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兰州市劳动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劳动力管理、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等。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7年05月
目录
封面
兰州市志第四十八卷·劳动志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序一
总序二
凡例
序
编辑说明
图片
--
1992年9月,兰州劳务市场开业。
--
兰州市劳动局办公楼——劳动大厦
--
1995年2月27日,兰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劳动工作会议。
--
1995年4月,兰州市劳动局领导班子共商贯彻实施《劳动法》措施。
--
1996年6月,中共兰州市劳动局党组书记胡冰杰(中)主持党组会议。讨论研究加快劳动制度改革措施
--
1995年4月,兰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第七次全市安全工作会议。
--
1994年9月,市劳动局举办安全管理培训班。市劳动局局长石宝士(中)讲课
--
1996年6月,《劳动法》颁布两周年之际,市劳动局局长胡冰杰主持领导班子会议。总结研究《劳动法》实施
--
1995年春节前夕,市劳动局和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领导石宝士、崔同明、王武堂给特困企业职工发放救济金
--
兰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宣传车向广大群众宣传
--
兰州市肉联厂给退休职工发放退休养老金
--
图为设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的主会场全景
--
1993年6月,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被劳动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就业训练中心
--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和就业训练中心大楼。位于兰州市滨河中路13号典雅宽敞的兰州市劳务市场大厅
--
典雅宽敞的兰州市劳务市场大厅
--
兰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
兰州市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中)为发生劳动争议的用工单位和当事人调解争议案件
目录
概述
大事辑要
第一篇 机构与人员
--
第一章 兰州市劳动局
----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
------
附:历任党组书记、副书记名录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附:历任局长、副局长名录
----
第三节 机关处室设置
----
第四节 局属机构
------
一、兰州市就业服务局
------
二、兰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
三、兰州技术工人交流服务中心兰州市劳务工作办公室
------
四、兰州劳动技术培训中心
------
五、兰州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
------
六、兰州市社会劳动保险处
------
七、兰州市劳动争议仲裁管理处
------
附:局属机构历任负责人名录
--
第二章 同属机构
----
第一节 兰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
第二节 兰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第三节 兰州市工人技术考核委员会
----
第四节 曾设机构
------
一、兰州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
二、兰州市城镇人口精简办公室
------
三、兰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
--
第三章 县、区劳动局
----
第一节 县劳动局
------
一、榆中县劳动局
------
二、皋兰县劳动局
------
三、永登县劳动局
----
第二节 区劳动局
------
一、城关区劳动局
------
二、七里河区劳动局
------
三、西固区劳动局
------
四、安宁区劳动局
------
五、红古区劳动局
--
第四章 人员
----
第一节 局机关
----
第二节 局属单位
第二篇 劳动力管理
--
第一章 劳动计划
----
第一节 职工
----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
----
第三节 工资总额和工资基金
----
第四节 劳动定额和劳动纪律
------
一、劳动定额
------
二、劳动纪律
--
第二章 工人调动
----
第一节 调配管理
----
第二节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
----
第三节 技工交流
--
第三章 精简职工
----
第一节 政策规定
------
一、原则
------
二、对象
----
第二节 待遇
----
第三节 精简效果
--
第四章 计划外用工管理
----
第一节 控制使用
----
第二节 清退
--
第五章 调解、仲裁劳动争议
----
第一节 调解、仲裁机构
----
第二节 信访
----
第三节 稳定劳资关系
------
一、建立劳资协商会议
------
二、签订劳资协议
------
三、鉴证劳动合同
----
第四节 处理劳动争议
------
一、调解
------
二、仲裁
------
三、诉讼
第三篇 劳动就业
--
第一章 就业和用工制度
----
第一节 从业
----
第二节 失业救济和限制解雇
----
第三节 就业
----
第四节 用工制度
--
第二章 就业安置形式
----
第一节 全民单位安置
------
一、招收城镇待业人员
------
二、集体职工转为全民职工
------
三、从农民中招工
------
四、安置复员退伍军人
------
五、安置技校毕业生
------
六、补员招工
------
七、落实政策复工
------
八、私营企业职工转为全民职工
------
九、临时工改为固定工
----
第二节 集体单位安置
------
一、招收城镇待业人员
------
二、私营转集体
------
三、街道企业转为集体企业
------
四、招收退休职工子女
------
五、全民单位改为集体单位
----
第三节 劳动服务公司安置
----
第四节 个体从业
----
第五节 上山下乡
------
一、安置方式
------
二、留城、回城
------
三、经费
第四篇 工 资
--
第一章 工资制度
----
第一节 薪金制
----
第二节 协议制
----
第三节 供给制
----
第四节 工资制
------
一、原职原薪原制度
------
二、临时生活费
------
三、私营企业工资标准
--
第二章 工资改革
----
第一节 第一次改革
----
第二节 第二次改革
------
一、准备工作
------
二、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三、办法步骤
----
第三节 私营企业工资改革
----
第四节 第三次改革
------
一、主要内容
------
