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清代以来重庆土地房屋的管理和经营,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管理机构和法制规章的演变。
内容时限:
1840-1985
出版时间:
1992年11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
鸟瞰重庆
--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
清嘉庆四年房屋买卖契约后期新立的全收足价文约
--
清同治十一年土地房屋买卖契约及全收足价文约
--
清咸丰八年土地房屋买卖契约及契尾
--
清乾隆五十五年的土地买卖契约
--
民国初年的官契
--
民国时期的房地典契
--
1947年重庆市土地所有权状
--
清宣统三年的官契
--
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
--
《新华时报》营业部旧址
--
“双十协定”的签字处——桂园
--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办公地——赖家桥金家院子抗战时期修建的演出戏剧、歌舞的抗建堂
--
邹容烈士纪念碑
--
位于重庆大学校园内的寅初亭
--
1950年重庆市公有房地产权证
--
1953年重庆市房地产买卖契约
--
1956年重庆市房屋租约
--
1957年重庆市房屋管业证
--
大革命时期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旧址
--
中国劳动协会旧址——美工堂
--
人民解放纪念碑(原抗战胜利纪念碑)
--
1955年竣工的重庆市体育馆
--
1956年建成的重庆市体育场
--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
--
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楼
--
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机关
--
50年代修建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
新辟的中三支路侧的建筑群
--
建设中的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岸南坪
--
市中区两路口老街的集资合作建房
--
重庆市急救中心
--
新建的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楼
--
位于临江路、邹容路转角处的商住楼
--
宋代以前建筑的重庆古城门——东水门
--
建于北宋年间的罗汉寺
--
座落在市中区中兴路的清真寺
--
保存至今的宋代重庆古城墙东水门至朝天门段
--
法国传教士在清代修建的教堂——若瑟堂
--
明代建筑东华观藏经楼,为重庆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
鹅岭公园内建于清朝末年的飞阁
--
位于市中区人民公园内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川籍烈士纪念碑
--
建于抗战间的罗斯福图书馆,今为重庆市图书馆
--
临江门一带的旧式房屋建筑
--
位于枇杷山的川康实业有限公司
--
建立在鹅岭公园内的抗战中在重庆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墓碑
--
位于“林园”内的马歇尔公馆
--
1942年峻工的重庆跳伞塔,为中国兴建的第一座跳伞塔
--
位于市中区嘉陵新村的孙科旧居
--
南岸黄山马歇尔旧居
--
抗战时期的川盐银行旧址
--
抗战时期的交通银行旧址
--
抗战中设在重庆的中国银行,今为中外合资企业朝天宫
--
抗战时期的美丰银行旧址
--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今为市人大和市政府驻地
--
国民政府迁渝后的外交部旧址
--
抗战时期的重庆卫戊司令部旧址
--
抗战中西迁重庆的苏联驻华使馆旧址
--
位于歌乐山林园内的蒋介石旧居中正楼
--
建于1944年的美龄楼,是蒋介石为宋美龄所建
--
南岸黄山的蒋介石旧居云岫
--
南岸黄山的宋美龄旧居松厅
--
南岸黄山的宋庆龄旧居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南温泉的旧居——听泉楼
--
宋子文旧居怡园,位于今市中区四新路
重庆市房地产志编委会成员
《重庆市房地产志》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古代、近代建筑
--
第一节古代建筑
----
一、无铭阙、寺庙、民居
----
二、古城遗址、古塔、古城墙及其它
--
第二节陪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第二章机构沿革
--
第一节清代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一、征收课(局)
----
二、财政局、工务局、土地经理处
----
三、土地局
----
四、地政局
----
五、公产管理处
--
第三节新中国时期
----
一、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房地产接管委员会
----
二、市地政局
----
