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果树志

北京果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北京地区各种果树的资源分布及其栽培历史、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内容时限: 1982-1988

出版时间: 1990年10月

目录

北京果树志
版权页
彩图
-- 燕家台三四百年生的“核桃王”
-- 北京崇文门外堂子胡同的“酸枣王”
-- 北京文天祥祠的古枣树
-- 胜利苹果
-- 迎秋苹果
-- 青香蕉苹果
-- 绵苹果
-- 小国光苹果
-- 红星苹果
-- 金冠苹果
-- 乔那金苹果
-- 矮金冠苹果
-- 红玉苹果
-- 王林苹果
-- 八楞海棠
-- 秋富一号苹果
-- 富士苹果
-- 沙果
-- 宫藤富士苹果
-- 麻梨(金花梨)
-- 京白梨
-- 茄梨
-- 雪花梨
-- 子母梨
-- 香水梨
-- 秋白梨
-- 巴云梨
-- 长十郎梨
-- 鼓梗梨
-- 瓢梨
-- 红宵梨
-- 半斤酥梨
-- 黄褐色杜梨
-- 鸭梨
-- 沙果梨
-- 白玫瑰香葡萄
-- 龙眼葡萄
-- 白香蕉葡萄
-- 五月紫葡萄
-- 白玉霓葡萄
-- 白翼葡萄
-- 玫瑰香葡萄
-- 艳红葡萄
-- 京大晶葡萄
-- 法国兰葡萄
-- 京丰葡萄
-- 冈山白桃
-- 早艳葡萄
-- 燕红桃
-- 奥林匹亚葡萄
-- 秋香桃
-- 撒花红蟠桃
-- 京艳桃
-- 香山水蜜桃
-- 秋宝珠桃
-- 大久保桃
-- 五月鲜桃
-- 庆丰桃
-- 京红桃
-- 白凤桃
-- 迎霜桃
-- 京玉桃
-- 北农早艳桃
-- 京蜜桃
-- 北寨红杏
-- 早香玉桃
-- 海红杏
-- 八月脆桃
-- 苹果白杏
-- 金玉杏
-- 小玉巴达杏
-- 玉巴达杏
-- 铁巴达杏
-- 水晶杏
-- 骆驼黄杏
-- 串铃杏
-- 红火燎眉子杏
-- 龙泉雾香白杏
-- 山白杏
-- 柏峪扁杏仁
-- 龙王帽扁杏仁
-- 早丰樱桃
-- 红艳樱桃
-- 早紫樱桃
-- 红灯樱桃
-- 那翁樱桃
-- 红蜜樱桃
-- 大紫樱桃
-- 毛樱桃
-- 对樱桃
-- 欧李
-- 欧洲酸樱桃
-- 玉皇李
-- 晚红李
-- 牛心李
-- 小核李
-- 大红李
-- 腰子红李
-- 西瓜李
-- 老虎眼枣
-- 葫芦枣
-- 金丝小枣
-- 泡泡红大枣
-- 马牙白枣
-- 坠子白枣
-- 寒露红山楂
-- 秋红山楂
-- 灯笼红山楂
-- 金星山楂
-- 无核君迁子(黑枣)
-- 大八核君迁子(黑枣)
-- 红灯柿
-- 金灯柿
-- 杵头柿
-- 妈妈头君迁子(黑枣)
-- 磨盘柿
-- 杵桃柿
-- 燕昌板栗
-- 燕丰板栗
-- 燕山红板栗
-- 绵瓤核桃
-- 华山松
-- 佛手
-- 丽红草莓
-- 因都卡草莓
-- 宝交早生草莓
-- 大鸡心草莓
-- 拐枣
-- 四季桔
-- 三叶木通
-- 美蔷薇
-- 覆盆子
-- 五味子
-- 白石榴
-- 红石榴
-- 中华猕猴桃
-- 硬毛猕猴桃
-- 无花果
-- 柠檬
《北京果树志》编委会委员名单
《北京果树志》编写人员名单(以姓氏笔车为序)
《北京果树志》统编人员名单
《北京果树志》编委会工作人员名单
《北京果树志》绘图和拍照人员名单
为《北京果树志》提供部分资料的人员名单
总目录

总论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京栽培果树概况
------ 表1-1 中央农事试验场各种果树树龄、产量情况调查表(1922年)
------ 表1-2 二十世纪20~40年代北京郊区民间果园的统计资料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北京栽培果树概况
------ 表1-3 北京地区各种果树栽培面积、株数和果品产量统计表
------ 表1-4 北京市历年干鲜果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千克)
------ 表1-5 北京市各区、县干鲜果树栽植面积、株数和果品产量统计表
------ 表1-6 北京郊区“四大鲜果”果树栽培面积统计表(亩)
------ 表1-7 北京地区果品年产量在250万千克以上的乡(场)统计表
-- 第二章北京的自然条件及果树分布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图2-1 北京市行政区划图
------ 图2-2 北京地区山地脉络示意图
------ 图2-3 北京地区土壤水平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示意图
------ 图2-4 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 图2-5 北京地区年平均积温≥0℃的分布示意图
------ 图2-6 北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毫米)
------ 图2-7 北京地区夏季(6~8月)降水分布示意图(毫米)
------ 图2-8 北京地区冰雹的主要路线分布示意图
