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锦屏县民政志》(以下简称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记述锦屏县民政事业发展历史现状。二、本志上限为民国4年(1915),下限为2007年。三、本志所记述的民政事业是按照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民政部门的主要任务和职责规定范围和2002年机构改革,锦屏县人民政府明确的19项民政工作职能范围为基本内容。按照志书规范,采取横排门类,纵叙史实,依时序排列。
内容时限:
1915-2007
目录
封面
锦屏县民政志
《锦屏县民政志》编写组成人员
《锦屏县民政志》编写工作人员
《锦屏县民政志》审稿人员名单
图片
--
1990年锦屏县行政区划图
--
锦屏县一九三三年行政区划图
--
锦屏县地图
--
锦屏县城风貌
--
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锦屏县飞山庙
--
一九八八年全州优抚工作现场会在锦屏召开
--
一九九○年民政工作总结会议上县长(前排左四)周文锦、副县长(左五)刘文祥与县、区民政干部合影
--
二○○○年十月县举办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50周年活动(图为抗美援朝老战士与县领导合影)
--
二○○八年县民政局领导与乡镇民政干部合影
--
二○○八年乡镇民政干部合影
--
《锦屏县民政志》审稿座谈会(二○○九年五月)
--
二○○八年民政局干部职工合影
--
二○○七锦屏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
县民政局在二○○八年“抗凝冻、保民生”救灾中被省委、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
--
县民政局在二○○八年“抗凝冻、保民生”救灾中被省民政厅和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
县民政局荣获的部分奖状
--
省民政厅授予锦屏县村民自治模范县奖状
--
锦屏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
龙大道烈士汉白玉塑像
--
龙大道烈士陵园大门入口
--
正在建设中的龙大道烈士陵园陈列馆
--
龙大道烈士陵园被州政府列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县人武都政委龙镱斌(左一)县委书记王家模(左三)、县长李茂江(中)为烈士陵园奠基
--
一九八五年纪念锦屏解放35周年原参加解放锦屏的老干部在锦屏党史工作会议期间到烈士陵园悼念牺牲烈士
--
一九八七年锦屏县烈士陵园全貌
--
龙大道烈士亲属向烈士献花圈
--
驻锦官兵向烈士敬献花圈
--
青少年缅怀烈士英灵献上洁白的小花
--
民政部统一制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
一九八五年编写的锦屏县烈士英名录
--
县政府向军属颁发的光荣匾
--
民国时期的军人家属证明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军人家属证明书
--
应征入伍通知书,凭通知享受军属待遇
--
一九八三年出席全省“双拥”工作先进代表大会锦屏县代表合影
--
现役军人立功喜报(上、下)
--
二○○七年“八一”建军节 县人大主任王经勇到平敖村慰问烈属
--
二○○七年省民政厅优抚处处长李秋华(女,前一)、县人大副主任杨正永(中)慰问老复员军人
--
县领导慰问县武警中队时与全体官兵合影
--
锦屏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大会会场
--
县委书记刘益松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淑德
--
创建省级“双拥”活动的场景
--
副县长闵启胜(右一)等慰问参加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现役军人家属
--
驻锦官兵上街打扫环境卫生
--
二○○四年清水江洪水袭击锦屏县城场景
--
二○○七年偶里田坝遭受水灾场景
--
洪水淹没县城老农贸市场
--
二○○七年敦寨坝区遭受水涝灾害场景
--
驻锦部队和干警抢救群众财产
--
二○○七年隆里坝区遭受洪水灾害场景
--
受旱开裂的稻田
--
受旱干涸的山塘水库
--
文斗上寨火灾场景
--
县城二○○二年大桥头火灾场景
--
秀洞村沿洞组未完全熄灭的大火
--
二○○七年大同乡密洞村火灾场景
--
二○○七年偶里乡格溪村火灾场景
--
失去家园的灾民
--
二○○七年省民政厅救灾处调研员廖如刚(中)到铜鼓镇铜坡村检查水灾
--
火灾救济物资紧急运抵三板溪文斗码头
--
二○○三年州民政局局长王涛(中)到卦治慰问贫困户
--
县民政局杨正勤局长在协助灾民领取救灾物资(上、下)
--
二○○六年县长袁尚勇(中)等领导到平翁村检查火灾情况
--
县政协程安榕副主席(女,右4)、县民政局杨宗炳局长、敦寨镇副镇长杨化林在龙池村捐赠赈灾物资发放现场
--
2006年“六一”期间,县民政局罗香兰副局长(女,右一)向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送去节日慰问品
--
敦寨镇发放领取救灾款物场景
--
平略镇发放救灾物资现场
--
县民政局局长杨宗炳(左一)、副局长向必兴(右一)到帮扶寨早村慰问看望贫困户
--
县乡领导深入火灾现场核实灾情
--
二○○七年七丹县民政局在三江镇江西街举行农村低保首发仪式场景
--
副县长闵启胜(右三)、县民政局局长杨宗炳(中)深入格溪村了解群众受灾情况