三、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公用局
----
四、市房地产管理局(1956-1958)
----
五、市城市建设局
----
六、市房地产管理局(1961-1970)
----
七、市城市建设局(1970-1972)
----
八、市房地产管理局(1972-1985)
第三章地产行政管理
--
第一节地权地籍
----
一、土地测量
------
重庆市地、河川、道路面积分类统计
----
二、土地登记
------
1953年全市土地分区面积统计
----
三、规定地价
--
第二节征拨占有
----
一、土地征拨
------
民国25年-35年重庆征收土地统计表
------
1951年至1953年重庆市各行政区征地分类统计
------
14个单位申请保留土地及实拨情况统计
------
综合开发初步测算各种费用组成表
------
重庆市解放后历年土地征拟拨情况表
----
二、审批权限
----
三、土地占有
------
外侨两江洪水位下土地面积统计表
--
第三节土地赋税
----
一、田赋
----
二、契税
----
三、规费
第四章房产行政管理
--
第一节房产权籍
----
一、总清理登记
------
各行政区房屋数量表
------
各行政区房屋分结构数量表
------
1949年末至1953年房屋数量及占有变化表
----
二、第二次清理登记
----
三、第三次清理登记
----
四、第一次全国城镇房屋普查
------
重庆市房屋产权性质及分布情况表
------
重庆市房屋结构分类情况表
------
重庆房屋建成年份情况表
------
重庆市房屋质量情况表
------
重庆市房屋用途情况分类表
------
重庆市房屋层次情况表
------
重庆市居民缺房情况表
------
重庆市住房设备情况表
--
第二节私房改造
----
一、方针政策
----
二、步骤方法
----
三、改造成果
------
纳入私改的私人出租房屋的结构状况
------
5844户私改对象的社会成份分析
----
四、落实私房政策
------
1980年-1985年落实私房政策情况表
--
第三节调拨拆迁
----
一、房屋调拨
------
随接随拨房屋情况表
------
购买调拨房屋情况明细表 单位:万元
------
西南财政部购买房屋明细表
------
西南级机关撤销后让出房屋的分配使用情况表
------
1958年解决工业、商业、卫生教用房情况表
----
二、住房互换
----
三、房屋拆迁
------
重庆市房屋估价标准表
--
第四节房产捐税
----
一、房捐
----
二、契税
----
三、规费
第五章土地经营
--
第一节土地买卖
----
一、城镇拓展与市地标卖
----
二、土地开发招买
----
三、交易方式价格
------
1950年-1953年底土地买卖情况所有权分类表
--
第二节土地租赁
----
一、租地形式
----
二、地租及地费
第六章房产经营
--
第一节房屋买卖
----
一、公房
----
二、私房
------
1950年-1953年公私房屋购进售出情况表
--
第二节房屋租赁
----
一、租赁形式
----
二、租金标准
------
职工宿舍房租评分标准表
------
机关宿舍房屋房租评分标准
------
机关宿舍房屋居住使用条件增减分数表
------
民用公房地区租金基数表
------
民用公房租金增减规定
------
非住宅用房增加租金规定
------
各地区非住宅用房应收租金表
第七章法制建设
--
第一节土地立法
----
一、地政机关沿革
----
二、各级土地机关职权
----
三、土地法规
--
第二节房产立法
----
一、房政机关的设置
----
二、依法确权
----
三、公房统管
----
四、私房行政
第八章修缮管理
--
第一节概述
----
一、修缮管理的重要性
----
二、房屋的现状
--
第二节方针政策
----
一、解放前
----
二、解放初期
----
三、60年代
----
四、70年代
----
五、“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
第三节市房修缮
----
一、解放前
----
二、解放初期
----
三、机关公房修缮
----
四、管修合一
------
零星小修成果统计表
----
五、60~70年代
----
六、80年代
----
七、几种作法
------
两个工段1984年三季度有关数据表
------
几个月的数据比较表
--
第四节民房修缮
----
一、解放前
----
二、解放初期
----
三、60年代以后
--
第五节技术管理
----
一、解放前
----
二、解放初期
----
三、范围规定
----
四、类别管理
----
五、修缮标准
----
六、经济管理
--
第六节修缮定额
----
一、雏型
----
二、“62”定额
----
三、“64”定额
----
四、“79”定额
----
五、“82”定额
--
第七节修缮施工
----
一、修缮队伍的组织
----
二、班组管理和建设
----
三、快速施工与栋号包干
第九章科技教育
--
第一节科技管理和科技成果
----
一、科技管理
----
二、科技成果
--
第二节危房鉴定和质量监督
----
一、危房鉴定
------
“七五”期间危房鉴定统计表 计量单位:平方米
----
二、质量监督
------
1986~1990年质量监督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
第三节危房管理
----
一、概述
----
二、理论和技术初探
----
三、危房鉴定标准
--
第四节防治白蚁
----
一、概述
----
二、川东地区(虫尉)类研究