------ 图2-9 北京山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示意图
------ 表2-1 北京市山区天然植被类型
---- 第二节 果树分布
------ 图2-10 北京市果树栽培面积分布情况
------ 图2-11 北京市干鲜果品产量分布情况
-- 第三章北京的果树资源及分类
---- 第一节 北京的果树资源
------ 表3-1 北京地区名、特、优果树品种名录
---- 第二节 北京果树的分类
各论
-- 第四章苹果志
---- 苹果志目录
---- 第一节 苹果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北京栽培苹果的历史
---- 第三节 北京栽培苹果的分布状况
------ 表4-1 昌平县小苹果分布情况表(单位:亩)
------ 图4-1 北京市苹果栽培面积分布图
------ 图4-2 北京市苹果产量分布图
---- 第四节 苹果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4-3 苹果的须根
-------- 图4-4 苹果的混合芽
-------- 图4-5 苹果结果枝类型
------ 二、生物学特性
-------- 表4-2 北京地区部分果园金冠、红星、国光苹果的物候期
---- 第五节 苹果的栽培技术要点
------ 图4-6 M2的新梢和叶片
------ 图4-7 M3的新梢和叶片
------ 图4-8 M4的新梢和叶片
------ 图4-9 M5的新梢和叶片
------ 图4-10 M7的新梢和叶片
------ 图4-11 M9的新梢和叶片
------ 图4-12 M26的新梢和叶片
------ 图4-13 MM106的新梢和叶片
---- 第六节 苹果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图4-14 山荆子
------ 图4-15 毛山荆子
------ 图4-16 垂丝海棠
------ 图4-17 苹果
------ 图4-18 部分M系、MM系砧号叶片形态特征
------ 图4-19 花红
------ 图4-20 楸子
------ 图4-21 洋白海棠
------ 图4-22 海棠花
------ 图4-23 八棱海棠
---- 第七节 北京栽培苹果的类群及品种
------ 图4-24 甜黄魁
------ 图4-25 辽伏
------ 图4-26 早生赤
------ 图4-27 楼地
------ 图4-28 肉桂·海棠果
------ 图4-29 理想
------ 图4-30 甜·依萨耶娃
------ 图4-31 伏红
------ 图4-32 突尔·肉桂苹果
------ 图4-33 金色秋天
------ 图4-34 黄金丸
------ 图4-35 米邱林无籽苹果
------ 图4-36 早熟巴比洛夫
------ 图4-37 十月儿童
------ 图4-38 小町
------ 图4-39 优异玫瑰苹果
------ 图4-40 红魁
------ 图4-41 北方人
------ 图4-42 黄魁
------ 图4-43 伏花皮
------ 图4-44 伏香
------ 图4-45 女游击队员
------ 图4-46 人民苹果
------ 图4-47 苏沃洛夫
------ 图4-48 皮平·沙福兰苹果
------ 图4-49 凤凰卵·海棠果
------ 图4-50 伏锦
------ 图4-51 早生旭
------ 图4-52 香艳
------ 图4-53 长早旭
------ 图4-54 早金冠
------ 图4-55 金花
------ 图4-56 胜利
------ 图4-57 蜡苹果
------ 图4-58 米邱林纪念
------ 图4-59 奖赏苹果
------ 图4-60 生娘
------ 图4-61 红印度
------ 图4-62 祝光
------ 图4-63 桔黄苹果
------ 图4-64 红祝
------ 图4-65 丹顶
------ 图4-66 双红
------ 图4-67 瑞香
------ 图4-68 脆红
------ 图4-69 秋艳
------ 图4-70 英金
------ 图4-71 加勒维·茴香
------ 图4-72 胜利者
------ 图4-73 北方西纳坡
------ 图4-74 西红柿
------ 图4-75 大猩猩
------ 图4-76 解放
------ 图4-77 金光
------ 图4-78 迎秋
------ 图4-79 甜旭
------ 图4-80 阿特拉斯
------ 图4-81 大绿
------ 图4-82 满堂红
------ 图4-82 处暑红
------ 图4-84 金丰
------ 图4-85 别尔加摩特·莱茵特
------ 图4-86 欧撒其
------ 图4-87 秋生
------ 图4-88 红生
------ 图4-89 旭
------ 图4-90 红丰
------ 图4-91 元帅
------ 图4-92 红冠
------ 图4-93 新红星
------ 图4-94 津轻
------ 图4-95 秋金星
------ 图4-96 花木兰
------ 图4-97 红斜子
------ 图4-98 六百克安托诺夫卡
