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鄂东位于湖北东北部,东起界岭,西迄武湖,北守大别山,南镇雉峰。长江贯其中,山地、丘陵、平原兼有,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沙壤、黄沙壤、灰沙壤齐备。地属亚热带季风区,兼及南北过渡性气候特点。
出版时间:
1986年10月
目录
封面
鄂东名物风味辑览
图片
--
图一:黄梅酒厂生产的糯米堆花酒,系用糯米和五祖寺碧玉泉水,通过固体发酵醚造的传统名酒,蜜香清雅,回味
--
图二:蕲春岚头矶工艺创始于明初,名誉中外,已生产各种工艺品270个品种。图为陶板壁画。
--
图三:图为蕲春岚头矶工艺陶瓷人物陶雕
--
图四:英山粉丝,根条细,色泽美,入汤滑而不烂,味道极鲜,1928年曾以马正泰商标在巴黎国际博览会获银
--
图五:红安花生酥心糖,馏大皮薄,香甜浓郁,肉质疏松,脆而不硬,为湖北名牌产品之一
--
图六:广济武穴水产养殖场生产的素色和各种彩色珍珠,畅销国内外。图为珍珠样品。
--
图七:罗田九资河的茯苓,个头大,肉质嫩,药性佳,久负盛名,是中外药材珍品。
--
图八:麻城蔡家山陶瓷被称为“湖北真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手拉坯,刻画花、描金釉享有盛名。
--
图九:浠水的大理石闻名已久,质量居优,1984年在湖北“三石”行检中获第一名,远销国外。
--
图十:黄冈淋山河玉雕厂所产的绿松石雕,孔雀石小摆件和各种圆球顶串等行销国外。
--
图十一:蕲春仙人台所产大别山云雾茶“旗枪”为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赞誉的名茶。
--
图十二:蕲春李时珍药厂所制李时珍滋补酒味道精良、能健身益寿,是酒中佳品。
--
图十三:罗田食品厂以本地特产精制的罐头“八品菜”,色、香、味皆有特色。
--
图十四:湖北省书画面料厂生产的“黄梅牌”汉锦、汉绸、汉绢、汉绫,是中国书画装裱主要面料,曾多次获省优
--
图十五:英山工艺玻璃厂创制的各种摆设,造型美观(二)
--
图十六:广济草编品种繁多,花色鲜艳,深受人民喜爱。
小序
目录
上编 名物篇
--
第一章 奇物类
----
一、东山白莲
----
二、巴河藕
----
三、江心古寺二度梅
----
四、蕲竹
----
五、蕲簟
----
六、蕲蛇
----
七、蕲龟
----
八、蕲艾
----
九、武昌鱼
----
十、罗非鱼
----
十一、白鳍豚
----
十二、娃娃鱼
----
十三、鲟鱼
--
第二章 水产类
----
一、美味鱼
------
1、鳜鱼
------
2、鳗鱼
------
3、鲶鱼
------
4.武湖银鱼
------
5.红头湖鲢鱼
------
6.雨湖鲫鱼
------
7.西镇鲥鱼
------
8.黄鳝
------
9.油鳌条
----
二、繁养鱼类
------
1.长江鱼苗
------
2.引进繁殖
----
三、甲介属
------
1.茅山螃蟹
------
2.蔡龟
------
3.鳖
------
4.黄梅虾仁
----
四、珍珠
------
1.广济珍珠
------
2.珍珠层粉
----
五、莲藕
------
1.新洲龙王白莲
------
2.蕲州藕
------
3.阎家河藕
------
4.蕲春芡实
------
5、菱角
--
第三章 皮毛类
----
一、罗猪
----
二、红安兽皮
----
三、广济獭皮
----
四、蕲州鹿毛笔
----
五、麻城黄牛
----
六、猪鬃
----
七、牛羊皮
----
八、貉皮
----
九、黄鼠狼
----
十、山鸡
----
十一、狐狸
----
十二、红安兔毛
----
十三、松鼠
----
十四、鹌鹑
----
十五、白鹭
----
十六、啄木鸟
----
十七、鸱鹗
--
第四章 瓜果类
----
一、板栗
----
二、广济柑橘
----
三、马骅山的荸荠
----
四、甜柿
----
五、柿饼
----
六、束腰柿和丁香柿
----
七、银杏果
----
八、百合
----
九、猕猴桃
----
十、桃子
----
十一、梨子
----
十二、李子
----
十三、枣子
----
十四、山楂
----
十五、橡子
----
十六、红安黑瓜子
--
第五章 蔬菜类
----
一、蕲菜
----
二、山药
----
三、生姜
----
四、蕲春油姜
----
五、黄冈藠头
----
六、大蒜
----
七、黄州萝卜
----
八、淋山河辣椒
----
九、黄花
----
十、珍珠花菜
----
十一、武湖藜蒿
----
十二、双柳白花菜
----
十三、蒿芭
----