--
农村危房暨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会场
--
救灾救济款发放场景
--
二○○七年八月县委书记陈英华(中)在杨宗炳局长(右一)等陪同到固本乡东庄村了解贫困学生情况
--
二○○三年七月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梅琳(左二)、州民政局局长王涛(右二)检查老年星光活动中心建设情况
--
城关地区老年节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情况
--
婚姻登记培训会会场
--
敦寨镇老年节文体活动
--
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向结婚登记申请人颁发《结婚证书》
--
锦屏县社会福利院
--
彦洞乡敬老院
--
敦寨镇敬老院
--
铜鼓镇敬老院
--
固本乡敬老院
--
二○○三年省民政厅机关党委书记到县福利院慰问院民
--
二○○三年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梅琳(左二)到县福利院慰阿孤寡老人
--
县民族中学青年团员到县福利院慰问院民
--
一九九八年县福利院成立时县委办主任杨云(左一)向入院老人发放生活用品
--
二○○八年县信用联社职工到铜鼓敬老院慰问院民
--
二○○七年春节县民政局局长杨宗炳到县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
--
东庄村贫困户吴学荣原住房,右图为民政补助建房
--
平翁村贫困户龙步刚原住房,右图为民政补助建房
--
原隆里村姚前明住房,左图为民政补助建房
--
平秋镇高芩村住房困难户龙光乾住房,右图为补助后新建住房
--
宁波市援建的贫困户住房
--
河口村加池村姜绍培户因雪灾大树压垮民政资助重新修建的房屋
--
原为高坝村贫困户宋孝泽住房,下图为民政补助新建房
--
文斗上寨火灾后民政资助重建的房屋
--
平略镇果丛村火灾后民政部门资助重建的房屋
--
二○○二年十二月全州基层政权建设干部培训会在锦屏召开(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
二○○三年村支书、主任培训班学员合影
--
启蒙镇村干部培训会会场
--
大同乡村干培训会会场
--
村官法律知识竞赛会场场景
--
三江镇潘寨村民委员会办公室楼房
--
县民政局岗位职责公开栏
--
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上墙
--
县民政局政务公开栏
--
村务公开栏
--
县民政局局长杨宗炳(右一)到启蒙镇检查指导工作
--
三江镇赤溪坪社区选举会场
--
二○○五年州民政局副局长龙邦源(左一)在县民政局党组书记王明栋(右二)陪同到风雨桥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
排洞社区选民积极参加投票选举
--
飞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会场
--
票箱
--
标准的乡镇政务公开栏
--
位于乌坡村星子界贵州锦屏县与湖南靖州县的省际界碑
--
位于启蒙镇地茶村的锦屏县与黎平县际界碑
--
位于敦寨镇平江村的锦屏与黎平县际界碑
--
二○○七年州民政局、剑、锦两县民政局领导及两县乡村干部在搬迁26282629001号界碑定位后合影
--
重新埋设位于锦屏县河口中寨村与剑河县南加街上村之间的界碑
--
位于小江河中心的锦屏与天柱县际界碑
--
县城标准街道路牌(图为县城三江镇邮电局街路牌)
--
电脑福利彩票投注站(图为县城三江路原防疫站楼下电脑彩票投注站)
--
行政村标准地名标志(上、下)
--
3D电脑福利彩票
--
即开型福利彩票
《锦屏县民政志》序
序二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民政机构设置与组织建设
--
第一节 民政机构设置
----
一、民国时期民政机构设置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民政机构
----
三、基层民政组织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一、中国共产党党组
----
二、中国共产党支部
--
第三节 民政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民政工作目标管理
----
一、政务公开管理
----
二、民政工作目标考核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与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
一、民国时期的基层组织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政权建设
----
三、乡镇设置变更
--
第二节 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
一、村民自治
----
二、村民自治示范建设
----
三、乡(镇)村政务公开
----
四、村干部教育培训
----
五、村(居)委会换届选举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一、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
----
三、移民区划
----
四、行政区划调整试点
第三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救济