------ 图4-99 红玉
------ 图4-100 於福
------ 图4-101 可口香
------ 图4-102 甜帅
------ 图4-103 甘露
------ 图4-104 葵花
------ 图4-105 玉霰
------ 图4-106 芹川
------ 图4-107 鹤之卵
------ 图4-108 新红玉
------ 图4-109 露香
------ 图4-110 秋粉皮
------ 图4-111 向阳红
------ 图4-112 锦红
------ 图4-113 大珊瑚
------ 图4-114 日之初
------ 图4-115 柳玉
------ 图4-116 倭锦
------ 图4-117 新倭锦
------ 图4-118 阿堪
------ 图4-119 翠玉
------ 图4-120 胜利
------ 图4-121 国庆
------ 图4-122 鸡冠
------ 图4-123 青香蕉
------ 图4-124 烟青
------ 图4-125 赤阳
------ 图4-126 长虹
------ 图4-127 大国光
------ 图4-128 醇露
------ 图4-129 印度
------ 图4-130 烟红蜜
------ 图4-131 秦冠
------ 图4-132 澳洲青苹
------ 图4-133 富士
------ 图4-134 槟子
------ 图4-135 香果
------ 表4-3 北京地区栽培很少的苹果品种名录表
-- 第五章梨志
---- 梨志目录
---- 第一节 梨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北京栽培梨的历史
---- 第三节 北京栽培梨的分布状况
------ 图5-1 北京地区梨树栽培面积略图
------ 图5-2 北京地区梨产量分布略图
------ 图5-3 北京地区的梨主要品种分布略图
---- 第四节 梨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5-4 梨的叶芽及展叶状
-------- 图5-5 梨枝的类型
-------- 图5-6 梨的叶形及叶缘锯齿
-------- 图5-7 梨的花芽及开花顺序
-------- 图5-8 梨的花序
------ 二、生物学特性
-------- 表5-1 北京地区京白梨、鸭梨的物候期
---- 第五节 梨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苗木繁殖
------ 二、栽培技术要点
------ 三、梨的贮藏与加工
---- 第六节 梨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图5-9 秋子梨
------ 图5-10 白梨
------ 图5-11 砂梨
------ 图5-12 杜梨
------ 图5-13 褐梨
---- 第七节 北京栽培梨的系统和品种
------ 一、栽培较多的梨品种
-------- 图5-14 鸭梨
-------- 图5-15 雪花梨
-------- 图5-16 红宵梨
-------- 图5-17 秋白梨
-------- 图5-18 蜜梨
-------- 图5-19 麻梨
-------- 图5-20 金把梨
-------- 图5-21 茌梨
-------- 图5-22 谢花甜
-------- 图5-23 半斤酥
-------- 图5-24 酥梨
-------- 图5-25 小白梨
-------- 图5-26 马蹄黄梨
-------- 图5-27 金川雪梨
-------- 图5-28 库尔勒香梨
-------- 表5-2京白梨生长结果习性调查表
-------- 图5-29 京白梨
-------- 图5-30 鸭广梨
-------- 图5-31 沙果梨
-------- 图5-32 节梨
-------- 图5-33 秋梨
-------- 图5-34 酸梨
-------- 图5-35 小雪花梨
-------- 图5-36 南果梨
-------- 图5-37 二十世纪
-------- 图5-38 苹果梨
-------- 图5-39 糖梨
-------- 图5-40 苍溪雪梨
-------- 图5-41 威宁大黄梨
-------- 图5-42 巴梨
-------- 图5-43 茄梨
-------- 图5-44 瓢梨
-------- 图5-45 三季梨
-------- 图5-46 贵妃梨
-------- 图5-47 锦丰梨
-------- 图5-48 早酥梨
-------- 图5-49 早香1号
-------- 图5-50 五九香
-------- 图5-51 晋酥梨
------ 二、栽培较少的梨品种
-------- 表5-5 北京地区零星栽培的梨品种简表
-- 第六章葡萄志
---- 葡萄志目录
---- 第一节 葡萄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京北栽培葡萄的历史
------ 表6-1 北京地区从国外引入葡萄品种一览表
---- 第三节 北京栽培葡萄的分布状况
------ 图6-1 北京地区葡萄栽培面积分布示意图
------ 图6-2 北京地区葡萄产量分布示意图