十四、苦莱
----
十五、荠菜
----
十六、椿芽
----
十七、蕨粉
--
第六章 食菌类
----
一、蘑菇
----
二、草菇
----
三、平菇
----
四、松乳菇
----
五、黑木耳
--
第七章 僻谷类
----
一、罗米
----
二、水葡萄米
----
三、英山黑壳糯
----
四、东观晚粳
----
五、黄梅(禾山)糯米
----
六、太白杂交米
----
七、五祖珍釉米
----
八、东港蚕豆
----
九、黄毛粘
--
第八章 油脂类
----
一、桐
----
二、鸟桕
----
三、黄梅漆
----
四、油菜
----
五、黑芝扇
----
六、红安花生
----
七、油茶
----
八、英山油沙豆
----
九、黄梅精棉油
--
第九章 灵虫类
----
一、罗田蚕茧
----
二、英山蚕茧
----
三、麻城蚕茧
----
四、蜂蜜
----
五、麻城蜂蜜
--
第十章 香花类
----
一、兰花
----
二、望春花
----
三、梅花
----
四、桂花
----
五、菊花
----
六、杜鹊花
----
七、石榴花
----
八、茉莉花
--
第十一章 名茶类
----
一、旗枪与台茶
----
二、香露茶与观音仙茶
----
三、天台翠峰与骑龙
----
四、龟山岩绿
----
五、三峰特珍一级茶
----
六、浠水荣莉花茶
----
七、英山吉峰毛尖
----
八、黄冈泉华茶
----
九、苦荆茶
----
十、黄大茶
----
十一、甘菊茶
--
第十二章 美酒类
----
一、李时珍补酒
----
二、五祖牌糯米堆花酒
----
三、古泉清大曲酒
----
四、天台大曲酒
----
五、中华猕猴桃酒
----
六、高梁佳酿酒
----
七、金樱子酒
----
八、老米酒
----
九、骑龙吊曲
----
十、赤壁大曲
--
第十三章 景麻丝棉类
----
一、蕲春苎麻
----
二、广济苎麻
----
三、黄冈麻
----
四、线麻
----
五、黄冈丝绸
----
六、黄冈棉布
----
七、黄冈斗文巾
----
八、罗田真丝领带
--
第十四章 竹木类
----
一、南竹
----
二、浠水天然竹
----
三、桂竹
----
四、水竹
----
五、笛竹
----
六、黄连竹
----
七、慈竹
----
八、银杏
----
九、松
----
十、枫
----
十一、樟
----
十二、水冬瓜
----
十三、水杉
----
十四、池杉
----
十五、黄梅金钱松
----
十六、罗田垂枝杉
--
第十五章 药物类
----
一、茯苓
----
二、桔梗
----
三、罗田苍术
----
四、延胡索
----
五、济香附
----
六、麻荆芥
----
七、金银花
----
八、宋埠蔓荆子
----
九、南湖半夏
----
十、三七
----
十一、五加皮
----
十二、白芷
----
十三、白术
----
十四、五棓子
----
十五、薄荷
----
十六、厚朴
----
十七、杭菊花
----
十八、獭肝
----
十九、金钱白花蛇
----
二十、乌梢蛇
----
二十一、蕲蛇酒
----
二十二、山鸡椒
----
二十三、黄连
----
二十四、艾叶
----
二十五、白前草
----
二十六、晚地黄
----
二十七、贝母枇杷糖浆
----
二十八、脑乐静
--
第十六章 甘泉类
----
一、龙潭泉(“天下第三泉”)
----
二、英山汤河
----
三、西山灵泉
----
四、桐梓温泉
----
五、三里畈温泉
--
第十七章 矿物类
----
一、薪春石英石矿
----
二、黄冈矿物
----
三、黄梅磷矿
----
四、红安矿石
----
五、鄂州矿物
----
六、大理石
----
七、黄砂
--
第十八章 香烟类
----
一、黄冈晒烟
----
二、红安烤烟
----
三、《赤璧》牌香烟
----
四、《四君子》牌香烟
--
第十九章 工艺类
----
一、章水泉竹器
----
二、武穴竹雕
----
三、水竹编织工艺
----
四、柳制品
----
五、团风家具
----
六、浠水古藤家具
----
七、湖北真陶
----
八、岚头矾工艺陶
----
九、下巴河瓷器
----
十、上巴河陶器
----
十一、但店水晶石眼镜
----
十二、淋山河玉雕
----
十三、黄梅挑花
----
十四、宋埠纸拉花
----
十五、文雅阁裱画工艺
----
十六、五祖挂屏
----
十七、锦花软缎被面
----
十八、工艺玻璃灯罩
----
十九、彩门帘
--
第二十章 杂什类
----
一、浠水安息香
----
二、“大别山”牌铁锅
----
三、三河锅
----
四、龙坪鼎罐
----
五、范应佑蒸笼
----
六、“狮猫”牌蚊香
----
七、树脂拉链
----
八、土靛
----
九、帽碗