二、具体办法
------
三、工效挂钩试点
------
四、企业工资改革的发展
------
五、商业体制工资改革
--
第三章 调整工资
----
第一节 调整标准
----
第二节 十次调整
------
一、1959年的调整
------
二、1963年的调整
------
三、1971年的调整
------
四、1977年的调整
------
五、1978年的调整
------
六、1979年的调整
------
七、1981年的调整
------
八、1982年的调整
------
九、1983年的调整
------
十、1986年以后的调整
--
第四章 工资水平和家庭生活
----
第一节 工资水平
----
第二节 家庭生活
--
第五章 工资形式
----
第一节 计时工资
----
第二节 计件工资
----
第三节 奖励工资
------
一、取消年终双薪
------
二、单项奖
------
三、跃进奖
------
四、综合奖
------
五、增发固定工资
------
六、恢复奖励制度
------
七、改革奖励制度
------
八、其他奖励
----
第四节 津、补贴
------
一、野外工作津贴
------
二、矿山井下津贴
------
三、流动施工津贴
------
四、夜班津贴
------
五、高温津贴
------
六、废旧物资回收人员津贴
------
七、环卫工人津贴
------
八、殡葬工人津贴
------
九、有毒有害岗位津贴
------
十、管道工津贴
------
十一、技术津贴
------
十二、林区工作津贴
------
十三、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性补贴
------
十四、取暖补贴
------
十五、肉价补贴
------
十六、副食品价格补贴
------
十七、回族职工伙食补贴
------
十八、上下班交通费补贴
------
十九、高原临时补贴
------
二十、“知老”补贴
--
第六章 部分职工工资待遇
----
第一节 学徒工
----
第二节 技校毕业生
----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
----
第四节 临时工
----
第五节 落实政策职工
------
三、政法部门复议案件的工资处理
----
第六节 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
--
第七章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
第一节 节假日加班工资
----
第二节 停工工资
----
第三节 保留工资
----
第四节 事假工资
----
第五节 婚、丧假工资
----
第六节 调动工作工资
----
第七节 被审查和受处分期间工资
第五篇 职业培训
--
第一章 培训
----
第一节 就业前培训
----
第二节 学徒培训
----
第三节 技术工人培训
--
第二章 技工学校
----
第一节 教学
----
第二节 招生与分配
----
第三节 部分技校简介
第六篇 劳动保险和福利
--
第一章 劳动保险
----
第一节 建立与改革
----
第二节 范围及待遇
------
一、范围
------
二、优异待遇
------
三、疾病
------
四、负伤
------
五、致残
------
六、生育
------
七、死亡
------
八、供养直系亲属
------
九、临时工保险待遇
------
十、待业保险
----
第三节 劳动鉴定委员会
--
第二章 退休、退职
----
第一节 退休
------
一、条件和待遇
------
二、优异待遇
------
三、老工人退休
----
第二节 退职
----
第三节 退休、退职工人的管理
------
一、退休工人委员会
------
二、退休费统筹
------
三、受聘
--
第三章 生活福利
----
第一节 集体福利
----
第二节 生活困难补助
----
第三节 休假
------
一、公休和法定假日
------
二、探亲假
------
三、婚、丧假
第七篇 劳动保护和安全监察
--
第一章 劳动保护管理
----
第一节 劳动保护
----
第二节 职业卫生
------
一、尘毒危害
------
二、职业病
------
三、防治
----
第三节 安全教育
------
一、三级教育
------
二、安全技术教育
------
三、安全干部培训
------
四、社会化宣传
----
第四节 女工保护
------
一、实施范围
------
二、禁忌劳动范围
------
三、保健
--
第二章 安全监察
----
第一节 监察机构
------
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
------
二、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机构
------
三、矿山安全卫生监察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一、国家监察
------
二、行政管理
------
三、群众监督
------
四、企业责任
----
第三节 安全生产检查
------
一、季节检查
------
二、专业检查
------
三、“安全月”活动
----
第四节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
------
一、工种
------
二、培训
------
三、考核发证
----
第五节 伤亡事故
------
一、类别
------
二、伤害严重程度分类
------
三、计算方法
------
四、报告程序
------
五、调查程序
------
六、处理
----
第六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
一、设计与制造
------
二、安装、修理和改造
------
三、使用和检验
------
四、水处理
------
五、事故
----
第七节 矿山安全监察
------
一、矿山分布
------
二、矿长资格认可
------
三、特殊作业人员培训
------
四、事故
附录
--
一、1991~1994年兰州市劳动工作纪略
----
(一)机构与人员
----
(二)劳动工作改革
----
(三)劳动力管理
----
(四)劳动就业
----
(五)工资
----
(六)社会保险
----
(七)劳务市场
----
(八)就业培训
----
(九)劳动监察
----
(十)劳动安全卫生监察
----
(十一)宣传、学习《劳动法》
--
二、1991~1996年6月兰州市劳动工作要事录
--
三、历年中央、省(部)重要劳动行政管理法规、文件目录
--
四、兰州市劳动工作文件选辑
----
(一)兰州市劳动合同鉴证管理办法
----
(二) 兰州市劳务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
(三)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意见
----
(四)关于印发《兰州市实施<企业职工社会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细则》的通知
----
(五)以实施《劳动法》为统领加快建立我市新型劳动体制的进程
----
(六)关于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实施方案
----
(八)兰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局关于《兰州市农村劳动力跨省、跨地区流动就业管理办法》的通知
编后记
《兰州市志》编纂说明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历任工作人员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