---- 第四节 葡萄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图6-3 葡萄的根系示意图
------ 图6-4 葡萄的结果枝
------ 图6-5 葡萄的芽
------ 图6-6 葡萄的花
------ 图6-7 葡萄的果穗和果粒
------ 图6-8 葡萄的种子
------ 表6-2北京地区的葡萄物候期
---- 第五节 葡萄的栽培技术要点
---- 第六节 葡萄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图6-9 森林葡萄
------ 图6-10 栽培葡萄
------ 图6-11 美洲葡萄
------ 图6-12 山葡萄
------ 图6-13 桑叶葡萄
------ 图6-14 河岸葡萄
------ 图6-15 沙地葡萄
------ 图6-16 毛叶葡萄
------ 图6-17 刺葡萄
------ 图6-18 夏葡萄
------ 图6-19 掌叶葡萄
------ 图6-20 圆叶葡萄
---- 第七节 北京栽培葡萄的品种
------ 图6-21 京可晶
------ 图6-22 京早晶
------ 图6-23 京紫晶
------ 图6-24 京玉
------ 图6-25 葡萄园皇后
------ 图6-26 匈牙利光荣
------ 图6-27 黑罕
------ 图6-28 粉红葡萄
------ 图6-29 新玫瑰
------ 图6-30 牛奶
------ 图6-31 保尔加尔
------ 图6-32 意大利
------ 图6-33 布朗无核
------ 图6-34 京超
------ 图6-35 先锋
------ 图6-36 红瑞宝
------ 图6-37 巨峰
------ 图6-38 霞多丽
------ 图6-39 小白玫瑰
------ 图6-40 红玫瑰
------ 图6-41 新蒲雅
------ 图6-42 穆什客特内
------ 图6-43 意斯林
------ 图6-44 白彼诺
------ 图6-45 马娜蒂
------ 图6-46 白雅
------ 图6-47 黑彼诺
------ 图6-48 北醇
------ 图6-49 北红
------ 图6-50 北玫
------ 图6-51 晚红蜜
------ 图6-52 佳利釀
------ 表6-3 北京地区保存和新引入的葡萄品种简要性状表
-- 第七章桃志
---- 桃志目录
---- 第一节 桃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北京栽培桃的历史
---- 第三节 北京栽培桃的分布状况
------ 表7-1 北京地区桃产量与桃树栽培面积
------ 图7-1 北京地区桃产量分布图(1984~1986年平均)
------ 图7-2 北京地区桃树栽培面积分布图(1985年)
---- 第四节 桃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7-3 桃的芽
-------- 图7-4 桃的多年生枝
-------- 图7-5 桃的花
-------- 图7-6 桃果实剖面图
------ 二、生物学特性
---- 第五节 桃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苗木培育
------ 二、定植密度与栽植方式
-------- 表7-2 北京地区密植桃园的几种栽植方式与整形方式
------ 三、土壤管理
------ 四、肥水管理
------ 五、整形修剪
-------- 图7-7 自然杯状树形示意图
-------- 图7-8 自然开心形树形示意图
-------- 图7-9 扇形树形示意图
-------- 图7-10 二股四叉形树形示意图
-------- 图7-11 三挺身侧枝分层形树形示意图
------ 六、疏花疏果
------ 七、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桃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 北京栽培桃的类群及品种
------ 图7-12 麦香
------ 图7-13 五月鲜扁干
------ 图7-14 早凤
------ 图7-15 阿目斯丁
------ 图7-16 白鹰咀
------ 图7-17 早魁
------ 图7-18 红鹰咀
------ 图7-19 北农1号
------ 图7-20 七月鲜
------ 图7-21 萝卜桃
------ 图7-22 硬吊枝白
------ 图7-23 早生水蜜
------ 图7-24 初笑美
------ 图7-25 土仓
------ 图7-26 和尚帽
------ 图7-27 早白桃
------ 图7-28 七月红
------ 图7-29 桔早生
------ 图7-30 小林
------ 图7-31 沟子白
------ 图7-32 秋玉
------ 图7-33 冈山500号
------ 图7-34 离核水蜜
------ 图7-35 传十郎
------ 图7-36 兴津油桃
------ 图7-37 秋艳
------ 图7-38 大叶白桃
------ 图7-39 京艳
