内外基本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 (一)舆外商矛盾之发展
------ (二)局内外官商矛盾的激化
-- 第四节 官督商办后期轮运业务起伏跌宕
---- 一、轮运活动的曲折发展
------ (一)船舶总吨位的增长
------ (二)轮运范围的扩大
------ (三)水陆联运的创办
------ (四)漕运的衰落与终结
-- 第五节 商办时期的营业状况
---- 一、欧战前的轮运状况
---- 二、欧战时期轮运业务的短暂繁荣
---- 三、欧战以后轮运业务的长期萧条
-- 第六节 国营初期招商局在中国航运业之地位
---- 一、官督整理时期轮运业务的逐步恢复与再度衰敝
------ (一)轮运业务的逐渐恢复
------ (二)轮运业务的衰敝
---- 二、招商局在中国航运业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七节 抗日战争时期招商局的轮船运输
---- 一、运力的重新调整和配备
---- 二、业务经营的萎缩
-- 第八节 国营后期招商局的变迁
---- 一、官僚资本在招商局的急剧膨胀
------ (一)接收敌伪船舶
------ (二)购买外国剩余船舶
------ (三)船舶总吨位的增长
---- 二、轮运业务的畸形繁荣
------ (一)内河航线的恢复、增辟和发展
------ (二)客货运输的迅速发展
---- 三、招商局对全国航棠的垄断
------ (一)招商局对各地航业渗透
------ (二)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 (三)招商局垄断地位的加强
---- 四、官僚资本统治在招商局完全结束
-- 第九节 招商局航运业务恢复发展时期
---- 一、香港招商局起义及招商局名称的保留
------ (一)香港招商局起义
------ (二)起义后的护产工作
------ (三)招商名称的保留
---- 二、香港招商局业务的暂时停顿
---- 三、香港招商局业务的恢复发展
------ (一)招商局发展航运的背景与条件
------ (二)招商局配合争取自主运价的斗争
------ (三)航运业务的曲折发展
---- 四、招商局其它航运业务的综合发展
------ (一)仓库储货业务
------ (二)码头驳运业务
------ (三)友联船厂的创办和发展
------ (四)海通公司的设立与发展
------ (五)贷款买船
-- 第十节 招商局多元化集团化形成时期
---- 一、招商局实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历史背景
---- 二、蛇口工业区的建立和发展
------ (一)蛇口工业区的创办设想
------ (二)蛇口工业区投资环境的建设
------ (三)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初步形成
------ (四)蛇口工业区的各项改革与创新
---- 三、招商局航运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一)明华船务公司的成立
------ (二)传统代理业务的增长
------ (三)仓码、驳运的蓬勃发展
------ (四)友联船厂的大规模扩建
---- 四、招商局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 (一)大办工业
------ (二)南海石油后勤基地的建设
------ (三)发展商业贸易
------ (四)建筑及房地产崛起
------ (五)旅游业应运而生
-- 第十一节 招商局成立集团后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一、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
---- 二、进一步发展航运业,建成完整配套的航运体系
------ (一)船队实力迅猛发展
------ (二)船运代理业务继续发展
------ (三)蓬勃开展的货柜运输
------ (四)互为犄角的港口布局和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 三、继续奋进的蛇口工业区
---- 四、实现多元化,建成综合性大型企业
-- 小结
第二章 创办时期招商局会计(1872~1884年)
-- 第一节 招商局早期的资本筹集和经营管理
---- 一、筹集资本途径
------ (一)招收商股
