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公路史

延庆县公路史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古道的演变、公路的兴起、古近代主要桥梁、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公路的修整和建设、文革期间的公路建设、新时期公路建设的全面发展等史实。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1年10月

目录

封面
延庆县公路史
版权页
图片
-- 潘琪同志原系交通部副部长,交通部顾问,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题词
-- 贾一平同志原系中共北京市委建筑工程部副部长。现任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公路学会理事长题词
-- 李道辅同志系北京市公路局局长题词
-- 姚恒同志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延庆县委员会副主席题词
-- 王泽同志系北京市公路局副局长题词
-- 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为八达岭过境公路优质工程颁发的质量奖状
-- 茅以升同志与延庆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合影留念
-- 新时期获得的奖杯奖章
-- 弹琴峡隧洞
-- 八达岭过境公路平原路段
-- 八达岭过境公路台地绿化
-- 八达岭过境公路山岭路段
-- 八达岭过境公路展线路段
-- 八达岭过境公路展线路段
-- 八达岭过境公路展线路段
-- 昌赤公路南段山岭路段
-- 昌赤公路北段黑峪口梁
-- 建国初期山区运输方式——河渡
-- 延庆第一座双曲拱桥——南关(女为)河桥
-- 石河营桥、双曲拱和石拱结成一体
-- 弹琴峡桥隧相连
-- 刘千路上的干沟T梁大桥
-- 延庆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新华营桥
-- 山区乡队公路上的旺泉沟大桥
-- 八达岭旅游公路护栏
-- 八达岭旅游公路护栏
-- 摊铺机铺油路面
-- 随工程进行质量检测
-- 筑路机械(部份)
-- 无机结合料搅拌场
-- 领导参加南口桥施工
-- 灰土搅拌场
-- 机关门庭与办公楼
-- 养路收费站
-- 延庆县行政区划图
北京市公路局史志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目录
前言
概述
上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延庆县的道路(公元前770年-公元1948年)
-- 第一章古道的演变(公元前770年-公元1911年)
---- 第一节春秋战国期间的车马路
------ 图1春秋战国时燕国钱币
------ 图2春秋战国时燕国铜车辖(古城出土)
------ 图3 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戎墓
------ 图4 燕国上谷郡今延庆境内的车马道路路线示意图
---- 第二节秦汉驰道和驿制
------ 图5 汉代夷舆县城遗址
------ 图6 秦代咸阳至碣石驰道经今延庆境示意图
---- 第三节晋至唐的道路交通概况
------ 图7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92年)砖(西屯出圭)
------ 图8东门营洞沟的石窟
------ 图9 唐末缙山县城遗址
------ 图10 唐代防御军城路路线示意图
---- 第四节辽金元时期的驿道
------ 图11 元代大都至上都站赤道路经今延庆境示意图
---- 第五节明代驿铺道路与长城关隘通道
------ 一、隆庆州的驿铺道路
------ 二、长城关隘的五条通道
-------- 图12 明代今延庆境长城关隘道路示意图
---- 第六节清朝州城路与京张路关沟段
------ 一、延庆州与永宁卫道路
------ 二、西北干路的咽喉关沟段
-------- 图13 清代今延庆境主要道路和桥梁示意图
-- 第二章公路的兴起(1912年-1948年)
---- 第一节军阀混战时期的车马大道
------ 一、延庆县城车马大道
-------- 图14 军阀混战时期延庆县和康庄车马大道示意图
------ 二、康庄车马大道
---- 第二节北伐战争前后公路的萌芽与提高
------ 图15 北伐战争时期延庆县新修的简易公路示意图
---- 第三节抗日战争中公路的畸形发展
------ 一、日伪的“警备路”和“封锁沟”
-------- 图16 日伪时期修的佛峪口至大庄科“警备路”
------ 二、抗日军民的“破交”斗争
-------- 图17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警备路”路线示意图
---- 第四节解放战争期间公路的萎缩
------ 一、解放区公路
------ 二、国统区公路
------ 三、公路萎缩的主要原因
-------- 图18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延庆县公路路线示意图
-- 第三章古近代主要桥梁
---- 第一节明代石桥
---- 第二节清代石桥
----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桥梁
------ 图19 1943年建在八达岭公路上的永久性桥——青龙桥桥
下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延庆县的公路(公元1949年-公元1985年)
-- 第四章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公路的修整和建设(1949年-1957年)
---- 第一节旧公路的修整和改建
------ 一、城镇间干线公路的整修
------ 二、京张公路延庆段的改线
------ 三、关沟段的修整和停车场的草创
------ 四、通向山乡和外县简易公路的修整
------ 五、恢复与改善大车路和驮运路
---- 第二节桥梁的维修和新建
---- 第三节公路的初期管理和养护
------ 一、公路管理机构的创建
------ 二、公路的初期管理和养护
------ 三、京张公路延庆段的养护