------ 图7-40 大兴无名
------ 图7-41 燕黄
------ 图7-42 晚黄金
------ 图7-43 阿里巴特
------ 图7-44 魁桃
------ 图7-45 秋蟠桃
------ 图7-46 国庆桃
------ 图7-47 绿化5号
------ 表7-3 北京地区零星栽培的桃品种的主要性状表
-- 第八章杏志
---- 杏志目录
---- 第一节 杏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北京栽培杏的历史
------ 图8-1 北京地区杏树(株数)分布概图
------ 图8-2 北京地区杏产量分布概图
---- 第三节 北京栽培杏的分布状况
------ 表8-1 北京市1984~1986年鲜食杏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千克)
------ 表8-2 北京市1984~1986年仁用杏(杏核)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千克)
---- 第四节 杏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8-3杏芽
-------- 图8-4杏枝
------ 二、生物学特性
-------- 图8-5杏花
-------- 图8-6杏核
-------- 表8-3 杏树各类结果枝结果所占比例表
---- 第五节 杏的栽培技术要点
---- 第六节杏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 北京栽培杏的品种
------ 一、栽培较多的及名优杏品种名录及其性状
-------- 图8-7大巴达
-------- 图8-8早香白
-------- 图8-9大梢子黄
-------- 图8-10 白玫
-------- 图8-11大白杏
-------- 图8-12桃白杏
-------- 图8-13 灯笼红
-------- 图8-14白梅子
-------- 图8-15串铃白杏
-------- 图8-16二白杏
-------- 图8-17大黄杏
-------- 图8-18果子杏
-------- 图8-19红桃杏
-------- 图8-20白桃杏
-------- 图8-21黄桃杏
-------- 图8-22蜜陀罗
-------- 图8-23拳杏
-------- 图8-24鸭蛋白
-------- 图8-25延庆香白杏
-------- 图8-26火村红杏
-------- 图8-27黄尖咀
-------- 图8-28一窝蜂
------ 二、零星栽培杏品种名录及其性状
-------- 表8-4北京地区零星栽培的杏品种及新引进的杏品种名称及其主要特性表
-- 第九章樱桃志
---- 樱桃志目录
---- 第一节 樱桃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樱桃的历史
------ 图9-1北京地区樱桃栽培面积分布图
---- 第三节 北京栽培樱桃的分布状况
---- 第四节 樱桃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9-2樱桃芽
-------- 图9-3樱桃枝干和叶
-------- 图9-4樱桃花
-------- 图9-5樱桃果实
------ 二、生物学特性
---- 第五节 樱桃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育苗
------ 二、管理
------ 三、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樱桃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 北京栽培樱桃的品种
------ 一、栽培较多的樱桃品种
------ 二、零星栽培的甜樱桃品种
-------- 表9-1北京地区零星栽培的甜樱桃品种及其特性表
-- 第十章李志
---- 李志目录
---- 第一节 李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李的历史
---- 第三节北京栽培李的分布状况
------ 图10-1北京地区李产量分布略图
------ 表10-1北京各区、县1983年李子生产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 李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0-2李芽
-------- 图10-3李枝
-------- 图10-4李花
-------- 图10-5李核
------ 二、生物学特性
---- 第五节李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苗木繁殖
------ 二、栽植方式
------ 三、肥、水管理
------ 四、整形修剪
------ 五、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李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北京栽培李的品种