----
三、白蚁危害
----
四、白蚁防治
--
第五节职工教育
----
一、管理、教学机构
----
二、职工教育概况
----
三、职工结构概况
第十章房屋建设
--
第一节解放前的修建
----
一、机关、团体、学校建房
----
二、军阀、官僚建房
----
三、市民建房
----
四、营造商建房
----
五、建筑结构质量
--
第二节市房建设
----
一、解放初期
----
二、重点区域建房
----
三、统一建设
----
四、多层次开发
--
第三节城市住宅统建
----
一、统建机构的建立
----
二、统建住宅的主要成果
------
1979~1981年统建投资表 单位:万元
----
三、由统建迈向综合开发
----
四、综合开发小区试点
------
小区建设综合开发费 单位:元
------
大坪小区用地平衡表 单位:平方米
------
大坪小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大坪小区公共建筑配置表 单位:平方米
------
江北鹞子丘小区用地平衡表
------
江北鹞子丘小区经济技术指标
------
江北鹞子丘小区公建配套项目表 单位:平方米
--
第四节房屋质量与水平
----
一、质量状况
----
二、居住状况
第十一章改革开放
--
第一节改革的背景
----
一、改革的缘由
----
二、重庆市房地产业困难处境
--
第二节理论研究
--
第三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
一、改进健全产权产籍管理
----
二、调解处理房地产纠纷
----
三、依法行政,依法管房
----
四、加强廉政建设
--
第四节住房制度改革
----
一、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单项改革
----
二、稳步实施改革方案
--
第五节土地制度改革
----
一、设置征地办公室,健全土地征用制度
----
二、推行土地有偿使用
--
第六节房地产经营体制改革
----
一、探索改革之路
----
二、基层房管所改革的尝试
------
小指标计分综合奖
------
经济责任包干奖
----
三、全面推行“三定”“十包”分成的奖励制度
------
市局与各区分局之间定包责任关系的实况描述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三、转向经营承包责任制
----
四、把基层办成经济实体
--
第七节计划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
第八节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
一、机构改革
----
二、人事制度改革
----
三、职称工资改革
--
第九节工会工作适应改革
----
一、开展工会活动,拓宽工作领域
----
二、工会活动成果显著
第十二章房地灾害
--
第一节日机轰炸
--
第二节火灾
--
第三节水灾
--
第四节岩崩坍塌和下水道爆炸
大事记
附录
--
重要文件选录
----
1.重庆市军管会关于清理敌公营房地产的布告
----
2.重庆市房地产登记暂行办法
----
3.重庆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
----
4.重庆市两江水面及河床土地管理使用办法
----
5.重庆市外侨房屋地产申请登记办法
----
6.重庆市公私土地征拨暂行办法
----
7.重庆市公私土地征拨暂行办法修订部分
----
8.重庆市人民政府代管私有房地产暂行办法
----
9.重庆市房地产登记办法
----
10.重庆市公有土地租赁管理暂行办法
----
11.重庆市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
----
12.重庆市公有房屋管理暂行办法
----
13.重庆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
14.重庆市私有房屋管理暂行办法
----
15.重庆市违章建筑处理办法
----
16.关于贯彻执行市革委批转市建委“关于城镇土地实行国有化后加强管理的报告”的实施意见
----
17.重庆市城市住宅分配暂行办法
----
18.重庆市房地产登记管理办法
----
19.重庆市违章建筑处理暂行规定
----
20.重庆市公有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
----
21.重庆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
22.重庆市市政建设重点工程拆迁安置暂行规定
----
23.重庆市城镇房产登记办法
----
24.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仲裁条例
----
25.重庆市城镇建设拆迁管理办法
--
重庆市属区县房地产志摘编
----
1.市中区
----
2.江北区
----
3.南岸区
----
4.沙坪坝区
------
1989年沙坪坝区房地产管理分局人员统计表
----
5.九龙坡区
----
6.北碚区
----
7.大渡口区
----
8.南桐矿区
----
9.双桥区
----
10.巴县
----
11.江北县
----
12.长寿县
----
13.綦江县
----
14.永川县
----
15.合川县
----
16.璧山县
----
17.铜梁县
----
18.潼南县
----
19.大足县
----
20.荣昌县
----
21.江津县
修志记实
版权页