------ 四、水毁修复工程
---- 第四节栽植路树初见成效
------ 图20 1957年延庆县公路示意图
------ 表1 1957年延庆县公路状况表
------ 表2 1957年延庆县公路桥涵表
-- 第五章“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公路的建设与发展(1958年-1965年)
---- 第一节公路的发展
------ 一、延永路和延康路
------ 二、永四路(永宁—四海)
------ 三、怀四路(四海—海子口梁县界)
------ 四、永大路(永宁—大庄科)
------ 五、莲西路(莲花池—西二道河)
------ 六、刘千路(刘斌堡—千家店)
------ 七、厂(场)矿专用道路的建设
-------- 表3 大跃进时期县境厂(场)矿及其道路表
---- 第二节砾石路面向渣油路面过渡
---- 第三节永久式桥梁的初步发展
------ 一、下屯石板桥
------ 二、石河营石拱桥
------ 三、香村营闸桥
------ 四、首座钢筋混凝土桥——新华营桥
------ 五、白河堡预应力装配式T梁桥建成
---- 第四节养护管理机构的演变和专业队伍的建立
------ 一、机构的演变
------ 二、养路专业队伍的出现
------ 三、好路率的上升和下降
------ 四、处治翻浆
---- 第五节公路绿化先失后得
------ 一、重量轻质的后果
------ 二、适路适树栽植成果丰硕
-------- 图21 1965年延庆公路示意图
-- 第六章“文革”期间的公路建设(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战备公路和干线公路的修建
------ 一、昌赤公路的修建
------ 二、琉四公路竣工
------ 三、怀四公路的改建
------ 四、京张公路的扩建和铺油
---- 第二节县级公路的建设
------ 一、花沙路(花盆至沙梁子)
------ 二、四小路(四海至小川)
------ 三、西康路(西拨子营城路口至康庄)
------ 四、河红路(河口至红旗甸)
------ 五、川沙路(小川至沙梁子)
------ 七、刘千路(刘斌堡至千家店)
------ 八、千花路(千家店至花盆)
-------- 附表
---- 第三节大力修筑山区社队公路
---- 第四节黑色路面的扩展
------ 一、京张、延康公路率先铺油
------ 二、延永、延四、昌赤和京张等线相继黑色化
-------- 附表
---- 第五节重要桥梁的新建和扩建
------ 一、第一座双曲拱桥的诞生
------ 二、石河营双曲拱桥
------ 三、千家店桥
------ 四、三间房梁桥
---- 第六节养护管理的离轨到正常
---- 第七节绿化的成果与问题
------ 一、绿化成果和取得成绩的原因
------ 二、“文革”给绿化带来的损害
-------- 图22 1976年延庆县公路示意图
-------- 表5 1976年延庆县干线公路一览表
-------- 表6 1976年延庆县县级公路一览表
-------- 表7 1976年延庆县社队公路一览表
-- 第七章新时期公路建设的全面发展(1977年-1985年)
---- 第一节干线公路的发展与提高
------ 一、新建八达岭过境公路延庆段竣工
------ 二、八达岭旅游公路延庆段的新建
------ 三、京张公路延庆北段的改建
------ 四、滦赤国防公路延庆段竣工通车
---- 第二节县级公路的扩建和新建
------ 一、新刘千公路建成
------ 二、延四公路县城至京张路口段的扩建
------ 三、新建南菜园路和货场路
---- 第三节全面发展乡队公路
------ 一、实现全县乡队通汽车
------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四节油路的大力发展与提高
------ 一、沥青搅拌站建设
------ 二、提高黑色路面质量
-------- 附表8
---- 第五节桥梁实现永久化
------ 一、黄土嘴弯形连续箱梁桥
------ 二、陡岭1号双曲拱桥
------ 三、陡岭2号装配式T梁桥
------ 四、弹琴峡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桥
------ 五、石佛寺弯桥
------ 六、滴水湖漫水桥
------ 七、南菜园T梁桥
------ 八、千沟宽腹T梁桥
------ 九、菜木沟T梁桥
------ 十、干沟北T梁桥
------ 十一、旺泉沟空腹式石拱桥
---- 第六节壮观的隧道工程
------ 一、山京沟和陡岭隧道
------ 二、弹琴峡隧道
------ 三、龙潭湾隧道
---- 第七节筑路和养路的机械化
------ 一、添置施工机械,加强组织管理
------ 二、机械化施工效益显著
------ 三、公路建设机械化中的体会
---- 第八节科研的起步和发展
------ 表9 1985年末延庆公路所筑路及养路机械一览表
------ 一、试验室的建立和发展
------ 二、无机结合料沙砾拌合生产线建成投产
---- 第九节提高公路养护,加强路政管理
------ 一、养护里程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 二、路政管理工作的加强
---- 第十节公路绿化展新颜
------ 一、绿化工程向科学进军
------ 二、绿化向着美化公路环境迈进
---- 表10 1985年延庆县公路干线一览表
---- 表11 1985年延庆县公路县级路一览表
---- 表12 1985年延庆县乡级公路一览表
---- 表13 1985年延庆县乡队公路一览表
-- 第八章专题论述
---- 第一节专用公路
------ 一、等级专用公路
------ 二、等外专用公路
---- 第二节交通工程的发展梗概
---- 第三节养路费的征收
------ 表14 1980年至1985年养路费收入情况
---- 第四节公路建设队伍的发展壮大
------ 一、初步配备工程技术人员
------ 二、逐步培训职工
------ 三、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
---- 第五节改善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条件
---- 第六节在改革开放中力创新局面
------ 延庆公路管理机构历届领导人名表
延庆县公路大事记
专业术语注释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