------ 表10-2 孙云蔚教授1941年对北京地区李的品种调查
------ 一、栽培较多的李品种
-------- 图10-6晚红
-------- 图10-7西瓜李
-------- 图10-8小核李
-------- 图10-9美国李
-------- 图10-10牛心李
-------- 图10-11大红李
-------- 图10-12玉皇李
-------- 图10-13扁艳
-------- 图10-14红肉李
------ 二、零星栽培的李品种
-------- 表10-3北京地区零星栽培的李品种及其性状表
-- 第十一章核桃志
---- 核桃志目录
---- 第一节 核桃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北京栽培核桃的历史
---- 第三节北京栽培核桃的分布状况
------ 图11-1北京地区核桃主要产区分布图
------ 图11-2北京地区核桃产量分布图
---- 第四节 核桃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1-3芽的类型
-------- 图11-4晚实性核桃枝条类型
-------- 图11-5核桃枝叶
-------- 图11-6核桃花序
-------- 图11-7核桃的果实
------ 二、生物学特性
---- 第五节 核桃的栽培技术要点
---- 第六节核桃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北京栽培核桃的类群、类型、品种及优良株系
-- 第十二章板栗志
---- 板栗志目录
---- 第一节 板栗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板栗的历史
---- 第三节北京栽培板栗的分布状况
------ 图11-1北京地区板栗分布示意图
---- 第四节板栗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2-2板栗枝、芽
-------- 图12-3板栗叶
-------- 图12-4板栗的花
-------- 图12-5板栗球果
-------- 图12-6板栗坚果
------ 二、生物学特性
---- 第五节板栗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育苗技术
------ 二、嫁接技术
------ 三、修剪方法
------ 四、采收
------ 五、贮运和加工
------ 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 第六节 板栗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一、种的描述
---- 第七节北京栽培板栗的类群及品种(品系)
------ 图12-7下庄2号
------ 图12-8四渡河2号
------ 图12-9九家种
------ 北京地区栽培较少的板栗品种(品系)介绍表
-- 第十三章枣志
---- 枣志目录
---- 第一节 枣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枣的历史
------ 一、酸枣是我国原产的果树
------ 三、枣是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果树之一
------ 四、北京是古代枣树栽培中心之一
------ 五、活的标本和鉴证
---- 第三节北京栽培枣的分布情况
------ 表13-1 北京各区、县枣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千克
------ 图13-1 北京地区枣树面积分布图
------ 图13-2 北京地区枣产量分布图
---- 第四节枣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3-3枣头与枝
------ 二、生物学特性
-------- 图13-4枣股、枣吊与枣花
---- 第五节枣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栽培状况
------ 二、苗木繁殖
------ 三、肥、水管理
------ 四、骟树与修剪
------ 五、病虫害
------ 六、枣的加工与保鲜
---- 第六节枣的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北京栽培枣的品种
------ 图13-5郎家园枣枣吊
------ 图13-6长辛店白枣
------ 图13-7洪村白枣
------ 图13-8海淀白枣枣吊
------ 图13-9苹果枣
------ 图13-10马牙白枣
------ 图13-11北安河脆枣
------ 图13-12牙枣
------ 图13-13香山小白枣
------ 图13-14小红枣
------ 图13-15嘎嘎枣叶片
------ 图13-16密云小枣
------ 图13-17西峰山小枣
------ 图13-18西峰山大家枣
------ 图13-19北车营小枣叶片