----
十、黄冈草席
----
十一、红梅、敦煌牌皱纹卫生纸
----
十二、石英砂
----
十三、大理石板材
----
十四、纤维板
----
十五、灰砂砖
----
十六、构树皮
----
十七、栓皮
----
十八、栲胶
下编 菜点篇
--
第一章 名产名菜点
----
一、黄州豆腐
------
1、糖汁豆腐丸子
------
2、豆腐合
------
3、葵花豆腐
------
4、豆腐丸
------
5、豆瓣臭干
----
二、黄州萝卜
------
1、五银粉蒸萝卜丝
------
2.凉拌萝卜丝
----
三、巴河藕
------
1、蜜汁甜藕
------
2、藕粉丸
------
3、粉蒸莲藕
----
四、武昌鱼
------
1、清蒸武昌鱼
------
2、红烧武昌鱼
------
3、油焖武昌鱼
----
五、罗田板栗
------
1、板栗烧仔鸡
------
2、板栗焖仔鸡
------
3、板栗爆肉丁
------
4、桂花蜜汁板栗
----
六、红安花生
------
1、银耳花生汤
------
2、花生酱
------
3、香酥花生
------
4、花生酥心糖
------
5、花生牛轧糖
----
七、英山粉丝
------
香茹粉丝汤
----
八、麻城油面
------
肉丝油面
----
九、龙王白莲
------
冰糖白莲
----
十、田镇鲥鱼
------
1、清蒸鲥鱼
------
2、红烧鲥鱼
----
十一、茅山、马口螃蟹
------
1、蟹黄豆腐
------
2、蟹黄鱼翅
------
3.蟹黄(鱼回)鱼肚
----
十二、广挤子鸭
------
子姜焖仔鸡
----
十三、野鸭
------
1、野鸭烧酸菜
------
2、野鸭烧笋子
----
十四、蕲黄甲鱼
------
1、蒜头烧甲鱼
------
2、红烧甲鱼
------
3、黄焖甲鱼
----
十五、刊江鳜(桂)鱼
------
1、糖醋鳜鱼
------
2、翻散鳜鱼
----
十六、鄂东鳝鱼
------
1、青豆炒鳝片
------
2、银丝黄鳝
------
3、清炖鳝鱼
------
4、红烧鳝片
----
十七、广济山药
------
山药炖肉
--
第二章 传统风味菜点
----
一、糕点
------
1、黄州烧麦
------
2、白麻酥
------
3、明片糕
------
4、云片糕
------
5、雪花糕
------
6、锅巴糕
------
7、泡米糕
------
8、泡糕
------
9、米发糕
------
10、蒸气冲糕
------
11、雪枣
----
二、饼酥
------
1、红安绿豆粑
------
2、猪油月饼
------
3、碱酥饼
------
4、蛋灌饼
------
5、麻酥饼
------
6、肉烤饼
------
7、猪油饼
------
8、油炸边
------
9、阳逻港饼
------
10、欢喜坨
------
11、炸撒子
------
12、双盒酥
------
13、石榴酥
------
14、大救驾
------
15、桂花油香
------
16、油酥果
------
17、朝王简
------
18、千层饼
----
三、面(作)
------
1、中馆驿银丝空心面
------
2、牛肉糊汤豆丝
------
3、龙坪细油面
------
4、鱼面
------
5、摆尾子面
------
6、炒汤圆
------
7、糯米鸡头
------
8、红灯笼清汤(馄饨)
------
9、豆油皮春卷
------
10、腊八粥
----
四、糖什
------
1、桂花酥糖
------
2、麻条
------
3、寸糖
------
4、寸金
----
五、菜肴
------
1、红烧青鱼尾
------
2、鱿鱼卷
------
3、鱼茸肉球
------
4.清蒸鱼头
------
5、脆皮鲤鱼
------
6、溜鳜鱼丁
------
7、焦溜鱼枣
------
8、红烧鲫鱼
------
9、梅花鸡茸回肚
------
10、脆皮鸡
------
11、叉烤肥鸭
------
12.淡菜老腰
------
13、文武肉
------
14、糖醋排骨
------
15、(墩)膀
------
16、荷花粉蒸肉
------
17、烩番(蕈)拌肉
------
18、肉糕
------
19、肉丸
------
20、巴河肉丸
------
21、鱼丸
------
22、水晶丸
------
23、珍珠丸子
------
24、蓑衣丸子
------
25、山粉丸子
------
26、墨鱼煨汤
------
27、炒腰仁
------
28、凤尾腰花
------
29、酥炸肥肠¨
------
30、猪肝卷
------
31、鲜香肉块