----
一、救济院
----
二、积谷救济
----
三、火灾救济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救济
----
一、冬令救济
----
二、春夏荒救济
----
三、“五保户”供养救济
----
四、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
----
五、宽转释放人员救济
----
六、建房补助
----
七、城镇居民低保救济
----
八、农村特困群众救助
----
九、农村医疗救助
--
第三节 火灾救济
----
一、火灾救济情况
----
二、火灾发生情形
--
第四节 社会救济改革
----
一、推行救灾救济工作社会化
----
二、建立救灾基金
----
三、有偿救济
----
四、农村救灾互助储金储粮会
----
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六、农房互济会
----
七、易地移民搬迁
----
八、扶贫扶优
第四章 自然灾害救济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救灾救济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灾害救济
----
一、实施救灾情形
----
二、历年自然灾害情形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敬老院
--
第二节 儿童福利院
--
第三节 麻疯病及精神病治疗
--
第四节 社会福利彩票发行
第六章 地名管理与勘界
--
第一节 地名管理
----
一、地名普查
----
二、地名更名、命名
----
三、乡镇所在地街道、路命名
----
四、行政村(自然村)地名
----
五、山峰地名
----
六、名胜古迹地名
----
七、地名标志牌设置
--
第二节 勘界
----
一、勘界基本情况
----
二、锦屏与邻县边界交汇点
----
三、锦屏、靖州县边界
----
四、锦屏、剑河县边界
----
五、锦屏、天柱县边界
----
六、锦屏、黎平县边界
----
七、界桩设置与管理
第七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劳军、优待
----
一、优待
----
二、劳军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拥军优属
----
一、慰问
----
二、优待
第八章 烈士褒扬
--
第一节 烈士普查、换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
第二节 编写《烈士英名录》
--
第三节 烈士追抚
--
第四节 烈士纪念建筑物
--
第五节 烈士纪念活动
--
第六节 烈士传、烈士英名录
----
烈士传
------
龙大道
------
龙云
------
杨和钧
------
王定一
------
孙瑞民
------
周金庆
------
刘书善
------
李怀生
------
杨国胜
------
杨再模
------
石庆明
------
龙建新
------
姜天福
------
崔同军
------
彭崇灯
------
龙运芳
----
烈士英名录
第九章 优抚对象普查、补助、抚恤、安置
--
第一节 优抚对象普查
--
第二节 优抚对象补助
--
第三节 抚恤
----
一、烈士抚恤
----
二、伤残军人抚恤
--
第四节 退役军人接待安置
第十章 社会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社团登记管理
--
第三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四节 殡葬管理
--
第五节 老龄工作管理
--
第六节 收养
--
第七节 收容遣送救助
第十一章 民政事业经费
--
第一节 民政经费来源
----
一、民国时期的民政经费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民政经费
--
第二节 民政费经使用范围与原则
--
第三节 管理使用监督
----
一、管理使用
----
二、检查监督
第十二章 优抚表彰、功臣名录、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历次优抚对象表彰会
--
第二节 立功复员退伍军人名录
----
一等功臣
------
龙德高
------
王名坤
------
龙世廷
------
欧忠贤
------
周世勇
------
李怀生
------
龙林
----
二等功臣
------
孙明德
------
龙景煊
------
杨启枝
------
宋克亚
------
姜坤伦
------
吴运发
------
郭文进
------
杨通明
------
龙光梅
------
龙令银
------
姚远东
------
陈礼茂
------
游秀锦
------
王万屏
------
杨林芳
------
龙运芳
------
龙安清
------
周彰银
------
龙安鹏
------
杨通亮
------
吴礼东
----
三等功臣
--
第三节 历任民政局领导简介
----
王爱民
----
李培柱
----
潘宇富
----
龙家声
----
石宗标
----
龙安江
----
杨正风
----
姚绍光
----
姚培保
----
姜达俊
----
杨正勤
----
王明栋
----
杨宗炳
----
欧隆丰
----
杨明成
----
周世勇
----
彭芝鸾
----
罗香兰
----
向必兴
附录
--
民政文献辑录
--
回忆录
编篡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