------ 图13-20笨枣
------ 图13-21晒枣叶片
------ 图13-22晒枣
------ 图13-23缨络枣
------ 图13-24鸡蛋枣
------ 图13-25葫芦枣
------ 图13-26龙爪枣
------ 图13-27盆栽龙爪枣
------ 图13-28泡泡红大枣叶
------ 图13-29大红袍枣叶
------ 图13-30莲蓬籽枣
------ 图13-31老虎眼枣
------ 图13-32酸枣
---- 附录:古籍中有关北京地区枣品种的记录
------ 表13-2古籍中有关北京地区枣品种核对表
-- 第十四章柿志
---- 柿志目录
---- 第一节柿的经济价值
------ 表14-1柿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其与苹果、梨的比较表
---- 第二节北京栽培柿的历史
---- 第三节北京栽培柿的分布状况
------ 图14-1北京地区柿树分布图
------ 图14-2北京地区柿产量分布图
------ 表14-2北京地区柿树主要分布地区表
------ 表14-3北京地区果品总量与柿产量的比较表
---- 第四节柿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4-3柿的芽
-------- 图14-4柿树的枝
-------- 图14-5柿花
-------- 图14-6柿种子
------ 二、生物学特性
---- 第五节柿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砧木苗的繁育
------ 二、苗木嫁接
-------- 图14-7劈接法示意图
-------- 图14-8插皮接法示意图
-------- 图14-9方块芽接法示意图
-------- 图14-10套接示意图
-------- 图14-11管芽接示意图
------ 三、立地条件与肥、水、土壤管理
------ 四、整形修剪
-------- 图14-12主干疏层形
-------- 图14-13自然圆头形
------ 五、树体保护
------ 六、采收、脱涩和贮藏
---- 第六节柿的种及其特征
------ 图14-14柿味与果实
------ 图14-15君迁子的叶、果、枝
---- 第七节北京栽培柿的品种
------ 图14-16磨盘柿
------ 图14-17八月黄
------ 图14-18火柿
------ 图14-19杵头扁
------ 图14-20杵头柿
------ 图14-21红灯柿
------ 图14-22杵桃柿
------ 图14-23金灯柿
------ 图14-24四瓣柿
------ 图14-25禅寺丸
------ 图14-26富有柿
------ 表14-4栽培很少的引进柿品种表
------ 图14-27大八核
------ 图14-28妈妈头
-- 第十五章山楂志
---- 山楂志目录
---- 第一节山楂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山楂的历史
---- 第三节北京栽培山楂的分布状况
------ 表15-1北京地区山楂产量和栽培面积分布表
------ 图15-1北京地区山楂栽培面积分布图
---- 第四节山楂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5-2山楂的枝
-------- 图15-3山楂的叶
-------- 图15-4山楂的花
-------- 图15-5山楂果实
-------- 图15-6山楂种子
------ 二、生物学特性
-------- 表15-2北京不同地区山楂树的主要物候期(1982年)旬/月
-------- 表15-3山楂树在不同的通风透光条件下的不同反应
---- 第五节山楂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苗木繁殖
------ 二、定植密度和栽培方式
------ 三、土壤管理
------ 四、肥水管理
------ 五、整形修剪
------ 六、主要病虫害
------ 七、采收、贮藏及加工技术
---- 第六节山楂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图15-7山楂
------ 图15-8野山楂
------ 图15-9阿尔泰山楂
------ 图15-10甘肃山楂
------ 图15-11湖北山楂
---- 第七节北京栽培山楂的品种
------ 一、栽培较多的山楂品种名录及其性状
-------- 图15-12京短山楂
-------- 图15-13红瓤绵
-------- 图15-14白瓤绵
-------- 图15-15敞口山楂
------ 二、零星栽培及新引进的山楂品种名录及其性状
-------- 表15-4北京地区零星栽培的及新引进的山楂品种名录表
-- 第十六章猕猴桃志
---- 猕猴桃志目录
---- 第一节猕猴桃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猕猴桃的历史
---- 第三节北京猕猴桃的分布状况
------ 图16-1北京地区猕猴桃产区分布图
