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志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断限。《沙坪坝区民政志》上限起自1935年,下限止于1990年,为保证有关资料的系统完善,个别章、节不遵此例。 二、结构。《沙坪坝区民政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各章、附录组成,以概述为纲,以大事记为经,以志为主体,采用章、节、目体,横排竖写,即先按事物分类,后按时间纵述。部分章、节的小序,起引导阅读的作用。

出版时间: 1993年10月

目录

封面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志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志》编纂委员会及工作人员名单
题词
-- “编民政之志益当代群众惠后代子孙”。为重庆市副市长窦瑞华题词
-- “编纂民政志,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福子孙后代”。为重庆市民政局局长肖希纯题词
-- “盛世修志,顺乎民心,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为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倪自祥题词
-- “编写沙坪坝区民政志,为建设新型文化区作贡献”。为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区长左绍中题词
图片
--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企事业单位分布图
--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
-- 沙坪坝区民政志编委与编纂人员
-- 沙坪坝区民政局全体人员
-- 部分省以上奖状集锦
-- 区民政局直属厂奖状
-- 街道社会福利厂奖状
--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 位于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后面的红岩公墓
-- 位于歌乐山森林公园的喻克由烈士墓
-- 位于林园通信学院内的刘国庚烈士铜像
-- 沙坪坝区慰问团与111团团长,政委在老山前线团指挥所门前。(1989.2)
-- 沙坪坝区慰问团成员、111团政委在老山前猫耳洞(1989.2)
-- 区委、区府领导及群众在梨树湾火车站欢迎凯旋归来的111团(1989.10)
-- 大坪街道向部队送慰问品(1988.1)
-- 沙坪坝区老红军与区领导在一起(1987.2)
-- 区老红军春节座谈会(1987)
-- 区委书记倪自祥在区军政座谈谈会上讲话(1992)
-- 市顾委主任王效才为区社区服务部、残疾人俱乐部落成剪彩(1990.6.15)
-- 重庆市沙坪坝区松鹤公寓
-- 第三军医大学包护组与孤寡老人观看《重庆与世界》灯会
-- 老人节区民政局领导看望石桥铺街道105岁老人(1988)
-- 覃家岗乡敬老院老人喜结良缘(1986)
-- 香港友人给歌乐山敬老院赠送纪念品(1984)
-- 覃家岗乡领导向马尔他共和国秘书长介绍敬老院情况(1985.10)
-- 重庆高压开关厂哑人舞蹈表演(1984年国庆节)
-- 重庆包装制品厂残疾人大合唱
-- 区委、区府领导带领的支援江北县灾区物资车队(1989)
-- 农村福利生产总结表彰会(1990)
-- 新桥干休所办公楼及宿舍楼群
-- 区收容站
-- 沙坪坝区第二届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1984)
-- “残疾人之友”“扶残助残”表彰会(1989-1990)
-- 重庆包装制品厂厂内一角
-- 区五好老人代表座谈会(1989)
-- 日本代表团参观石桥乡敬老院
-- 日本代表团八十岁高龄老人与石桥乡敬老院老人亲密交谈(1986.10)
-- 喻克由烈士
-- 钱芳祥烈士
-- 谭沈明烈士
-- 黄玲烈士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职能
-- 第三节 党的组织
-- 第四节 基层民政组织
第二章 区划、地名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第三章 基层政权内部组织建设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区、乡政权组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基层政权组织
-- 第三节 群众自治组织
第四章 区、乡选举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选举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选举
第五章 优待抚恤
-- 第一节 烈士褒扬
---- 著名烈士传略
------ 喻克由
------ 钱芳祥
------ 谭沈明
------ 黄玲
-- 第二节 抚恤
-- 第三节 群众优待
-- 第四节 国家补助
-- 第五节 拥军优属
-- 第六节 优抚对象普查
第六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
--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
-- 第三节 机关行政单位职工退休
-- 第四节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
第七章 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扶贫扶优
-- 第四节 收容遣送
第八章 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节 老年人社会福利
--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 第三节 儿童福利
-- 第四节 社区服务
第九章 社会福利企业
-- 第一节 社会福利生产的演变和调整
-- 第二节 社会福利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十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第十一章 殡葬管理
-- 第一节 土葬管理
-- 第二节 火葬管理
-- 第三节 服务机构
第十二章 其他民政工作
-- 第一节 民政财务
-- 第二节 社团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信访工作
-- 第四节 档案管理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