------ (二)拨借官款
------ (三)局外借贷
---- 二、经营与管理
------ (一)经营方针与经营方式
------ (二)轮运生产水平
------ (三)固定资产不断变化
------ (四)利润分配
-- 第二节 《轮船招商章程》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 一、《轮船招商章程》及其对财会工作的规定
---- 二、《轮船招商局规》及其对财会工作的有关规定
-- 第三节 银钱总账房及附属机构的账房设置
---- 一、轮船招商总局的会计机构
---- 二、分局会计机构
---- 三、船舶账房
-- 第四节 “四脚帐”和“龙门帐”的运用
---- 一、“四脚帐”的帐簿组织
------ (一)流水帐部份
------ (二)总清簿(分清帐)部份
------ (三)会计结册部份
---- 二、“龙门帐”的帐簿设置和结册编制
------ (一)“龙门帐”的帐簿设置
------ (二)“龙门帐”的结册编制
---- 三、招商局的旧式会计
------ (一)帐簿设置
------ (二)记帐法则
------ (三)核算方法
------ (四)结帐编册
-- 第五节 恨簿组织体系及记恨程序
---- 一、流水(亦称草帐)
------ (一)银洋流水
------ (二)专项转帐
------ (三)转帐流水
---- 二、清簿(亦称清帐)
------ (一)负值类
------ (二)资产类
------ (三)存欠不定类
------ (四)损益类
------ (五)杂项
---- 三、草结
---- 四、辅助记录
-- 第六节 货币计量单位
---- 一、招商局的货币计量单位
---- 二、货币化合率
---- 三、设置“现兑”帐户
------ (一)现兑
------ (二)钱房
-- 第七节 货脚、客脚和运价
---- 一、招商局水脚帐户的基本做法
---- 二、招商沪局帐簿组织
------ (一)草簿
------ (二)清簿
------ (三)月结
---- 三、沪局草帐内容及记帐手续简介
------ (一)进口舱单
------ (二)进口船帐
------ (三)出口舱单
------ (四)出口船帐
------ (五)现收水脚流水
------ (六)完饷
------ (七)现收税饷
------ (八)银洋流水
------ (九)转帐流水
---- 四、创办时期招商局之运价
-- 第八节 船栈成本及折旧
---- 一、船栈成本的含义
---- 二、船栈成本的帐务处理
------ (一)帐目分户
------ (二)记帐方法
---- 三、创办时期的船舶折旧方法
-- 第九节 局缴及其它缴费
---- 一、《轮船招商章程》的缴费规定
---- 二、缴费项目及记帐方法
------ (一)总局开销
------ (二)分局缴费
------ (三)轮船缴费
------ (四)拖驳缴费
------ (五)货栈码头缴费
------ (六)各项修理
------ (七)各项缴费
-- 第十节 结帐簿册
---- 一、综结草总和彩结草总
------ (一)月结
------ (二)年结
---- 二、差额平衡法
-- 第十一节 招商局帐略的形式和编制
---- 一、帐略的形式和内容
------ (一)前阶段帐略
------ (二)后阶段帐略
---- 二、帐略编制
-- 第十二节 股商分利
---- 一、股商和股票
------ (一)股商
------ (二)股票
---- 二、股息和余利
------ (一)股息和余利的发放
------ (二)股息和余利的帐务处理
---- 三、股票挂失
-- 小结
第三章 官督商办时期招商局会计(1885~1911年)
-- 第一节 官督商办时期招商局的经济发展
---- 一、官督商办前期经济业务相对稳定
------ (一)运费收入长期徘徊
------ (二)余利水平有所提高
------ (三)资本构成显著变化
---- 二、官督商办后期经济起伏跌宕
------ (一)营业收入水平下降
------ (二)企业余利起伏跌宕
------ (三)资本构成相应变化
-- 第二节 盛宣怀禀陈理财十条
---- 一、禀陈用人理财双十条的背景
---- 二、盛宣怀理财十条
---- 三、用人理财双十条的作用
-- 第三节 会计工作沿革
---- 一、会计机构的变化
----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变化
------ (一)会计年度的变更
------ (二)实行付收付支四联票辨法
------ (三)开于船栈等折旧的会计处理改变
------ (四)自保船险与船栈折旧调节使用的会计处理