---- 第四节猕猴桃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6-2中华猕猴桃的枝、芽
-------- 图16-3中华猕猴桃的夏梢
-------- 图16-4中华猕猴桃的叶形
-------- 图16-5中华猕猴桃的花
-------- 图16-6中华猕猴桃的果实
------ 二、生物学特性
-------- 表16-1中华猕猴桃不同品种(系)结果枝着果数量的比较
-------- 表16-2北京地区软枣猕猴桃不同年份的物候期差异
---- 第五节猕猴桃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育苗
------ 二、栽植
-------- 图16-7雌雄株配置示意图
------ 三、管理
-------- 图16-8猕猴桃整形示意图
------ 四、采收
------ 五、贮藏
---- 第六节猕猴桃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图16-9软枣猕猴桃
------ 图16-10葛枣猕猴桃
------ 图16-11狗枣猕猴桃
------ 表16-3中华猕猴桃两个变种的物候期比较
---- 第七节北京栽培猕猴桃的品种(品系)
------ 1.海沃德
-------- 图16-12海沃德猕猴桃
------ 2.艾博特
-------- 图16-13艾博特猕猴桃
------ 3.勃鲁诺
-------- 图16-14勃鲁诺猕猴桃
------ 4.康斯契拉克特
-------- 图16-15康斯契拉克特猕猴桃
------ 5.硬毛57-26
-------- 图16-16硬毛57-26猕猴桃
------ 6.中华61-1
-------- 图16-17中华61-1猕猴桃
------ 7.中华61-12
-------- 图16-18中华61-12猕猴桃
------ 8.中华61-36
-------- 图16-19中华61-36猕猴桃
------ 9.克拉拉·蔡特金
-- 第十七章草莓志
---- 草莓志目录
---- 第一节草莓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北京栽培草莓的历史
------ 图17-1北京地区草莓栽培面积分布图
------ 图17-2北京地区草莓产量分布图
---- 第三节北京栽培草莓的分布状况
---- 第四节草莓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一、植物学特征
-------- 图17-3草莓叶的形成
-------- 图17-4草莓的果实
------ 二、生物学特性
-------- 图17-5草莓开花与结果习性模式图
-------- 图17-6草莓单一花序(花簇的开花与结果习性)
---- 第五节草莓的栽培技术要点
------ 一、育苗
------ 二、栽培方式
------ 三、贮藏与加工
---- 第六节草莓种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七节北京栽培草莓的品种
------ 一、栽培较多的草莓品种
-------- 图17-7大鸡冠
-------- 图17-8鸭嘴
-------- 图17-9鸡心
-------- 图17-10鸡冠
-------- 图17-11晚红
-------- 图17-12香山鸭嘴
-------- 图17-13顺义鸡心
-------- 图17-14达娜
-------- 图17-15春香
-------- 图17-16四季莓
-------- 图17-17红畏
-------- 图17-18戈雷拉
-------- 图17-19波兰小鸡心
-------- 图17-20姆托
-------- 图17-21苏维尼尔
-------- 图17-22索非亚
------ 二、近期推广和试栽的草莓品种
-------- 表17-1北京地区近期推广和试栽的草莓品种表
-- 第十八章稀有果树志
---- 稀有果树志目录
---- 第一节银杏
------ 图18-1银杏
---- 第二节榛子
------ 图18-2榛子
---- 第三节华山松
---- 第四节桑
------ 图18-3桑
---- 第五节三叶木通
------ 图18-4三叶木通
---- 第六节蔷薇果类
------ 表18-1蔷薇果实的化学分析
------ 图18-5玫瑰
---- 第七节树莓类
------ 图18-6树莓的枝
------ 图18-7茅莓
---- 第八节醋栗和穗醋栗
------ 图18-8醋栗
---- 第九节扁桃
------ 图18-9普通扁桃
------ 图18-10长柄扁桃
------ 图18-11蒙古扁桃
------ 图18-12新疆扁桃
------ 图18-13矮扁桃
---- 第十节拐枣
------ 图18-14拐枣
---- 第十一节石榴
------ 图18-15石榴
---- 第十二节无花果
---- 第十三节柑桔类
---- 第十四节文冠果
------ 图18-16文冠果
---- 第十五节沙枣
------ 图18-17沙枣
---- 第十六节五味子
------ 图18-18五味子的枝、叶、花、果图
-- 中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