------
32、荷叶蒸鸡
------
33、瓦罐肉汤
------
34、糍粑鸡汤
------
35、草菇鸡蛋汤
------
36、安成鸡汤
------
37、藕夹肉
------
38、烧饺
------
39、罗田吊锅菜
------
40、鸳鸯元宝
------
41、金银元宝
------
42、什锦冬瓜
------
43、永河皮子
------
44、绿豆丸子
------
45、梅发兴酱干
------
46、泥鳅钻豆腐
------
47、油炸水豆腐
------
48、油炸臭豆干
------
49、武穴豆豉
------
50、渔肠豆腐
------
51、煨葫芦
------
52、松花皮蛋
------
53、鸳鸯皮蛋
------
54、鸳鸯戏莲
----
六、小吃
------
1、罗田五味
--------
(1)印子粑
--------
(2)软曲粑
--------
(3)火烧粑
--------
(4)芝麻糖蘸糍粑
--------
(5)冻米鸡汤荷包蛋
------
2、团风狗脚
--
第三章 新创菜点
----
一、金银球
----
二、佛手鱼
----
三、黄全双鱼
----
四、荷花肚
----
五、干贝肉丸子
----
六、拉丝肉
----
七、五香葱油鸭
----
八、罗田八品和菜
----
九、黄州炒元宵
----
十、鲜肉汤圆
----
十一、鸡茸汤包
----
十二、炒酥圆
--
第四章 民俗筵席
----
一、大围席
----
二、半围席
----
三、鱼翅席(一)
----
四、鱼翅席(二)
----
五、燕窝席
----
六、三道面饭
----
七、海参席
----
八、香蕈席
----
九、肉糕席
----
十、三圆席
----
十一、豆腐干席
----
十二、朝席
----
十三、全藕席
----
十四、全鱼席
----
十五、婚庆席
----
十六、贺寿席
----
十七、中秋席
----
十八、东坡菜席
--
第五章 五祖寺素食
----
一、煎春卷
----
二、汤春芽
----
三、烧春菇
----
四、五祖焦切
--
第六章 东坡三十二味
----
一、东坡饼
----
二、东坡烧饼
----
三、东坡肉
----
四、东坡烧肉
----
五、东坡炖火腿
----
六、东坡蒸猪头
----
七、东坡羊骨肉
----
八、东坡春鸠脍
----
九、东坡野鸡肉
----
十、东坡鲫鱼
----
十一、东坡鳊鱼
----
十二、东坡黑鱼
----
十三、东坡鲴鱼
----
十四、东坡笋
----
十五、东坡蜜酒
----
十六、东坡二红饭
----
十七、东坡豆粥
----
十八、东坡羹
----
十九、东坡豆腐
----
二十、东坡狗肉
----
二十一、东坡三脆
----
二十二、东坡甜藕
----
二十三、东坡鲍鱼
----
二十四、东坡炙(鱼时)鱼
----
二十五、东坡牛肉
----
二十六、东坡元修菜
----
二十七、东坡压茅柴
----
二十八、东坡棕笋
----
二十九、东坡玉糁羹
----
三十、东坡饮水
----
三十一、东坡茶
----
三十二、东坡烹河豚
----
[附] 东坡菜席
--
附录 鄂东名物风味诗词选注
----
一、韩昌黎(一首)
------
谢郑公惠簟
----
二、白居易(一首)
------
寄簟与元九
----
三、裴度(一首)
------
东山白莲
----
四、苏轼(十三首)
------
梅花(二首录一)
------
红梅(三首录一)
------
海棠
------
兰芽(浣溪沙)
------
寄周安孺茶(摘)
------
次韵乐著作送酒
------
杜沂游武昌,以酴(蘸)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
武昌铜剑歌(并引)
------
蜜酒歌(并序)
------
为甚酥(并序)
------
元修菜(并序)
------
豆粥
----
五、张耒(一首)
------
齐安村醪(并序)
----
六、王廷相 (《蕲民谣》四首)
------
蕲簟
------
蕲艾
------
蕲龟
------
蕲蛇
----
七、吴彦修(一首)
------
陆羽茶泉
----
八、黄正色(二首)
------
苦菜吟
----
九、王泽宏(一首)
------
咏松
----
十、陶樑(二首)
------
元修菜
------
樊口鳊鱼
----
十一、周锡思(七首)
------
乌桕
------
柿
------
竹
------
姜
------
月季
------
蕉
------
盆松
----
十二、杜茶村(一首)
------
芍药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