------ (五)关于新建轮船、栈房及船舶锅炉更新的会计处理
------ (六)轮船修理费不列船本
------ (七)新裕等四轮委托德商代理的会计结算
------ (八)其它变化
---- 三、重新核定资产,清理内外债务
-- 第四节 报效及政府借款
---- 一、报效章程盼确立
---- 二、清政府向招商局借款
---- 三、沉重的报效及政府借款,促使经济状况恶化
-- 第五节 实行分配盈余之新章
---- 一、官督商办前期的利润分配
---- 二、官督商办后期奉旨实施报效,招商局另议分配盈余新章
---- 三、大量利润被瓜分的结果
---- 四、利润分配与再分配——多种形式内外投资
------ (一)自保船险——仁济和保险公司创办
------ (二)兴辩中国银行及中国通商银行
------ (三)创办内河招商局
------ (四)局外投资不断增长
-- 第六节 帐略编制相应变化
---- 一、增加盈利分配内容
------ (一)盈利和余利分配内容
------ (二)船栈折旧变化
---- 二、增加《股商报挂失票章程审批》内容
---- 三、彩结的变化
---- 四、各船估见时值价目的实施
---- 五、帐略延期合刊
---- 六、查帐制度的确立
---- 七、其它变化
-- 第七节 股票挂失、股息及花红
---- 一、官督商办时期招商局的股票挂失和第一次股东大会
------ (一)股票挂失章程
------ (二)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
---- 二、股息和余利的分配
-- 小结
第四章 商办时期招商局会计(1912~1927年)
-- 第一节 商办时期招商局的经营业务
---- 一、船舶、栈务状况与资本变动
------ (一)营业状况与利润分配
------ (二)资本总额结构的变化
---- 二、副管事业的经营状况
------ (一)积余产业公司的成立
------ (二)江轮公票局始末
------ (三)捐办学堂
---- 三、商办时期的经营管理
------ (一)回佣制度
------ (二)局轮全部停航
-- 第二节 商办招商局隶属变迁及机构变化
---- 一、实现完全商办前的所谓“商办”
---- 二、招商局实现完全商办时期变化情况
------ (一)招商局同临时政府关系的变化
------ (二)招商局实现完全商辨
------ (三)成立招商局新公司未遂
---- 三、商办时期的机构改革
------ (一)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和会计科的建立
------ (二)总局与沪局划分办事权限
------ (三)航产分管的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实行航政特别会计
---- 一、“四政”特别会计的演进概况
---- 二、招商局实行航政特别会计
------ (一)实行航政特别会计的意义
------ (二)会计科目设置适应新形势,力求详尽合理
------ (三)帐簿设置体现改良
-- 第四节 局产估价
---- 一、稹余产业公司成立前局产混乱状况
---- 二、积余产业公司成立前后的局产估价
---- 三、重估资产价值,分立航产后有关会计处理
-- 第五节 复位资本总额换发新股票
---- 一、复位资本总额原因和增发、换发股票
------ (一)分立积余产业公司,增发股票
------ (二)复位资本总额换发新股票
---- 二、会计处理办法
------ (一)设置“股份资本”明细
------ (二)在“补助记录”帐下,设“关于股东之记录”项
-- 第六节 包办制之提议和实施
---- 一、包办制的提议
------ (一)时代背景
------ (二)提议实行包办制
------ (三)船舶包办制做法
---- 二、包办制的变化
------ (一)回佣制之取代包办制
------ (二)回佣制执行概况
---- 三、回佣制的会计处理
-- 第七节 招商局债务高峰阶段
---- 一、大量借债的原因
---- 二、资本总额增长和债务高峰
---- 三、借款的会计核算
-- 第八节 查帐员与结帐报告
---- 一、查帐员制度的变化
---- 二、商办时期的结帐报告与查帐员
-- 第九节 商办时期的盈余分配
---- 一、积余产业公司余利分配
---- 二、盈余分配的有关会计结算
-- 第十节 民国时期帐略编制
---- 一、帐略编制过程
---- 二、民国时期帐略编制的特点
---- 三、帐略形式告终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